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及注意事项
2022-10-11文/张严
文/张 严
近些年国家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多次出台政策强调要减轻文化课负担,保障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校外的自主锻炼也尤为重要。体育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和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减少学生对电子设备的依赖,降低近视率,促进体质健康。本文尝试以“任务卡”的形式设计体育课外作业,旨在更好促进体育课外作业的实施。
一、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应考虑到课外作业与课堂内容的连续性、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性。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要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展开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巩固,加深所学技术动作的熟练度,从而更快地应用于实践当中,而且为今后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间接提升教学质量,利于教师教学。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体育课外作业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进行身体练习,而是旨在通过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根据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入理论作业,通过理论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知,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兴趣;两种作业类型穿插进行,让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难免存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给全班学生布置基础作业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作业,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有所收获。
(四)运动能力与社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所承载的责任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锻炼拥有健硕的身体,还包括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不同学者对于社会能力的定义不同,有学者认为社会能力是一种含有温暖、合作、助人和顺从等特征的人格特质,有学者认为社会能力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能力是一种表现在人际互动中的能力。综上,可以概括为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影响着学生成长与未来发展,因此在设计时,应坚持运动能力与社会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周末、小长假、寒暑假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走出熟悉的环境,基于运动能力设计突出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的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设计思路
体育课外作业以实践作业为主,理论作业为辅。以学年为时间单位,分学期作业和寒暑假作业,学期作业和寒暑假作业设计对学生能力发展各有其侧重。学期作业重点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可以在周末适当加入社会能力培养的作业;寒暑假作业则是在身体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社会能力。
实践作业由两部分构成,即基础部分(任务卡)和拓展部分(教师补充)。基础部分任务卡分三种:体能任务卡、实践任务卡、合作任务卡。拓展部分则由教师从加强技能学习、提高体能弱项和发展优势项目、促进个人专长两方面进行设计。
理论作业基于任务卡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学习规则任务卡、健康生活任务卡、体育鉴赏任务卡等。理论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后要记录学习的体育相关知识,并可以在课堂上用简短的时间与同学进行分享。
(一)任务卡设计
任务卡的正反面设计如图1所示,其内容包括3点要求:1.主题明确,简洁明了,同时应逐级深入。2.设有记录和评价区域,便于学生自评和教师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反馈意见。3.任务卡的背面设置承诺书,要求学生每次作业前签字,认真完成,不弄虚作假。
(二)基础部分
1.体能任务卡
将体能具体细化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每张体能任务卡设置一个体能单项,练习动作简单,练习负荷适中,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按质按量完成。在儿童青少年素质发展“敏感期”,如果训练等外因和遗传、自然生长发育等内因相互配合,势必对体能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在设计体能练习卡时,应把握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以水平二学生为例,设置一张下肢力量练习任务卡,任务卡设计如图2所示。
2.实践任务卡
实践任务卡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索能力。根据一学期的教学计划来设计实践任务卡,将课上教授的单项技术动作布置成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进行练习。设计实践任务卡时,应考虑练习的难易程度、练习次数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教学内容是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技术,设计实践任务卡便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项技术。实践任务卡设计如图3所示,设计时可以使练习难度递增,让学生在熟练课堂所学的技术动作后,具有挑战更高难度的勇气。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任务卡
合作任务卡主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需要小组同学共同参与去完成这项作业,耗时较长,建议在周末、小长假或寒暑假进行。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彼此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交流互动的频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互助协作能力。
例如,小组学生以步行的方式,调查某区域内共有多少种树的种类并拍照记录,调查过程中使用电子设备记录行走步数及路线,结束后用笔绘制此次作业的路线图。要求作业开始前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记录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以及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束后小组内进行分享(图4)。
小组共同完成作业的形式对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合作任务卡的形式、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所处地区有山、海、图书馆、公园、社区等,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合作任务卡的形式可以是做调查、探索、比赛等,但一定要基于社会能力的培养展开。做合作任务卡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陪同学生共同完成。
(三)拓展部分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拓展部分对基础部分做补充,拓展部分主要围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展开。这一部分作业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素质、运动目的进行布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主要针对两类学生设计,体能较差、技能学习较慢的学生和体能、技能优秀并愿意进一步提高的学生。
