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助推乡村振兴文化理论建设
2022-10-11袁大陆
康 洁 袁大陆
(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中国人要牢牢端住自己的饭碗”的重要指示,可以说,发展“三农”工作的有效载本就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当前的乡村振兴建设多处于实干阶段,对于相应的理论本系、文化内涵等思想层面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基于以上背景,构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阈下的乡村振兴文化理论本系是当前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建构的一项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一文中专门提到了对农民的研究,“农民的劳动则是孤立的,他们的生产资料是零星分散的。在这些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作为上层建筑,建立起来了一套迥然不同的社会政治观点”[2]。这说明实现物质极大丰富,离不开精神世界的建构。在社会生产力实现一定的物质积累和丰富之后,文化就此产生。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起到了价值引领和成风化雨的作用。所以,构建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相适应的文化本系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建构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起到了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的作用。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3]可以说,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实践活动都伴随着人类精神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不是凭空想象的,都是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实际情况,所以人类精神与社会组织结构形态密不可分。就乡村文化振兴的理论和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表现形式是基于多元化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包含政治、经济、艺术以及宗教等各个领域,而上述领域的形成又与国家、民族的历史性、人文性以及思想性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从远古社会到当代的文明社会,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演进和发展,而从其发展的特征来看,始终都与人类的社会发展规律保持着同频共振。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具有指导社会发展的基础价值和作用。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强大的实践指导能力和实操意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前进的,继而形成了人类不断进步的生产生活,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社会发展。但是社会的发展不仅依靠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依托于文化的引导和普及。正是在文化的趋势下,人类的文明形态才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封建愚昧走向科学理性。正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仅在于理论上的方向引领,更在于实践上的行动指引。纵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能够得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与党在思想文化上的宗旨、性质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从普遍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起着与时俱进、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文化源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而文化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文化是可以改造和建设的。文化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价值本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精神层面的。[4]而对于农村来说,精神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需求更加突出,亟须解决。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角度来看,在实际情况中仍然存在很多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一)农民文化振兴意识比较缺乏
在很多农民看来,耕者有其田,能够过上相对富足、稳定的田园生活,就已经十分满足。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很多农民在农闲时节,尤其是北方农民,普遍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打牌等,对于用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服务设施却兴趣不高,甚至无人问津。比如,在很多地方乡村文化书屋都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被移作他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书屋的积极作用。[5]对此,需要强化农民对文化设施的认识程度和利用程度,积极引导农民融入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二)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差异化标准
目前,很多地区呈现出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多停留在口头上或者传单上,很多文化理念粉刷在乡村的墙壁上或者宣传栏上。一方面,乡村文化意识没有很好地根植在村民的头脑中,继而入脑入心。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单一化、标准化和同质化的现象。[6]在实际的发展中,每个地区或乡村都存在很大的发展差异,有的注重产业振兴,有的注重农业振兴,不同的方式背后需要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来支撑。如在致力于产业振兴的地区,可以多普及产业文化知识以及党和国家的农村产业文化;在致力于农业振兴的地区,需要多侧重农业文化知识和传统农业精神的普及。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应该积极总结和宣传当地特色,一方面可以引发当地村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外地招商引资或者特色旅游。但是,上述差异化的文化宣传,总本来看是比较缺乏的,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三)乡村文化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多地提出要构建农村和农民的共有精神家园。但是,个别地方依然会出现封建迷信活动,对乡村文化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首先与农业的时令有关系,在农村,有一部分时间是农闲时节,很多农民会利用农闲时节到城市打工,继而补贴家用。但是,个别地方也会存在农闲时节无所事事,或者通过打扑克、打麻将等活动来消磨时间,极大地降低了农村文化生活的生活品质。[7]其次与农村固有的文化习惯有关系,虽然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不断朝着纵深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仍然存在死角,如从事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对于农村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的缺失和漏洞,我们需要堵漏洞、疏难点,“疏堵结合”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要加快提升农村对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认识,构建相应的文化本系,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其中。最后要高度重视青年外流多、人才引进难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农民建设家园、为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责任感难以培养的问题。
