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E-MRI对I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2-10-10李秀卿张远鸿滕录霞黄祥辉骆玉辉冯均良刘鹏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8期
关键词:息肉内膜子宫

李秀卿,张远鸿,滕录霞,黄祥辉,骆玉辉,冯均良,刘鹏飞

(鹤山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广东 江门 529700)

目前,在临床诊断时,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往往鉴别难度较大,既往主要是依靠子宫内膜活检实现,但有时活检无法获得充足样本量,部分患者因受宫颈以及阴道狭窄等因素影响,无法开展活检[1]。磁共振成像(MRI)因具备良好软组织分辨能力以及多方位成像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然而,常规的MRI扫描在鉴别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3]。本文通过研究DCE-MRI对Ⅰ 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鉴别,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鹤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41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组)以及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为24~73岁,平均(55.38±10.21)岁;体质量指数为19~32 kg/m2,平均(23.20±1.36)kg/m2;肿瘤最大径2.1~5.7 cm,平均(3.46±0.42)cm。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为22~75岁,平均(55.51±10.26)岁;体质量指数为19~32 kg/m2,平均(23.25±1.3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经病理检查或影像学确诊;②年龄>18周岁者;③入组前尚未接受任何相关治疗;④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妇科疾病者;②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③神志异常或伴有精神疾病者;④研究期间因故退出或失访者。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西门子Avanto 1.5T MR扫描仪,相控阵表面线圈。实施脂肪抑制和常规矢状位T2WI、T1WI以及脂肪抑制T2WI、DWI以及脂肪抑制增强T1WI扫描。相关序列以及参数如下:T1WI TR取600 ms,TE 取 18 ms;T2WI TR 3500 ms,TE 85 ms;矩阵256×256,FOV 240 mm×240 mm,层厚5 mm,层间距以1 mm为宜。DCE-MRI借助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TR 4.06 ms,TE 1.89 ms,矩阵320×320,FOV 380 mm×380 mm,翻转角为9°,层厚2.5 mm,层间距1 mm。对比剂选择Gd-DTPA,流速2 mL/s,剂量选择0.1 mmol/kg。注药之后开展无间断重复扫描20个时相,每次时间以7 s为宜,并在5 min后开展轴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T1WI延迟扫描。

图像分析:上述图像信息的评估均由医院2名影像科医师以双盲法完成,扩散图像的分析借助Siemens Syngo后处理工作站实现。以Mean-Curve软件完成DCE-MRI数据的处理,获取时间-信号曲线(TIC)、测量达峰时间(TTP)、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以及90s和60s增强对比率差(ER90s-60s)。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miR-21水平:血清HE4、CA125水平的检测方式为电化学发光法实现,使用仪器为Cobas E601型电化学发光仪(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配套试剂盒由上述公司提供,每个样本均重复测量3次,所有检测均由医院同一名医生独立完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清miR-21水平,以2-△△Ct法完成miR-21相对表达量的计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DCE-MRI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不同子宫内膜病变患者TIC类型以及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分析TTP、MCER以及ER90s-60s值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此外,比较两组MRI表现特征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DCE-MRI相关指标鉴别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TP、MCER以及ER90s-60s值对比

子宫内膜癌组TTP、MCER以及ER90s-60s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TTP、MCER以及ER90s-60s值对比()

表1 两组TTP、MCER以及ER90s-60s值对比()

组别 例数 TTP/s MCER/% ER90s-60s/%子宫内膜癌组 41 77.12±12.03120.56±22.47 7.10±1.43子宫内膜息肉组 45 100.84±15.38174.26±28.9141.36±2.68 t 7.912 9.551 72.018 P 0.000 0.000 0.000

2.2 TTP、MCER以及ER90s-60s值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分析

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TP、MCER以及ER90s-60s值联合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见表2。

表2 TTP、MCER以及ER90s-60s值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效能分析

2.3 两组TIC类型对比

子宫内膜癌组TIC类型为Ⅰ型、Ⅱ型人数占比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而Ⅲ型人数占比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TIC类型对比[n(%)]

2.4 两组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对比

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对比()

表4 两组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对比()

组别 例数 HE4 μmol/L CA125·10³/L miR-21子宫内膜癌组 41 74.23±5.23 45.05±6.72 2.15±0.43子宫内膜息肉组 45 53.28±4.17 30.48±4.28 0.85±0.21 t 20.626 12.101 18.061 P 0.000 0.000 0.000

2.5 两组MRI表现特征对比

子宫内膜癌组MRI表现特征中的纤维核、囊变、出血、带蒂、窄基底以及结合带完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MRI表现特征对比[n(%)]

表5(续)

3 讨论

子宫内膜活检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子宫内膜癌唯一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且对患者的耐受性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局限性较大[4-6]。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MRI是近年来发展而来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多序列以及多方位成像的特点,在宫腔疾病的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7]。

本文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癌组TTP、MCER以及ER90s-60s均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这提示了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DCE-MRI参数存在明显的差异。考虑原因,DCE-MRI技术主要是在静脉高压迅速注入对比剂的同时开展连续扫描,从而实现对组织信号强度伴随时间改变情况的分析,并通过TIC反映病灶血供特点。其中子宫内膜癌的血供相较于正常子宫相对较低,且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肌层均由子宫动脉分支供血,继而导致上述相关指标发生明显差异[8]。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TP、MCER以及ER90s-60s值联合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检测。分析原因,上述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可为临床疾病的鉴别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继而达到提高诊断鉴别效能的目的。另外,子宫内膜癌组TIC类型为Ⅰ型、Ⅱ型人数占比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而Ⅲ型人数占比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这反映了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TIC分型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导致上述差异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会对正常血管产生破坏,继而导致微血管以及动静脉瘘的产生,引起病变部位血流量的增加,并导致血流阻力降低[9]。本文结果还显示了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究其原因,HE4属于酸性糖蛋白之一,广泛表达于女性输卵管以及子宫内膜中,是临床上用以诊断妇科肿瘤的生物标志物之一。CA125则是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诊断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标志物之一,可用作临床辅助诊断,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异常高表达。miR-21可通过和抑癌因子P53以及PTEN等结合,继而降低抑癌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恶性病变、浸润[10]。子宫内膜癌组MRI表现特征中的纤维核、囊变、出血、带蒂、窄基底以及结合带完整发生率均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原因可能和宫腔内膜中肿瘤细胞往往呈浸润性以及弥漫性生长有关。

综上所述,DCE-MRI应用于Ⅰ期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血清HE4、CA125以及miR-21水平可能具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猜你喜欢

息肉内膜子宫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非脱垂子宫应用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探究
miR-145通过调控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OCT4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机制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跟踪导练(五)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