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困境及方法
2022-10-13■文/李晓赖娟
■文/李 晓 赖 娟
学习品质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其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备的宝贵品质,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坚持性学习品质主要是指幼儿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持续地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本文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教师与家长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时面对的困境,探讨了教师与家长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方法,以期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帮助幼儿形成坚持性学习品质,从而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的共生系统
家长和教师是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的共生单元,也被称为共生主体,他们对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
(一)共生的概念及共生关系中的三要素
共生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达到平衡的状态,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形成共生关系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共生系统。共生单元是共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共生主体;共生模式是共生关系形成的关键,它是共生单元之间互相作用的方式或联结形式;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形成的空间条件,所有的共生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共生环境之中。在整个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之间依照内在联结的方式形成共生体,按照共同的目标形成共生模式,并在合作关系的作用下,最终实现共同进化与发展。
(二)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的共生关系
从上述共生的概念及共生关系的形成要素可知,家长与教师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裂的共生需求。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也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与辅助。教师能为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和技能指导,是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形成与发展道路上的“引路人”。家长与教师的共生需求,决定了他们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这一共生系统中的关系,即共生共存、和谐发展。同时,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存在着明显的资源互补关系,这也决定了家长与教师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共生模式。
二、共生理论视角下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困境
部分家长对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认知及培养方式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达成一致,家园之间难以形成合力,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导致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培养效果不佳。笔者基于共生关系的三要素,分析了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其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一)共生单元的质量较低,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这一共生系统中,专业水平是体现其共生单元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但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过程中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培养效果不佳。同时,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没有深入了解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内涵,也不知道该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此外,部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较少,或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导致双方的教育理念难以有机整合,在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时,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从而影响了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共生模式单一,共生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家园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前提和基础。但部分家长对自身的教育责任不明确,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教育幼儿方面的重要作用。家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共生模式单一,从而难以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三)共生环境动荡,家园之间缺少合作
这里的共生环境是指影响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效果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大体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等;微观环境则主要包括幼儿园内部的教学、教师的管理、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等。造成共生环境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整体来说微观环境的问题更为严峻。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努力争取家长的认可与支持,与家长在教育幼儿方面达成一致,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与家长联系,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没有与家长达成一致,家园之间缺少合作,从而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例如,在幼儿搭建积木时,教师通常会鼓励幼儿坚持搭建一个完整的作品。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也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让幼儿努力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而在家中,部分家长可能会让幼儿随意发挥。在幼儿半途而废、没有搭建出一个完整的作品时,家长也不会引导或鼓励幼儿继续搭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就难以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进而阻碍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共生理论视角下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方法
(一)提高共生单元的质量
共生单元影响着共生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也决定着共生关系的质量,提高共生单元的质量是优化共生系统的重要途径。而教师与家长是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这一共生系统中的重要共生单元。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让家长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并鼓励家长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
(二)形成共生单元间的良性对话
共生单元间的良性对话是保持整个共生系统生命力的重要纽带。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形成良性对话,以共同的育人目标为核心,互相尊重,并通过调整自身状态达到双方的互惠共生,彼此配合,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此外,教师和家长应选择合适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和教育幼儿,以增强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培养效果。
(三)构建家园一体化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教师和家长作为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这一共生系统中的重要单元,时刻影响着共生系统内部整体功能的发挥。基于此,构建家园一体化的共生环境是优化当前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共生系统的首要工作和重要途径。
就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这一共生系统的内部构成来看,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还受幼儿园环境、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优化其共生环境,互相尊重,重视彼此在培养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方面的特殊价值,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并努力整合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构建家园一体化的共生环境,优化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的共生系统,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作用,共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共生理论视角下,教师应正视幼儿坚持性学习品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让家长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增强家长的教育能力。教师还应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努力构建家园一体化的教育环境,积极开展家园合作,并与家长共同教育和引导幼儿,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学习品质,为幼儿将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