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10-17何金龙王保收朱岩
何金龙,王保收,朱岩
开封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河南 开封 475000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较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仅为20%~25%,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研究显示,由于食管解剖位置特殊,早期食管癌无明显症状,而进展期食管癌大部分预后不佳[2-3]。手术虽然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进展期食管癌多伴有远处转移,在治疗过程中病灶难以彻底清除,且复发率高[4]。因此,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提高远期生存率是食管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有研究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可降低食管癌的转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5]。本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经MRI、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6];②TNM分期为Ⅱ~Ⅲ期;③初次接受治疗;④均进行根治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②合并严重免疫力低下;③手术不耐受;④合并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90例患者。根据是否给予新辅助化疗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手术组患者给予单纯根治手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手术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35~68岁,平均(43.26±3.26)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8例,腺癌17例;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33例;有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3例。联合组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36~70岁,平均(43.89±3.31)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7例,腺癌18例;TNM分期:Ⅱ期13例,Ⅲ期32例;有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并完善术前血常规检查。
手术组患者给予单纯根治手术治疗,全面分析患者全身情况,术前再次确认病灶位置,于患者入室后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腹腔镜及胸腔镜行食管癌根治术,病灶清扫范围为肿瘤上下缘4~5 cm,吻合食管处,且对食管旁、隆突下、胃小弯侧、贲门旁、胃左动脉旁及腹腔动脉旁的淋巴结进行仔细清扫。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联合组患者在术前予以新辅助化疗(紫杉醇+顺铂),具体方法: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剂量为13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根据患者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每次30 mg/m2。21天为1个疗程,连续化疗2个疗程,化疗后休息3周后进行根治手术,手术方式同手术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术后1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7]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肿瘤病灶全部消失,临床症状完全好转,未出现新病灶;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缩小>50%,且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增大≤2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较治疗前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1.3.2 术中及术后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胸腔感染情况、Ⅰ级切口愈合情况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
1.3.3 不良反应 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皮肤瘙痒、消化道症状、过敏反应。
1.3.4 预后 术后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记录术后1、2、3年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和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22%(37/45),明显高于手术组患者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8,P=0.003)。(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
2.2 术中及术后指标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手术组,Ⅰ级切口愈合率高于手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积液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及胸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的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过敏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2.4 预后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后1、2、3年肿瘤复发率均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手术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2、3年生存率均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术后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及生存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既往研究表明,由于食管解剖位置特殊,多数食管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且多数发生转移[8]。对此,临床上多采取根治手术切除病灶,然而单纯手术治疗食管癌未取得理想疗效,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未获得提高,临床数据表明,单纯手术后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9]。因此,术前综合治疗对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有学者提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活性,抑制肿瘤生长与转移,进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改善预后[10]。近年来新辅助化疗改善患者手术指征、提高患者耐受力及手术成功率的作用已获得医疗界的认可[11]。临床数据显示,术前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并缩小原发肿瘤,从而提高肿瘤清除率,同时防止病灶发生远处转移[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手术组患者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与单独手术治疗相比,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可提高临床疗效,与李玉梅等[14]研究结果一致。联合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手术组,Ⅰ级切口愈合率高于手术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Altorki和Harrison[15]的研究表明,采用紫杉醇与顺铂等化疗药物治疗食管癌的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化疗药物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产生损害,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消化不良、骨髓抑制。因此,在化疗期间随时进行血小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组患者术后1、2、3年肿瘤复发率均低于手术组,术后2、3年生存率均高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单独手术治疗相比,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可降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综上所述,与单独手术治疗相比,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