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1水平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关系

2022-10-18黄彬彬

大医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胆红素干扰素

黄彬彬,石 毅

(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2.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一区,广西钦州 535000)

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感染HCV后大部分患者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只有通过验室指标或后期表现出相应症状才能确诊[1]。慢性丙型肝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发热等,后期可能出现黄疸等症状[2]。慢性丙型肝炎需及时治疗,否则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现阶段,临床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主要采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白细胞介素-21(IL-21)主要由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分泌,与相关免疫细胞的增殖有密切关系,由此推测IL-21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存在一定联系[3]。因此,本研究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21水平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索IL-21作为疗效检测指标的可能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59±9.32)岁;体质量 45~70 kg,平均体质量(58.62±10.79)kg;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4~9 log10 copies/mL, 平 均HCV RNA(6.48±1.69)log10 copies/mL; 病程4~6年,平均病程(5.21±0.4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7.18±9.41)岁;体质量46~73 kg,平 均 体 质 量(59.34±10.81)kg;HCV RNA 4~10 log10 copies/mL,平均 HCV RNA(6.45±1.72)log10 copies/mL;病程4~7年,平均病程(5.42±0.5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4]中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9~72岁。排除标准:①2个月内接受过干扰素治疗;②合并有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有其他肝脏疾病的患者;④患有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护肝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重组人干扰素α-2b(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30,规格:3 mL∶300万IU),500万IU/次,2天1次;口服利巴韦林[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93856,规格:0.1 g/片]0.1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74005,规格:90 μg/支)180 μg/次,1次/周;口服利巴韦林0.1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持续应答:治疗结束后,患者外周血IL-21及肝功能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HCV RNA呈阴性;无应答:治疗结束后,患者外周血IL-21、肝功能指标及HCV RNA水平均未恢复到正常水平[5]。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采集患者空腹外周血3 mL,离心半径13 cm,以5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70 ℃环境下保存。采用酶标仪(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型号:ST-960)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1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法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S-1200)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ALT、AST,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TBIL、DBIL及IBIL,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③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持续应答及无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IL-21:白细胞介素-21;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

组别 例数 IL-21(μg/L) ALT(U/L) AST(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36.45±10.24 25.67±7.31* 162.24±40.36 43.29±12.36* 118.34±21.68 38.95±9.82*对照组 36 36.17±10.63 32.72±8.29* 162.65±39.85 79.67±20.39* 119.16±21.51 59.47±12.59*t值 0.114 3.827 0.043 9.155 0.161 7.711 P值 0.910 0.015 0.966 0.008 0.873 0.007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DBIL(μmol/L) IBIL(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6 54.36±12.94 18.91±6.12* 21.37±6.29 8.64±2.51* 34.68±9.32 18.72±5.36*对照组 36 55.27±12.84 33.92±8.63* 21.72±6.32 12.57±3.62* 34.92±9.24 27.54±7.82*t值 0.300 8.512 0.236 5.353 0.110 5.582 P值 0.765 0.022 0.815 0.027 0.913 0.005

2.3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持续应答及无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持续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无应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治疗后持续应答及无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3 观察组治疗后持续应答及无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IL-21:白细胞介素-21;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

组别 例数 IL-21(μg/L) ALT(U/L) AST(U/L) TBIL(μmol/L) DBIL(μmol/L) IBIL(μmol/L)持续应答 31 22.47±6.52 37.92±10.65 28.68±8.29 16.84±5.19 6.68±1.51 16.32±4.36无应答 5 34.84±7.35 85.37±13.46 68.32±15.38 37.59±9.34 15.36±4.72 35.65±6.39 t值 3.875 8.936 8.745 7.381 8.368 8.6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等[6]。多数患者在感染HCV后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故慢性丙型肝炎只能通过抗-HCV及HCV RNA两种指标检测进行早期确诊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疗效。这两种检测方法虽然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仍存不足,如抗-HCV检测不能直接检测HCV抗原水平,且抗-HCV在患者体内出现较晚,不能及时检测出其在体内的水平,有可能耽误患者病情,同时HCV RNA检测也存在步骤较为复杂的缺点。因此,探索能够更方便评估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实验室指标具有重要价值。IL-21是主要的免疫调节剂之一,参与调节B细胞增殖,促进骨髓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免疫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反应,能够通过影响多种免疫细胞来调节各种免疫应答。而患者感染HCV后,机体内会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以保护机体。由此推测体内IL-21可能与体内HCV水平有关,或可作为评估干扰素疗效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会随着治疗降低。IL-21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细胞分泌的多效细胞因子[7],有研究表明,其在各种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在抗肿瘤及抗病毒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介导炎症反应[8-9]。IL-21在抗病毒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调节CD8+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减慢病毒感染速度[3]。同时,IL-21可显著提高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另外,IL-21还可以刺激抗体生成,以达到抵抗病毒的目的。在接受干扰素治疗后,干扰素刺激体内细胞生成抗病毒蛋白,抑制HCV RNA表达水平,使体内病毒数量降低,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也随之降低[10]。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持续应答患者IL-21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无应答患者,提示IL-21及肝功能指标可以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疗效的评估指标。有研究表明,IL-21可以刺激NK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11]。接受干扰素治疗后,人体内淋巴细胞等的细胞毒作用增强,能够对病毒感染细胞进行清除,从而降低IL-21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而ALT、AST、TBIL、DBIL及IBIL大量存在于肝脏中,当肝脏细胞出现感染或坏死时,会刺激其大量释放[12]。因此,接受干扰素治疗后,疗效显著,肝细胞坏死数量大幅减少,ALT、AST、TBIL、DBIL及IBIL水平也显著降低[13]。

综上所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L-21及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且持续应答患者低于无应答患者,因此,IL-21及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胆红素干扰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
36例极重度高胆红素头颅MRI变化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IL—6、IL—12、 IL—33在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沉默的杀手:隐匿性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