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的应用*

2022-10-14韩世伟

光明中医 2022年20期
关键词:测验教学效果考核

曹 彦 韩世伟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它包括四诊技法和辨证方法2个方面,其课程特点是知识点繁杂,知识面较广泛,知识体系不够系统,而实践性很强。传统教学中,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一部分知识内容无法很全面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只能点到为止,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2]。而利用网络的线上资源正好能打破这种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笔者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3],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以期制定出一套更加合理高效、适合中医诊断学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1 教学设计

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深入研究了线上线下2种教学模式的特点[4],结合二者的优点,制定教学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的演练,以单元为单位,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1.1 教学内容设计将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的八章主要内容分为48个单元来完成,每个单元为90 min。每个单元的授课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据网络授课的特殊情况,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的讲解。增加讨论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参与感,弱化远程教学的距离感。

1.2 教学载体设计笔者主要采用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微信群等软件为载体进行授课[5]。这几款软件相对来说使用比较方便,信号很稳定,并且有强大的交互功能,方便学生与老师进行线上讨论。例如腾讯会议,进行班级大规模的讨论,或者小组内讨论学习都是很方便的。

1.3 教学环节设计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了教学全过程的设计。首先是课前准备,下发课程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重点难点及课堂流程;其次是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复习旧课,做到温故知新;再次是重点、难点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随堂测验和阶段测验,来了解学生每堂课或每个阶段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进度,查漏补缺。见图1。

图1 教学环节设计图

2 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基本教学设计的环节有序进行,同时也结合每单元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1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进行全面的授课准备,包括制定详细的授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每节课的教学安排,每个时间节点学生应该完成什么内容,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需要自主学习探究的知识点,要复习、预习的内容,都在授课任务单中明确标出,学生在课前拿到课程任务单,对这节课的内容及安排就会心中有数,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忙乱或者因网络中断,而不知所措。同时,将上课需要的教学材料提前准备好,发给学生,例如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2 教学反馈每节课课前,都会留出5 min左右的时间,请同学们做上节课知识点的总结复习。通常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由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讲解,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框架[6]。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控程度。同时,在教学反馈环节,笔者也会适当地安排多元化的任务。比如在讲完脉诊之后,笔者会布置学生拍摄一个给家人诊脉的视频,重点是脉诊方法的操作步骤。问诊结束后,会让学生在腾讯会议上分组进行问诊,角色扮演,来展示学生们对问诊技巧和知识掌握的程度。通过这些小活动,既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又能使老师了解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的掌握程度。

2.3 教师授课授课部分主要是就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讲解。由于在线授课,学生的接受状态并不是很好,所以尽量减少老师讲授,学生单纯去听讲的时间,防止学生走神溜号。所以精选每节课中的核心知识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每讲解5 min,就要和学生互动一次。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法进行授课,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枯燥无味的感觉。根据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法、PBL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7]。

2.4 教学互动这是每节课的重要环节,围绕已讲授的核心知识点展开,为学生安排讨论内容,使他们能够通过相互讨论、自主探究来学习其他相关知识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监督的作用,在学生讨论时给予适当的总结和点评。在这个环节中,讨论内容的选定是一个关键点,如果讨论的内容太简单,学生没有积极性,几句话就完成了;如果讨论的内容太难,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又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出现畏难情绪[8]。所以在选定讨论内容时,要注意难度的控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能难度过高。

2.5 总结测试由于是网络教学,学生的接受情况比较难以把握,所以课后的测验就成了掌握学生接受程度的主要措施。笔者设定了随堂线上小测验、课后思考题、课前展示、阶段测验等环节。每单元课后,都会利用超星学习通下放随堂的小测验,测验题目相对简单,要求学生在课后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要帮助笔者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由于内化时间较短,所以题目设计相对简单[9]。同时也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后思考题,一般是和课上内容相关的延展性问题。例如在讲到闻诊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来了解一下古人通过五音来诊疗疾病的研究。课后作业还有复习旧课,绘制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框架,在下次课前5 min,进行课前展示,展示思维导图,并进行阐述。这种方法既能锻炼学生总结复习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的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对他们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最后,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阶段测验,一般是按章节来,每章测验一次,以了解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3 教学评价与考核

