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悚之夜,精彩之夜,精湛之夜 听深圳交响乐团2021/2022音乐季闭幕音乐会
2022-10-11文字景作人
文字_景作人
马勒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马勒是一位兼具理想主义和幻想主义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彰显了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人类的精神追求。
近年来,深圳交响乐团(以下简称“深交”)热衷于演奏马勒的作品。2022年7月16日,“深交”在深圳音乐厅举行了2021/2022音乐季闭幕音乐会,在乐团音乐总监、青年指挥家林大叶的指挥下演奏了马勒《第七交响曲》(以下简称“马七”)。整场演出近两小时,规模宏大。当音乐会的最后一个音符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尽管因为疫情,音乐厅只能容纳一半听众,但听众的热烈情绪却丝毫不亚于满场时的效果。
林大叶指挥深圳交响乐团
熟悉马勒作品的人都知道,《第七交响曲》是其交响乐作品中最难演奏的一部,很多指挥家都将其视为“畏途”。与其他几部交响曲相比,《第七交响曲》变化更多、意境更深、内涵更独特,且有着模糊、怪异和神秘的特点,思想上也更为超脱一些。
“马七”创作于1904年至1906年间。它的问世有些奇特,因为马勒前期的交响曲都是写完一部再写下一部的,唯有这一部是个例外。1904年,当那部悲剧性的“马六”还未完成时,“马七”的第二乐章《夜之歌》就已经写完了,紧跟着第三乐章、第四乐章也相继完成。因此,“马七”中的很多音乐都是先于或同于“马六”完成的,它们甚至可以被看作是“马六”的延续与调剂,或者是在“马六”那种巨大的悲痛之下所带来的回归性抚慰。
林大叶指挥深圳交响乐团
指挥林大叶
“深交”对此次“马七”演出的准备可谓精心细致,在7月16日正式演出前,特意于7月15日下午举行了一场一小时的乐团现场示范导赏音乐会。我有幸作为特邀导赏嘉宾,为现场观众讲解了“马七”的来历、特点、风格及内涵。这场导赏音乐会既使观众大概了解了作曲家和作品,又使乐团与观众之间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
“马七”在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中并不算悲剧性的。它虽不拘一格,却同样丰富和宏伟,也不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
“马七”的第一乐章充满哲理性,气势恢宏,次中音号所奏出的引子主题极具个人风格。它像一个巨大的问号,为整部作品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接下来弦乐与木管奏出的第一主题,以及次中音号与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都渲染了坚定且意气风发的情绪,其中进行曲节奏的体现更是马勒惯用的交响性表现手法。这一乐章拥有巨大的戏剧张力,用马勒自己的话说,这是“大自然的咆哮”。而它所反映出的威严、恐惧和粗暴,都带着思想方面的疑问,即人类在大自然的咆哮下应该如何面对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当晚林大叶指挥该乐章时,发挥出了乐团全面、厚重、张力大、韧性足的特点,将整个第一乐章演奏得激情澎湃、张弛有度,其中主题的呈示、乐段的发展、复调的进行、交响的叠置等,都表现得鲜活自然、井然有序。“深交”弦乐的丝滑柔顺、木管的晶莹透亮、铜管的壮丽威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整个乐章的内在含义,亦通过乐团富有逻辑的变化表现殆尽。特别是展开部的动机式复调处理及再现部的主题呈现,真正达到了感性表现、理性升华的更高层次。
