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沃土 坚守初心 筑梦远行
——从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到国家级教学名师的成长之路
2022-10-11文/黄虹
文/黄 虹
2022年的教师节是我终生难忘的教师节。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能代表全国辛勤奋战在基础教育战线的广大体育教师们,亲身参与到国家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教师节的系列庆祝活动中来,我内心是非常非常激动的!感谢党对一线教师的关注,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培养,我自豪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骄傲我是一名体育教师!
成千上万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扎根于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为我国的基础体育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多年来,党和国家给予了我们体育教师这个群体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莫大的鼓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寄予的厚望,更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担。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我们这个时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奋斗 与新时代共同成长
我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成长为今天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仅凭我个人的努力是远远做不到的。正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我们这群操场上跃动的身影一个手持彩练当空舞的机遇和舞台,帮助我们筑梦彩虹跑道,带动更多鲜活的生命热爱体育、热爱生活,完成体育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担当。
回首往事,感慨颇多。从当年的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今天的首都体育学院毕业后,我同我母亲一样,始终在操场上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体育教师这一工作,无论风霜雨雪、骄阳似火,一干就是33年。虽然体育教师这个行业做起来很辛苦,特别是作为一名女性体育教师来说,其中的酸甜苦辣,是很多人难以体味的。保持对教育的初心和热忱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体育教育使命的职责。多年来,我始终都是超课时、超负荷地工作在体育教学一线,一周课时始终保持在18节以上,本学期不算课间操、课外活动我的周课时达到20节。业余时间进行课余训练,培养了多名学生选手代表中国、北京参加体育比赛获得荣誉。除此之外,笔者在课余时间常年积累教学笔记,撰写教学心得近40万字,出版专著《彩虹跑道》,数十篇论文获得国家级、市区级奖项,发表国家一级刊物文章二十余篇。倾心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作为名师工作站的组长和导师,在海淀教委的直接关注下,近5年培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20多名。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求自己就要像一面旗帜一样给组内的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近几年我所上的国家级、市级、区级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50多节,疫情期间一个学期录制了近60节体育教学直播课,被人称为“不要命”的体育黄教师,得到北京市和海淀区两委的表彰。
作为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女体育教师,我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年级组长、主管政教处班级管理、体育教研组长等工作,时长累计30余年,校园内除了后勤岗位我都干过一遍。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孩子几个月大,为了能有更多的精力带好班,我把孩子的母乳给断了,作为班主任、年级组长多次进行家访,家长看到我抱着孩子去家访也很感动,家校关系极为融洽。一个隆冬的傍晚,我为了配合任课教师,把一些孩子留下补写未完成的作业,天黑了家长来接孩子,看到教室内的情景,几个家长就默默地站在寒冷的教室外静静地等,直到孩子把未完成的作业补完走出教室,有的孩子出来后有怨言,却遭到家长的斥责,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到我面前,让孩子给我鞠躬认错,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黑暗中听到家长的话我心里暖融融的。作为年级组长,我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主动联系上级,帮助教师解决教师家庭困难,协调家校关系,班级年级工作始终有声有色,年级组团结稳定,所带班级多次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业余时间我还带校田径队,当年我怀着身孕带学生训练,学生怕操场中间踢足球的学生会踢到我,站成人墙齐声向场内高喊:“不要踢到我们老师!”此情景就像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我所带的学校田径运动队近30年成绩斐然,获得亚洲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季军、亚洲中学生定向锦标赛第一名、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第一名,多人次获得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优异成绩,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市传统校比赛第一名达20多人次,我被授予“北京市海淀区功勋教练员”称号。
