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OBE 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22-10-18李春妍鲁迪

高教学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训规划

李春妍,鲁迪

(平顶山学院 旅游与规划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CDIO 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英文缩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于2004 年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CDIO 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以产品设计从研发到生产运行的生产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类学科。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对教育进行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结构。CDIO-OBE 教育理念由CDIO 和OBE 两个部分组成,其中OBE 是目标,CDIO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城乡规划专业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平顶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以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学校“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专业入行,能力提升,双创深化”三大主题,基于CDIO-OBE 教育理念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建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搭建实践实训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及形成特色成效等方面构建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简称“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城乡规划专业“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

一、顶层设计——建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都需要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根据全国及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基于服务地方的原则,结合城乡规划学科特点,依据新时代教育理念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能力产出”为主线,从专思融合、多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政产学研融合进行顶层设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基础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递阶升级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表1)。

表1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

(一)专思融合

专思融合指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韧不屈、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通过城乡规划认知、规划设计和规划应用等实践实训培养学生建设美丽中国、技术扶贫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改革、求真务实和探索实证的科学精神等。

(二)多学科融合

城乡规划行业的特点是多学科融合,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建筑、艺术和数学等多个学科。本校城乡规划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教学目标中有人文社科认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建筑设计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测绘和地理信息应用能力、制图绘图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三)专创融合

专创融合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将学科竞赛环节(城乡社会调研竞赛、GIS 应用技能竞赛、建筑设计竞赛、乡村规划设计竞赛、城市设计竞赛等)融入到各能力培养目标中(表1),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申报中结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政产学研融合

平顶山学院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使我们与当地城乡规划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团队。

二、聚合外力——搭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从课程基础设计到创新实践实训,从单项实践到综合实践,聚合外力搭建集校内基础实践平台、校外基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支撑的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一)校内基础实践平台

围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我们在技术应用课程群(遥感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地图与测量学等)、规划设计课程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规划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设置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实训项目,根据需要在校内建有绘图室、地理信息处理实验室、测绘实验室、建筑设计实验室及数字城市实验室等设备精良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先进的Arc GIS、南方KS、湘源控规及BIM 等软件所组成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平台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一定创新性尝试,促使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知识体系的训练得以强化。

(二)校外基地实践平台

为使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他们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设置有城乡建筑和风景素描综合实习、城乡认知综合实习和城乡规划综合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建设有安徽宏村、河南万仙山写生实践教学基地,郑州、洛阳与平顶山城乡认知综合实习和城乡规划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等,搭建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三)校企合作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是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同建设的平台,是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为实现学校育人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的精准对接,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签订有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顶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豫政规划设计院、江苏诚泰测绘有限公司、平顶山市绿源测绘有限公司及宿联中国等单位,学生大五一年时间在这些校企合作实践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以教师工作室的形式搭建的,工作室以讲座、专题研究、竞赛和科研项目等为载体,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城乡规划实训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贯彻OBE 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自主创新意识,目前我们建有乡村规划协同创新工作室、乡土建筑保护与创新工作室和景观设计工作室等。

三、乐修内功——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且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教、学、做、创、用”,从重塑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和优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乐修内功,以实现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重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平顶山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定位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基于CDIO-OBE 教育理念,主要从基础技能实践教学、规划认知实践教学、规划技术实践教学、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综合应用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6 个模块构建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表1),并通过校内基础实践平台、校外基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实现,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本专业能力的需求。

1.基础技能实践教学

基础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身心调适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规划认知实践教学

规划认知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应用数学、数据分析与SPSS 应用、通识选修课(自然科学类选修课、人文科学类选修课、社会科学类选修课、艺术鉴赏类选修课)、城乡规划专业导论、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人居环境科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及城乡规划认知实习、城乡社会综合调研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通识认知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

3.规划技术实践教学

规划技术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地图与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素描、色彩、专业美术、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和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天正建筑、Photoshop、湘源控规、草图大师、VR 渲染、BIM 等专业绘图软件)等课程的实训及测量综合实习、写生实习和GIS 技术应用竞赛等,主要培养学生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规划制图能力(手绘制图、计算机制图)。

