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10-15陈美瑾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酸雨二氧化硫污染源

陈美瑾

(云浮市云安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广东 云浮 527500)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却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大气污染,已经对我们的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造成了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必须要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大气污染进行更加合理的防治,才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1 大气污染的概念及类型

1.1 大气污染的概念

一般来说,在距离地面12 km范围内的污染,都可以纳入到大气污染的范畴当中。大气污染受到大气环境以及风向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容易出现污染因子扩散的情况,可以说大气污染一直都处在一个动态的条件下,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扩散性和持续性。

大气污染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主要是指森林火灾或火山爆发,以及台风和干旱等一系列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污染,自然灾害的不断出现,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挑战。

人为污染源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业污染,工业污染现在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工业污染越来越多,对空气环境造成了直接污染;第二是生活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各种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产生的垃圾、废物等也越来越多;第三是交通运输,汽车的普及导致汽车尾气成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不仅会带来全球变暖以及温室效应等重大环境变化,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1]。

1.2 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大气污染源具有多样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大、范围广,可以把大气污染物分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排放出来,在进入大气之后,其性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例如飘尘、降尘或金属粉尘等,以及其他的一些有害气体;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当中出现了化学变化,形成了新的污染物质,例如烟尘以及二氧化硫和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之后产生的硫酸烟雾,以及由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所排放出的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光化学反应下会生成光化学烟雾。

2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

2.1 废气排放

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工厂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出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片面注重经济利益的做法会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图1所示。

图1 大气污染物排放

2.2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治理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并制定了相关措施,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仍未达到理想状态。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使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顺利地开展[2]。

2.3 群众环保意识不足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在摸索着前进。在工业化建设的初期,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煤炭和木材等原材料,在工厂作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完善的环保措施,群众也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动植物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环保工作更加重视,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环保监督、投诉维权等意识不断增强,但是部分群众的环保意识仍存在短板,还未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2.4 汽车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随着收入不断提升,私家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汽车尾气的不断排放也会加剧温室效应,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研究发现,当前大气环境中比较常见的污染物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分别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本文将针对这几种比较重点的污染物进行简要分析。

3.1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本身无色无味,所以在排放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立刻查觉,但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当前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中,一氧化碳能够占到总体污染物排放量的1/3。

3.2 二氧化硫

在所有的大气污染物当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仅次于一氧化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约为两亿吨左右。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硫有80%都是来自于煤和石油的应用。依据相关数据,煤炭的含硫量达到1%~50%,石油的含硫量为8%,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有93%是燃煤造成,煤炭的燃烧量甚至已经占到了我国能源结构的70%及以上。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燃烧并不充分,容易出现二次污染[3]。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基本每年都能达到1600万吨以上。

3.3 氮氧化物

矿物燃料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物质,某些工厂使用硝酸进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氮氧化物。

3.4 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分解,而碳氢化合物的非自然来源就是各种不充分燃烧的能源。虽然现在无法证实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具体对人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是它所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对于人体健康确实有比较严重的危害。

3.5 微粒污染物

空气里分散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构成微粒污染,它们的聚集微粒一般不超过500微米,但普遍要比单个分子更大,空气当中的微粒污染主要包含气溶胶以及烟、尘和烟灰等。气溶胶指的是空气中悬浮的一些细小的颗粒,一般来说气溶胶的直径都在100微米以下;烟则是蒸汽冷凝所导致的一种固体颗粒,它的直径小于1微米;雾指的是直径为100微米以下的液滴;而烟灰指的是多个聚集在一起的非常小的碳粒。

4 大气污染的危害

4.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直接危害

肺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人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很容易导致肺部疾病,这些进入肺泡的污染物会被人体迅速吸收,不经肝脏解毒,直接就能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而大气污染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研究发现,如果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达到了5%,就相当于直接损害了200 ml的血液,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本身就患有脑循环障碍或贫血等疾病,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4]。

4.2 二氧化硫影响植物的生长及发育

大气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直接影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一些植物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甚至直接导致其死亡。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越高,对植物的影响就越大。

4.3 氟化物等有害物质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除了二氧化硫以外,氟化物对植物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这些气体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进入到植物内部,对植物的原生细胞造成损害,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树叶变色或卷叶的情况。受到污染的蔬菜、谷物一旦被人食用,又会导致人体间接吸收这些有害物质。

4.4 酸雨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当大气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以及碳氧化物等在金属离子的影响下,和大气中的水结合,就会变成酸雨,直接降落到地面上。酸雨的出现会导致地面水源出现酸化,被水生生物吸收后,也会导致人类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酸雨的出现也会导致农作物出现减产或死亡,美国专家曾发现受到酸雨淋洗过的玉米,所结出的颗粒要比正常玉米少很多。酸雨中的酸性成分越多,玉米所结出的颗粒会越少,所以一场酸雨过后,甚至会出现农作物颗粒无收的情况。酸雨对某些生物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当酸雨降落在湖泊中,会导致湖水的pH值下降,水中的鱼类死亡;同时酸雨也会降低土壤的肥力,导致土壤当中的微生物被毒死,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及森林体系的形成。

4.5 大气污染对臭氧层造成的影响

臭氧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存在可以吸收99%的太阳辐射,为我们打造出一个天然屏障,使我们免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的影响。但因为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臭氧层正在逐步被破坏,这也是大气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5 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

5.1 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坚持做到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大气环境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公民对于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要考虑长远利益,在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2 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例如在进行煤炭生产时控制好高硫煤问题,提高各种燃烧设备的技术及制造水平,有效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就不需要把注意力全放在增加产量本身,而是在生产环节做到节约能源,杜绝浪费,通过不断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而达成经济效益。

5.3 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力度

相关部门必须做到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防止出现不合理布局或者污染超标的建设项目;普遍开展污染源的监督和监测;加强汽车制造,包括销售以及使用全过程的污染监督管理。

5.4 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

加强推行清洁煤炭政策以及改善能源结构的措施,包括煤炭洗选加工、使用清洁能源或者燃煤脱硫等;城市的集中供热,包括燃气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也是解决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措施[5]。

6 结语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理大气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者付出努力,也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展开,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酸雨二氧化硫污染源
天津市蓟州区2009—2021年酸雨发生特征分析
固定污染源精准治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与效果研究
酸雨的危害
葡萄酒为什么要加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空中杀手
葡萄酒中为什么会有二氧化硫?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污染源数据中的应用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