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的审美心理刍议
2022-10-13李真真
李真真
本文从审美心理学角度着手,探讨了动画艺术审美、创造美的心理特点,分析了动画审美心理的运作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基于动画审美心理而产生的艺术特征等内容,力求精准把握观众的审美心理特点,从而创作出符合世界范围观众审美需求的优秀动画作品。
审美心理;动画艺术;跨国界;视听艺术
动画艺术的审美心理是指受众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以审美态度感知动画,从而获得情感和精神的愉悦。动画的审美心理产生于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作为当下流行艺术的一种,研究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不仅为动画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更能为创作者提供积极有效的创作思路与借鉴参照。
1.动画审美心理的运作过程
当我们观赏一部动画作品时,或捧腹大笑,或潸然泪下,又或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审美感受。人的心理活动相当复杂,我们的感知、理解、想象、联想等各种大脑功能共同发挥作用,相互联系,互相促进时,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审美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要想逐步深入体会动画作品内在的美学价值,获得审美感受,就必然要依赖审美心理的运动规律。
审美过程的第一步是直觉。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当人的感官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时,我们便可以感知事物。一部动画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对象,是因为它给了观众,也就是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以美的形象刺激,给不同感官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快感,又或者是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审美直觉包括感觉、知觉、错觉、幻觉等具体形式。如动画作品中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震撼的音乐和音效,就是“通过视、听感官和大脑皮层的视、听中枢,接受声、光形象信息的刺激,产生对于声音、形状、色彩的审美感觉”[1]。技术的发展不断延伸着人们的触觉,挑战听觉、视觉等感官的极限。迪斯尼动画用绚丽缤纷的色彩装点画面的创作理念正符合儿童对鲜艳颜色敏感的审美心理特点。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和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他们对颜色的感觉会先于其他审美感觉。动画的任何其他性质都不会像多彩的画面一样,引起他们这么强烈的情绪,而色彩的浓淡,冷暖的互补和对比,更可以创作出令人感到逼真的形象。改编自同名漫画集的动画影片《我在伊朗长大》,采用最为司空见惯却又最为经典的黑白色调,以强烈的视觉反差令画面充满力量:“它剔除了记忆中的颜色渲染,表现出一种对主观因素的拒绝,有着对感性彼岸的理性世界的本能向往;黑与白简化了我们所熟知的多彩现实世界,让记忆中的每一个细节变得跳动而醒目;黑与白本身又是一种庄重,传达出玛嘉对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感受。期间有亲情、向往,但更多的是痛苦和烦恼,给人的感觉是黑白而非彩色,因此显得格外珍贵与郑重。”[2]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日本夏季乡间一处老宅中的故事,其中象征着旺盛生命力的绿色与处于重病之中的男主人公翔形成鲜明对比。温暖的色彩配以清新的音乐,不仅令人感受到宁静、慵懒的田园生活,在明媚的阳光下与盛开的百花中,更仿佛飘来阳光与花香的气息,令人沉醉。这是观众在观影中,运用知觉将各种感觉整合,对动画的整体美的感性的综合反映。
动画本身是一幅幅连续、静止的画面运用视觉暂留原理,通过连续放映造成的错觉而诞生的艺术,因此观众获得的运动感其实是一种似动现象。若没有审美直觉中的错觉,也就无法获得审美感受了。
审美过程中第二步便是联想与想象,即在直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的解释中,联想是由人在审美中感知或回忆某种人和事物时连带想起的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两者都属于高级认知过程。就如同欣赏绘画时,不仅要欣赏画面本身的绘画技巧,更需要将自己的感情注入去想象画面的意境。动画令人产生的种种联想和想象,是因为它本身就富含丰富想象力的艺术特性。动画是基于想象、赋予无生命的形象以生命的艺术。离开了想象,动画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想象机制来完成审美中这关键的一环。
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观众将现实带入,在联想和想象的心理活动中获得对作品内涵的不同理解。看似虚拟的动画世界,却是现实人生的缩影,令我们在观影中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中的自己。如《功夫熊猫2》中鹅阿爹期盼儿子阿波回家的孤单身影,《海底总动员》中小丑鱼爸爸寻找儿子尼莫的艰辛之旅,都会不经意间勾起我们对亲情的眷恋。
动画创作者需要充分运用创造性想象,在平日对周遭事物感知、观察的基础之上,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天分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侧耳倾听》是宫崎骏在听一首名为《乡间小路》的歌曲时有感而发的。该片以成长于繁华都市中的中学生们关于故乡的认识为构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作而成。童年在伯父飞机制造厂生活的经历,以及当时日本重视机械制造的社会风气影响,使宫崎骏对民间机械充满了感情。正因如此,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出现过飞行器、机器人、高科技的空中城堡等形形色色的机械装置。《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空中之城》便是典型代表。
