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 赛教”育人模式探索
2022-10-17张艳玲任斌梁意红邓慧芬
张艳玲 任斌 梁意红 邓慧芬
摘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文章以东莞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教师党支部为研究对象,结合支部专业特色,提出“党建+赛教”育人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赛教”;育人;育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9-0001-04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东莞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教师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支部为阵地,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载体,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寻高校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着力点和有效措施。
一、开展高校教师党支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教师党支部育人工作事关党的根本大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继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提出“抓好后继有人”是根本大计,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视。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教书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因此,党和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亟须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发挥好教师党支部在育人育才方面的作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的目标。
2.高校教师党支部育人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而大学对青年的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数量上看,大学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给教师党支部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其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践者,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党员学术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一是发挥“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发挥“双带头人”的头雁作用,带领支部成员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来谋划推进育人工作,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展开育人工作。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教职工党支部围绕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等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与中心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党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是存在党建工作要为人才培养让路的错误认识,如支部活动不能影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学科竞赛、社会服务等,部分党员教师常以业务工作来推搪或不参加组织生活,二是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无关的错误认识。
2.工作力量薄弱
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育人工作中主动性不足,究其原因,一是人力资源薄弱。教师支部书记一般由普通专任教師兼任,其既要兼顾教学、科研工作,又要花时间抓支部工作,时间有限,精力不足。二是缺乏抓手,缺少能够调配师生的资源。一方面支部书记不涉及排课、安排工作等与教师利益相关的资源,另一方面党建活动经费一般由学院党委进行统筹支配,支部没有单独支配的经费。三是缺少有力推动。上级领导要求高,下面的教师对支部育人工作认知不足,支部书记夹在中间,落实工作力不从心。学校党委和二级党组织对支部建设和育人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却缺少对支部具体工作的有力指导,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支部难以形成合力。
3.先进性不够突出
与非党员教师相比,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还是比较充分的,党员大多积极向上,集体意识、大局意识较强,但在育人工作中的先进性还存在不够突出的情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党员在工作中缺乏集体给予的肯定和认可,缺少荣誉感,二是支部缺乏对支部党员先进事迹的总结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标杆的树立和党员先进性的体现。
4.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党务工作效果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机制不健全。一是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应当在编制内配足,总数不低于全校师生人数的1%。但实际上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组织员大多由聘用人员担任,流动性较大。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支部书记在干部提拔、评先评优、评职称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激励制度。
三、党支部在育人工作中的运行机制
1.党支部发挥主体作用运行机制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党支部的鲜明导向,按照党中央的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固定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发挥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和促进中心工作的主体作用。
2.党支部发挥政治把关作用运行机制
党支部在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本系“三重一大”事项提出意见,通过“党支部大会研究讨论、支部委员会形成决议、上报二级学院党委”和“支部书记参加系务会、支部书记参加二级学院党委扩大会议”的形式,参与二级学院工作规划、人才培养、干部人事、年度考核、提职晋级、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发挥政治把关作用。
3.党支部发挥辐射作用运行机制
党支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联合的工作格局,在纵向维度接受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领导,在横向维度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一是同学生党支部共建,大力开展“三全育人”实践,二是组建以党员为领队的科技小分队深入企业,积极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赋能。
4.党支部书记发挥表率作用运行机制
党支部书记接受二级学院党委委员指导,以督导增压力、提动力;每年在二级学院党组织扩大会议上述职,述职内容包括个人履职情况、党支部建设情况、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改进的思路等。党支部书记发挥自身在业务上做示范、在群众中有威信、在工作中讲奉献的表率作用。
5.保障和激励机制
高校党委在编制内配足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待遇保障制度,在绩效评价、绩效工资中给予专门政策。学校党委建立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体系,党支部参与先进集体评选,并向二级学院党委推荐优秀个人。学校、二级学院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个人广泛开展宣传,树立标杆,弘扬正能量。
四、“党建+赛教”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东莞正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东莞的转型升级对电子、自动化类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东莞的转型升级需求。因此,东莞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教师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支部为阵地,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为载体,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寻高校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育人作用的着力点,将“党建+赛教”育人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有效实施人才培养。
1.一体化融合
实施“党建+赛教”育人一体化融合,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使党员形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自觉。二是认真研究关于高等教育的政策文件。引导党员深刻领悟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增强从专业层面、教师层面谋划具体实施路径的能力,制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学科竞赛方案。三是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引导党员将个人发展融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事业,在兴学强国的接续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引导党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和“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的人才培养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创新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法论,结合学科和行业发展趋势,面向电子、自动化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改革,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实践平台建设及对外交流等的改革和实践。
