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参与式干预在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17张艳琴吴鹏

河北医药 2022年18期
关键词:湿疹家属程度

张艳琴 吴鹏

小儿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性皮肤疾病,在婴幼儿群体中十分常见[1,2]。在湿疹急性期患儿皮损多以丘疱疹为主,且具有明显的渗出倾向,慢性期则以苔藓样变为主,患儿自觉剧烈的皮肤瘙痒,对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影响极大[3,4]。由于小儿湿疹的发生与饮食、居住环境、生活用品等密切相关,临床予以治疗时若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则无法将护理延伸至家庭,导致患儿复发概率较高[5]。同时,患儿家属由于对湿疹的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在生活中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导致患儿瘙痒较为严重[6]。家庭参与式干预是一种要求患儿家属参与到患儿疾病护理中的护理方案,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湿疹相关知识程度来实施良好的护理,对控制患儿病情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将该护理应用至小儿湿疹中,对其效果和对患儿瘙痒症状控制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小儿湿疹患儿112例,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32±1.75)岁;病程1~5 d平均(3.54±0.89)d。试验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41±1.77)岁;病程1~7 d,平均(3.58±0.9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7]中有关小儿湿疹诊断标准者;②年龄<7岁;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性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②患儿或家属存在精神状态异常;③合并心肝肾不全者;④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予以患儿用药治疗,对患儿家属进行常规健康选择,并指导日常护理、用药及注意事项等;为患儿家属讲解相应皮肤护理、营养干预等知识,监督患儿禁止抓挠患处。

1.3.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干预,具体方法:①一般护理:评估患儿家属对湿疹的认知程度,随后由护理人员利用视频、图画等形式为患儿家属讲解湿疹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同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向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环境、饮食、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知识培训。要求患儿家属关注医疗微信公众号,由护理人员每周为患儿家属推送相关小儿湿疹的护理知识。指导患儿家属改善患儿的居住环境,保持环境清洁、舒适,温度控制在20~24℃,湿度控制60%。禁止饲养宠物,保持室内通风,居家打扫卫生时应采用湿擦方式。②心理护理:当儿童出现湿疹时,患儿家属常会出现担忧、焦虑、急躁等负性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工作,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并告知他们只要积极治疗、注重护理就能治愈,以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程度。同时,为患儿家属介绍湿疹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等,使其担忧情绪减轻。③皮肤护理:要求患儿家属保持患儿皮肤干净清洁,予以患儿穿宽松棉织的衣物,禁止穿纤维类衣物。当患儿衣服潮湿时,患儿家属需及时予以患儿更换衣物。定期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患儿因瘙痒抓挠加重皮损。日常洗澡中,禁止使用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洗浴用品,保持适宜水温。洗浴后予以患儿涂抹身体保湿乳液,2次/d。④饮食护理:对于哺乳期患儿,嘱家属应尽量保持母乳喂养,以减轻湿疹症状,缓解患儿瘙痒。对于正常饮食患儿,嘱家属多给予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适当补充镁、钙,多喝水,避免予以患儿食用过敏食物。若患儿处于湿疹进展时期,指导家属予以患儿食用番茄、木耳、西瓜等滋阴补血、清热利湿的食物,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此外,护理人员还可通过公众号定期向患儿家属推送相关饮食知识。

1.4 观察指标

1.4.1 湿疹症状和瘙痒症状: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湿疹严重度指数(EASI)”评估患儿湿疹症状,内容包括红斑、硬肿、表皮脱落、苔藓化等,各项分值为3分。总分为12分,分值越高说明患儿的湿疹越严重。同时,对患儿的瘙痒症状进行评估,无瘙痒0分,轻度瘙痒1分,中度瘙痒2分,重度瘙痒3分,难以忍受的瘙痒感4分。

1.4.2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在护理前、护理后,采用本院自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因素、正确用药、日常护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各项分值为20分,分值越高说明掌握程度越高。问卷的内容效度CVI为0.88,内在一致性Cronbach’s α为0.90,信效度较好。

1.4.3 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复发率:护理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内容包括护士为您所花时间、工作能力、提供的疾病和治疗的信息量、巡视病房次数、提供的帮助等,共19项,总分为19~95分。>76分为非常满意,58~76分为满意,≤57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对患儿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湿疹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EASI、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的EASI、瘙痒程度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EASI、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EASI、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n=56,分,

2.2 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护理前,2组在发病因素、正确用药、日常护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n=56,分,

2.3 2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和复发率比较 n=56,例(%)

3 讨论

小儿湿疹属于一种过敏性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湿疹在儿童群体中的患病率可达10%~20%[8,9]。该疾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小儿湿疹的病情缠绵难愈,停药后极易出现复发情况,为控制患儿病情,减少复发,在治疗期间多会予以患儿护理干预,以减少致病源对患儿的病情产生影响[10,11]。但由于家庭是患儿主要的主要居住场所,在就医治疗出院后,常规护理无法将干预延伸至家庭中,导致效果欠佳。

患儿家属为患儿的主要照顾人,采用家庭参与式干预则能将家庭作为主要护理场所,让患儿家属参与到护理中,使患儿获得有效院外护理[12]。近年来,该护理模式被逐渐应用至小儿湿疹中,且效果获得临床的普遍认可。故本研究进行家庭参与式干预护理的应用效果探索。经本次研究观察发现,护理后,试验组的发病因素、正确用药、日常护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家庭参与式干预能提高小儿湿疹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1)护理人员通过多途径向患儿家属普及湿疹的相关知识,则能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2)家庭参与式护理主要是患儿家属参与至患儿护理中的护理模式,患儿家属则能在实施护理措施中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日常护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3)由护理人员通过公众号定期向患儿家属推送湿疹护理相关知识,也利于提高其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本研究结果提示,家庭参与式干预能有效减轻患儿的湿疹症状和瘙痒症状,并降低复发率。其中复发率结果与舒甜等[13]研究结果相似,指导患儿家属重视患儿的居住环境、穿衣等生活干预,有利于减少过敏源,缓解患儿瘙痒,并减少复发[14,15]。同时,通过饮食指导让患儿家属予以患儿健康饮食,则能确保患儿机体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预防湿疹复发。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家庭参与式干预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因为护理人员全方位向患儿家属讲解湿疹知识和日常护理措施等,让患儿家属胜任患儿护理工作;加之护理人员加强疏导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这不仅能让患儿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能拉近护患距离,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16,17]。

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式干预应用于小儿湿疹中,能进一步减轻患儿的湿疹症状和瘙痒症状,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降低复发发生率,值得临床采用。

猜你喜欢

湿疹家属程度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