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422”模式统筹构建材料类课程育人大格局

2022-10-18田娜游才印汤玉斐马丽

高教学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助力

田娜,游才印,汤玉斐,赵 康,马丽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2014 年起上海先行探索和试点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2018 年教育部发布“新时代高等教育40 条”都强调指出,要着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专业课和专业领域中的德育要素帮助学生解答价值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体现了专业课的育人价值。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则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早期,多是感兴趣的教师或者教学单位在探索和尝试,由于大家对课程思政认知的局限性,导致课程思政开展有三难,即思政元素挖掘难、课堂教学融入难和育人效果评价难。直到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导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才让课程思政建设更趋明朗。

本教学改革依托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紧扣学生的成才成人这一核心,以“3422”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全域谋划、全力落实,系统打造了材料类专业课程文化群并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体系(图1):通过点(名师能手示范课)—线(分类精品示范课)—面(全员课程思政)“三层递进”的建设方案推进了材料类课程思政建设。具体实施过程:首先采取专家指引、名师示范、骨干先行和优秀帮扶“四级联动”的建设举措为专业教师铸魂赋能,有序提高了全系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认知、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同时推出了“二维并进”的评价体系,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两个维度,将多元多样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方位评价材料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最终获得“两项直接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成立了一个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党支部书记牵头、10 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建成了一个包含11 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和94 门材料类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团队在推进材料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先悟先行,卓有成效,已实现了材料类课程思政建设全系有统筹、认知有高度、教师有榜样、课程有示范、实践有助力,以及评价有成效。本教学改革在材料类乃至理工科的学生成才成人、教师职业成长及专业和学科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图1 “3422”材料类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流程图

本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先悟先行,前瞻性解决了传统理工科专业探索课程育人时存在的如下问题。

(1)落实缺设计,推进不系统。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立体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并探索,表现为建设多、文章多和案例多,但早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近期则表现为“上热中温下凉”,执行力递减,很多情况下是少数热衷教学改革的老师在自我探索。

(2)认知有偏差,实施有误区。理工科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和认知还有分歧和偏差,有的教师担心专业课引入思政内容冲淡专业学习,会影响专业内容的进度,从而导致开展课程思政的源动力不足。且因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使得实施课程思政有点茫然无措,仅停留在浅表,有的甚至适得其反,只是生硬地将德育元素添加入专业课程中,破坏了专业课原有的科学体系和连续性,实际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3)影响因素多,评价有难度。“德”的评价一直都是公认难题,由于学生价值素养的提升影响因素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工系统和导师的工作往往产生叠加效应,各因素的权重难以区分,从而导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效果评价一直存在争议甚至缺失。

一、教学改革的具体过程

“3422”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详细内容如下。

(一)“3”即三层递进,统筹有序,顶层谋划材料类课程思政方案

依托材料系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和全系教学法研究,党建促教改教研,让课程思政火起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主题活动立德铸魂,持续增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课程育人意识,同时紧扣学生成才成人这一人才培养核心,按照点(名师能手示范课)—线(分类精品示范课)—面(全员课程思政),统筹有序实现三层分步递进:重点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及人格正的教师参加校本科教学优秀奖、课程思政讲课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先行探索实践,迅速成长为课程育人能手。再由点辐射成线,由课程育人能手引领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类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最后再以线连动成面,在材料专业全部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

(二)“4”即四级协同,引领帮扶,有效提升教师课程育人的意识与能力

专家指导,做到认知有高度: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让教师能够正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找准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先后特别邀请思政专家、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首届全国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开展专题报告、课程思政研讨、示范教学和展示课点评,在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中最新精神及提高教师政治站位,使传道者先明道信道,让教育人者先受教育,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名师示范,做到教师有榜样:为了提升全系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先后邀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省师德标兵、首届全国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首届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者、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者、校课程思政讲课比赛获得者及校本科优秀教学奖获得者通过示范教学和展示课点评的方式,向全系教师直观展示专业课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课堂教学技巧,尤其是课程思政的融入点、途径和载体。

