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班村类型研究
2022-10-14贺传凯
贺传凯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裴李岗文化是以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分布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遗存,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在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文化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发现160余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其中又以豫中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关于裴李岗文化的类型划分,学者们根据不同地区文化面貌的差异,提出了多种观点。其中,张居中最早提出“班村类型”的概念,他将河南省内前仰韶时代文化分为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班村类型和豫北地区的前仰韶时代文化四类,并指出班村类型与贾湖类型的共同因素较多,班村类型的年代范围应与裴李岗文化和贾湖类型大致相当,约为距今 8000—6900年。靳松安在对河洛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中,根据文化面貌将裴李岗文化划分为裴李岗类型、贾湖类型、花窝类型、班村类型。之后,陈雪飞通过分析裴李岗文化陶器纹饰的类型和分布,认为靳松安的类型划分结论是比较合理的。总体来看,由于考古发掘资料有限,目前学界对班村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多是在探讨裴李岗文化分区与类型划分时有所涉及,缺乏对班村类型的专门研究。鉴于此,笔者拟对班村类型相关发掘资料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该类型的文化面貌,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期对班村类型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班村类型文化面貌
班村类型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豫西黄河沿岸和崤函古道沿路地区,目前见诸报道的遗址有10余处,包括济源长泉,新安荒坡,孟津寨根,渑池班村、关家、杨家、鹿寺、任村、陵上以及灵宝荆山、官庄等(图一)。其中,渑池班村、关家,济源长泉,新安荒坡,孟津寨根遗址经过发掘,除班村遗址仅有零星报道外,其余均公布了完整资料,下面就以这5处遗址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班村类型的文化面貌。
图一 裴李岗文化班村类型遗址分布图
班村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班村,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约4.5万平方米。1991年10月至1996年1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遗迹包括房址7座,灰坑56座,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房址均为浅地穴式,平面呈圆形、圆角方形或梯形,最大面积达10多平方米,房址中间和周围有柱洞,一侧有斜坡式门道,部分房址内有窖穴,居住面经过简单修整。灰坑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壁或内斜壁,平底。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及个别夹云母片陶。夹砂陶多饰较密的竖向或斜向绳纹,少量饰“之”字形篦点纹和附加堆纹。器型以夹砂绳纹筒形角把罐和夹砂绳纹钵为主,有一定数量的泥质红陶钵,还有少量鼎、折沿或卷沿罐、三足钵、壶以及瓢、杯、盆等,其中三足钵多为扁锥形足。石器多残缺,器型有齿刃镰、磨棒及磨盘(无足)等。骨器较少,以镞为主,有少量锥、针、刀、匕等。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000—6900年,大体相当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
长泉遗址位于济源市下冶乡长泉村西的黄土台地上,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10米,面积为5万余平方米。1996年4月至9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遗迹包括灰坑4座,形制有圆形弧壁(或斜壁)平底坑和椭圆形直壁平底坑两种,出土有陶器、石器、蚌器。陶器以夹炭褐陶为主,夹砂褐陶、泥质红陶次之。器型有罐、鼎、筒形角把罐、三足钵等,三足钵多为锥状足。其中罐、角把罐、瓮多为夹砂陶,三足钵则均为泥质红陶。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少量饰划纹和压印纹。石器有锯齿镰、石球。蚌器有蚌镰。长泉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年代比较接近贾湖三期,大体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晚期。