审美理解是人的审美心理活动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想要深刻理解动画的内涵,需要对其艺术特点、文化背景等要素进行把握。各个国家的动画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标签,如美国迪斯尼的好莱坞模式,“中国学派”时期的民族风格,日本宫崎骏的环保主义色彩。以剪纸动画为例,它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动画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动画种类。它汲取了本土传统民间美术造型的特点,体现了民间美术与动画艺术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若观众不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有所了解,便无法真正体会剪纸动画的精髓所在。再如美国动画中所表达的兼容并蓄、幽默风趣的文化精神,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个人英雄主义情结,都需要观众对美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理解能力,创作者同样需要有所顾忌。动画的主题、内容应适时调整,使其符合目标观众的审美趣味和理解能力。《喜羊羊与灰太狼》《聪明的一休》《猫和老鼠》等针对少年儿童的动画片,主题、情节简单生动,集趣味性、简明性和天真性于一体,而成人动画则会更多关注一些诸如环保、科技、战争等人类生存的共同话题。
情感活动是审美心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生理上的情感、情绪包罗万象,崇敬、鄙视、快乐、愤怒等均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情感是在观看过程中由作为客体的动画所激发出来的,而只有观众在观影中与其建立起审美关系并同观众本身的审美目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时,才会产生特定的审美态度和情感体验。动画中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等外在表征吸引、传达给观众。当“客体情感召唤结构的力和场同主体心理结构的力和场有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3],观众便会产生共鸣,进而得到审美体验。许多情感在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被深藏于潜意识里,而具有感染力的动画作品能够触动观众内心遗忘或忽略的美好。迪斯尼动画善于通过带有普世价值的故事给人喜悦和鼓舞,令人难以忘怀。宫崎骏的动画会经常性地唤醒观众沉睡已久地对真善美人性的赞美和憧憬,以及对自然的崇敬和爱。当我们为《萤火虫之墓》中死于饥饿的兄妹而悲伤落泪,当我们为《幽灵公主》中贪婪的人类而愤恨不已,当我们欣喜于《风之谷》的生机重现,当我们在《龙猫》中抒发各自的乡土情怀,我们在现实中空缺的情感便通过接纳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和自我调节而得到弥补和平衡。
审美心理活动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不同的观众在欣赏同一个动画作品时,审美心理过程及其审美体验并不完全一样。即便是同一个观众欣赏不同的动画时,过程和体验也不尽相同。俗语有云,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动画艺术中的形象以鲜明、确定性的特点,易于被人直接感知。动画剧情虽然会包含着特定的思想和意图,但也融入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有可能通过各自的认识去体验导演、编剧对于生活的感悟,领悟、意会、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触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
2.动画审美心理的影响因素
审美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受到主体个体差异的影响,从而使审美体验在个体身上呈现出差异性。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动画作品的审美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观众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受文化背景、地域、经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并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美心理包含着许多因素,如男性和女性的审美眼光有一定程度的分野,这是由各自的生理和心理差异造成的,也有社会审美模式和潮流改变的影响。
2.1 地域差异
普列汉诺夫曾说:“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和文学趣味中表现着社会的心理。”[4]“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5]“中华民族向来以沉实、凝重、含蓄、静思、重感情、贵了悟的内倾情感型性格著称于世,在审美情感上注重欣赏含蓄、凝重、悲怆、幽怨的‘中和之美’。欧洲人外倾情感型性格在审美情感上则偏爱外露、夸张、剧烈和迷狂。”[6]正因如此,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心理差异直接导致了艺术风格的迥异。以迪斯尼、梦工厂为代表的西方动画,带有很强的张力,体现着西方人的奔放和自由的性格特色。在角色设计上,迪斯尼动画人物不论外形还是性格都极具个性,并常常配以气势宏大的交响乐,鲜亮明快的色彩。这些手段都符合国际化的审美趣味。借助于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画面不但流畅逼真,视听效果更日臻完美,令感受越发真实、震撼,使动画成为老少皆宜的娱乐产品。尽管其商业化模式化带来了自身发展的限制,但努力迎合观众心理需求的理念却使其获得巨大成功。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电脑技术制作的3D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抛开让人们目瞪口呆的动画效果,整个故事诙谐幽默,老少皆宜,温馨而又带有对生活的启迪,从而赢得了每一名观众的心灵和感知。
