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媒介形象变迁的话语分析研究
——基于1949—2020年《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2022-10-12袁曦临
1 研究问题与背景
大众传播媒介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大众认识社会与现实的重要窗口,直接反映和影响着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与评价,被称为“形象的加工厂”。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信息时也在生产关于客体的形象,也就是媒介形象
。图书馆的媒介形象即图书馆通过传播媒介塑造产生的社会形象,是大众感知、认识和评价图书馆的信息基础。它影响着大众对于图书馆的总体印象,进而影响大众对于图书馆的使用意愿和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换言之,图书馆的媒介形象关系到国家对于图书馆的事业规划、建设决策、经费投入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态势。
有关图书馆媒介形象的研究主题涉及小说、报纸、影视作品等多种媒介载体。但相较于其他载体,图书馆在报纸的报道中出现的次数最多,记录也更为客观真实。2000年以后开始有研究者关注报纸中的图书馆形象,学者们通过不同类型的报纸新闻对某一阶段图书馆的形象进行归纳与描述。如杨露分析了《人民日报》《四川日报》《成都商报》在2009—2013年关于图书馆新闻报道的数量、篇幅、立场与议题,认为3家报纸建构了图书馆“知识天堂”“边缘化文化机构”和“管理不善”的形象
。张蔚林以2009—2018年《人民日报》的图书馆报道为研究对象,归纳当代图书馆的六大媒介形象并提出了优化图书馆媒介形象的建议
。而刘兹恒等人重点考察了《人民日报》1949—2006年对图书馆的负面报道
。此外,王申罡以网络新闻为研究对象,发现“百度新闻”塑造了正面、积极的民间图书馆形象
。也有学者关注到了图书馆的形象变化问题。如莫祖英等人以2010—2012年我国重要报纸对公共图书馆的新闻报道为样本,统计分析了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报道热点及其变化趋势
。邵玉河关注于1991—2011年《人民日报》对图书馆题材的相关报道,发现报道中反映出的我国图书馆社会形象追随信息技术发展、从收费到免费、从国内到国际、从不能满足需求到多样化服务的四点主要变化,并对当下国内图书馆应塑造何种及如何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出了建议
。
总的来说,图书馆在报纸媒介中的社会形象研究主要以内容分析法为主,分析较为主观,较多关注于图书馆在特定时期内新闻报道中传达的形象和热点主题,较少反映出图书馆社会形象在历史语境中的变迁过程,分析结果受时代约束,容易受舆论与社会风潮等因素干扰。现有研究缺乏在较长时段内对图书馆媒介形象的客观审视,对于图书馆形象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的变迁讨论较少。因此,解析不同社会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对图书馆的形象塑造,把握新闻媒体中图书馆形象的变迁发展,可以为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审视自身定位与民众认知的差距,以及规划未来的事业建设和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理论与方法
2.1.1 长时段理论
长时段理论由法国年鉴历史学派代表布罗代尔提出,是强调历史研究的层次与结构的一种多元时间观理论。布罗代尔认为历史时间是动态节奏的叠合,并按照时间的延续长度和节奏将其分为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三种观察尺度。最终形成了“短时段—个体时间—事件”“中时段—社会时间—局势”“长时段—地理时间—结构”的历史时间模式,即长时段理论
。长时段作为一种动态、灵活的方法论,通过特定的历史观察尺度来调节研究对象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的来说,长时段理论是社会科学在历史维度中审视与观察研究对象的有效渠道,有助于以新的眼光和思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蒸馏酒,按其风味特征可分为各种不同的香型,虽然每种香型各有其典型风格,但是不论哪种香型的白酒,保持适度的甜味,不仅可以遮盖其他一些苦涩杂味,而且还能使酒体甘洌、醇厚、绵软,但是这种甜味是来自于自然发酵产生的,而非添加甜味剂。风味化学研究表明,味觉是由一定的呈味物质引起的,酒之所以具有醇甜之感,是因为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甜味物质,如高级醇、多元醇、氨基酸等,这些甜味物质,对于名优白酒,是由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决定的,如浓香型大曲酒的低温入池、缓慢发酵,就是为了有利于醇甜物质的生成,无需另行添加[8]。
矢量数据转换后不仅数据量、条目、属性等要与转换前保持一致,而且图形数据转换后的坐标位置精度也要满足相关要求。
2.1.2 话语分析与语料库
从表1可知,随着法兰盘厚度的增加,安全系数增大,同时当安全系数(n)=4时,法兰盘的厚度值应在14.5~17.25 mm之间.为了进一步优化,取法兰盘厚度t=14~17 mm,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法兰盘厚度与安全系数的对应关系如图10所示.