“马七”的中心内涵来自三个内乐章,它们是作曲家在这部交响曲中所独创的精华。其中第二、第四乐章很浪漫,表达的感情十分细腻,虽然都是以“夜”取名,但音乐表达别有一番意境。尤其第二乐章表现了夜的恐怖、黑暗,它是哲学性的,与恬静、光明相对立。这个乐章写得很巧妙,开始时两支圆号的问答式乐句恰似白昼与黑夜,它们互问互答,像是对接的交谈,而弦乐所奏出的则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这个主题很有情调,它代表着一种活跃的思想和“心动”的感觉。林大叶的指挥沉着稳重,音乐色彩的变化非常细腻,经他调理后的木管和弦乐音色清晰,明暗分明,既有夜色的昏暗,又有白昼的鲜亮,同时还饱含着隐喻的伤感和期盼的希望。
“马七”的第三乐章是一首别致的谐谑曲,三拍子,有圆舞曲的风格。这首谐谑曲表现的是一种飘忽的、流水般的感觉……有些评论家说道:“这首谐谑曲是表现妖魔鬼怪的,甚至有令人毛骨悚然之感。”然而我却认为,马勒在此并非仅是描写黑暗恐怖的地狱世界,它只是带有一种戏谑、玩弄的色彩。
在林大叶的指挥下,“深交”将这个乐章诠释得“神”态尽出,弦乐与木管娴熟的三连音音型似刮风一般呼啸而过,其余声部的不停点缀亦为整个乐章增添了神秘的气氛和俏皮的感觉。我深深佩服“深交”的木管与弦乐,他们发出的声音是晶莹、纯粹的,要想演奏出这样的声音,没有一定的个人功力和集体合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马七”的第四乐章是最有抒情意境的,它是真正的“夜曲”。音乐响起后,人们会立即联想到肖邦、托赛里、德里戈等作曲家的同类作品。在这个乐章中,马勒展现了他颇为“小资”的情调,他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独奏片段,加之弦乐四重奏、木管重奏等形式的填充,将“夜曲”的幽静、甜美、柔和尽情地表现了出来。除常规乐器外,马勒在此处还增加了古典吉他和曼陀铃(演奏小夜曲的标准乐器),它们与竖琴的拨奏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盛夏热恋情人美好欢乐的情愫。
“深交”当晚演奏的第四乐章,真正体现出了柔美(dolce)的意境。几件独奏、重奏乐器和大乐队的配合浑然一体,共同营造出了一种安逸、和谐、愉悦的气氛。
“马七”第五乐章是描写光明的,是对第一乐章的回应。音乐所表达的积极性与自信气概,听起来非常令人振奋。乐章中与第一乐章相似的主题由小号坚定刚毅地奏出,恰似胜利号角的召唤,而乐章中后部几个大的赋格段落则彰显出马勒错综复杂的思想,以及通过复杂思考后得出的光明真理,即大自然的伟大与美好以及万紫千红的精神世界。
林大叶指挥“深交”演奏的第五乐章,如同战斗的号角。此时此刻,“深交”一百余位音乐家就像一个即将奔赴广阔宇宙的战斗团体,他们斗志昂扬,坚定不移,以伟大的音乐敲开了通往未来的大门,而迎接他们的,则是大自然与人性的胜利呼唤。
林大叶向观众讲解马勒《第七交响曲》
“深交”是一个有历史、有传奇、有业绩的乐团。这次的音乐会,“深交”无论在形式、规模还是声音、技艺方面,都给我带来了惊喜。“深交”的弦乐阵容庞大(七十人左右),声音既清亮又温厚,还带有包容性的内涵;木管技术精湛、音色华丽,其声音穿梭于乐队之中,既承上启下,又独具光彩;铜管雄劲、威严、亮泽,既有厚重的低音支撑(长号、大号),又有洪亮的温存效果(圆号)和尖利的穿透感(小号);其余如竖琴、打击乐等,同样表现出了不凡的一流水准。这支乐团不仅规模标准、阵容庞大、技艺超群,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成熟的内在和深邃的融合。
作为中国指挥界的佼佼者,指挥家林大叶具有稳健素质、深刻理解力和高超技术。当晚林大叶对“马七”的演释,是我近年来听到的最佳“马七”,作品各个乐章中的特色与“奇妙”之处,都被他富有音乐感召力的拍子和手势表现得恰到好处,很多地方的处理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巧妙效果。
“深交”这场以“马七”为内容的演出,充分展示了马勒丰富的思想。他们以极大的音乐能量,带动了人们思想的正能量,带动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深交音乐之路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