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2022-10-10宋国芳

科技风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课程目标核心

方 娥 宋国芳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党和国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学校层面,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然而大量的课程改革研究集中在“教学做一体化研究”“校企合作研究”“教学教法研究”等,很少关注专业课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因此,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具体落实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且十分艰巨的任务。学者辛涛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要包含以下四点内容:一是明确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二是明确课程内容,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三是提供教学建议,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四是描述质量标准,学生应达到哪种基本水平。

基于此,在本文以“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为实践,从核心素养培育视域角度对课程进行开发实践,将核心素养要素与课程目标进行对接,具体化课程目标,重构学习情景,设置“1+X”技能训练项目,并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以及质量标准建议。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依据所属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以及前期对建筑工程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总结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六大素养构成:

(1)专业底蕴方面,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认同、专业拓展等要素;

(2)职业精神方面,包含爱岗敬业、工匠精神、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等要素;

(3)学会学习方面,包含乐学善学、善于总结、勤于反思、工具应用等要素;

(4)身心素质方面,包含身心健康、人格健全、阳光自信、自我管理等要素;

(5)责任担当方面,包含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等要素;

(6)实践创新方面,包含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竞争意识、技术服务等要素。

“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问题,能够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能够熟知结构构件构造做法以及熟练运用结构规范、标准图集等结构设计资料。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具体落实本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结合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将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各有侧重地融入课程目标当中,具体描述如下表1所示。

表1 “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确定后,针对建筑施工员、质量员岗位要求,同时对接“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工程识图—土建)中级标准,合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训练项目。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三大学习情景,学习情景一为初识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学习情景二为水平构件设计计算及识图,学习情景三为竖向构件设计计算及识图,每个学习情景下设若干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内设置相应的能力训练项目,如表2所示。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主导,首先让学生初识建筑结构基本理论,为后续两个学习情景的学习打下结构理论基础,然后以梁、板、柱、剪力墙四种结构构件为载体,设置典型的结构构件计算和识图工作任务,最后通过制作模型巩固提升,整个任务贯穿设计及施工下料步骤,学生用平法表达计算得到的结果,绘制构件构造详图,最后完成钢筋模型制作。整个教学内容也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工作过程一体化的设计思路,通过相同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载体(梁、板、柱、剪力墙),让学生加深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不忘旧知识的目的。

表2 “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教学内容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后,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把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既违背了知识的内在逻辑规律,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因此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基于此,从核心素养培育视域角度提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四步教学模式,即课前导入感素养、课中训练攒素养、课后拓展练素养、期末考核验素养。

(一)课前导入感素养

每堂课上课前,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课前任务,设置观看纪录片和任务准备两个环节。纪录片《中国建设者》主要记录了国家正在建设的超级工程和一线建设者的故事,以超级工程为载体展现国家发展的脉动,展现一座座饱含创意与极致挑战的建筑工程。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感受到中国基建制造的强大,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工匠的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在纪录片观后感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学生心中的大国工匠职业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课前布置任务,签任务单。签任务单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需要提前了解任务,并进行任务资料、材料、方案的准备,从中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课中训练攒素养

课中环节,主要是以能力训练项目为导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能力训练项目,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项目完成的引路人,负责帮助学生解决项目的疑点、难点,以及把控教学的进度和方向。以钢筋模型制作项目为例,整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能够识读结构施工图,熟知构件中钢筋构造做法,能够制作钢筋下料单和材料计划,能够合理安排任务分工,具备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项目评价环节,需要学生以规范、安全的标准去进行小组互评,培养了学生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在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积攒了专业底蕴、职业精神、学会学习、身心素质、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方面的素养。

(三)课后拓展练素养

课后成立“第二课堂”学习型项目部,开展学习沙龙,邀请学生将课堂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实现知识的共享。以“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内容为平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与延伸,鼓励全体学生考取“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挖掘有能力的学生参加省级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参与校企合作实践项目,通过参与真实项目,提升技能水平,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体验精益求精和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期末考核验素养

期末考核是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环节,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标准应体现综合性,突出创造性,强调多样化,注重实践性。期末考核可以由老师根据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综合表现进行点评、学生自我展示和汇报,以及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综合测试三部分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检验要避免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测评,要由传统的单一课程评价转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动态性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平时和完成项目过程中成长和表现。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标准

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标准是指学生通过课程的完整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各种素养目标达到的具体水平的界定和描述。课程的质量标准不是单一的质量标准,不能直接用期末考试对学生知识点或技能点掌握情况的考核成绩来定义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描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必备品格,二是关键能力。学生接受新知识和学习技能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品格素养的表现也存在差别,因此,课程的质量标准要根据核心素养要素科学、合理、准确地划分为不同水平等级,以此来评价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核心素养的水平情况。课程质量标准应直接落实到学习单元,以学习情景二(水平构件设计计算及识图)中的学习单元一(梁)为例,该单元质量标准可分为三个等级,水平一为基本能够识别梁中钢筋、基本能够识读梁平法施工图,能够配合安排完成模型制作,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安全意识、规范意识。水平二为能够识别梁中钢筋,在老师指导下能进行梁截面设计计算,能够识读梁平法施工图,能够根据平法图集和图纸查询梁构造做法,能够积极参与完成模型制作,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安全意识、规范意识。水平三为能够识别梁中钢筋、能独立进行梁截面设计,能够解决简单的结构计算问题,能够识读梁平法施工图,能够根据平法图集和图纸绘制梁构造详图,能够指导团队完成模型制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安全意识、规范意识。三个水平等级是整体递进的关系,核心素养质量表现由低到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核心素养质量标准设计相对应的具体活动和考核任务。

结语

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开发就是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方法,并基于此进行课程实践,将核心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课程目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关于涉外护理质量标准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镇咳宁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