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丹毒菌症流行特征及防治
2022-10-12赵秀芸燕学勇
赵秀芸,燕学勇
(1.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200;2.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山东 淄博 255200)
0 引言
鸡丹毒病是由丹毒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丹毒杆菌在许多野生鸟类中有散发报告的病例,同时在猪、羊、海洋哺乳类动物、鱼类和许多野生类动物当中高发。当前随着鸡养殖规模的显著扩大,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加重,养殖环境比较恶劣,如果没有做好针对性的卫生调控,就会给丹毒杆菌的繁殖传播提供条件。饲养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科学规划建造养殖场,要远离生猪养殖场,避免家禽和野禽及各种野生的哺乳动物频繁接触,切断丹毒杆菌的传播渠道,如此才能保证养生安全,确保家禽健康生长。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特征
鸡丹毒病的病原是猪丹毒杆菌,该种致病菌经革兰氏阳性染色,呈现细长状,稍微弯曲,呈现多种状态,在培养基中常见丝状球珠状。该种病原的培养难度较大,需要在厌氧环境下才能良好生长。显微镜下观察菌体,个体相对较小,前期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后期容易形成大的菌落。在含铁培养基中该种致病菌能够产生硫化氢,这是鉴别该种疾病的典型特征。丹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特别是在污水或污染的土壤中能够长时间存在,对常用的消毒剂,都具有较强的抵抗性,在碱性的土壤中能够存活数月到数年。但对酸性环境较为敏感,酸性消毒剂及紫外线,均能够短时间内将其灭活。
1.2 流行特点
致病菌能够在粪便中存活40 d,也可以在感染猪和羊的粪便中长时间存在,一般认为丹毒杆菌主要经口腔接触感染。鸡在活动过程中与患病猪接触,或者与野禽频繁接触,接触了被病原污染的土壤、水、鱼粉、肉粉或已经感染的活禽或死禽,都可以造成疾病的快速传播蔓延。吸血昆虫在丹毒杆菌传播发生流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入侵皮肤或粘膜感染。鸡养殖管理过程中,如果鸡中的公鸡数量相对较多,母鸡数量不足,公鸡之间相互打架斗殴引发皮肤创伤,也很容易给丹毒杆菌的传播提供条件。养殖管理不当,应激刺激是造成丹毒病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当前规模化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环境卫生恶化较快,如果没有做好养殖环境的针对性调控,天气不佳,圈舍不合理,日粮营养价值相对较差,鸡的抵抗能力下降后,就会给丹毒杆菌的传播流程提供条件。鸡丹毒病发生流行不受剧情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以深秋或者初冬季节发生流行率较高,在一个家禽养殖场中往往表现为反复发病。
2 临床症状
鸡丹毒病在养殖场中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有个别对急性型的患病鸡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前提下突然死亡,个别患病鸡蹲在地上不愿意走动,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嗜睡,不愿意活动,强迫患病鸡行走时步态不稳[1]。个别患病鸡还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随后出现严重的腹泻,排出黄绿色的粥样稀便。随后养殖场患病鸡的数量显著增加,急性病例在几小时或者当天就会死亡。偶尔还能发现患病鸡的肉垂显著肿大,在某些区域,尤其是腹部的皮肤表面会出现不规则黑红色的出血斑块。耐过急性期的患病鸡主要表现为慢性患病病例,关节显著肿胀,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一瘸一拐,往往发生在急性爆发流行后。
3 病理变化
通过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整个鸡存在严重的败血症病变,尸体充血比较明显,实质器官显著膨胀,尤其是肝脏、肾脏、脾脏肿大最为明显[2]。肌肉组织、心包组织、脂肪表面、心外膜和黏膜下都会存在大量的出血点。年龄较小的鸡会出现肠炎症状,十二指肠病变最为严重,肠道中存在很多粘液。产蛋阶段的病死鸡还会表现为腹膜炎、输卵管显著肿胀,在输卵管中存在没有成型的鸡蛋。慢性病死病例主要表现出化脓性的关节炎,往往表现为多个关节显著肿大,将关节打开后从中间流出黄色浑浊的内容物。大多数的脏器器官或者出现广泛性出血,或者局部性出血,或者表面会附着纤维素性蛋白物。可以采集典型的病变脏器组织进行染色,并且能够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呈现弯曲状的杆菌[3]。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采集病变组织后进行荧光抗体检测,或者组织片微生物分离鉴定。
4 科学治疗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能够确定为鸡丹毒病,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研究结果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在治疗期丹毒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选择使用速效型的青霉素,每只鸡肉注射30万~40万IU,使用2~3次/d,同时在整个清水的饮用水中添加青霉素,每升饮用水添加100万~200万IU,连续饮水4~5 d,整个鸡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5 预防措施
家禽养殖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做好病原鉴定工作,将携带有丹毒杆菌的鸡立即隔离,并做好养殖场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同时还应该落实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避免家禽和野禽频繁接触,更不能与猪牛羊等牲畜频繁接触。日常要定期清扫养殖场的污染物,清理出去后堆积发酵。如果丹毒病在本地区发生流行,应对鸡进行一次紧急的丹毒杆菌疫苗免疫接种。另外也要坚持封闭化的养证管理模式,要注重清理好圈舍中的各种中间传播媒介,尤其是应该清理好老鼠,因为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是丹毒杆菌传播的中间媒介。发病流行期间还需要加强环境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及时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控制好养殖场的卫生条件,避免养殖密度较大,加强通风换气,及时将高温高湿气体排出,避免圈舍温度忽高忽低造成应激刺激,增强鸡的身体抵抗能力,将各项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到位。
6 结束语
丹毒病在家禽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低,是造成危害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疾病发生流行后,短时间内就会引发严重的临床症状,大量的鸡死亡,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从控制疾病角度出发,应该加强流行病学的调查,掌握引起丹毒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不断总结疾病的防控经验,一旦感染流行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短时间内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