强调真实与纪实的报纸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对图书馆而言,报纸一方面记录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又影响公众对图书馆社会形象的认知
。本文选择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6月,专注于记录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变化,极具延续性、权威性及社会影响力
。
语料库即一定规模的真实语言样本的集合,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话语分析领域。将话语分析与语料库相结合,可以强化、反驳或者修正研究人员的直觉,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研究者的偏见
。研究者通过对文本中词频、关键词、搭配、词丛、型式等语料库提供的文本语境信息的考察,探索话语的内在意义
。因此,本研究在方法层面拟采用话语分析方法,结合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以尽可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2.2 数据来源
话语分析是一种研究语言的方法,并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其成果也广泛运用到人类文化学、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建设等诸多研究领域,揭示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表现的语言现象和特征,以及语言、社会文化背景与话语构建的关系
。话语分析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是形式—功能分析,语言形式(结构)和语言功能(意义)之间比较一般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二是语言—语境分析,语言和语境之间更为具体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其中,语境指的是一个伴随语言使用不断扩大的因素集合,在不同的语境描述同一个事物所使用的话语会有所不同。
本文使用的是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以“图书馆”为检索关键词。考虑到图书馆作为地点背景出现的可能性,本研究认为只有当标题中出现检索词“图书馆”时,该篇新闻报道才与图书馆具有较强相关性。因此,添加限制搜索条件“检索项=标题”。截至2020年8月20日共检索得到1089条新闻。通过手工采集与筛选新闻文本材料,筛除与图书馆无关的新闻材料,共获得有效新闻983条,其中图片新闻16条(不作为分析材料)。将剩下的967篇新闻制作成一个观察语料库——图书馆新闻报道语料库,共计661 404个字符,在此基础上以McEnerry & Xiao的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作为参照语料库,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WordSmith Tools 7.0进行分析,关注图书馆新闻报道语料库的主题词、搭配词、词簇等。
(4)20世纪90年代。“开馆”“新馆”等词的高频出现显示出90年代的图书馆依然在积极建设中,一系列图书馆的建设落成被记录下来,如“中山图书馆落成”(1991-11-12)、“湖南师大逸夫图书馆落成”(1992-06-21)、“西藏图书馆落成”(1995-05-28),其中包括了高校图书馆与众多特色图书馆等。在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就自身建设、服务、发展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连发三天的“公共图书馆问题探析”(1995-02-18至1998-02-20)等。另一方面,“北图”“国家”“北京”高频出现相互搭配,对应“北京国家图书馆”,也是这一时期被关注的重点。作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缩影,国家图书馆在这一向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也在探寻自己的职能与定位,如“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是什么?世纪之交说北图”(1998-06-19),期间还包括国家图书馆新馆的落成、八十与八十五周年庆。
3 图书馆新闻报道的一般性特征变化
(1)图书馆新闻热度在波动中缓慢增长。对各年度图书馆被《人民日报》报道的频次进行统计,绘制各年相关新闻数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新闻报道的年平均数,为13.47。平均单篇报道间隔约时间为27天。总的来看,图书馆的新闻热度波动较大,但波动中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这一趋势表明图书馆从不被大众关注的边缘缓步迈入大众的视野中,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表1显示了各类型图书馆被报道的总频次。其中新闻热度最高的是公共图书馆,出现频次为472次,主要以广义上的公共图书馆为主,其他针对特殊群体的图书馆如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等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其次被关注的是国家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报道频次分别为169和80次。
