APP下载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实践

2022-10-18刘芳菲

中华建设 2022年10期
关键词:换乘旅客交通

刘芳菲

随着人们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出行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出行必定依赖于各类交通工具,我国的交通运输正在从传统的单一依靠铁路或者道路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化的各类交通方式融合的局面,这满足了人们频繁出行的各项需求。本文以西安咸阳机场东航站区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着力点,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交通方式评估配置要素和优化组织设计要点的两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一、综合交通枢纽的意义

城市交通网络像人类的血液一样,不仅传递着能量和信息、人和物流,而且也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使城市交通作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务必将城市综合功能、运输轨道的设立、其他运输方式进行密切联系,即称为综合交通枢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各种交通形式需要通过交通枢纽连接起来。

(2)功能完备、换乘方便的交通枢纽,引导个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过渡,倡导城市交通维持健全发展。

(3)在城市中,将进行集中建设策划局限的地表及地下能源,以满足高效、方便、安全的换乘需求,确保城市交通结构的完善,及客流量的有效疏散。

巨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设立,还具备两个优势:①由于建造范围宏大、性能杂乱、影响深刻,亦或许成为城市建设重心,将带领周边经济的发展;②成为城市组织的关键要素,由于其位于特殊地段,一般都推动了城市中心的进步。

对综合交通枢纽来说,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有效组织以及疏解交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限于我国的经济实力,交通在功能上一直比较单一,这种情况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代社会显然有些迟滞。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膨胀,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这不仅使人们日常的出行效率有所降低,而且拉低了人们的舒适度。而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在于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以公共交通为载体,将城市各功能区以及城市和城市之间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内部功能更加集约,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

在“以交通为利刃,引导城市发展”方面,很多城市已经迈出了矫健的步伐,如东京、香港等,这些城市虽然土地比较集约,但是交通却非常畅顺,且居民的出行效率比较高。具体到民航运输,其是公共运输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其显著特色在于辐射距离远、运输速度快。民航运输拉近了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距离,使彼此的交流更加紧密,这无疑在推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总之,民航运输在加强联系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运输形式望其项背的。以上海虹桥机场为例,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当时爆发式的国内外游客,上海以虹桥机场为核心,构建了综合交通枢纽,集航空、铁路、公路、轨道于一体,使不同运输形式变得无缝衔接,使乘客在交通换乘方面更加便捷,在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大都市圆满解决了世博会交通压力短期突增的问题,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体现出在改善区域交通、提升交通效率方面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

二、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组织线路

综合交通枢纽,顾名思义,是各类交通形式的集合地,具备集散、换乘、转运等多种功能,其中不仅包括城市内部的交通,也包括城市的对外交通。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是以机场为核心构建的换乘枢纽,其与城市内部的各种交通以及城市的对外交通有机联合。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性比较强,有别于一般的交通建筑设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遵循科学的组织路线,其中包括:

(1)交通基础调查—对城市以及机场辐射区域的交通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2)功能定位分析—首先确定机场的定位以及影响范围,进而明确交通枢纽的服务对象以及影响范围,最后明确出交通枢纽的地位。

(3)交通需求分析—在对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分析时,要结合城市的区位特色、机场的运输规模等实际情况展开。在此基础上,划定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模,为了枢纽建设的稳步推进,预测结果可以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期。

(4)枢纽的选址—在确定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选址时,要首先对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交通规划进行详细解读。

(5)系统设计—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形式的衔接是综合交通枢纽的重中之重,设计中需要有系统的思路,包括各种交通设施融合的功能布局,各交通模式间换乘以及商业配套设施在整个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布局等。

(6)交通组织设计—以功能为主导,对航空、轨道、道路等各类交通进行合理有序的设置,使人们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交通形式中顺利完成地实现转换。

三、案例分析

1.概况

本文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案例进行说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十大机场之一。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年完成起降航班34.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722.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8.2万吨,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七位,成为服务陕西“三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陕西乃至中国西部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航站楼及GTC总平面如图1所示。

图1 航站楼及GTC总平面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一直在我国民航机场业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运输业务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但与之不匹配的是目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旅客使用地面交通的时间多于2小时,且换乘次数也超过2次。基础保障设施尤其是交通集疏散系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并非畅通无阻,依赖传统交通即中心城市和机场之间的道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旅客高效的交通集疏散要求。大容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不能在现代的航空运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类大容量交通模式在无缝衔接上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有必要切实提升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衔接力度。

