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以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

2022-10-17吴雪吕光辉贡璐罗艳

科教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政育人

吴雪,吕光辉,贡璐,罗艳

(新疆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之根本大计、党之根本大计,始终得到我党高度关注和重视。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是推动国家改革发展、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培养造就一批批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才能够让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当下,“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以此为指导和引领才能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为行动指引,认真领会和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涵,明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抓好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不断创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极力提升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

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自2004 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从最初每年20 余人发展到当下60 余人,并且超过50%以上的本科生会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已成为新疆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助力。本文以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为案例载体,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和深刻审视总结,为深入推动“三全育人”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实践举措,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增强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提升育人成效。

1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1.1 重视程度和教育水平仍需提高

当前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显著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部分教育从业者仍单一片面地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的关注;亦或是部分教育从业者因自身水平和能力的局限,存在教育能力欠缺、教育深度不够、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这导致了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仅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真正推动育人工作向深里走、向实里走。

1.2 教育和培养形式仍需改进

要做好大学生培育工作,必须要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通过与他们深入接触、真诚沟通,知道他们成长的环境背景,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的思维认知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到与他们之间的情感连接点,从而找到教育工作切入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做到与学生零距离、心贴心交流存在较大困难,并且交流形式也较为单一和局限,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班级主题班会或单独找学生谈心谈话等途径。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除极个别具有突出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的学生能够得到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密切和持续的关注外,大多数学生得到的关注度相对有限,如此就难以了解大多数学生的所想所需。同时,忽略了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个体,传统填鸭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难以对学生进行理性与感性并存、温度关怀兼有的思想洗涤和感化。在学生主体学习意愿缺乏的背景下,学生更多地只是被动地机械服从,能够通过课堂听讲内化于心的内容并不多,能够将其付诸于生活实践的则少之又少,难以彰显育人成效。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高校大学生虽已成年,但由于其社会阅历有限,心智成熟程度相对较低,尚不能完全理智、正确地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状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活方式的改变、亲子关系的转变、网络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以及虚拟世界的诱惑等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期盼。因此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因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机事件也时有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是推行素质教育、助力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是需要多方关注和合作才能够完成的重要教育环节。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程度虽相较以往显著提高,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师资力量仍需加强、教育形式和手段仍需改进、教育经费仍需加大。此外,学生自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充足,不能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疾病,无法成为自救者或者拒绝外界善意的帮助。

2 以“三全育人”为指引的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2.1 提高认识,确保“三全育人”的战略堡垒地位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主要责任,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各大高校,应多措并举,为创新型人才培育做出应有贡献。“三全育人”作为一种涉及多主体、多环节、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育人范式,从当前着眼是对育人载体、形式、资源的综合整合,从长远来看则是对育人理念和标准的重新建构。因此,各方要不断提高认识和重视,在思想上确保“三全育人”的战略堡垒地位不动摇,始终是高校各个教育主体的精神引领,紧紧追随。基于已有基础,不仅要巩固“三全育人”优势,扩大“三全育人”影响,体现“三全育人”成果,更要破立并举、善于创新,丰富“三全育人”内涵,各方教育主体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去培养适应时代新要求的新人。

2.2 丰富课堂教学,探索专业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并明确指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鉴于该专业重点围绕生物有机体和环境关系开展,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因此该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经过多方讨论思考审议,最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就包括“基础生态学”“种群生态学”“植物生物学”“恢复生态学”“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多门基础和核心课程,每一门课程的开设均可为本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教材是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历来十分重视教材选取,要求授课教师优先选择近期出版的国家优秀教材,并在每学期开学前组织专家对授课教材及相关教辅材料进行严格审读把关,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导向正确。此外,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开展课程思政大赛、建设具有特色的思政标杆课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手段督促激励授课教师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度挖掘,仔细寻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文化价值,努力发挥和彰显专业课巨大的育人潜力。以“植物生物学”课程讲授为例,该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具有对人才进行教育培养的诸多优势。例如,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如释放氧气,维持地球生命;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水源涵养、保持水土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等。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人心。通过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与杂交水稻诞生、李振声院士科研团队与优质小麦培育、屠呦呦科研团队与青蒿素研发等多个科技强国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他专业课程都能通过授课教师的努力,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挖掘蕴含其中的育人元素,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收到更理想的育人成效。

2.3 多管齐下,学校全员协同育人

“三全育人”的第一要求是全员育人,即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育人者”,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履行育人之责、产生育人之效,实现育人无不尽责。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场无声的意识斗争中,思政教师是冲锋陷阵第一人,也是发挥思政教育职能的主力军。因此,要不断加强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力量,提高思政教育队伍素质,鼓励其对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成人才培养意识塑造的第一战场,首当其冲地发挥思政教育优势和主导性功能。为此,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为本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等常规课程,还开设了“简明新疆地方史”等特色课程,增进学生对新疆历史的了解,倡导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还开设了“大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军事理论”“劳动”等多门课程,以期对学生行为和心理全方位进行健康引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思政教师不是孤身作战,各个专业课程教师是其共同并肩作战的好战友,二者同向同行,密切合作。新疆大学生态学专业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中所采取的做法:一是注重协作配合,推选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兼任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师,并推荐思政教师担任学生辅导员或班级副班主任,参与学生民主生活会或主题班会等日常活动,建立日常工作交流、协作机制;二是积极开展三联两进一交友活动,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等多种活动形式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情况等等,走进学生内心,及时给予精神引导和学业帮助;三是不断加强培训指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促进思政和专业教师双方资源共享、密切交流,形成合力。此外,学校其他部门不承担直接授课任务的职工人员也在学生培养教育中身负重任,包括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宿舍管理员、卫生保洁员、食堂工作人员、校园公车司机、校医院卫生人员、门卫保安等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在向学生进行着无声的教育。他们的爱岗敬业、热情友好、诚信温暖都在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将良好的服务和优质的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有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也可以实现“精神感染精神、灵魂唤醒灵魂”的教育功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高校教育者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认同感。

所以,“三全育人”视域下人才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而应是全体高校职工共同的责任与追求,多管齐下,学校全员协同育人,把这种育人的力量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实现育人时时在线。传递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实现育人处处开花。

3 结语

高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追求,全力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聚合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和途径。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以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