2.一体化部署
实施“党建+赛教”育人一体化部署,明确责任担当,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双主线”培养模式。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支部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学科建设规划、凝练学科特色、把握科研方向等重大问题上唱主角,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二是明确党建与育人工作目标一致性原则。党建工作以推动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為目标,与育人工作目标相一致,在主题党日活动、党建品牌建设等工作上,以“党建+赛教”为主题,与学科竞赛有机衔接,形成创新竞赛示范品牌。2019年以来,支部开始开展首届新生入门兴趣项目设计比赛,支部党员指导大一全体新生参加,组织创新实验室指导学生完成循迹小车设计制作,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实践氛围,充分发挥了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支部书记承担育人工作的主体责任。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主动认领育人工作的主体责任,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等资源调配上,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一方面,依托学科专业方向,支部书记带领支部整合教学科研团队力量,设置支部创新实验室集群,以学生兴趣为基础,每年选拔一批学生到实验室参加项目开发和制作,为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提供场地、项目和导师的保障。另一方面,支部与企业开展共建活动,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和东莞特色产业优势和松山湖科学城产业集群特点,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并定期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参观交流学习和实习,与企业深度合作,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实训和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3.一体化推进
(1)立足根本任务,推进全员育人。党支部以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为平台,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科竞赛、课程教学,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一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以赛促教,推动思政元素进课程。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设计、课题和竞赛,推动系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课题为导向的验证型实验设计、以开发式课题和竞赛为引导的综合创新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发挥教师党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三是创新工作载体,党支部以课内教学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结合国家级竞赛标准,以赛促教,推动教师指导教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到实践转化的良性循环。
(2)围绕中心工作,推进全过程育人。党支部建立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以过程培养为特色的全流程全覆盖实践体系。通过实践课程、课外竞赛和创新平台的综合建设,将创新训练融合到大学四年的过程培养中,建设了课内、课外全方位的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创新实践课程、学生研究计划、实验室开放课题、专业竞赛群等,形成以过程培养为特色的全流程、全覆盖实践体系。
(3)立足教学相长,推进全方位育人。党支部以“六位一体”工程实践与能力培养机制为载体,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学术交流会、科研讲座与培训,实施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构建创新创业竞赛“进阶”人才培养体系;与学生党支部共建,鼓励学生参与创新产业实验室选拔,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培育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能,投入经费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创业与深造。
4.一体化考核
推进“党建+赛教”育人一体化考核,激活队伍活力。建立双向考核机制,在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中,以及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评比中,结合重点工作,考核“党建和赛教”育人工作完成数量和质量。在系和个人年度考核中,将党员参与赛教育人工作和发挥作用的综合表现作为重要参考。
五、实施成效
“党建+赛教”育人模式的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力、组织力、服务力、凝聚力、号召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教师能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领人的责任,育人实施效果显著。
1.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作获得同行认同和社会赞誉
党支部干事创业氛围浓厚,“党建+赛教”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同行肯定,教研教改成绩显著。党支部带领党员和教师开发的多专业融合碰撞、校企联合培养、赛教融合、全程项目驱动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辐射到南方科技大學等10余所本科院校,并全程指导多校的产业学院组建和运行,办学效果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南方+”等媒体宣传报导,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工作获得了行业和高校的高度肯定。
2.党员先锋作用日益突出
一是党支部书记在带头履行书记基本职责的同时,工作重点聚焦到如何提升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逐渐成长为政治素质高、师生威信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复合型人才。二是党支部在实施“党建+赛教”育人过程中,组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建立党员志愿岗、服务岗、党员责任区,通过一系列扎实的党建活动彰显党员政治本色,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党建育人效果显著
党支部在实施“党建+赛教”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建立了“竞赛育人担使命”的党建品牌。支部以“竞赛育人担使命”为活动载体,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竞赛专项训练,使学生的创新和协作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近年来,党支部组织党员和教师,在校内组织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还带领学生征战校外各级竞赛。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特别是原型产品级项目设计的人数逐步增多,学生获奖质量和数量在同类院校排名靠前,党支部以“党建+赛教”育人建设为动力,大大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至杰.新时代党建助推优秀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逻辑[J].教育评论,2018(07).
[2]罗永忠.以创新精神做好高校党建工作[J].人民论坛,2019(23).
[3]张务农.论高校党建与学科发展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2).
Exploration of the Mode of "Party Building + Competi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the Party Branch of Electrical and Automation Teachers as an Example
Zhang Yanling, Ren Bin, Liang Yihong, Deng Huifen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08, China)
Abstract: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process of integrating education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arty branc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lays a fighting fortress role in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running a socialist univers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takes the Party branch of electrical and automation teachers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s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nch, and puts forward the "Party building + competi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mode, which integrates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for the Party,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rtistic and lab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Party building + competition teaching"; educating people; cultivatingtalents;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