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活动,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2-10-13徐雅南
徐雅南
(江苏省南通市西郊小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5)
部分教师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往往只将书本上的知识按课程安排传授给学生,因此,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学生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不具备自主思考能力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从根本上讲,是极不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而且难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积极改变教学观念,针对过去教学方式的弊端做出及时的纠正与改进,将学生的学习利益争取到最大化教师可以查找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意识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加上学生看待数学知识的方式往往是直观、形象的,因此,教师更应该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一、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数学学科具有明显的逻辑性、抽象性小学阶段的数学虽然较为基础,但其本质特点还是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晦涩难懂我们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面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时,难以自主联想已学的相关知识点,因此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削弱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合理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互动和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设备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展示、介绍以及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运用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对物体简单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够将其充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在实施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几张动图,如汽车在高速上笔直向前行驶、玻璃门的左右推拉现象等,引发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师对生活场景的重现,令学生倍感熟悉,因此,学生能够以较为放松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懂得通过手里的教学模具进行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移动教学模具得出,图中物体都是水平地向同一方向运动此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此为平移,而学生通过平移身边的物体,能感知平移现象的规律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电风扇扇叶以及钟表上指针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教学模具组织活动,看谁最先说出其特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图中物体朝向同一方向转动,得出这为物体的旋转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枫叶、彩虹等图片,让学生思考并得出物体两边完全相等,形状大小一样,具有对称性,引导学生画出图中形状的另一半,并使学生联系实际对其特点加以总结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下,学生对于“对称”这一现象具备更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能够在课堂总结时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对称”图形,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积极感知数学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认知和学习
二、引入生活情境,增添学习乐趣
数学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渗出,也将逐步回归于生活对于知识经验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其实际生活的结合,是其学习数学的常态鉴于此,学生才能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而不至于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学教师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激发,可以通过挖掘课内教材来实现教师在分析数学教材时,更能发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也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一定的便利性因此,教师应当抓住时机,把握教材的特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从而自然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入,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合理地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收集的经验来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环节时,应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间的衔接性,通过设计合理的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地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掌握数学知识
三、设计数学游戏,建构趣味课堂
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性格特点不同,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令其明确自身学习目的之后,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对此,教师应当认识到,由于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较强,他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讲—练—讲”模式,而是尝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注意游戏的时间和产生的教学影响,合理把控游戏环节的适度性和有效性,通过设计游戏情境来建构趣味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学生对于“可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不能通过直观的文字深入地理解,这是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全造成的,因此,要想学生把握较具抽象性的知识点,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入手,并以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题,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在此环节中推动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及规律的有效探究教师可以将一黑一白两个小球放在一个纸箱里,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提出“能否从纸箱中摸出红球”这一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说不可能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实际的操作去验证学生通过摸球的活动总结出从纸箱中可能会摸到黑球或白球,不可能摸出红球其次,教师可以将一黑一白两个小球从纸箱里拿出,换成两个红球,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问学生摸到红球的情况学生通过摸球得出摸到的一定是红球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摸球的小游戏,给每个小组三袋小球,第一袋有三个黄球、两个红球,第二袋有三个红球、两个蓝球,第三袋有五个黄球,引导学生小组进行摸球比赛,看谁能最先得出从哪个袋子里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学生们通过活动得出结果为第二袋学生们能在摸球的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对于“可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为具体和深刻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具备了概念基础,教师教学的展开更为顺利,学生的学习也进入了“得心应手”的状态
要想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科学有效的效果,教师就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活动环节添加合理、适当的游戏,帮助学生将教材知识和游戏情境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使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四、完善数学实践,体会学习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他们的抽象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会随着他们思维的发展产生习惯上的变化教师应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牢牢把握他们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尽力将他们的学习劣势化优,并据此合理组织他们参与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以更为直观的学习方式克服抽象能力不足的难处,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推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探究,以此助力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布置课后的实践性作业,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使学生从合作探究中逐步发现数学规律,深化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由于教材中展现的物体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观察的前提应当是具有相应变换的实际操作,以此实现观察角度或观察内容的转变同时,教师需要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予以他们一定的指导在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模具,再在PPT上展示一个视角的所见图形,并提问学生:“老师在观察长方体时,发现长方体是这样的你们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吗?”学生参考了教师的视角,教师也指导了学生在观察时的注意事项,使他们又变换出其他视角,从而获得了不同的图形对于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予以他们展示的机会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自己所看到的图形时,班级的探究氛围变得更为激烈很快,学生们总结出不同视角的图形,从而轻松感知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在这之后,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自行动手画一画,达到总结和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其次,教师可以配合教材难度的加深,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按照其中图形的拼搭样式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模块进行摆一摆、拼一拼,并分别从前面、右面、上面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图形进行记录鉴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图形展示一道连线题,帮助学生强化动手操作结果再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展示的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锻炼学生的反向思维,要求学生继续利用小正方体模块拼出与教材平面图相应的立体图形,以此加强学生对于物体观察方法的把握和运用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喜好拼出喜爱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课下小组探究活动感知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图形的规律
教学活动有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时应结合实践和练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通过实践操作逐渐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练习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设置数学竞赛,更新巩固形式
复习巩固是数学学习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能够对学生反思所学等行为进行一定的有效引导,从而令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更具完整性因此,教师应当一改往常的“题海”战术,将做题巩固变成学生喜爱、愿意参与的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在数学知识的复习环节,尤其是在总复习阶段,在进行必要的做题训练时可以将其以“数学竞赛”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并设置相应的奖项,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获益基于此形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就更具主动性,不仅能够以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为目标,更能在竞争中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优劣势,不断鞭策自己,以此走向自律与成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强调以“提升自我”为竞赛核心,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压力,造成练习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后,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教师基于这一单元教材中的“整理与练习”板块进行了复习课竞赛环节的合理规划,以保证学生能够乐于参赛,并收获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首先,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和扩充,待学生结束后予以打分教师提出的问题较具基础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快速答出,如“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是哪些?”“怎么确定小数乘法的小数点位置?小数除法呢?”这些问题教师配合具体的对比式来促进学生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快速获得答案,使复习总结环节更具效率其次,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对于单纯计算练习的抗拒,将计算练习以竞赛的方式展开竞赛的方式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是小组式的,从而使每名学生都有积分的机会,以此大大提高学生的复习参与度在这样激烈又有趣的复习氛围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实现爆发,从而增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在后续的实际问题解决中,教师在学生练习基础的应用题后,可以提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编写相关的应用题,并进行展示对于应用题的编写,教师需要进行指导与把关,避免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复习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统计学生的课堂积分,按照积分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从而为学生的单元复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复习活动的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相关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积极的纠正这样的高效率学习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令其在活动中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活动策略感知数学理论知识的内在含义教师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活动的形式,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使学生逐步地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