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2022-10-14

光明中医 2022年20期
关键词:四物汤芍药证候

张 娟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PVD)是各种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脑等大血管病变及视网膜、肾脏、皮肤等微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危害[1]。DPV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范围广,目前尚未能够完全阐述,并无治疗的特效药物。西洛他唑片为临床上常用的抗栓药,具有抗血小板、抗血栓、血管扩张等作用,是治疗DPVD的有效药物,但单纯西医治疗的作用靶点较为单一,疗效有限。中医治疗以整体调节为主,标本兼顾,虚实并举,在各种慢性疾病治疗中具有其独特效益。芍药甘草汤及四物汤均为中医经典的传统药膳,二者在临床糖尿病的治疗中均有报道[2],且疗效满意,二者合用在DPVD的治疗中或许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本文研究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DPVD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5月—2021年5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医院126例DPV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本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Ⅴ)》[3]中DPVD诊断标准。中医符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4]。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具有明确的糖尿病史。②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既往有中药治疗史者。③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的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西洛他唑片(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506,50 mg),100 mg/次,2次/d。观察组同时采用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方剂组成:甘草、当归、桃仁、川芎、地龙、杜仲、熟地黄、威灵仙各10 g,鸡血藤18 g,白芍、赤芍各25 g,丹参30 g。水煎取汁400 ml,200 ml/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彻底消失,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有效(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无效(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未改善,甚至加重)。中医证候积分根据患者的肢体麻木、间歇性跛行、冰冷、疼痛、麻木等症状进行积分,无症状积0分,轻度积1分,中度积2分,重度积3分,总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血液黏度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高切(HBV)、全血黏度低切(LBV)。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肌电图仪记录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运动传导速度(MCV)。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总有效率(88.88%)高于对照组(71.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例,

2.2 血液黏度观察组治疗后的PV、HBV、LBV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液黏度对比

2.3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3 讨论

DPVD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由于大血管、微血管、周围神经的病变,可导致心脑、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视觉系统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据统计,年龄大于40岁,病程大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PVD的几率高达90.80%,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DPVD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持续高血糖状态、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凝血机制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西医治疗DPVD多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为主,但存在治疗靶点较单一性的缺点。中医认为DPVD属“脱疽”范畴,有关“脱疽”的记载最早于《灵枢·痈疽》,其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虚,血瘀为标实。气虚运血无力而成瘀,瘀血水液代谢不畅而成痰,痰浊痹阻气机,郁而化热而成湿热,热邪伤阴耗气,日久而至气阴两虚。中医治疗DPVD的核心以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同时调理脏腑,促进肢体循环,标本兼治。

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由甘草、当归、桃仁、川芎、地龙、杜仲、熟地黄、威灵仙、鸡血藤、白芍、赤芍、丹参共同组成。其中当归、桃仁、川芎活血祛瘀,地龙清热定惊,杜仲降压,熟地黄滋阴补血,威灵仙祛风通络,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祛瘀,丹参止痛、凉血消痈,甘草调和诸药[5,6]。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88.88%)高于对照组的(71.4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于洋等[7]研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一致,说明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DPVD的效果显著。可能原因: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通过多种中药材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发挥抗炎、解痉、镇痛、利尿、降压、抗氧化、抗血小板、抗血栓、血管扩张等多种作用,同时联合西药发挥协同作用,相比单纯西医治疗的单一性具有明显优势,进而提高临床疗效[8]。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由于体内糖脂代谢紊乱而造成血液黏度升高,血流减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病变[9]。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PV、HBV、LBV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能够改善DPVD患者的血液黏度。分析原因: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中的当归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具有造血功能,通过减少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鸡血藤的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抗氧化的作用,能够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进而起到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10]。

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花生四烯酸、炎性细胞因子等的浸润而激活一系列的炎症反应,造成神经细胞损伤、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突变性,神经节去极化受到阻滞,进而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1]。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正中神经SCV、腓总神经SCV、正中神经MCV、腓总神经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能够提高DPVD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可能原因: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通过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MAPK等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降低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等抑制神经传导细胞及因子的转录,保护周围神经,进而起到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12]。

综上所述,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DPVD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血液黏度,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四物汤芍药证候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妇科圣方“四物汤”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四月,是你的谎言
桃红四物汤“内外”可通用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
桃红四物汤“内外”可通用
新疆赤芍
芍药摇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