以中国水墨动画和宫崎骏二维手绘动画为代表的东方动画,则将东方人的含蓄融入作品中,体现着东方动画细腻的情感。众所周知,日本是由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岛国,自然灾害频仍,资源极度贫乏,因此注重环保的人文关怀成为宫崎骏电影的一大特色。而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的成长更是他的创作动机之一。在《风之谷》《幽灵公主》《悬崖上的金鱼姬》等作品中,宫崎骏都在传达着自己的信仰,即人类正确的生活方式是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所有的生灵,并批判人类无休止的贪婪和欲望带给自然的灾难。而“中国人的内倾型的气质、性格特点,在审美理想上表现为讲求天人合一、含蓄内敛,可以追求‘雅’(儒)、‘妙’(道)、‘悟’(佛)的精神境界”[7]则直接融入水墨动画的美学内涵中,从而成就了这一动画艺术史上的东方奇葩。
2.2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审美心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儿童喜欢鲜艳亮丽的画面,而成年人更喜欢意境美的色调。儿童对于熟悉的事物和完全陌生的事物总是无动于衷,当他们面对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差异,但又能够感觉到它们之间存在联系的事物时,才会感兴趣。动画将人世间的真善美等基本道德要求,将亲情、友情、爱情等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将诚实、勇敢、坚强、自信等个人品质,以儿童的认知方式,通过动画夸张、幽默的手法表现出来,从而创作出既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又适度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好作品。曾经风靡我国的日本动画《聪明的一休》,之所以能成为80后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便是因为聪明机智的一休乐于帮助弱者,反抗强权,遇到困难和考验时努力克服和解决,从而教会了孩子们帮助他人,向困难挑战。而《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简单而又诙谐幽默的剧情,又会给孩子的童年时光带来欢声笑语。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心理上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成人感和自我意识的分化,进而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青少年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日本青少年动画大多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故事背景,其中穿插着亲情、友情以及朦胧爱情等情感元素,从青少年的视角来看待与成人如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故事起初将各种性格特征的人物聚集到一起,通过设定一系列矛盾,冲突,使剧中人物在努力实现共同理想的途中认识到成长的意义和代价,完成自我超越,最终共同进步。《灌篮高手》《极道鲜师》等励志校园剧深受欢迎的原因,便在于人物的外形和性格依据青少年时期的审美标准和心理特点而设定。男主人公大多外表俊朗,性格冷傲,体育见长,而女主人公则大多甜美可爱,温柔善良。人物性格各具特色,故事主题真实自然,就如同现实中的我们在成长道路上面临的问题一样。另一深受青少年欢迎的题材是侦探类。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开始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问题,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重。如《名侦探柯南》《少年金田一》等侦探类动画,通过设定谜团,解答谜团,能够充分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另外,破案过程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化学、物理等科学常识,从而调动起青少年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地域界限的日益模糊,文化的跨国界使动画这一视听艺术彰显出强大的传播力和接受度。迪斯尼动画的许多佳作都改编自世界各地的童话和神话作品,宫崎骏许多动画的内容和背景也来自各国文学作品和各地风光,而当前多国团队合作,共同制作动画的倾向又使动画的民族特征越发模糊。动画艺术正逐渐摆脱地域和文化的限制,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
3.基于动画审美心理的艺术特征
动画集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既与绘画、音乐等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又以电影、电视等视听艺术为根基,同时还依靠网络等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如此多样而丰富的背景使动画观众形成与其他艺术门类受众所不同的审美心理特点,同时也使动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
3.1 以喜剧为结局
动画是一种带有幻想和夸张色彩的经人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它的观众人群中儿童占有很大的比例。动画的教化功能使它在建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健全的人格上占据着独特的优势。显然,恐怖、严肃的剧情不适合儿童健康心理的塑造,而悲剧结局也会给儿童心理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改编格林童话或者希腊神话时,迪斯尼动画都十分注意剔除其中的恐怖或悲情元素,以积极健康的内容为主。对于身处充满压力和竞争的社会中的成年人而言,喜剧类动画是治愈心理创伤,释放压抑的一剂良药。喜剧属于笑的艺术,它用滑稽、幽默、戏谑的手法来讲述故事,表现主题。“喜剧唤起人类恶作剧的本能,并使这种本能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喜剧中,一些人物常常受到其他人物和突然机遇的捉弄,他们往往陷入窘境,困惑万端而不能自拔,然而观众却对当时的情况洞若观火,并由此感到愉快和满足。”[8]《狮子王》的基本情节源自莎翁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两者都是讲述国王的弟弟弑兄篡位,小王子长大后杀死仇人为父报仇的故事。