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2022-10-10赵翠
赵 翠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 商丘 476100)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胰腺异常激活所致的消化系统炎症,其发生与高脂血症、长期酗酒、胆石症、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等因素有关,可致患者出现发热、突发腹痛、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发病急且进展快,严重时会出现出血性的坏死,休克以及腹膜炎等,要及时进行治疗[1-2]。希望水平与患者心理健康、个人体验、康复及预后密切相关,可反映个体对实现未来美好目标持有的信心,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其与患者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利于提高治疗配合度与积极性,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3]。自我效能强调从患者潜能入手,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低水平的自我效能者常沉浸于消极情绪内,影响自身情绪调节,加重不良影响,可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4]。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临床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分析AP患者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为今后护理对策制定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AP患者,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50.19±3.18)岁;病因:酒精性19例,饮食因素25例,胆石症42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5]内AP诊断标准,经CT检查确诊;具备一定读写能力;处于康复期,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岁。排除标准:原发性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精神疾患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近期遭受重大生活事件打击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问卷
自制问卷,包含体重指数、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工作状况、合并基础疾病等。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6]
涉及个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的自信心等10个项目,用4级评分法评估,每个项目按“完全不正确”至“完全正确”分别计1-4分,总分为10-40分,评分高则自我效能感高。总分>30分表示自我效能高,20-30分表示自我效能中等,<20分表示自我效能低。该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
1.2.3 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r,HHI)[7]
包括采取积极行动(4个条目)、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4个条目)、对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非常同意”、“同意”、“反对”、“非常反对”计分,分数为1-4分,总分为48分,分值≥36分表示为高希望水平,24-35分表示为中等水平,<24分表示低希望水平。该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850。
1.2.4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8]
共10个条目,包含情感负担(5条目)、身体负担(3条目)、经济负担(2条目),每个条目按“从不”至“总是”分别计1-5分,其中条目8反向计分,总分为50分,分值高者自我感受负担重。SPBS评分<20分提示患者无明显负担感受,20-29分为轻度负担感受,30-39分为中度负担感受,≥40分为重度负担感受。该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862。
1.2.5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9]
包含消极应对方式(8个条目)和积极应对方式(12个条目)2个维度,用4级评分法计分,每个条目按照“不采用”至“经常采用”分别计0-3分,得分越高说明该维度应对程度越高。
1.3 调查方法
先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问卷填写方式等,原则上由患者独立以匿名的方式填写,若其因视力、书写等因素无法自行填写者,则由调查者逐项阅读、解释,按照患者回答代填。共发放89份问卷,均当场回收,有效回收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63%(86/89)。
1.4 观察指标
(1)调查AP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2)分析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用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分析,多因素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P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AP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2.42±2.14)分;希望水平总分为(32.15±3.42)分,其中采取积极行动(11.24±1.63)分、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10.73±1.04)分、对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10.20±1.45)分。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1。
表1 AP患者自我效能、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2 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相关危险因素
2.2.1 单因素分析
工作状况、应对方式、自我感受负担与AP患者自我效能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合并基础疾病与AP患者自我效能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s,分)
表2 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单因素分析(±s,分)
项目 n 自我效能得分 t P年龄(岁) 0.766 0.446≥60 34 22.64±2.08<60 52 22.27±2.26性别 1.145 0.256男38 22.78±2.57女48 22.13±2.65体重指数(kg/m2) 1.147 0.255≥24 17 23.01±2.31<24 69 22.27±2.40文化程度 1.383 0.170初中及以下 28 22.95±2.38高中及以上 58 22.16±2.53工作状况 5.470 0.000在职 52 21.18±2.63无业或离退休 34 24.32±2.56合并基础疾病 1.773 0.080是31 23.01±2.48否55 22.09±2.21应对方式 12.017 0.000消极应对 60 24.42±2.38积极应对 26 17.82±2.24自我感受负担 19.031 0.000轻度 30 16.01±2.05中重度 56 25.85±2.40
2.2.2 多因素分析
应变量取自我效能得分,自变量取单因素内有统计学差异项目,赋值:工作状况:在职=1;无业或离退休=2;应对方式:积极应对=1;消极应对=2;自我感受负担:轻度=1;中重度=2。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无业或离退休、消极应对、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均是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AP患者希望水平现状
本研究中,AP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2.15±3.42)分,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①AP好发于中青年人群,常常以男性居多,其在社会与家庭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如承受巨大工作压力、承当承重的家庭经济负担、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等,使得患者无法积极适应与应对,并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降低希望水平;②AP病情严重,可致患者出现突发性、持续性上腹部疼痛,病情严重者可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通过治疗后患者病情虽明显改善,但对患者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若患者不按时服药、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仍存在病情加重或复发风险,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足无措感,担忧未来生活,而降低希望水平[10]。
3.2 AP患者自我效能及其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AP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22.42±2.14)分,且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提示患者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自我效能高者通常具有很高的成就,敢于去做一件事,其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调节机制,影响患者面对疾病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更好的适应病后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调整自身心理状态,积极寻求家庭支持帮助与医疗,提高临床治疗配合度,有助于改善病情,同时能够积极寻找自身疾病发生原因,并分析、解决问题,利用自我意识改变改善自身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利于提高希望水平[11-12]。而自我效能低者往往觉得自己干不成事,面对困难时会出现焦虑情绪、逃避、自卑等,出现回避倾向,对自己战胜疾病能力怀疑,治疗与康复训练持消极态度,影响疾病康复,降低希望水平。
3.3 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无业或离退休、消极应对、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均是影响AP患者自我效能的高危因素。原因在于:①无业或离退休者缺乏经济来源,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易产生放弃想法,影响治疗信心,担心增加家庭负担,致使家庭成员生活水平降低,而产生愧疚、自卑等不良情绪,丧失治疗信心,进而降低自我效能。②消极应对者疾病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良好的适应疾病带来的生理改变,易出现焦虑等多种不良情绪,增加身心压力,同时此类患者常缺乏面对疾病的自信与勇气,易产生屈服、回避等表现,治疗信心较低,故会降低自我效能[13-14]。③自我感受负担较重者多伴有自卑感与愧疚感,常认为自身疾病会造成家庭负担加重,降低家庭生活水平,心理负担较重,易产生逃避、放弃等不良想法,继而影响自我效能[15]。
综上所述,AP患者自我效能与希望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临床可从患者工作状况、应对方式以及自我感受负担等方面入手实施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其希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