荒坡遗址位于洛阳市新安县西沃乡荒坡村南的台地上,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米,总面积9600平方米。因修建梯田,遗址大部分区域遭到破坏。1996年、1997年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共1050平方米,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西周、东周等时期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遗迹仅有3座灰坑,形制分别为圆形袋状平底坑、圆形筒状平底坑和椭圆形圜底坑,出土遗物绝大多数为陶器,以粗泥红褐陶为主,夹炭红褐陶次之。均为手制,常见大口深腹罐、钵、角把罐等器型,均为素面。石器仅见石铲。荒坡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年代与班村遗址相近,约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
寨根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煤窑乡寨根村西的台地上,调查时留存面积约为2万余平方米。1996年5月至1997年1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1038平方米,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周代等时期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遗迹包括7座灰坑,12座墓葬,出土有陶器、石器等。灰坑平面呈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斜壁或直壁,多为平底。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浅坑单人葬,无葬具。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还有相当数量的夹炭褐陶和夹蚌褐陶。皆为手制,器表多素面,纹饰以篦点纹为主,还有划纹、弦纹、细绳纹等,个别陶钵口部施彩。器型有三足钵、鼎、深腹罐、折沿罐、筒形罐、壶、钵、盆、瓶等,另有陶锉和陶拍。石器有磨盘(无足)、磨棒、敲砸器、砍伐器、尖状器、刀、凿和石片、石饼等。寨根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存年代与贾湖三期相当,距今约7000年,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晚期。
关家遗址位于渑池县南村乡关家村西北的高土台上,东西长45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9万平方米。1998—2000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万平方米,发现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裴李岗文化遗迹包括灰坑87座,出土有陶器、石器、骨角器等。灰坑平面呈椭圆形、圆形、圆角方形或不规则形,弧壁、直壁或斜壁,平底。陶器以灰褐或黄褐色夹砂陶最多,泥质陶次之。器表多素面,纹饰以绳纹占比最高,另有篦纹、线纹、指甲纹等。常见角把罐、侈口罐、三足钵、平底钵、杯以及折沿罐、圜底钵、壶、缸等器型。石器主要有斧、磨棒、镞、网坠、砍伐器、石球等。骨角器主要有骨镞、骨锥、骨凿及角锥等。关家遗址出土裴李岗文化时期陶器形制与班村、寨根、荒坡、长泉遗址出土同类器相同或相近,年代应相当,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
通过对上述5处遗址发掘资料的梳理可知,班村类型的年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总体的文化面貌为:灰坑平面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直壁或斜壁,多平底。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典型器物有角把罐、侈口罐、折沿罐、三足钵、圜底钵、平底钵、壶等,以平底器居多。其中角把罐以夹砂陶为主,三足钵以泥质红陶为主,且多为锥状足。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篦纹次之。石器主要有锯齿镰、磨盘(无足)、磨棒。同时,各遗址之间在文化特征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班村、寨根、关家遗址陶器器类更丰富,荒坡遗址陶器以粗泥红褐陶为主,寨根遗址多见篦点纹陶器等。
二、班村类型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的关系
裴李岗文化班村类型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从地理分布看,该类型具有与豫中、豫中南地区交往的有利条件,因此班村类型和豫中裴李岗类型、豫中南贾湖类型在文化内涵上应存在较密切的关系。下面对班村类型典型陶器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将其与裴李岗类型、贾湖类型出土同类器的形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三种文化类型在文化内涵上的关联。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可知,贾湖遗址分三期九段,第一期为一至三段,第二期为四至六段,第三期为七至九段。其中,贾湖一期属裴李岗文化中期,贾湖二、三期属裴李岗文化晚期。这为我们判定部分班村类型典型陶器的年代提供了参考。