3.1 考核方法为了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加强日常管理,笔者改革了传统的考核方式,增加线上考核,调整了考核比例。原来核算成绩是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次调整为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占40%。突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评价和考核,而且细化了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随堂测验的平均成绩、课前展示成绩、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阶段考核的成绩、自主学习完成情况以及出勤情况。期末考核主要是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考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考试,并通过摄像头进行实时监考,最大程度上保证考核的真实有效性。

3.2 教学评价为确保教学效果,笔者对全年级800名学生在前期、中期、期末分别组织了3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感受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表示学习效果良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喜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辨证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受到网络信号的干扰,学习进度受到影响;一部分自律性差的学生表示更适应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的任务不能主动完成,跟不上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节奏。

表1 800名学生教学效果统计表 (例,%)

4 教学效果与反思

4.1 教学效果

4.1.1 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大挑战。在此之前,笔者进行了关于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尝试性地加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比例。但是当时由于经验有限,改革方案设计的不够具体可行,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这次混合式教学中,突破性地加大了自主学习的比例,可以说48个单元的课程,每个单元都留有了自主学习的部分。不但加大了比例,而且细化自主学习的内容,原来是一个单元完整的知识结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现在改为每个单元中的一部分知识点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笔者发现,自主学习内容基于核心知识点精讲之上展开,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好接受,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难度不大,任务不重,学生的参与度更高[10]。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元性,能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给学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体化,可行性更强,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11]。

4.1.2 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提升这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督促、组织、考核的作用。学生在翻转课堂、小组讨论、自主探究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展示自我,在过程中学会自己思考,去伪存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也是笔者在这次改革中的最大收获,每次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或者学习成果展示,学生总是能提出新的观点,或者涉及到很多前沿、边缘的知识,让老师耳目一新。很多同学还会对书本上的知识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引发老师的思考,甚至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12]。

4.1.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改革强化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管理,突出形成性评价,调整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比例设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方便条件,利用大数据的力量,将学生的每一次测验、每一份课后作业、每一次课堂讨论都计算在平时成绩之中,这样强化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监管,改变了以往只呈现期末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的现状。这样的改革促使学生改变过去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平时散漫、不认真学习的坏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3]。

4.2 教学反思

4.2.1 网络条件有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都依靠网络与学生交流沟通,资源共享,一旦网络出现问题,交流中断,那么这种教学就无法进行。这也是这次实践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有的学生受地域的影响,比如偏远山村的学生,他们的网络信号很不稳定,经常出现直播的卡顿,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让学生看直播回放,但是看回放就没有时效性,学生无法及时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思考、讨论。这样的课程就完全沦为教学录像,只有单纯知识的输出,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大大降低[14]。

4.2.2 学生管理措施不完备学生脱离课堂环境,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经常缺勤。同时由于线上授课,有的学生出人不出工,经常在上课的同时,还忙于很多其他的事情,根本没有专心听课。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在和学生连线互动时,发现学生在户外、有的学生甚至在地铁上。这种问题要在下一步改革实践中想办法解决,制定更完备的学生管理办法,使的线上课程更高效。

4.2.3 教师人员配比不足在这次改革实践中,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管理,比如测验、作业、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微课录制、课堂设计等等,无形之中工作量加大了很多。有时老师会感到忙不过来,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需要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增加教师人员配比,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管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5]。

4.2.4 网络资源的选择及优化目前笔者选用的网络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一些公开的优质慕课,这些慕课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系统,权威;但是结合课堂授课,也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只是整个课程推荐给学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会截取课程中的某些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对于网络资源的选择及优化尚不足,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完全匹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在这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也看到改革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继续深化改革,使教学更优化、更高效,培养出更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测验教学效果考核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数字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