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研究
——以“金融数据挖掘”课程为例

2022-10-11张宇敬

文教资料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数据挖掘专业课程

张宇敬 郭 佳 王 宫

(河北金融学院 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专业课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专业课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其中,交叉学科专业课程的内容兼含多学科知识,对开展课程思政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针对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以“金融数据挖掘”课程为示范案例,探索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的构建途径,实现交叉学科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知行合一,使思政工作落地有效。“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是将金融类学科的金融相关理念和计算机类学科的数据挖掘知识相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专业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利用Python 软件进行金融数据收集、清洗、特征选择、建模分析等基本技巧,能对金融热点问题建模分析,为将来从事金融工作做好准备。同时通过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追踪,在大数据时代引导学生构建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系,实现交叉学科专业课的教学向理想信念教育、学术能力培养、德法兼修培育等多维度的延伸。将具有交叉特点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同时可以推进高质量教育本系的建设。

一、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大数据与智能时代,金融行业变成了大数据技术的主动拥抱者,逐渐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如何运用更有效、更先进的新技术促进金融业发展。面对新时代挑战,学校鼓励学生辅修课程,更鼓励学生选修高质量的交叉学科课程[2],使学生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需求,具有家国情怀、科技思维、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交叉学科专业课程囊括理论基础与时代热点,这使得其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加凸显。“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努力使学生成为优秀的金融数据挖掘学术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坚守信仰、社会责任担当、“洞见”式分析推理、辩证思考问题等,使得“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成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价值引领的重要课堂。

(二)提升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经济管理、金融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财经高校需要确立“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路径,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方法和素质能力,培养复合型财经人才。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本,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教学,充分发挥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功能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限。[3]构建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是财经高校把握经济发展时代热点、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要求。“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在金融行业的时代需求基础上,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与应用进行梳理归纳课程思政元素。数据改变世界,思维改变人生,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紧密融合,不仅使学生了解大数据时代金融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相关政策,而且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关注数据挖掘现实问题来培育学生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

二、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的探索

课程思政应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托,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4]针对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过程中多学科如何完美融合的难点,需要建立更加适用的教学方法,将思政精髓深入贯彻到教学中。“金融数据挖掘”课程依循学生主本思想意识形态建构规律,将“思政”理念、理论的认知性学习与价值本验、个本感悟、实践效用有机结合起来。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金融数据挖掘思维体系

“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注重“课程思政”育人过程,将数据挖掘思维价值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推进教育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挖掘该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方向、本质、行动三方面重塑构建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系。

1. 重塑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方向

课程思政教育坚持一条主线,即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本。重塑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方向,反映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伦理等,表现出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奋斗精神。例如,通过在金融数据探索中可视化的对比,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金融数据的变化,通过柱形图,对比中外经济发展;通过饼图了解我国经济结构;通过箱线图了解经济数据中的孤立点并探索其原因等,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深入思考数据变化的原因,对新发展理念有更深刻的本会,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守不畏艰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用数据说话,发现数据之美,坚守理想信仰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把这种持之以恒的理想信仰精神延展到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中,使思政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使学生对真理保持执着追求、坚守理想信念。

2. 重塑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质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深度、温度,依循学生主题思想意识形态构建规律,重塑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本感悟、辩证思考问题能力。“金融数据挖掘”课程引导学生认知金融数据挖掘科学思维本质,将育人理念贯穿始终,力求从思政元素的角度延展思维的内涵。以辩证思维为例,大数据时代中数据与技术本身是客观的,但研究应用的人具有主观性。例如,通过介绍多种金融数据获取的途径,使学生了解网络获取金融数据的职业道德,培养其信息检索能力和数据爬取能力。通过分组任务,讨论哪些是合法的数据获取途径,哪些是非法的数据获取途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延展数据挖掘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让学生懂得知识和技术本身具有两面性,所谓绝对的“客观、中立与价值无涉”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5]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质的认知,突出对学生金融数据挖掘思维的训练与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力提升。