1.角把罐 根据口、腹部特征,可分为五型。
A型 直口,弧腹近直。荒坡T10H32∶8,残存口沿和上腹部。泥质浅红陶,圆唇,圆锥状角把,器表素面,稍粗糙,厚胎(表一,1)。关家H419∶1,残存口沿和上腹部。夹砂红褐陶,圆唇,圆锥状角把,器表素面(表一,2)。此型角把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一、二段的A型Ⅰ式角把罐H296∶1(表一,3)形制基本相同,年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期。
表一 班村类型典型陶器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同类器对比表
续表一 班村类型典型陶器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同类器对比表
续表二 班村类型典型陶器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同类器对比表
B型 敛口,深弧腹。班村角把罐1,保存完整。夹砂陶,尖圆唇,近中腹部置圆锥状角把,小平底。角把素面,口沿以下饰竖向或斜向滚压绳纹(表一,4)。关家H541∶1,保存完整。夹砂红褐陶,方唇,近中腹部置圆锥状角把,平底。角把素面,器表饰斜向或交错细绳纹(表一,5)。此型角把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二、三、四段的B型Ⅱ式角把罐H278∶1(表一,6)形制相近,只是贾湖角把罐角把位置更靠近口沿且饰绳纹,年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
C型 口微侈,鼓腹。班村角把罐2,底部残缺。夹砂陶,方唇,上腹部置圆锥状角把。角把素面,口沿以下至腹中部饰竖向或斜向滚压绳纹(表一,7)。此型角把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五段的B型Ⅳ式角把罐H119∶2(表一,8)形制相近,只是贾湖角把罐角把更靠近口沿,器表素面,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D型 侈口,斜直腹。长泉H65∶3,底部、角把残缺。泥质红褐陶,圆唇,下腹部有角把残痕。通体饰竖向绳纹(表一,9)。关家H273∶4,保存完整。夹砂红褐陶,圆唇,腹中部置圆锥状角把,平底。口沿以下饰细绳纹(表一,10)。此型角把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五段的C型Ⅱ式角把罐H217∶4(表一,11)形制相近,只是贾湖角把罐角把更靠近口沿,器表素面,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E型 敞口,深弧腹。关家H273∶5,保存完整。夹砂红褐陶,尖唇,口沿微外卷,口沿下置圆锥状角把,平底。角把素面,器表饰细绳纹(表一,12)。长泉H49∶1,保存完整。夹砂棕红陶,口微侈,颈下有鸟喙状小角把,平底。器表素面(表一,13)。寨根H8∶4,角把残缺。夹砂褐陶,圆唇,微折沿,颈部有角把残痕,平底。器表素面(表一,14)。此型角把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六、七、八段的A型Ⅱ式卷沿罐H104∶5(表一,15)形制相近,只是在角把形状与腹部弧度上略有不同,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2.侈口罐 根据口、腹部特征,可分为两型。
A型 口微侈,深直腹。长泉T9⑦∶7,底部残缺。夹砂灰褐陶,圆唇,口沿下饰竖向细绳纹(表一,16)。寨根H8∶11,残存口沿和上腹部。夹砂褐陶,圆唇,口沿下饰划纹(表一,17)。此型侈口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五段的C型Ⅰ式侈口罐T102③C∶29(表一,18)形制相近,只是贾湖侈口罐器表素面,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B型 侈口,深弧腹。寨根T17⑥∶2,残存口沿部分,夹砂褐陶,尖唇(表一,19)。关家H236∶5,残存口沿和上腹部,夹砂灰褐陶,尖唇(表一,20)。此型侈口罐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长葛石固、郏县水泉、舞阳贾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H93∶1、石固M26∶3(表一,21、22)等。
3.折沿罐 根据腹部特征,可分为两型。
A型 深直腹。长泉 H49∶2,残存口沿和上腹部。夹炭棕红陶,口沿近平折,方唇。器表压印菱形纹(表一,23)。寨根H15∶3,残存口沿部分。夹砂褐陶,口沿近平折,圆唇。器表素面(表一,24)。此型折沿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七、八、九段的A型Ⅳ式折沿罐H251∶2(表一,25)形制相近,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B型 深弧腹。关家H273∶1,保存完整。夹砂红褐陶,侈口,尖圆唇,小平底。口沿以下饰细绳纹(表一,26)。此型折沿罐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五、六段的A型Ⅱ式折沿罐H34∶1(表一,27)形制相近,只是贾湖折沿罐器表素面,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4.三足钵 均为素面。根据腹、底部特征,可分为四型。
