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错位逻辑审视下的经典之作

2022-10-13左高超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错位逻辑情感

左高超

摘要 《六国论》是否是经典的论述文,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赞成者认为其很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反对者则认为其论证牵强、不合逻辑。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只是视角不同而已:一个站在形式抑或情感逻辑的视角,一个站在内容抑或理性逻辑的视角。《六国论》的经典之处就在情感逻辑对理性逻辑的超越,因此,倘若運用情感错位逻辑审视文本,文本内部真与关的错位、真与善的错位、善与关的错位正是造就其经典的内部因素。

关键词 情感 逻辑 错位

在众多论述六国灭亡的文章中,苏洵的《六国论》流传度最广,颇受后世推崇。也正因如此,《六国论》一直作为经典论述文进入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也将其收录其中。那么,作为教学文本的《六国论》,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哪?据笔者观察,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依体而教,从论点的确立到材料的选择再到如何进行论证。一言以蔽之,将《六国论》视为严谨的论述文进行教学。持这种教学策略的教师往往认为《六国论》“很有逻辑力量和说服力”,正如《古文鉴赏辞典》所言“行文纵横恣肆,论断斩钉截铁”。然而,近年来,一些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响起,如童志国老师的《平视经典:思辨性阅读的一个新视角——以<六国论>教学为例》认为,《六国论》中心论点“归因失当”;董鸥老师的《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则认为,《六国论》存在论据失真、论证欠严密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观点看似针锋相对、相互矛盾,其实矛盾中孕育着统一、并不矛盾,只是两种观点的审视视角不同而已:一个站在形式抑或情感逻辑的视角,一个站在内容抑或理陛逻辑的视角。从形式的角度看,《六国论》论点鲜明,论据丰富,论证多样,堪称典范;从内容的角度看,其论点过于绝对,论据有些失真,论证有些出格。如果我们站在理性逻辑的角度来看,《六国论》确实存在诸多逻辑问题;然而,如果站在情感逻辑的角度来看,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是一种变异的情感,情感的审美价值必须完成对现实的实用和认知价值的超越方能成就其经典,从这个角度看,无疑,《六国论》是经典的。

长期以来,《六国论》大都被视为史论文,史论文是理性逻辑至上的一种实用类文体,它以历史的真实为说理的依据。浙江宁波市镇海中学的李汝老师在《说理与劝说——苏洵<六国论>的另一种评价视角》中区分了说理和劝说的不同,李老师认为说理文以理服人,劝说文以情动人,《六国论》当属以情动人的劝说文。从这个角度来看,《六国论》不是说理的史论文,应该是劝说的政论文。政论文虽以历史为依据却不以历史的真实为论述的原则,这点是它与史论文的根本不同。由此看来,我们长期以来有关《六国论》是否严谨的论争主要缘于文体不明。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依体而教,更要做到从关注“这一类”到关注“这一篇”。

既然《六国论》是一篇以情动人的政论文,其情感逻辑而非理性逻辑的分析就应该作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主要依据。所谓情感逻辑,就是孙绍振教授所说的情感的错位逻辑。文本不是一元的而是以真善美的错位而构建的。真是一种科学的认知,其对立面是假;

善是生活的实用,其对立面是恶;而美是情感的审美,其对立面是丑。从真善美的错位理论来看,《六国论》文本内部充斥着真与美、真与善、善与美的错位,也正是这些情感的错位造就了其经典的地位。

一、“论点失当”——真与美的错位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很明显,此观点有失偏颇。正如童志国老师所分析“六国灭亡、秦一统天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等等,属于典型的多因一果。”即使别的原因不作考虑,单从作者所列举的“兵不利”“战不善”和“赂秦”这三个原因来看,“赂秦”在六国破灭的因素中所占分量也是最小的。从理性角度来分析,两国交战,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心甘情愿地向对方献上自己的土地,只有在己不敌彼的情况下才会迫不得已地以贿赂对手的手段获得暂时的安宁。参照历史事实,我们发现,六国与秦国的战争也是如此。以六国中曾贿赂秦国的魏国为例,魏国曾三次割地予秦,分别时公元前290年、前275年和前273年,无一例外的是,这三次割地都是因为作战失利而迫不得已。由此可知,正是因为“兵不利,战不善”才导致六国贿赂秦国,六国破灭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打仗不行。

基于以上事实,如果从理性逻辑的视角来看,《六国论》“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确实存在归因失当的逻辑谬误。《六国论》并不是六国破灭的直接反映,而是运用论述的形式糅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因此,要想读懂《六国论》就不得不以情感逻辑的视角,从真善美的错位角度对其进行审视。真是存在判断,美是价值判断,二者是有不同的,当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发生改变时,真会向美转化。真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认同、从属、反映,它是理性的;任何主观的情感活动介入都可能使客观的真转化为主观的假,而这种真假的转化正是美得以呈现的过程。具体到六国破灭的原因,六国破灭主要是由“兵不利,战不善”的客观的“真”而造成的,但是当苏洵的情感介入到这一历史的真实之后,“兵不利,战不善”的客观真实就转向了“弊在赂秦”的主观的“假”,而这种主观的“假”正是情感“美”的具体体现。因为当时苏洵所处的北宋对外奉行妥协政策,先后与辽和西夏签订屈辱的“缴纳岁币”的协议,正是这种对外妥协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对此,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苏洵等仁人志士纷纷上书要求改革“赂敌”的弊制。由此可知,《六国论》是苏洵借古论今、以史谏言的性情之作。因此,在论证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时,苏洵屏蔽了历史的真实的一面,而是将其诉之于主观的假。这种诉说与历史的真越远则与作者情感的美越近,则越能体现作者内心深处那深沉而强烈的爱国之情。换言之,作者的观点越是不符合理性逻辑的真,也就越能体现作者情感逻辑的美。