第一,理论部分。根据年级的特点安排授课内容,大学一年级上学期:专业思想教育、适应性培训;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考证培训;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创业教育;大学三年级上学期:求职礼仪、就业形势;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创业培训、考研辅导;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简历制作、公务员考试实务培训、就业实训;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就业程序和服务。
(2)图书馆新闻报道的地域特征明显。被报道的图书馆遍布国内外,但以国内为主。《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中明确显示图书馆地点的有677篇,其中国内图书馆出现570次,占比84.2%,国外图书馆出现107次,占比15.8%。国外相关报道以美国(33次)为主,其次苏联(10次)、英国(8次)、法国(7次)、日本(7次)、埃及(6次)、澳大利亚(5次)等国。
国内相关报道在分布上极不均衡。报道次数最多的地区是北京(224次),占国内相关报道的40%,是排在第二位的地区上海(38次)的5.9倍。可见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的重要地位。之后依次是广东(27次)、江苏(24次)、湖北(22次)、浙江(22次)等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彰显出以上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
(3)图书馆新闻报道深度不足但趋势向好。图2对967篇图书馆相关新闻报道的篇幅进行统计发现,采集到的新闻报道篇幅主要集中在中篇长度即100到500字之间,共505篇。另有77篇新闻报道低于100字。而超过2000字的长篇报道仅67篇。可以看出关于图书馆的报道热度虽然在波动中有所上升,但总体来看,其新闻深度不足。
再绘制各篇新闻报道篇幅随时间变化的面积图,如图3所示。虽然关于图书馆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中篇长度,但其长篇报道的频率也在显著上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在报道篇幅与频次方面增长幅度更为明显。
4 图书馆的媒介形象话语分析
作为最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
。如图1所示,图书馆相关报道整体呈现波动上升,但60年代与70年代受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相关报道急遽下滑并持续低迷,十年内总报道数仅23篇和35篇,形成一个连续的、较大的波谷。出于对这两个分段中语料较少的考虑,同时也参考了柯平等学者的观点——在关于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的分期中也将58年至77年划分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曲折阶段
,因此将60年代与70年代整合为一个年段,即60~70年代。
阿花的声音很轻,像一缕轻烟,轻轻飘到我耳边。阿花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每每想起来,我就如同掉进了深渊。
此外关键词中“文献”一词超过“资料、书籍、书刊”等词,与之相搭配的词有“资源(20)、资料(19)、信息(11)、中心(10)”等,并与“中心”形成词簇“文献中心”。表明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已经不完全建立在图书之上,文献以其广泛的含义涵盖了图书馆的各类资源,且这一概念已被公众接收,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受到重视,图书馆逐渐向“文献信息中心”过渡,形象更加立体。
本研究拟以《人民日报》1949年至今的新闻报道内容为数据,采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解析中长时段发展中图书馆媒介形象的变迁。希望通过中长时段的历史观察,克服舆论、风潮等影响带来的认知偏差,挖掘70年来图书馆新闻媒介形象变迁的基本轨迹,发现公众眼中图书馆形象和身份定位的变与不变之处。
首先,六个时间段内有一些静态的高频正关键词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如“图书、书、书刊、藏书”“阅览室”“借阅、阅览”等。这些高频关键词反映了长久以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与工作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图书馆作为藏书地、读书地以及借书地的形象稳固,成为其不变的形象底色。这些高频正关键词在官方主流媒体话语机构《人民日报》稳定、连续的出现,强调了国家透过媒体话语对图书馆在社会建设中的身份与重要性给予肯定,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作为文献阅读中心的普遍认同。除此之外,关键词表在各阶段的动态变化也彰显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图书馆随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以及其在媒体话语中展现的形象变化。
进一步对图4中重复出现的高频同类词进行分组整合(见图5,括号内为出现频次),可见图书馆作为藏书地、借书地及读书地的静态形象一直较为稳固,是图书馆基本职能稳定发挥作用的外在显现。在此基础之上图书馆的特征和服务内涵发生了如下变化:文献存储形态的变化、资源类型的丰富化、读者服务的细分化,以及馆舍形态的多元化等发展与变化。