A型 弧腹,圜底近平。关家H206∶4,保存完整。泥质红褐陶,近直口,尖唇,锥足(表一,28)。此型三足钵与裴李岗遗址出土分期属裴李岗文化中期的Ⅱ式三足钵M87∶6(表一,29)形制相似,只是锥足更尖细,年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期。
B型 深腹,小圜底。长泉H49∶3,底、足残缺。泥质暗红陶,敞口,圆唇,短锥足(表一,30)。寨根H19∶2,底足残缺。泥质褐陶,敞口,方圆唇,锥足足跟较粗(表一,31)。此型三足钵与沙窝李遗址出土分期属裴李岗文化中期的Ⅱ式三足钵M3∶3(表一,32)形制相近,年代为裴李岗文化中期。
C型 斜弧腹,圜底。关家H569∶1,保存完整。泥质红陶,敞口,尖唇,扁圆锥状足较细长(表一,33)。此型三足钵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密县莪沟北岗,郏县水泉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裴李岗M38∶11、水泉M26∶1(表一,34、35)等。
D型 浅弧腹,圜底近平。长泉H65∶2,保存完整。泥质暗红陶,敞口,尖圆唇,锥足较粗短(表一,36)。此型三足钵不见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
5.圜底钵 均为素面。根据口、腹部特征,可分为三型。
A型 敞口,浅弧腹。荒坡T10H32∶5,底部残缺。粗泥浅红陶,圆唇,器表粗糙(表一,37)。班村圜底钵 1,保存完整。泥质红陶,尖圆唇(表一,38)。此型圜底钵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新郑沙窝李、舞阳贾湖、长葛石固、郏县水泉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H303∶9、沙窝李M3∶8(表一,39、40)等。
B型 敞口,深弧腹。班村圜底钵2,保存完整。泥质红陶,尖圆唇,圜底近平(表一,41)。关家H347∶1,保存完整。泥质黄褐陶,尖唇,圜底近平(表一,42)。此型圜底钵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新郑裴李岗、沙窝李,舞阳贾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 H19∶21、裴李岗 A 区 M23出土陶钵(表一,43、44)等。
C型 敛口,弧腹。关家H540∶2,保存完整。夹砂灰褐陶,圆唇,圜底近平(表一,45)。此型圜底钵在裴李岗文化中晚期普遍流行,在长葛石固、舞阳贾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H327∶2、石固H259∶6(表一,46、47)等。
6.平底钵 根据口、腹部特征,可分为四型。
A型 近直口,弧腹。班村平底钵1,保存完整。夹砂陶,直口微敛,平底。通体饰绳纹(表一,48)。班村平底钵2,保存完整。夹砂陶,直口微侈,平底。口沿以下饰绳纹(表一,49)。关家H347∶3,保存完整。夹砂黄褐陶,尖圆唇,直口微敛,平底。通体饰细绳纹(表一,50)。此型平底钵不见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
B型 敞口,深斜弧腹。寨根T4⑥∶2,腹部残缺。泥质红陶,尖圆唇,平底。器表素面(表一,51)。荒坡T10H32∶1,保存完整。泥质红陶,圆唇,平底微外凸。器表素面(表一,52)。此型平底钵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段的A型Ⅰ式深腹钵H229∶10(表一,53)形制相近,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C型 敞口,折腹。关家H339∶1,保存完整。泥质灰黑陶,尖唇,平底。器表素面(表一,54)。此型平底钵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段的A型Ⅰ式折腹钵H107∶5(表一,55)形制相似,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D型 敛口,斜弧腹。关家H411∶6,保存完整。泥质灰褐陶,尖唇,平底。器表饰数道方格状篦纹(表一,56)。关家H411∶7,保存完整。夹砂红褐陶,尖圆唇,平底。器表素面(表一,57)。此型平底钵与贾湖遗址出土分期属四、五段的B型Ⅱ式敛口钵H142∶2(表一,58)形制基本相同,年代为裴李岗文化晚期。
7.壶 根据颈部特征,可分为两型。
A型 直颈。关家H280∶18,残存肩部。泥质红陶,溜肩。器表素面(表一,59)。寨根H8∶12,残存肩部。夹砂褐陶,近于广肩,颈、肩之间转折明显。肩部饰方格状篦纹(表一,60)。此型壶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新郑裴李岗、沙窝李,长葛石固,郏县水泉,舞阳贾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H60∶10、水泉M32∶2(表一,61、62)等。
B型 束颈。关家H183∶1,残存口沿和肩部。泥质灰陶,侈口,圆唇,广肩。肩部饰数道方格状篦纹(表一,63)。寨根H17∶5,残存口沿部分。夹砂褐陶,圆唇。器表素面(表一,64)。此型壶在裴李岗文化时期普遍流行,在新郑裴李岗、沙窝李,长葛石固,郏县水泉,舞阳贾湖等遗址中均有出土,如贾湖 M325∶4、石固 M44∶1(表一,65、66)等。