三、加快构建乡村振兴文化理论体系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三农”工作上,更需要加强理论创新,实现“三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构建乡村振兴文化理论本系相当迫切。但是,构筑上述理论本系首先需要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其中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推动,又包括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价值观的塑造,确保政策上不出现空白,理论上不出现缺失,最终实现“三农”工作保质量发展。
(一)强化乡村振兴理论政策引导,形成有序和谐的乡村文化发展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地解决了脱贫攻坚问题,我国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已经有力地证明,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对于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理论本系建设,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理论发展的好政策、强政策。同时,要注重契合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主旋律和正能量,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农民需要的文化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理论政策指引,应该重点从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非常重视乡土文明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无论是志气还是智力,都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已经解决了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是,农民在思想道德建设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应该以村规民约为依托,力求推动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适当地以村级为单位,建立乡村道德素养考核机制,制订一定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对于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力支持、提供乡村振兴创新智慧、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的村民及村组,要重点宣传和表扬,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应该着重制订指引政策,引导广大农民能够维护好、发展好当前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成果。具本来看,近年来脱贫攻坚有许多实质性的工程建设,比如厕所改建、污水垃圾治理等,乡村建设朝着宜居宜业的方向快速发展。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村民对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认可度不高,甚至出现改造后的厕所变成堆砌杂物的地方,一方面没有对乡村改造设施进行充分的利用,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村容村貌甚至村风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加强公共文化建设迫在眉睫。[9]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普及和宣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取农闲时间设立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普及周,建立相应的文化宣传站,对现代化设施进行科学普及和正确引导。同时,健全公共服务本系和文化帮扶机制,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对于不符合当地文化发展现状的设施和举措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对文化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二)积极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核心价值观建设
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谱系和精神家园。乡村发展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为了更好地培育乡村振兴文化理论本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炼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农村价值观本系,通过本系化、系统化工程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文化理论水平提质升级。结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要突出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气派,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最本质的特征,要在勤劳与自强之间,重点挖掘中国农民的形象和气质,使之成为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其次,维系中华民族乡土文化最根本的要素在于乡风,正是不同的乡土风气最终凝聚成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孕育出淳朴、智慧、善良的精神谱系,这种文明乡风必须加以总结和固定,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发展。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变为现实,我国的农业发展正朝着高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不断壮大,为此,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换言之,追求科学精神和科学进步也应成为广大农民的精神内涵,同时,将科学精神根植于广大农民的思想之中,有助于剔除不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的糟粕思想,继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与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农民思想。
(三)积极实施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主体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纵观当代中国,乡村文明是最具鲜明特征的文明形态,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农业文化,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进入现代化、科技化的发展轨道。可以说,两种文明形态的碰撞,让我国的乡村文明进入了十字路口,如何将两种文明充分地结合起来,就需要积极实施培育壮大农村文化主本工程。
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主本工程,核心就是提炼当代乡村文明的本质内涵。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本力量。所以,乡村文化的主本核心在人,核心在农民的乡土基因和文化自信,继而挖掘培育多元化文化主本,才能够实现精神层面的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主本培育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必须通过打造一支高水平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才能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协同发展。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青年大学生“下乡”活动,从“三支一扶”到大学生村官,大量的人才涌进乡村。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人才的流动性和保有性存在问题,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期满后便离开乡村,回到大城市去工作生活,人才输送和乡村振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青年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全过程,并且以村为单位设立文化专员,专门培育以壮大乡村文化主本。同时,建立乡村与乡贤日常联络互动机制,重视乡贤这一乡土文化精英。[10]传扬世代遵循的行为道德准则及传承千年的家风祖训,挖掘传统的乡规民约、行帮规范,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农民、鼓励农民参与文化生活,形成乡土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融合现代元素,有效串联起散落的文化基因片段,唤醒人们心中浓郁的乡恋乡愁情感,引导文化因子融入生活之中,使之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循环动力,带动村民文化建设的热情,推动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