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听众的古典音乐 写在《印记·佘江涛音乐笔记》出版前
2022-10-12文字佘江涛
文字_佘江涛
音乐知识可以越来越丰富,但不要忘了音乐作品本身,忘了对它们的直接感受。涉及西方音乐历史、音乐家传记、音乐作品鉴赏和分析内容的书籍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竟摆满了我的两个书架,中文版和英文版各半。有的内容已经达到了相当垂直的深度,英文版有:Pierre Boulez的、Roger Scruton的和、Jan Swafford的、Sviatoslav Richter的、Alfred Brendel的等,中文版有:萨伊德的《音乐的极境》、保罗·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唐纳德·杰·格劳特和克劳德·帕里斯卡的《西方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推出的《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亚历克斯·罗斯的《余下只有噪音:聆听二十世纪》、加德纳的《天堂城堡的音乐(巴赫传)》、乌尔里希·德吕纳的《瓦格纳传》等。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听众对音乐的聆听。
古典音乐让人应接不暇,随着优秀作品一一浮现,演释的版本也日益丰富。的确,二十世纪之后已不再以创作古典音乐为核心,如何演释它们成为重中之重。尽管古典音乐相较大众音乐(流行音乐)更为小众,但也形成了一套商业体系——训练、演奏、商演、录音制作、营销、销售。对我而言,文字语言,尤其是现代汉语,不单单是基本技能,更是心的判断和思维;古代汉语,尤其是音乐语言、绘画语言是技术,更是心的感觉和直觉。我有时极端地认为:人生实在短促,应该把眼睛献给好的图书、绘画、自然美景,把耳朵献给好的音乐,把嘴和鼻献给美食。但阅读、聆听、品尝都是冒险,我们的感觉和直觉、判断和思维都与自身无意识的积累和选择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大家应尽量避免在粗制滥造的作品中浪费时间,甚至荒废一生。
对古典音乐的判断、思考与选择,大多源于听众对作品直接的感觉和直觉,源于长期无意识的积累,源于一位普通听众的聆听行为。
首先,普通听众并不是阶层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普通听众是非专业的,但他们自身兼具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有聆听音乐的兴趣、爱好、习惯、方法。这和弗吉尼亚·沃尔夫的普通读者具有相似的含义。
古典音乐并非古代音乐,也不是经典音乐,它和古代音乐、经典音乐有大量的重叠。它是难以定义的音乐,是和大众音乐(流行音乐)在音乐体裁、表达形式上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与大众音乐(流行音乐)相对的音乐。不同会暗示高下,相对则意味着平等。放眼当代,古典音乐与大众音乐(流行音乐)之间还存在着模糊的过渡区。
其次,对普通听众而言,古典音乐不仅是历史的延绵,还是对当下的意义,它源于声音对听众内心的直接撞击。古典音乐不是历时序列,而是心灵永恒的声音,声音源于心,归之于心。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的生卒年月没有意义,但他们的独奏作品和室内乐作品属于一类物种——内心深处的隐秘话语。
帕莱斯特里那、蒙特威尔第不是复调;维瓦尔第、巴赫、亨德尔不是巴洛克;莫扎特、海顿不是洛可可;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不是古典;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布鲁克纳、马勒不是浪漫;德沃夏克、格里格、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不是出现于浪漫后期的民族;勋伯格、韦伯恩、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不是现代。他们化解了历史,他们的作品也成为在一个时间平面上彼此共时的音乐。
音乐作品是需要聆听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可以不被历史和时间定义。一个时代的音乐是个人——集体——人类的精神世界以音乐语言由内向外的投射,是个人——集体——人类用感觉和直觉、想象和梦幻对世界和自我的关注。
再次,对普通听众而言,古典音乐不是社会背景——巴赫、亨德尔、莫扎特、海顿的音乐和王室的关系对作曲家而言没有意义;不是社会关系——《英雄交响曲》和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没有关系,它是对人类英雄精神的赞美;也不是音乐家生平——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和对他的大批判没有关系,它们是对个人命运普遍状态最深的感受;更不是条分缕析的音乐结构——贝多芬晚年的钢琴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对他的意义是纯粹的声音创新,夺人心魄。
古典音乐和普通听众产生于日常生活的感觉和直觉、想象和梦幻紧密相连,是人们聆听的判断和思维紧密相连。他人的感受、理解、领悟均不能被替代。除了歌剧和声乐作品,古典音乐极为抽象,且最适合做抽象转化,直接而充分地满足和唤起人们内心的需求。古典音乐是最抽象、自由、贴近内心深处的艺术,贝多芬晚年作品的意义在于接触到了很少有人发现的生命奥义和喜悦;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意义在于回归内心、静观沧桑;马勒交响曲的意义在于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对死亡的恐惧和超越;瓦格纳的意义在于其交响结构、合唱结构与宇宙的力量链接起来。
综合的听、分类的听、专门的听不是普通听众的主流,随机的聆听、情景下的聆听对普通听众而言最为重要。我也从不拒绝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家传记、音乐作品鉴赏和分析,以及他人的理解和领悟,这些使自己的聆听丰满、厚实,直至深刻领会,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印记·佘江涛音乐笔记》一书只是一位普通听众向上螺旋的尝试。
最后,音质对普通听众而言非常重要,可以选择更好的音质,但也不能完全沉浸其中,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和对作品的演释,对音乐的爱和想象。普通听众不是音质的发烧友。
聚焦当下,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过纯粹的声音。最真实的声音是现场的演释,声部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在空间中清晰可见,但就是这样的声音都会因现场不同而不同。我们更多地聆听古典音乐是通过音响设备,这必然受到了硬件和软件诸多变量的影响。
从功放、连线、播放器、音箱、播放空间聊硬件设备,简直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软件(音源)——模拟录音和混音的母带、数字录音和混音的母带、开盘母带的直接刻录、母带刻录的母盘、从母盘上压制的密纹唱片(黑胶)、从母盘上不同层级数字压缩的CD——更是复杂。但对普通听众而言,一套五万元水平的音响器材,加上从母盘上压制的密纹唱片或数字压缩的CD,已经足够让大家满意了。记得大师威尔第说过的一句话:“我手边有一架老掉牙的斯比奈琴,不久我就写起乐谱来,如此而已。”聆听也应该如此。我的一位爱乐朋友告诉我,他只听现场和MP3,一种本真,一种真假。
在写作该文时,我耳畔时常回荡着这些作品,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鳟鱼五重奏》、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的牧歌》。这几部音乐适合远比音乐枯燥无味的思考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