骨干先行,做到课程有示范:考虑到大多数教师和名师在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客观差距,本教学改革特意遴选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骨干教师,同时兼顾课程性质,组织材料类专业核心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等11 门课程思政先行探索,其中2 门已经入选国家级课程,6 门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另外3门为自建课程思政课。

优秀帮扶,做到实践有助力:在全系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展示和教学经验交流,先学先行的10 余名优秀教师成立“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从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设计、思政元素融入方式载体和教学技巧等角度全方位开展帮扶和指导。同时,还建立了“材料系课程思政加油站”QQ 群,方便大家日常及时线上线下交流和分享。另外有组织引领全系教师修订了所有材料类课程教学大纲,凝练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挖掘材料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积极动员和助力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参加各类教学竞赛,以赛促教师职业成长。

(三)“2”即二维并进,多措并举,科学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学生成才成人,从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两个维度多举措建立了多元立体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如图2 所示。

图2 二维多元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任课教师采用了雨课堂、腾讯收集表和纸质版问卷等形式,纵向比较相应课程给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方面带来的成长效果,给予学生成长性评价;课堂讨论、翻转课堂、课堂笔记和线上/线下自评总结为表现性评价,评测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等非技术能力及课程育人的学习效果;再加之必不可少的终结性评价——课程考试,考试题目中也设置了评测课程育人目标的相关考题。以上近10 种多元的评价方式相互补充,教师根据学情选择,实现了学生学习效果全过程评价。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则包含学生线上评教、学生访谈、督导同行评价和教师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从政治立场、育人意识、教学过程(涵盖教学目标、内容、资源、进度、方法及考核)等8 个方面全面进行。在专业教学法研究时邀请院、校级督导参会,将所有评价结果都进行指导性反馈和科学分析,用于后期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的持续改进。

(四)“2”即两项成果,一团加一库,打造了全员课程思政助力神器

最终,形成了两项直接成果——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实现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人指导、有例可学,助力全员开展课程思政。

由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校级本科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校讲课比赛获奖者和校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负责人等10 余人组成了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定期助力全系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成了一个包含1 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 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6 门校级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和3 门自建课程思政课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同时包含已经融入课程思政的材料类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大纲(94 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范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含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多个模块,全方位为大家提供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和参考。

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成实现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人指导、有例可循。

二、教学改革创新点

(一)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立德铸魂,实现了材料类课程思政的政治站位保障

长期以来,本教学改革以全系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成才成人为核心任务,先悟先行,以整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差异化实践实现课程多层次、任课教师全员参与,以及育人角度全方位的材料类课程育人大格局,创新地实现了党建让课程育人有高度,课程育人使党建有内容。

(二)锚定了课程思政的突破点,精准施策,创建了新时代助力材料类专业教师职业成长机制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点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教学改革采取四级联动举措助力教师职业成长,创新地解决了理工科教师课程思政认知局限,育人意识和能力甚至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痛点。课程思政教学助力团成员既是全员课程思政的先行者,更是近距离促进全员课程思政的助推者,实现全员实施课程思政有人助力;先建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实践课,涵盖面广。将先建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作为基本素材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让全员实施课程思政有章可循,有例可学。

(三)“学”“教”二维并重,科学全面,创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育人效果评价是课程思政的堵点,本教学改革创建了“学”“教”二维并重的多元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全过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学”的方面,除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外,创新地纵向比较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在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三方面的成长效果,给予学生成长性评价;通过翻转课堂、专题课堂讨论等给予学生表现性评价。在“教”的方面,针对专业课教师课程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过程等多举措多渠道开展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最终将各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效果在教学法研究时进行科学分析并不断完善,建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资源库,用于学生和教师后期“学”“教”持续改进。

三、结束语

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是所在大学的标志之一。高校教师需要不断修德强能,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以“四有好老师”为指引,做到教育人者常思常进,常学常新,切实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意识和能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助力乡村儿童阅读推广
科技助力等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英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