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10-16郭莉娟孙惠郝鹏飞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肩胛骨患侧偏瘫

郭莉娟 孙惠 郝鹏飞

(1.陕西省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康复科,陕西 铜川 727000;2.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榆林 719000;3.榆林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9000)

当前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也使得脑卒中偏瘫越来越多,且很多伴随有上肢功能障碍[1]。当前脑卒中后偏瘫的治疗与康复方法比较多,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应用容易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也容易使得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2-6]。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可调节全身各经脉的经气,其应用目的是帮助患者了解自护技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7-8]。本研究具体探讨了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诊治的8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标准;具有上肢功能障碍的症状,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功能障碍;首次发病;年龄30~80岁;病程≧1个月;单侧发病;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既往外伤及肩部或有骨折史的患者。排除标准:有老年痴呆及理解力下降的患者;合并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的患者;休克或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护理早期进行肢体制动,护理中期避免上肢支撑或用力牵拉,不可参与剧烈运动;护理后期以散步等方式进行运动,以循序渐进地方式增加活动量。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第1 d:(1)握拳运动:患者卧于床上,患侧五指与上肢用力伸直,再用力握拳,3~4次/d,5~10 min/次。(2)护理第2~4 d:完成患侧上肢的肩关节前屈及后伸运动,前屈角度<30.0°,后伸角度<15.0°,频率为5~10 min/次,1~2次/d;指导患者握特制弹力球,10~15 min/次,2~3次/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触摸同侧耳朵与对侧肩膀运动,15~20 min/次,3~4次/d。(3)护理第5~7 d:患者呈站立位,上肢尽量向后伸,上肢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10~15 min/次,2~3次/d;指导患者患侧扪及对侧耳朵、梳头等运动,10~15 min/次,2~3次/d。(4)护理第1周~1个月:指导患者上肢练习手指爬墙运动:进行侧面或前面站立训练,抬肘不能过肩,抬起术侧前臂,以中指与食指贴墙,沿墙进行缓慢爬墙动作,10~15 min/次,2~3次/d。(5)护理第1个月~2个月,进行手臂上举与膜后脑勺运动,手指爬墙联系可抬肘过肩,20~25 min/次,2~8次/d。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2 结 果

2.1肩关节外展角度对比 护理后两组肩关节外展角度(主动、被动)都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总有效率对比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总有效率对比(n)

2.3肢体运动功能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后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对比(n)

2.4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 论

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多发生在脑卒中2~3个月[9]。其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丘脑损害、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增高等多种因素有关。脑卒中发病时可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受到影响,可造成患侧肢体组织营养代谢障碍,也可造成患侧肢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出现增高进而造成血管痉挛性的反应,使得患肢新陈代谢障碍,可影响血管出现运动性异常,形成上肢功能障碍[10]。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肩关节外展角度(主动、被动)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对照组,表明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恢复上肢功能,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从机制上分析,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避免了脑卒中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情况,可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增加关节活动度。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属于中枢性瘫痪,其预后功能恢复通过Brunnstrom分级标准评定,主要依据肌力、肌张力的变化情况,将中枢性瘫痪恢复过程改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等多个阶段,是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最常用的评定运动模式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Brunnstrom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增加了早期肢体活动,能减少因制动而引起的并发症。其也能舒张血管,使心肌耗氧量以及血液当中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可以调节激素以及垂体下丘脑代谢平衡,对机体代谢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使心壁变厚收缩力加大,增加血管弹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肢体康复。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应用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本研究由于经费原因,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研究开展时间短,在纳入、排除标准上可能有所误差,研究难免受选择性偏倚影响,对于患者的远期效果没有明确分析,将在下一步进行深入分析。

总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肩胛骨运动控制训练不仅能恢复患者上肢功能,提高康复效果,还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肩胛骨患侧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肩胛骨体部骨折:从手术入路选择到缝线辅助固定技术
肩胛骨动力障碍对肩部疼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漫画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