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影响
2022-10-12李永华
李永华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濮阳 4575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多发的一类心脏病变疾病,因功能性或结构性心脏病引起心脏充盈或泵血功能减弱,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高血压、扩张型心脏病及缺血性心肌病等合并症为主要诱发因素[1]。现阶段对于该病的治疗还尚无完全治愈方案,临床多采用药物维持治疗,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延缓生存期[2]。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是临床常用的新型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enkephalinase inhibitor,ARNI)药物,具有促血管舒张、抑制心室重构及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等作用[3]。近几年来也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该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有着明显效果,但关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v-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预后等的影响仍需要深入探讨。为此,本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临床效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10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155例)与对照组(155例)。研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81例、74例;年龄40~75岁,平均(61.63±2.35)岁;病程1~12年,平均(4.78±2.09)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82例、73例;年龄40~76岁,平均(62.64±2.44)岁;病程1~11年,平均(4.76±2.15)年。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且已由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检查和体征表现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4]诊断标准;②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自愿加入研究;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②近期(3个月内)有接受相关治疗;③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④1个月内有过大型手术;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⑥存在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贝那普利(由深圳信立泰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43648),每次10mg,1次/d;同时在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及低盐饮食。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由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生产,国药准字J20171054)治疗:每次口服50mg,2次/d,服用3~5d后按患者情况增加剂量,目标剂量为10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心功能等级提升2级则表明为优;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功能等级提升至少1级则表明为良;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则表明为差。计算优与良例数占总例数比例得出总有效率。(2)心功能指标: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NT-proBNP表达情况。(3)预后情况:通过复诊、电话等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再入院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心功能指标及NT-proBNP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明显上升,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而研究组LVE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高,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比较
2.3 预后情况
研究组随访期间再入院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随访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复杂且多变,可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多器官功能紊乱等,引起呼吸困难、下肢肿胀及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研究证实[5],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与交感神经系统、内皮素系统等激活存在密切联系,在共同影响下可造成心功能恶化发展和心室重塑。因此,在治疗此病上需要重视到抑制心肌重塑。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既往研究证实[6],该药物可抑制血管收缩,防止心肌重塑,并且有助于控制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延缓生存期。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55%,高于对照组的77.42%,并且研究组治疗后LVEDD、LVESD及NT-proBNP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这与李支娣[7]等报道结果趋于一致。提示相比起常规疗法而言,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上效果更显著。考虑有以下原因: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中主要含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脑啡肽酶抑制剂有效成分,该病患者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耐受性较好,长期服用不仅能持续改善心功能,还能减少不良反应[8]。②NT-proBNP主要由心肌细胞生成的肽类激素使B型钠尿肽前体裂解而形成,其水平表达和心力衰竭病情进展状况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作为评价疗效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9]。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中的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脑啡肽酶活性,抑制心房钠尿肽、血管活性肽类等表达,使NT-proBNP水平降低,从而达到巩固心功能改善作用[10]。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服用后不会影响到机体缓激肽降解,相比起以往临床常用的单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更能够减少肾脏毒性,加快心室重构逆转,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1]。本次研究结果发现,相比起对照组,研究组随访预后在再入院率、不良心血管发生率及病死率更低(P<0.05),与白金祥等[12]报道结果类似。由此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能够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应用时可减少对缓激肽降解的抑制程度,并且相比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可通过阻碍室壁压力升高来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抑制血管钠尿肽分解,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张力得到改善,从而降低患者心源性死亡率。
综上所述,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安全可靠性较高,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和调节NT-proBNP水平,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