由表一可知,除B型侈口罐,C型三足钵,A、B型圜底钵,壶为裴李岗文化早、中、晚期普遍流行的器型外,班村类型其他陶器器型的相对年代为:A型角把罐和A、B型三足钵属于裴李岗文化中期;B型角把罐、C型圜底钵属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C、D、E型角把罐,A型侈口罐,A、B型折沿罐,B、C、D型平底钵属于裴李岗文化晚期。
同时,通过同类陶器的对比,可知班村类型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的文化关系。
从器型来看,班村类型典型陶器中,B型侈口罐,C型三足钵,A、B型圜底钵,壶是裴李岗文化时期一直流行的器型,在多处遗址中均有发现。角把罐,A型侈口罐,折沿罐,B、C、D型平底钵在贾湖遗址均见到相同或相近器型,可能是受到了贾湖类型文化因素的影响;A、B型三足钵则分别见于裴李岗遗址和沙窝李遗址,可能是受到了裴李岗类型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纹饰来看,B、C、D、E型角把罐,B型折沿罐及A型侈口罐中的长泉T9⑦∶7饰绳纹或细绳纹,可能是受到了以绳纹为主要纹饰的贾湖类型陶器的影响;A型侈口罐寨根H8∶11饰划纹,D型平底钵关家H411∶6、A型壶寨根H8∶12、B型壶关家H183∶1饰方格状篦纹,以及寨根深腹罐H7∶2(图二)饰“之”字形篦点纹,则可能是受到了以篦点纹和划纹为主要纹饰的裴李岗类型陶器的影响。
图二 寨根遗址出土深腹罐H7∶2
整体而言,班村类型文化面貌的形成应受到了裴李岗类型、贾湖类型的共同影响,并以贾湖类型的影响为主。
三、班村类型与周边其他文化的关系
班村类型A型平底钵(图三,1—3)的形制与纹饰不见于裴李岗文化其他类型陶钵。将视野扩大,与周边文化相比较,我们发现,它们与白家文化和城背溪文化的绳纹圜底钵形制相近,如陕西临潼白家村T102H22∶1、T105②∶2(图三,4、5)和渭南北刘下层标本H16∶1(图三,6),湖北宜都城背溪南区下层标本H1②∶8、T8④b∶11(图三,7、8),表明班村类型可能与周边其他文化存在交流与互动。
图三 班村类型A型平底钵与白家文化、城背溪文化绳纹钵对比
白家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和汉水上游地区,以前曾被称为老官台文化,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约相当于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代表性遗址有临潼白家村、宝鸡北首岭、渭南北刘、南郑龙岗寺、商县紫荆等。城背溪文化是分布在鄂西三峡东部至江汉平原之间的长江两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陶器基本器型为罐釜、盘钵和支座,年代为距今8500—7000年,年代上限略晚于裴李岗文化,代表性遗址有宜都城背溪、金子山、栗树窝、孙家河等。韩建业曾指出,从早期主要陶器形制和居址、墓葬特征等来看,白家文化可能是裴李岗文化强盛时期西向拓展并与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同时,白家文化陶器装饰绳纹、口沿外压光、唇面压印花边等特征与城背溪文化相似,推测白家文化的另一重要来源为城背溪文化。
前文已述,在陕西临潼白家村、渭南北刘下层和湖北宜都城背溪南区下层均发现有班村类型A型平底钵同类器。从相对年代来看,城背溪南区下层为城背溪文化第一期遗存,起始年代略早于临潼白家村、渭南北刘下层所属的白家文化早期。同时,城背溪文化绳纹较为发达,出土有较多绳纹圜底钵。以城背溪遗址南区下层为例,钵是主要器型之一,约占陶器总数的17%,其中绳纹圜底钵约占钵类总数的91%。结合城背溪文化早期与其南部的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7600年)均发现有绳纹圜底钵,且形制基本相似,具有传承关系的情况分析,绳纹圜底钵很可能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特色器物。由此笔者推测,白家文化的绳纹圜底钵受到长江中游城背溪文化的影响。而从地理环境上看,长江中游地区与豫西南地区有大巴山余脉、伏牛山的阻隔,区域之间交流不便,因此,班村类型A型平底钵受城背溪文化直接影响的可能性较小。鉴于有学者从陶器纹饰角度注意到班村类型与白家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与互动,且班村类型与白家文化同属裴李岗文化中晚期,年代大致相当,笔者进一步推测,班村类型A型平底钵是受白家文化绳纹圜底钵影响产生的地域变体,反映了白家文化与裴李岗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班村类型是分布在豫西地区的一个裴李岗文化重要区域类型,年代大致为裴李岗文化中晚期。班村类型文化面貌的形成受到了豫中裴李岗类型、豫中南贾湖类型的影响,且以贾湖类型的影响为主。裴李岗文化在由东向西扩展的进程中,不仅促进了班村类型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到了关中地区的白家文化。与此同时,文化传播是双向的,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西进,白家文化向东对班村类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图片均由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白晨辰先生改绘,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