作为海淀区高中体育学考、初中体育中考总考务长,我每次都能顺利完成社会关注的焦点工作。作为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体育学科组组长、导师,我带领全组教师深入教研,以课堂为依托,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品牌队伍。作为海淀区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总督学,我带领团队走进海淀30多所学校进行督导,多次被海淀教委评委优秀督学。
对体育教学的热爱,让我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深有感触,体育教师不只要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更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享受运动乐趣,锤炼意志,健全人格。疫情期间我组织体育教师对全校学生分学段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指导,研发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学习指南,指导学生疫情防控期间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每个年级分男女生项目将居家体育锻炼合理分层分类立体设计,增强学生的自身免疫力,同时为后疫情时代的线上线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和课程延展。
见证 体育学科十年发展变迁
十年前,体育学科在许多人眼里只是一门小学科,无足轻重。体育教师这个行业也经常不被大家看好,体育教师赋予人们的刻板印象也经常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者。体育学科经常被排挤到学校教育的边缘,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也因此屡屡出现滑坡现象。十年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体育教师再不会“被生病”,教学法规里也多了一个刻度,体育学科的总课时比例达到义务教学总课时比例的10%以上,成为被社会关注的“主科”课程。
十多年前,很多学校使用的还都是焦渣跑道,体育教学最怕刮风下雨,弄不好就是飞沙走石,体育教师上一天课,下课后就像刚从矿井里出来一样,鼻孔黑黑的,脸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色“护肤霜”。十年后,很多学校领导提升学校的教学环境,第一个要建的不是教学楼,而是考虑铺设质量过关、适合学生体育运动的绿色跑道和操场。
十多年前,体育教师只是学校里可有可无的小众群体,北京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担任的,“放羊的体育课”被认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学校的体育器材也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十年后的今天,体育院校的师范毕业生成为各校炙手可热的教学人才,各区县的体育教师人数成倍增长,体育骨干教师在成几何倍数增长,学校操场上活跃着一支支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学校的体育课是必上不可的,是不能被替代的,是每学期都有严格的教学检查评比的,学生是要求在校每天至少体育活动1小时,体育经费的使用是要专款专用的,是各级领导督导督学必查的,达不了标是要被通报的。
回顾走过的十年,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体育教师而言,的确是一段不平凡的时光。我们正经历着我国教育史上一系列重大改革和发展。所有这些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是我们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展现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机遇。
感恩 家国情怀师者使命
凡人也有凡人的烦恼。我也曾有过几次机会可以调离一线体育教师这个岗位,内心其实也有过彷徨,有过退缩,但是每每在这个时候,总有一些人、一些事鼓舞着我、鞭策着我继续前行,最大的温暖来自组织和我的学生们。前几年我因为身体原因,几个月中连续做了几次手术,加之身心劳累,几经就医不见好转,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身体也虚弱到了极点。恰在此时,有个非教学单位希望我去工作,此时的我也曾经一度萌生改行的念头,但是学科发展的责任重担与领导的重托以及让我难以割舍的学生们,最终让我留在了体育教师的岗位。当看到孩子们发来的短信“黄老师,您好点了吗?您累了吧,您多休息会儿”;当刚刚下课疲惫地晃动肩膀的时候,一个声音在耳边说:“我的手有劲,我帮您揉揉肩膀吧”;当看到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边上悄悄地放了一把椅子,等我坐着给她们上体育课的时候;当看到有的学生悄悄把一小盒润喉糖放到我的口袋里,并且附上一段温情的匿名问候的时候:“黄老师黄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当三八妇女节,看到孩子们举着写满祝福的小黑板来上课庆贺我节日快乐的时候;当看到毕业班的学生,在最后一节体育课后围着我久久不愿离去的时候;当我收到一个节日贺卡,上面写着“我要向您一样当一名好老师”……我就不会再觉得体育教师是个又苦又累的职业,相反,我会很享受这种操场上的温情浪漫,很享受这种体育教师才能享有的特殊的幸福感。
高楼万丈平地起,盘龙卧虎高山顶。基层工作,凡事都需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做起,从经常做起;有格局、有情怀、有担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为这样,从学生体质健康的点滴工作做起,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我们钟爱的新时代,为我们心心念念维护的教育神圣使命,多一点儿巧心思,多一点儿小妙招,多一些大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棵小树,根植在教育这片沃土,能够成为一滴水,汇入到这伟大的历史变革的洪流之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听党话跟党走,我们会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胸怀理想,筑梦行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回八一母校时对广大师生的殷殷嘱托: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生逢其时,必然躬逢其盛,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尽每一个人的一份绵薄之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添一片砖、加一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