1.加强技能学习、提高体能弱项
不同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学习技能速度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缺乏全面发展意识,对于自己擅长的方面更加上心,对于弱势方面容易逃避,他们忽略了每一项体育运动都不是具备单个优势条件就可以成功,只有具备了更加全面的能力,才能有长远的发展,不断收获运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体能素质较差的方面给出一些针对性练习,对于技能学习较慢的学生设计更详细的分解练习。
2.发展优势项目、促进个人专长
学校体育是运动员选材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学校中不乏具有运动天赋且有意愿进一步钻研某项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因材施教。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可以根据他们的个人专长,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提升专项运动能力,增加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储备。
(四)理论作业设计
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穿插进行,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对体育的憧憬,既减少学生和家长对体育片面的认知,又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理论作业的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并且可以与他人进行分享。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提供多项内容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学习规则任务卡
了解一项运动最快的方法就是先去了解这项运动的规则。学生在了解规则的同时,就会加深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同时产生自己的思考。例如在篮球学习的过程中,先讲解规则中的“带球走步违例”,学生提前进行了解,在课上就可以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帮助其他没有完全理解的同学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何在规则的范围内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引发学生思考。学习规则任务卡设计如图5所示,教师根据一学期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可选择的权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了解学习。
2.健康生活任务卡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健康的首要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从小培养和教育,中学是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学是宣传和普及健康素养,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关键时期。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质越发下降,近视率和肥胖率逐年上升,学生没有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去学习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学习,比教师、家长直接告知影响更为深刻。布置与健康生活相关的课外作业,并在上课前用1分钟的时间抽取学生进行分享,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任务卡设计如图6所示。
3.体育鉴赏任务卡
体育的魅力一部分是从比赛和电影中散发而来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果仅仅从课堂接触体育,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改变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可以从观看比赛或体育题材电影入手,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有关拼搏、团结、公平、友谊、挑战、永不言弃等精神,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切身感受体育运动对人的改变。因此可以考虑让学生去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比赛或电影,在促进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其对体育精神的认识。体育鉴赏任务卡设计如图7、图8所示。
三、中小学体育课外作业设计的注意事项
体育课外作业的目的是提高体育认识,增加锻炼时间,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学习疲劳。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作业设计内容丰富具有趣味性
趣味应当贯穿体育课外作业始终,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参与体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确保课外作业的完成度。树立“作业即游戏活动”的基本意识,在设计任务卡的时候可以将趣味与体能练习相结合,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练习方法手段。例如,济南某小学在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时,将吹气球、轮滑、跳绳、放风筝、帮父母取快递等都纳入其中。
(二)设计内容应符合体育核心素养要求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由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构成,集中反映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教师在设计体育课外作业的时候应当围绕这三个维度进行,将体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发展运动技能的同时不可忽视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通过体育课外作业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发展社会能力,让学生从小在运动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坚持多维度设计任务卡
任务卡的内容不是单一的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练习。任务卡的设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适用的任务卡类型也不同,因此在任务卡的设计中教师在考虑学生客观情况的同时,拥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任务卡的多维度设计,可以丰富体育课外作业的多样性,使课外作业的内容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四)设计适用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目前体育课外作业开展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评价,体育课外作业不同于文化课的书面作业,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业评价可以由学生的反馈评价和教师课上检查评价两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评价成绩与期末分数挂钩。学生每次完成作业后对自己完成的情况和认真程度依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卡上反馈评价的内容,并结合实践作业的抽查情况打分,两部分分数构成学生作业的总成绩。把学生列入到评价主体中也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一种监督,与期末分数挂钩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