以下对六个时间段内的图书馆媒介形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话语解析。以新闻文本为材料,结合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语言和语境之间具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
(2)20世纪60—70年代。这一时期的高频关键词极具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包括“文艺、革命、学习、无产阶级、毛泽东”等。其中“学习”与“毛主席(17)、著作(11)、革命(8)”等词相搭配,“无产阶级”与“思想(14)、文化(12)、阵地(9)、革命(8)”等词相搭配,“文艺”与“革命(29)、评论(25)、作品(20)、黑线(15)、队伍(12)”等词相搭配。这些词显示了这一阶段的图书馆成为了政治教育和思想传播的阵地,其原有的作为包含社会性、教育性、科学性等多元属性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功能属性被单一化为革命精神教育的宣传者。极其典型的媒介报道有以题为“天津市基层图书馆办得好,全市已办起八千九百多个基层图书馆(室),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挥了积极作用”(1975-10-09)的新闻报道。
这次改造试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小老树的形成与根系有很大关系。一切能够改善根系透气性、防止根腐、促进土壤疏松的措施对小老树改造均有效果。
(1)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表上较为高频的词是“科学、北京、目录、苏联、研究、民办、展览”等。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图书馆以北京图书馆为核心。建国初期全国只有公共图书馆55个,图书馆事业处在建设起步阶段。因此仅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国立北京图书馆受到较多关注。除“图书馆”外与北京搭配频率较高的词有“苏联(19)、展览(16)”。一是当时中苏两国正处于友好阶段,北京图书馆不仅成立了马列主义研究室和苏联文化研究室,作为先进标榜的苏联列宁图书馆也成为北图的学习对象。二是此时的图书馆还处于大众视野边缘,其相关新闻报道中极大一部分是关于纪念或庆祝类型的展览活动资讯,如鲁迅纪念展(1949-10-08)、苏联艺术画片展(1950-09-05)等。除此之外,“图书馆”与“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科学”是这一时期的一个主旋律,党中央发布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而图书馆也被视为科学读物的聚集地以及科学研究的支持者,需要向科研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促进科学的迅速发展,如“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讨论图书馆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问题”(1956-07-15)、“向科学进军中的图书馆工作”(1956-08-28)等报道。
(3)到20世纪80年代,政治色彩降低并逐渐让位于图书自身的发展与改革,“新馆、服务、公共、少年儿童、缩微、开架”等词成为高频关键词。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建设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的发展。1980年,我国拥有公共图书馆1732所,至1989年时规模已达2512所
。其在藏书量、购书费、馆舍面积、管理人员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增长。除北京图书馆新馆舍建成以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市级、县级图书新馆也在积极建设。在这之中,少年儿童读者成为图书馆重点关注对象,儿童图书馆建设备受重视。1979年前,我国独立的少儿图书馆仅7所,公共图书馆中专设的儿童阅览室不超过80个
,而至1989年,我国县级以上独立儿童图书馆已达67所,儿童阅览室近千处
。图书馆的儿童启蒙教育功能凸显,如“文化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召开座谈会呼吁加强和改善少儿图书馆工作”(1981-05-16)、“把少儿图书馆办活”(1984-11-25)。
在这一时期,关键词“服务”开始出现,与“读者(24)、提供(23)、工作(19)、信息(9)、科研(7)、咨询(7)、资料(7)”等词高频率搭配,并与“读者”形成词簇“为读者服务”。同时结合关键词“开架”,显示出图书馆在这一时期转变自身定位,重新考虑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服务理念由“重藏轻用”向“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转变,化被动封闭型服务为主动开放式服务,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成为资源与信息的服务者。80年代也是缩微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快速发展时期,缩微设备、资料等也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部分。
《上海护理》杂志设有专家视点、论坛、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综述、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经验交流和小革新等栏目,每期还精心策划专业主题。让您一册在手,纵览国内外护理领域新动态、新信息;足不出户,掌握护理领域新知识、新技术。