结合高铁、城际、公路、地铁的规划情况,西安机场在新东航站区扩建中参照“虹桥交通枢纽”的模式,打造以咸阳机场为中心面向西北五省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新的东航站区建设依托东航站楼,引入地铁、城际铁路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模式,集航空、高铁、城际、地铁、公共巴士、机场巴士、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在规划和设计中需要对综合交通方式进行优化配置,对各类交通方式在综合交通枢纽内的组织进行科学设计。

这些设施的集中规划是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的体现,也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交通换乘中心,为城市对外交通的旅客换乘城市内部交通系统提供了一个比较集中的换乘地点。也可以在此设施周围地区形成一个服务业的集聚区,成为西安服务其周边的交通及经济枢纽。立体交通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立体交通示意图

2.机场枢纽衔接的综合交通方式的优化配置

在对机场枢纽的综合交通形式进行优化考量时,应该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既要注重交通资源的优化又要考虑到乘客的市场选择。乘客使用何种形式到达机场,一定不是孤立选择的,而是将这种形式置于联通机场的各类交通方式网络之中的,同时综合考虑花费时间、出行费用、出行便捷度等因素。对联通机场的交通形式进行优化,具体可以从比例性因素、结构性因素和制约性因素等三个维度展开,要致力于提升机场枢纽效率、扩大机场旅客吞吐量、扩大辐射区域,真正实现对联通机场的各类交通运输形式进行有效配置。

关于比例性因素,具体可以从4个角度展开:(1)机场旅客吞吐量;(2)机场周围的交通水准;(3)交通需求的空间集中度;(4)机场的临空经济程度。在交通联通线路的技术层级上,这四个角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关于结构性因素,具体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1)与机场相联通的各类交通形式;(2)各类交通形式的各种路线。它受到机场配置、机场需求、机场定位的限制,并影响联通机场的交通网络的状态。具体而言,机场配置明确呈现了交通网的联通要求;机场需求明确展现了服务的具体标准;机场定位则展现了为谁服务的准则。

关于制约性因素,具体可以从五个角度展开:(1)地理位置;(2)环保状况;(3)土地使用状况;(4)能源利用现状;(5)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这些制约性因素既是特别影响各种交通运输模式规划和设计的关键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交通运输模式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科学设计避免过度地受条件限制,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最大能效。

3.各类交通方式的优化组织设计

机场综合交通的设计,看似易事,实际上比较复杂,既受到旅客步行距离、换乘便捷度的约束,又要考虑各类交通方式实施主体间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差异化要求。从旅客的角度出发,在各类交通方式的优化组织设计上要保证大多数旅客步行距离短,换乘便利。在西安机场东航站区设计中,东交通中心位于楼前中心位置呈东西向布置,东交通中心衔接东航站楼和各类集疏散交通方式,使95%的旅客6分钟内换乘各类交通工具;在实施主体操作角度上,在设计中就要考虑各类交通在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布局中既是融合,但在建设和运行中又要能有所区分。具体而言,比如西安机场的城际铁路站在东交通中心中既和航站楼“近在咫尺”,又有其独立的查验、候车、疏散及运行管理用房等区域。

各类交通方式的优化组织设计就是结合旅客需求和各级主管部门管理的两方面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综合交通枢纽的最终呈现产生影响。优化组织设计从顶层设计来说应该从积极立法、政府管理两个角度去做好交通衔接相关工作。航空综合枢纽的规划和运营,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天上的网络;地上的网络;天上的网络在地上的节点,即航站楼;地面网络在机场的枢纽,即交通中心;最后是航站楼与交通中心的一体化,形成航站楼综合体。

未来的交通枢纽将会呈现更加人性化、更加高效的发展趋势。在立法上,有必要明确和细化外围交通与机场交通枢纽衔接的条款,规定在机场建设中要同步考虑交通衔接,在机场的空间布局上,必须保留利于衔接的资源;在政府管理上,要遵循“无缝衔接”的准则对公共交通项目进行审批,可以建立“统一建设、集中管理、共同负责”的衔接模式。

四、结语

科学的综合交通方式系统评估和优化配置、“以人为本”、建设管理相结合的优化组织设计,既能够优化整体交通网络、缩短换乘距离、提高换乘效率、增强交通运营成效,又可以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融入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交通体系中。各类交通形式的有效融通,能够极大提升交通综合枢纽的舒适性、便捷性和可实施性,也是对各项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集约化利用。机场的一体化交通中心的规划和运营,体现了其交通、服务、商业,以及交流、环境景观和防灾等综合功能,对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换乘旅客交通
换乘模式下货物运输路径问题
云南:铁路圆满完成端午节旅客运输 发送旅客超96万人次
候车大厅的旅客
对地铁换乘站对远期线路换乘条件预留影响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我是人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
图说交通
金旅客车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