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路径探讨

2022-10-10郑勤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信息技术公司

品牌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决策财务

文/郑勤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信息技术公司)

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需要围绕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开展,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由信息系统自动管控;使预算管理信息化,保障企业的各项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使财务共享中心转型,为战略、业务提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帮助企业通过大数据开展决策。本文围绕几项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路径进行研究,能够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使企业管理各环节实现信息化管控的方法。在当前的时代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并非电算化,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设置各项财务管理的规则,促使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通过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人工工作,从而降低人力成本的投入,提高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碍

(一)内部控制未适应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内部控制依靠人员对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授权,并通过设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等机制实现对人员权力的制约。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机制实现了转变,各项授权由信息系统自动把控,只需要录入信息系统规则就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但是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无法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容易被篡改等一系列问题,内部控制体系中各项具体的授权管理工作没有完全依靠信息系统开展,不利于实现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目标。

(二)预算管理未实现信息化

很多企业没有实现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仅实现预算管理的线上管理。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要求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开展预算编制取数、预算分析、预算考核。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还未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各项管理工作还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开展,容易导致各项数据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三)财务共享中心信息化应用不足

很多企业没有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对各分子公司的信息进行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汇总的方式传递分子公司信息,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没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完善的管理平台。

(四)缺乏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相对较新的概念,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开展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应用作为财务信息化发展趋势,企业只有了解人工智能应用的特点,并在未来借助财务机器人等才能提高决策效率。但是由于企业缺乏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导致很多企业的决策数据源较为单一,决策方案不够科学。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路径探讨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信息化

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较大影响,为了适应财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需要转变各项管理机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机制。

第一,加强信息系统的控制。首先,加强网络建设。在财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都储存于网络中,企业的网络体系存在风险,将可能给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网络的建设。网络建设必须要符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通过改进企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企业的网络应至少包括内联网和外联网两方面。内联网需要在内部连接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数据的整合提高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1]。在外联网方面,需要加强与客户、供应商等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构建信息交流桥梁,实现各项数据的高效流通。其次,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企业需要在内部健全网络环境的管理机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防范网络管理中的风险,并注重对各数据备份,防范企业的各项数据管理不当或由于系统不稳定、系统安全性差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被黑客攻击等问题。企业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管理,加强防火墙建设,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确保企业的各项数据实现双备份,防范财务数据损毁等问题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可能性。再次,加强对财务软件的控制。在财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保障财务软件得到良好使用,并在内部建立权限设置,结合身份认证、内容检查等,提高对各项数据的查询与管理,避免非法获取数据或篡改财务数据的问题发生。对于财务软件需要加强对软件数据、平台结构、安全性等方面的管理,避免系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优化信息化下的授权管理机制。在信息化管理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授权管理机制明确各项管理框架中的具体管理要求,从而为企业构建统一规范、权责明晰的分级授权体系。首先,完善授权管理制度。要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能被篡改,保障数据长期保存且有效。企业需要结合组织架构情况,对于各层级人员的操作权限、查询权限进行管控,明确各层级人员的授权范围。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授权管理机制与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优化授权管理流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要求,确保对各岗位实现有效授权管理,通过账号管理、决策管理等机制,明确各节点的授权责任,明确授权的要求,确保各项财务审批流程都得到有效的管控[2]。其次,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工作,例如预算审批、资金支付、投融资决策等方面工作既需要考虑各项工作的合规性,又需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对于重大事项必须通过集体决策方式落实决策程序,明确信息化管理下的管控要求,确保授权审批和业务执行分离、经办和复核分离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从而落实权责分配的管理机制。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通过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保障企业的各项工作按照预期规划开展。

第一,优化预算的编制流程。信息化下的预算编制不仅包括年度预算编制,还包括月度、季度等周期较短的预算编制,预算责任主体不仅包括企业各部门,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使企业的预算责任主体趋于细化,预算周期更短,从而实现对企业的精细化管控。在信息化下开展预算编制,企业仅需要对信息系统的数据源进行定义,就能实现对预算的自动编制与汇总,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首先,编制销售预算。企业销售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预算、应收账款预算等方面的预算,企业在销售预算编制时,由信息系统分析企业上一周期的销售数量、销售预算达成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由人工智能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下一周期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客户情况等方面因素,以此制定企业的销售预算。其次,编制采购预算。企业的采购预算需要对企业采购范围、数量等进行确定,并且需要重点明确企业各阶段采购工作的要求,从而预留采购资金,为企业采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避免采购的存货过多导致库存积压、营运资金被记账,也要避免采购的存货过少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分析上一周期企业的库存情况,并结合下一周期的销售需求分析不同阶段企业的采购量,为采购工作留出一定的资金,防范采购时资金不足的可能性。