由此,将6个时段的新闻报道语料分别导入WordSmith Tools 7.0进行主题词分析。并分别与参照语料库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LCMC进行对比,获得相对于参照语料库的正关键词(相比在观察语料库中显著高频的词),去除检索词“图书馆”以及无实意的指示代词(“的”“这”等)等,选取相对频率最高的前20个高频正关键词(见图4)。
(5)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成长,图书馆也迈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其关键词包括“数字、文献、信息、网络、共享”等,彰显出图书馆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成长与变革,在数字技术支撑下一系列图书馆协作与资源共享项目展开,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等。“数字”一词的相对频率(与参照语料库对比)甚至超过了“图书”。与其搭配的词有“图书馆(355)、工程(83)、资源(76)、建设(63)、信息(38)、服务(34)、技术(28)”等。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相挂钩的数字图书馆成为这一时期图书馆建设事业的重心。
此外,有一个较为特别的关键词“讲座”。与其相关的搭配词有“公益(10)、文化(9)、专题(6)、专家(4)、讲坛(4)、知识(4)”等。举办讲座是图书馆结合自身优势,化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的一条路径,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下图书馆对自身社会功能的挖掘,意在向大众传播文化与知识。这一时期频繁的讲座宣传如“上海图书馆文化讲座越办越热”(2003-03-19)等,成功的塑造了新世纪下图书馆作为知识与文化主动传播者的形象。
(6)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后,“服务”一词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关注点。其他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还有“公共、文化、古籍、免费”等。通过搭配词与词簇分析发现,“服务、公共、文化”之间互为高频率搭配词,共同组成词簇“公共文化服务”。该阶段新闻报道构建出图书馆作为文化场域的重要发力者形象。习近平主席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也表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
此外,关键词“免费”高频出现,体现了对图书馆的身份性质的再次确认。这一时期国家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性质。各地区图书馆在积极响应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面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弱势读者不断拓展公益服务内容,图书馆“免费平等”的形象渐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对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认识一直在有偿与免费之间摆动,导致大众对图书馆公共服务属性产生认识上的模糊。进入2010年以后,在政策的驱动下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性质,重新塑造了图书馆“免费平等”的媒介形象。
近年来文物修复也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因此与图书馆相关的“古籍修复”也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如“云南省图书馆抢救散落各处的少数民族古籍,‘缝补’古书,唤醒记忆”(2019-11-13),借由媒体报道,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与传统文化守护者形象也逐渐印刻在大众认知中。
在进行地表施工作业时,地表浅层土通常是施工的重要目标。但是地表浅层土会受温度、土体、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因此其水分场与温度场都会不断改变,而且相互影响。土壤的温度在发生改变时,土体内部的水分也会相应变化,这一变化进而会导致其自身导热系数与比热的改变,最终引起土壤温度场与传热能力的变化。在温度降低的时候,土壤会迅速凝固并释放热能,此时水分也会相应发生移动,那么土体的温度场就会产生变化。[2]
5 结语
在七十余年发展历程中,图书馆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无论是图书馆相关新闻报道的热度还是报道的深度都在增加,而借由《人民日报》这一媒介,真实地记录与塑造了与时代发展同步的图书馆形象。图书馆媒介形象的形成依托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更是图书馆职能定位和工作绩效的外在显现,是图书馆考察自身社会影响力、审视自身定位、建设规划及检验工作成果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各时段内《人民日报》图书馆相关新闻报道材料的话语分析可以发现,图书馆新闻媒介形象的变迁基本沿着图书馆建设改革的轨迹,伴随图书馆从图书存贮到馆舍扩建、分馆建设,从图书到文献资源的整合、从借阅服务到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服务、数字共享、教育培训及文化服务,其媒介形象在动态变化与叠加中更加多元立体。研究发现,70年来图书馆媒介形象逐渐从社会的边缘位置进入大众视野,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作为文献阅读中心的基本职能有着普遍认同,图书馆稳固的媒介形象元素包括藏书地、借书地以及读书地。与此同时,“服务”被提升到核心位置,服务内容从文献资料的借阅传递向信息咨询、知识服务等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在图书馆的社会属性方面,其媒介形象也完成了从收费到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属性的确认,并明确了图书馆在社会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定位。
