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34和白介素-35与内服外治法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相关性研究〔1〕
2022-10-11熊明芝丁志超黄彧张雷
熊明芝,丁志超*,黄彧,张雷
(1.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2.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江西 萍乡 337016;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5)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一种主要影响中轴骨骼的进行性风湿性疾病,以骨、软骨-骨界面以及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1]。目前具体的临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也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AS致残率较高,早期不控制,可能在病情发展后压迫内脏,还会累及骶髂关节,继而发展到脊柱关节,导致上下椎体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2]。西医多采用止痛、抗炎、抗风湿等药物来改善症状,但远期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中医治疗AS有独特的优势,且治疗安全性高。甘草附子汤和长蛇灸是中医治疗AS的常用方法。本研究拟采用甘草附子汤联合长蛇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并分析白介素-34(IL-34)、白介素-35(IL-35)与内服外治法治疗早期AS疗效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临床诊断为早期AS患者50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37.18±7.81) 岁。本研究经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2019年版)[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 岁;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临床资料完整;精神或认知正常,配合度高。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或器质性疾病;近一个月内有药物治疗史;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甘草附子汤由桂枝20 g,附子15 g,白术15 g,甘草10 g组成,并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疼痛剧烈者加元胡、三七、没药各10 g;风盛者加黄芪、当归各20 g;湿盛者加茯苓、薏苡仁各15 g;寒盛者加桂枝及肉桂各10 g。文火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长蛇灸取督脉大椎穴到腰俞穴。常规消毒,均匀涂抹蒜汁并敷1 cm×6 cm(厚×宽)蒜泥,铺白芍粉10 g,细辛粉10 g,川乌粉8 g,斑蝥粉5 g,再铺长蛇形艾绒1条,点燃艾绒的头、身、尾。以患者有烧灼感为度,适当调整艾绒量。结束后,湿纱布轻拭皮肤,若出现水泡需及时处理。治疗时间为每次30 min,每周2次,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IL-34和IL-35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根据患者关节肿胀、晨僵、腰脊活动受限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记0,3,6,9分。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满分10分,从0分到10分疼痛程度逐渐增加。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从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等8个维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痛、活动不利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减少95%以上;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70%以上;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30%以上;无效:病情无变化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IL-34和IL-35水平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IL-34水平显著降低,IL-35水平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IL-34和IL-35水平比较单位:pg/mL
2.2 中医证候和VAS疼痛及生活质量评分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VAS疼痛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VAS疼痛 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单位:分
2.3 临床疗效
在50 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治愈22 例(44.00%),显效16例(32.00%),有效10例(20.00%),无效2 例(4.00%),有效率96.00%。
2.4 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IL-34水平呈负相关(r=-0.218,P=0.002),与IL-35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07)。
2.5 不良反应
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 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性关节炎,属于较大种类的脊柱关节病,包括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AS会引起脊柱变形、强直,即可呈竹节样改变,引起日常活动严重受限[4]。AS如不及时控制,可累及双肩、双髋,导致股骨头坏死,甚至引起眼、肾等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5]。因此,早期对AS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AS属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因风寒之邪侵于骨,痹阻经络所致。AS在中医中分为风湿痹阻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亏虚型,应根据疾病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甘草附子汤主要由白术、附子、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也能治疗骨节疼痛。高彩霞等[6]选取108 例AS活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甘草附子汤加味方治疗,结果显示甘草附子汤加味方在治疗AS活动期方面有确切疗效,可减轻患者的炎症水平。
长蛇灸是中医中一种形如长蛇的督脉灸法,是目前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最长的灸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左政等[7]对比西药治疗和长蛇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显示长蛇灸能有效改善A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炎性应答,提高临床疗效。甘草附子汤和长蛇灸在治疗AS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尚未见两者联用的报道。本研究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IL-34,IL-35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说明采用此种内服外治法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炎症水平,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
IL-35是一种由白介素12α链和白介素27β链组成的二聚体蛋白,是IL-12家族中的一员,主要由T辅助细胞分泌,经如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c和白介素1β 促炎性激活后在某些组织中表达。IL-35与多种免疫疾病密切相关,而AS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L-34是于2008年首次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促炎作用,能促进AS的骨破坏[8]。这也验证了笔者的猜想。IL-34和IL-35在早期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临床疗效显著相关。这主要是因为AS的发生与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有关,表现为Th1/Th2和Treg/Th17细胞免疫失衡。IL-35可通过调控Treg/Th17细胞分化有关的细胞因子,从而参与AS的发生发展。IL-34可诱导破骨前体细胞的体外增殖和黏附,发挥促炎作用,可参与AS患者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本研究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