第二,优化信息化下的预算执行机制。信息化下的预算管理执行需要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首先,事前控制。预算编制完成后,各部门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的要求开展工作。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设置的预算执行标准,并明确各责任主体的预算安排,只有在预算额度范围内的工作信息系统才能通过。各责任主体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指标的要求支付资金,在申请资金支付时,在企业内部通过信息系统查看预算的已发生额、未发生额等相关数据,并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分析预算额度,若预算额度足够,由审批人员分析相关业务是否有必要开展,若预算资源充足通过审批,那么在取得相关凭证后通过银企直联系统进行报销。其次,优化事中控制。企业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需要由信息系统动态分析预算执行的偏差,在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企业的预算期间被缩短为每季、每月等较短的周期,在每个周期由信息系统自动分析预算执行与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结合差异分析不断改善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最后,完善企业的预算事后总结。企业定期对预算事后开展总结,总结预算管理的经验。当预算任务在某个周期没有完成时,就需要落实差异成因,以促使各责任主体在下一周期的工作中注意防范[3]。

第三,开展信息化下的预算考评。基于信息化的预算考评体系,以年考评和月考评相结合。在绩效考评中,企业应制定恰当的奖惩机制。通常而言,考评指标越细致,越有利于对员工开展评价。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的方法进行考核,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收集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指标,由企业明确各指标的数据源以及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由信息系统开展自动考评,从而提高预算考评的效率和质量。

图1 流程图

(三)财务共享中心应用下的财务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企业需要借助信息系统优化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整合企业内部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中心不能仅局限于数据集中核算,还需要开展管理会计方面的工作。

第一,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组织架构。在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业务工作提供有效支持,促使企业内各部门各司其职。战略财务需要站在企业的总体统揽全局,为企业的各项管理规划提供支持,合理处置各分子公司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开展业财融合,结合企业业务工作实际,使财务促进业务工作发展,并让财务深入业务了解业务的实际。共享财务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负责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使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各项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在信息化下开展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需要通过流程再造优化企业的管理机制。例如A企业在应付账款流程再造的过程中,传统的应付账款管理流程包括发票信息获取、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款项支付。在信息化体系下应用财务共享中心,相关工作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完成。A企业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形成采购订单并通知供应商,企业收货时在LES物流系统中确认并自动传送到ERP系统,提高采购入库效率,提高各类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四)人工智能应用下的财务信息化

第一,明确人工智能应用下信息系统的功能。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对财务工作的支持,需要设置数据层、分析层、交互层三个层面的工作。数据层负责从本地的数据库中获取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从互联网上获取法律信息、经济信息等,通过清洗、挖掘形成有价值的数据并储存到企业的数据仓库,为企业的各项数据分析工作奠定基础。分析层是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体,通过在分析层内部设置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储存知识、方法、模型,当有分析指令时,由人工智能系统向分析层和数据库发送指令开展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传递给人机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是对自然语言和机器语言进行处理的纽带。在开展各项财务分析时,企业人员通过信息系统的交互层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机器语言,完成分析后,人机交互系统通过将机器语言输出为财务决策等方面的报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为企业的财务决策工作提供支持。在人工智能系统的管理下,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利用各类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开展决策提供支持,包括投融资决策、成本决策等,从而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都能够站在大数据的角度进行,促使决策更具有合理性。首先,在投资决策方面,投资决策要通过分析企业画像、筹资工具画像开展。画像指的是通过高度概括的分析,形成对某事物的全面描述。例如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企业管理层需求、风险偏好、发展趋势、财务指标、业务信息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企业画像,对企业外部的银行利率、融资风险、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筹资工具画像,通过对各类画像的匹配帮助企业分析最佳的筹资工具,并预测不同筹资渠道下企业的筹资成本与风险,从而形成财务决策报告,为企业管理层开展决策提供支持。其次,投资决策。企业在开展投资决策时,需要根据企业画像和外部环境画像进行分析。外部环境画像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利率、税率、市场环境、发展因素等,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形成企业的投资规划,并对不同投资工作预期产生的回报进行预测以形成分析报告。最后,成本决策。成本决策在对企业画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数据钻取,从而获得企业的人力成本画像、资金成本画像、生产成本画像,合理分析企业各方面的成本构成和成本规模。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帮助企业增加经营效益。财务作为企业的血液,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运作,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研究。企业在未来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了本文所探讨的理论之外,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优化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关链接

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决策财务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