4.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规划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区域分析与规划、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及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规划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建筑设计(设计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计周)、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周)、城市设计(设计周)、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周)、旅游规划与开发(设计周)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及建筑设计竞赛、城市设计竞赛、乡村规划设计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国土空间规划能力、城市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能力、乡村规划与设计能力和城乡专项规划设计能力等。

5.规划综合应用实践教学

规划综合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城乡规划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规划综合应用能力。

6.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校内外学科竞赛等,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行业适用能力、积极开拓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构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探索出“1234”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 所示,其中1 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2 指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专业课教师和行业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实训、参与实践教学考核等,全程参与实践教学;3 指课程实践教学遵循CDIO-OBE 的教育理念,采用“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逐步升级教学模式:课堂上专业教师、行业教师“手把手”共同辅导学生进行单一项目的设计;在学生掌握规划设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放开手”让学生进行课程作业实训,完成专项项目的设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学科竞赛自主完成综合项目的设计“育巧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4指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承接真实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学、真做,学到真本领。

图2 城乡规划专业“1234”实践教学模式

(三)创新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直接关系着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手段。

1.开发创新性实训项目

规划设计类课程根据现代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设置“智慧居住区设计”“智慧校园设计”“智慧建筑设计”等创新性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教学中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采用网络预习、现场实训、小组讨论、网上交流和课堂集体答疑等多种手段并举、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

3.开展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依托城乡规划工作室,采用项目引导和兴趣驱动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乡村规划设计大赛、建筑设计大赛、城市设计大赛和城乡调研大赛等,活动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考核是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的重要方式,根据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对应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提出基于CDIO-OBE 工程教育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3+3”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图3),即“诊断+过程+终结”三种考核形式和“任课教师+学生+行业教师”三个评价主体构成的多样、多元的考评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调查、分析、构思和表达能力。

图3 基于CDIO-OBE 工程教育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3+3”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四、制度保障——制定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制度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保障,只有将实践教学活动制度化才能保障实践教学有序推进,科学管理。为使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学院制定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育基地管理细则》《城乡规划专业集中性实践教育工作管理办法》《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实训管理办法》《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城乡规划专业成长导师制度》《城乡规划专业第二课堂实施办法》《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意见》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为把制度落到实处,学院成立了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院长任组长,成员由二级督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院(系)团总支书记、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组成,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为: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研讨、制定及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的深入检查,实践教学中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召开师生座谈会,组织实践教学经验交流,负责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评选推荐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学生等。

五、形成自信——实现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老师创新了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的专业自信提升。

(一)学生有提高

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较好完成课程和专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有了拔高和收获,如2018、2020 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乡村规划设计大赛荣获佳作奖;2017、2018 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GIS 应用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20 年学生荣获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特等奖;2021年参加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大赛荣获三等奖等。

(二)教师有收获

城乡规划专业教师近三年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团队教师荣获河南省首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 项,河南省高校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 项;荣获平顶山学院混合式教学金牌讲师、平顶山学院教学名师及平顶山学院最美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教改有成果

团队教师建设有资源丰富的优质线上课程,如区域分析与规划、城乡生态环境规划、乡村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和居住区规划等;课程教学紧密联系实践教学环节,《城市与区域规划综合实习》出版教材一部,发表教改论文5 篇,立项省教改项目2 项,立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 项(区域分析与规划)、省级一流课程4 门(区域分析与规划线上一流课程、人文地理学混合式一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混合式一流课程、“空天技术、倾情助农”遥感技术实践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等)。

(四)服务社会有成效

城乡规划专业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核心,以校企紧密结合为抓手,拓展社会服务功能。2017 年以来,承接地方的乡村振兴规划、村容村貌的提升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等项目10 多项,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提升了社会服务的能力。

六、结束语

基于CDIO-OBE 教育理念科学构建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极大地推进了平顶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纵深发展,使其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该体系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于本校的旅游管理、地理科学2 个专业及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各专业,均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实训规划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