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作业流程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22-10-10薛华蓉

健康之友 2022年19期
关键词:准分子屈光角膜

薛华蓉

(山西省眼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 山西 太原 030002)

近视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近视是近年来十分常见甚至不足为奇的一种眼科疾病,目前我国的近视患病率达到了50%左右,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进一步追求,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以其高度的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屈光不正患者。首先,患者需满足18岁以上,近两年内度数比较稳定,排除瘢痕体质,排除活动性、未控制的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防术后有发生角膜溶解、穿孔及迟发性角膜瘢痕的可能[3]。糖尿病的患者血糖必须得到良好的控制,以保证准确的屈光检查结果,但是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嚢样黄斑水肿的患者,为手术的禁忌证[4]。停戴角膜塑形镜三个月,普通隐形眼镜两周,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适合做准分子角膜屈光手术。

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手术护理时,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来说极为重要,而护理工作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手术配合,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手术的特点进行调整,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人员针对手术方式对护理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使手术的质量得到提升,进而满足不同患者的手术需求,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和优化患者的病情状况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5]。本次研究中,研究在开展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了确定实验的可参考性,本次研究应用对照分组实验患者均是我院中这一时间段内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研究开展选择对照分组实验探讨在针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将标准作业流程护理配合应用于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是否在临床上可用,探讨体位控制效果。

1 一般资料

1.1 一般资料

研究在开展时,实验时间段设置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了确定实验的可参考性,本次研究应用对照分组实验,患者均是我院中这一时间段内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患者数量共计1308名;患者经门诊术前检查并预约手术后,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判断,并且将患者的基本数据录入医院资料库中,将患者进行两组均分后开展对照试验,组内各设置654名患者以保障实验可参考性。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18~33(28.4±6.3)岁;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值为18-32(27.5±6.5)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手术以及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首先做好患者的病情评估,询问患者的个体状况,并积极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患者的原发性疾病和既往病史,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安全性得到保障,降低外界因素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人员采用标准作业流程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在患者经术前检查并预约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对应的健康档案,针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和资料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管理,对患者的工作和学习,以及生活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并掌握患者的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状况,针对患者的不良习惯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护理方式,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保障。

在针对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有效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发放手术须知,同时组织患者集中观看多媒体课件,健康讲座,尽量以书面的形式为患者传授护理知识,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滴眼药物,在患者手术完成后需要定期做好患者的电话随访,提醒患者回医院接受复查,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后一周、一个月、6个月以及一年后,医务人员需对其裸眼视力进行复查,确定患者术后高眼压和角膜异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确患者术眼是否发生圆锥角膜以及视网膜病变。

在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针对用眼习惯不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家属帮助其纠正自身的用眼习惯,可以给予患者有效的约束和提醒,休息10分钟再用眼,休息时可以远眺或者闭眼,也可以采用眼保健操,缓解用眼疲劳。

1.3 评价标准

在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记录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并记录各项手术的临床指标。

1.4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在进行统计时,医务人员选择spss 22.0 for windows作为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各项试验指标进行统计后,常规记录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确认X2与T值和P值对比性,判断组间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医务人员统计并发症发生状况,发现两组中的均有患者存在不同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而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低(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近视并没有特效药物。在研究调查中显示,目前的近视率大约为70%-80%,并且女性的近视率略高于男性。经原因分析,可能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较大,并且用眼习惯较差相关,尤其是在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视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相关研究发现近视的影响因素包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而且要改变目前存在的近视现状[7],工作人员需要从环境因素入手,尽量改变患者的工作、学习环境,尤其是需要纠正患者存在的不良用眼习惯,减少术后短期内近距离阅读,强化室外活动,远眺缓解视疲劳,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近视的复发,使患者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近视和睡眠障碍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有关近视和睡眠障碍的研究中认为,睡眠时间是影响近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睡眠障碍是否会导致近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中的报道数量较少。

近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眼轴过长或者角膜弧度、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患者的视物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导致患者在观察物品时较近的部位的东西清晰,而远方的景物相对来说较为模糊,属于一种视物不良的现象。近视眼患者在发病后患者的眼部结构以及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患者的睫状肌、晶状体以及巩膜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的病变。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一种主要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Epi- LASIK),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各有最佳的适应证,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是非常经典的基质层切削手术,因为它需要用一台飞秒激光机制作角膜瓣,一台准分子激光机切削角膜基质层来联合手术,所以人们把它称为半飞秒。它是在角膜上先制作角膜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精确切削,再将角膜瓣复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即为最好的手术方式。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均对近视患者和远视患者裸眼视力提高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不正治疗方案,[8]。治疗时间较短,大约仅需要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手术患者在治疗后的视力恢复较快,并且在手术后可立即用眼,产生的治疗效果整体来说稳定且有效,但这种治疗方式一般情况下只适合应用于18岁以上,并且近两年度数较为稳定的近视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近视眼手术是屈光不正矫正而不是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术,术后不良的用眼习惯仍有可能带来新的近视风险,甚至一些其它眼病。因此,术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关键。在进行患者的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应用标准作业流程护理干预[9-10],针对患者的手术前心理状态和手术后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干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了患者的遵医行为,而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有效纠正患者在康复期间的不正确行为和生活习惯。同时配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调动了患者的护理积极性,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

综上所述,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应用过程中对于很多患者产生的治疗效果都十分良好,而在开展患者的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保障自身所应用的护理手段,能够满足患者的手术需求,护理人员选择标准作业流程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个体状况得到改善,使手术顺利进行,临床可应用价值良好。

猜你喜欢

准分子屈光角膜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2940nm饵点阵激光、驱白铜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18~30 岁近视病人眼生物测量参数的分布及相关性分析
学龄前儿童Suresight 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标准的探讨
眼的屈光参差及配镜
猪眼看世界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