要之,在真与美的错位逻辑审视之下,我们发现,单纯地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定位为归因失当是有失深刻的。《六国论》“论断斩钉截铁,情感充沛优美”的经典形象正是由真与美错位而造就的。

二、“论据失真”——真与善的错位

在一般的论述文中,论据的首要特点就是真实,只有真实才能有效和充分,才能起到有力地支撑论点的作用。然而在《六国论》中,作者所选取的论据却有失历史之真,饱受争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地方: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燕赵之后亡,用兵之效也;3.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4.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浙江绍兴一中的谢澹老师在《从<六国论>谈古代名篇的思辨教学》一文中通过列举史实已明确指出以上四点的失实之处,并分别得出以下结论:1.“其实百倍”的说法乃是文人故作惊奇之语,与事实不符;2.燕赵后亡的主要原因是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并非“义不赂秦”的结果;3.所谓“用武之不终”,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用人之不终”;4.“并力西向”的结果依然是六国失败。

由此可知,《六国论》中的以上论据并不“真”。然而,在论述文中,论据应该固守对论点的“真实”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原则,那么,此处所谓的“真实”究竟应是一种怎样的真实呢?笔者认为论据对论点的“真实”侧重点应该在“实”而不在“真”。在孙绍振教授的美学观里,“真”与“实”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中的错位关系。“实”就是实用价值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孙绍振美学体系里的“善”。在艺术作品中,真和善往往是错位的,越是错位越有利于作者情感逻辑的构建。苏洵为论证“弊在赂秦”这一观点而选择论据时,坚持实用主义的价值立场,将历史的“真”转化为论据的“善”,使论据对论点的支撑更加充分而有力。当然,在这其中,“真”和“善”也不能是完全割裂的关系,二者只能是错位关系,即对立中统一且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从六国战败的原因上来看,“兵不利、战不善”会促使“赂秦”的发生,而“赂秦”也会进一步加剧“兵不利、战不善”的困境,也正是因为二者具备了这种错位关系,才使得作者摒“真”扬“善”的论述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正如苏教版教参认为的那样——该文“追求前后相应、浑然一体的气概”。同时,在真与善的抉择中,我们也看到了苏洵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以及迫切改革弊制的深沉忧虑。苏洵所生活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唐末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为防止王朝覆灭悲剧的重演,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1]这些措施大大削弱了本朝的军事力量,以至于造成对外政策的软弱和妥协。这种妥协退让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助长了辽和西夏的气焰。面对如此现状,身怀爱国之心、深谋先见之识的苏洵极力主张停止“赂敌”,体现了其“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生命美学。为达到这一劝说目的,在借古言今的写作状态下,作者果断采取摒“真”扬“善”的美学策略,最终造就了《六国论》的“论据丰富有力,情感充沛真挚”。

三、“论证出格”——善与美的错位

论述文通常以理服人。有理有据、客观冷静是一般论述类文本进行论证的基本原则。在通常的论证方法中,我们常见的有事例论证(归纳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在这诸多论证中,比喻论证是不能单独使用的,究其原因是比喻论证相对其他论证方法较为“意气用事”,诉诸情感的成分过多。这种论证中过多诉诸情感的情况往往被称之为“论证出格”。一篇严谨的论述文要尽量做到客观冷静,少动感情。然而《六国论》在论证时却常有“论证出格”的表现。比如,文中第二段,在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时,作者不仅运用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比喻论证,而且还有“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这样的无效论证。试想,充满深情地回顾祖辈创业的艰辛对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有何实用价值?因此,此句在论证上是无效的,不能做到以理服人,但是,从情感逻辑的角度来看,此句的存在却有着以情动人的劝说效果。

在孙绍振的美学观中,形象是生活、情感和形式三个方面糅合形成的三维式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形式和审美规范,生活的特征,作家的个性是互相制约的。[2]“思厥先祖父……”一句从文体形式的角度看是不“善”的、不实用的,因为它对论证观点是无效的,然而,作者却将其浓墨重彩地写出,我们可以推知,这是作者情感对文体形式的强力突破。突破的结果就是此句离文本形式的制约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实用、越来越不善,然而,也正是这种不实用、不善,造就了此句审美价值的美,这种美类似哲学中讲的“无用之用”,它是情感的审美价值对形式的实用价值的完美超越。

总之,论述文通常以严谨的逻辑说理,而《六国论》却以充沛的情感劝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六国论》虽不是一篇理性逻辑严密无缺的史论文,却是一篇情感逻辑错位变异、富有张力的政论文,其对历史真实的超越正是作者情感变异的结果,我们借助真善美错位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作者蕴含在那字里行间的深沉的爱国情怀,每次阅读它,我们都会为作者这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所感动,这也许就是《六国论》千古传诵的根本原因吧。

[本文系山东省滨州市2021年度“学科育人工程”研究專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学科育人策略研究——以专题学习实践为例”(课题编号:BZXKYR-2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乐燎原.倾向理性的声音——杜牧《阿房宫赋>和苏洵《六国论》“空中课堂”实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1)

[2]萨仁图雅.文学微观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孙绍振的“错位”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7.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错位逻辑情感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有趣的错位摄影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