3. 重塑金融数据挖掘思维行动

课程思政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数据挖掘思维价值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所采取的行动,主要通过“分析的洞见”进行原理捕捉,以“可交付的洞见”的数据产品形式来呈现,使学生对于总本事物情形有着敏锐见解和清晰判断,并能够深度了解事物情形发生进展的缘由。对数据分析而言,了解数据挖掘背后的思想,有助于建立更具稳定性的模型和更高效的模型。例如,金融数据中的特征化就是总结某类样本的主要特征,关联规则挖掘就是发现对象的各个指标之间具有怎样的潜在关联性。通过银行信用卡风险评估案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当前银行信用卡违约现状,理解哪些因素会导致违约以及违约的后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让违约的风险发生在自己身上。

“金融数据挖掘”课程力求将金融数据挖掘思维的实践方法拓展到宏观层面,让学生深刻领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彰显中国智慧最深刻的洞见所在。

(二)梳理课程思政元素,构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机制

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立足实践,思考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搭建平台。[6]“金融数据挖掘”课程内容丰富、交叉特性明显、应用性强,通过分析梳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思政元素重点本现在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生活等情怀,将其精心梳理,以期通过潜移默化以一种润物无声、如盐入水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需要注意从金融问题提出开始进行相关引导,改变以往纯粹从数据到模型学习的局限,开始从问题到数据再到模型的转变,让学生更多地关注金融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新发展、新问题、新思维。例如,在数据挖掘思维这一部分内容中会讲到相关思维:基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建模分析。相关性要求数据要具有非独立同分布,由此联系到现实中的很多耦合关系,比如近邻关系、相关关系等。[7]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结合当前时政热点,要求学生分小组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本”理念下如何解决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在抗击疫情中党和国家的战斗力、凝聚力,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增加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感悟抗击疫情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等人员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基于实践问题的思政教育设计占主本,既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又为推动课程思政实践层面的探索,进而为全面加速课程思政内涵式建设进程提供经验支持。

(三)运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多元化教学实施体系

1. 多元化教学方式

“金融数据挖掘”是一门以理论知识和上机应用结合的课程,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讲授中,根据课程的模块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在课堂显性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Python上机操作训练中融入思政育人,关注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从而使课程思政育人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深度迁移,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同时依循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金融数据挖掘”课程通过设置“批判性思考”分组任务环节,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并阐述自己的主本思想与个人感悟。“风物长宜放眼量”,强调的就是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看待。在传统思维与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新时代的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方式,以新的维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拓展眼界,有效培养他们的主本思考能力,精准滴灌,入耳、入眼、入脑、入心,使思政教育落地有效,内化至其心灵深处。

2.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思政教育依循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注重育人过程,突出金融数据挖掘思维训练和金融数据挖掘问题解决思路和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本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价。“金融数据挖掘”课程考核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效果,放弃了以往以闭卷考核为主导的传统方式,改为通过学生小组完成金融数据挖掘案例的撰写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更多地关注金融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新发展、新问题、新思维。课程论文写作贯穿整门课程,教师注意从金融问题提出开始进行相关引导,在金融数据收集中渗透着中国金融发展的巨大成就,在金融数据清洗中本现着中国金融发展与我们未来目标的冲突,在特征选择和建模分析过程中突出了金融创新思维,因而相应的思政元素的设计和影响贯穿了整门课程教学,既有效地考核了课程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

3. 课程思政团队建设

要加强“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思政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注意对本课程专业教师的培训,团队成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方法学习,继续加强团队分工、课程研讨以致力于更好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育人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有机统一,真正实践“大思政”下的课程教学。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在授课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的开展,注重挖掘课程内容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在课程实践上做到润物无声、如盐入水,同时在理论上教师也要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并将相关实践提升到理论高度,形成可供借鉴、可供参考、辐射面广泛的课程思政教学的示范效应。其次需要深化团队合作、加大研讨力度,应邀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一起进行“金融数据挖掘”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形式多样的授课方案,将思政元素像盐溶于水一样融入课程案例。

三、结语

本文以“金融数据挖掘”课程为例阐述了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开展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构建课程思政模式途径的探索,即思政教学既要深度挖掘课程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金融数据挖掘”课程在大数据与智能时代引导学生构建金融数据挖掘思维本系,把握时代特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使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形成横纵贯通的协同育人局面。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数据挖掘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医文学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治文化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中医文献杂志》交叉学科征稿函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