为了验证算法对实际电路产生的波形的适用性,搭建半导体激光发射和单元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 Diode,APD)激光接收板级测试平台,采集实测不同饱和度的波形在上位机进行运算.激光发射电路产生脉冲宽度为10 ns的1 064 nm激光经准直照射到目标物,线性APD接收回波信号产生脉冲电流,经过跨阻放大器和模拟放大电路产生脉冲电压信号,通过控制激光发射功率和目标反射物的距离获得不同饱和度的波形,由波形采集平台对饱和度50%~1 000%的实测波形进行采集,在上位机运算.
图书馆媒介形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适应社会变革的发展需求,也是图书馆对自我定位、职能的积极探索。对于图书馆而言,媒介形象是其社会形象的重要组成,也是其检验工作成效与建设规划、自身定位与公众认知是否一致的工具。图书馆准确把握自身的媒介形象,无论是对于修正自身定位与公众认知的偏差、改善或丰富自身社会形象,抑或是为图书馆下一步建设、工作展开提供方向都具有积极意义。
[1]张蔚林,陈幼华.当代图书馆的媒介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报道为例[J].图书馆论坛,2020,40(1):96-104.
[2]杨露.我国媒体上的图书馆媒介形象:基于三家重要报纸的内容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7):157-160.
[3]刘兹恒,高丹.新闻媒体中的图书馆形象:对《人民日报》近60年来关于图书馆报导的统计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 29(4) : 1-5.
[4]王申罡.网络新闻中民间图书馆议题的建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12) : 57-62.
[5]莫祖英,罗毅,周九常.基于传统媒体的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报道热点与趋势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3):32-37.
[6]邵玉河.国内图书馆社会形象研究:对1991—2011年《人民日报》有关图书馆报道内容的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34(4):41-48.
[7]许家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8]赖国栋.时间的等级游戏:长时段与微观史[J].江海学刊, 2013(1) :161-165.
[9]李素琴.我国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2):135-136.
[10]詹姆斯·保罗.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55.
[11]PARTINGTON A.The Linguistics of Political Argument[M].London:Routledge,2003.
[12]李娜.《人民日报》社论评论中妇女形象建构的文化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1):51-55.
[13]吴卫娟.图书馆媒介形象研究述评[J].图书馆建设,2018,4(2):95-101.
[14]百度百科.人民日报[EB/OL].[2021-05-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6%B0%91%E6%97%A5%E6%8A%A5/706569?fr=ala ddin#reference-[1]-38274-wrap,.
[15]韩永进.中国图书馆史 现当代图书馆卷[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2.
[16]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
[17]鲍振西.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对我国八十年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上)[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1(4):1-7,22.
[18]黄宗忠.八十年代的中国图书馆事业[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103-110.
[19]鲍振西.在改革中前进:关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回顾[J].江西图书馆学刊,1989(1):1-6.
[20]中国国家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 培育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一周年暨建馆111周年特别活动[EB/OL].[2021-05-20].https:// http://www.nlc.cn/dsb_zt/xzzt/111th/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