但与莎翁名著的悲剧结尾不同的是,小狮子辛巴最终成长为森林之王并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剧情虽以报仇、复国为主线,但却包含着爱与责任。《海的女儿》是《安徒生童话》中改编率最高的名篇之一。原著中的小美人鱼牺牲了美丽的歌喉和尾巴,也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最终王子娶了公主,而自己却化为泡沫,灰飞烟灭。这样的结局不仅使孩子们感到悲伤,成人亦有所遗憾。经迪斯尼改编后的小美人鱼,却是在父亲的帮助下愿望成真,与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当然,动画以喜剧作为结尾并非绝对,如吉卜力动画影片《萤火虫之墓》,讲述了在二战中,日本一对失去父母的兄妹双双饿死的悲惨故事,展现了战争残酷的同时,描绘出世态炎凉。悲剧的结局能够引发人们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得到震撼,深刻体会到生存的价值,更加珍惜人生,从而获得比喜剧更加强烈的审美感受。
3.2 超越国界的传播力
文字语言的传播只能限定在同一文化体中进行,超越这一范围便需要借助翻译转换。而图形、图像的视觉语言却能跨越国家、民族、地区的障碍,成为实现全球化交流传播的有效方式。动画以绚丽的色彩、动人的音乐、夸张的形态、幽默机智的语言和人性化的动作,成为超越语言和文化的视听艺术之一。早期无对白式动画完全用画面和音乐来推进剧情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动画艺术无国界的最高境界。196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水墨动画《牧笛》,作为当时民族动画高峰时期的代表之作,虽然通片只有一幅幅风景优美的水墨画和悠扬的笛声,但却极富艺术感染力。《猫和老鼠》《威利号汽船》《花与树》等美国早期作品更是无对白动画的经典佳作。在迪斯尼2008年出品的动画影片《机器人瓦力》中,男主人公瓦力和女主人公伊芙在全片中的对话虽然只有有限的几个单词,但通过伊芙眼睛的形状以及瓦力的身体语言,喜悦、担忧、甜蜜、伤心等内心的情感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无须语言对话便能使观众在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下知晓剧情表达的意图。作为当今世界通行的文化语言,动画艺术先天具有一种强大的全球渗透力。
音乐作为动画艺术的要素之一,能够为动画情节增添意蕴和魅力,抒发出镜头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情绪和态度。不同的音乐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绪,有的会让人感觉心痛哀伤,有的则会带来愉快和松弛。音乐可以诱发情绪,比单纯的镜头叙事更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与《风之谷》等影片配乐均出自音乐大师久石让之手。华丽的管弦乐,极富夸张力的表现手法,使观众沉浸在看似陌生却又与现实世界极其相似的幻想世界里。如《天空之城》开篇中,女主人公希达在轻柔纯净的音乐中从天而降,简单的音符渗透出巨大的穿透力,仿佛将人笼罩在梦幻而又轻灵的遐想时空中,久久萦绕心头。音乐作为一种充满人类情感的语言,帮助动画成为跨越国界的世界性艺术。
3.3 老少皆宜的艺术
成长于不同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群,其审美偏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中、老一辈人倾向于传统与怀旧,青年人对新鲜刺激情有独钟,儿童喜欢简单绚丽的快乐。而动画却凭借自身的艺术特色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儿童虽然是动画最庞大的观众群,但具有购买力的却是成年群体。一些成功的动画作品之所以有好的票房,正是因为成人观众的贡献。所以,美国迪斯尼动画理念一直是致力于制作适合全家老小一起观看的动画片。它以全世界的童话、神话为素材进行改编,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艺术追求。动画编织了美丽的梦幻世界,它自由的表现形式可以涉足任何题材,任何内容。如现实题材的《再见萤火虫》《我在伊朗长大》,科幻题材的《变形金刚》《太空堡垒》,儿童题材的《蜡笔小新》《哆啦A梦》《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而日本专为各个年龄阶段量身定做不同内容的动画,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人群。如此精细的分类,如此庞大的观众群,是其他视听艺术所无法相比的。
4.结语
中国动画目前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为剧情过于低幼化,目标观众群体较为单一,难以吸引成年观众;题材重复模仿日韩、欧美动画,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原创精神,从而造成观众审美疲劳;一味追求视听震撼,忽略“内容为王”的基本理念,造成剧本肤浅、空洞。对动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进行审美心理研究,有利于探知观众的审美心理需求,精准地把握观众的审美心理特点,努力突破并实现跨地域的动画文化表达,从而创作出高质素的动画作品。
注释:
[1]邱正明:《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140页。
[2]王纲:《黑白线条勾勒复杂人生——浅析动画电影< 我在伊朗长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 年第5 期,第105 页。
[3]邱正明:《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272页。
[4]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一卷》,曹保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482页。
[5]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一卷》,曹保华译,第346 页。
[6] 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1页。
[7]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第420页。
[8]罗吉·福勒主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袁德成译,朱通伯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