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信息设计课程的数据逻辑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2022-10-10张旭芳
张旭芳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 451450)
一、新文科建设下的信息设计课程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建设新时代下更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这之中就包含“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新文科”之所以为“新”是由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是传统文科跟随时代背景的重要转型,是密切回应新时代精神、发展理念做出的文科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的自新,也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革命交叉融合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得以实践”。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是通过合理的信息收集罗列、主体内容提取和信息架构组织,对抽象的、结构复杂的或是体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外显化的视觉表达,最终以清晰简明、高效理解、美观注目的方式呈现,以提高信息利用效能。在各类型的信息设计中会多方面的涉及心理学、统计学、设计学等学科,它是艺术创造与科技应用的融合产物,也是一门典型的理性思维为基石、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跨专业设计学科,这一特点正呼应了“新文科”建设所提倡的多学科间交叉容融合、跨学科为底层架构逻辑。
英国设计师John Christopher Jones在关于设计问题的讨论中就曾指出:设计是数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性实践活动,不仅要有创造性思维,也要具备理性逻辑思维,但同时需要解决设计实践过程中两种思维的矛盾以达到融合。在科技文化交融的多元化时代迫切需要设计教育的迭代,培养文科生具备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新文科建设中的具体实施环节中的重要一项。目前,信息设计课程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该专业细分方向中信息与交互设计课程体系组的前期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课程教学难点
信息设计由于体验的缺失而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难点。原因可主要归结为信息设计的主题对象都是文字、数字、图像等非实物形态的各类数据,特别是文字数据和数字数据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并且学生习惯将计算机作为主要设计工具后,信息设计的设计对象、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都存在于虚拟数字空间中,由此带来的最大教学难点即为课程实践的开展过程中明显缺少可与实体物质设计对象建立情绪情感表达联结,以及缺少通过实际操作建立起的对信息认知的具身体验感。尽管信息设计的理性思维落地表达有诸多类型方式,依据现实信息进行逻辑解析并结合批判性思考渗透递进的展开,但在此过程中还需对紧扣选题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取舍,有些是在调研之初就应列出信息大纲予以明确,有些属于收集完成后再进行整理判断,但上述体验的缺失也使得学生在设计之初就比较入手。
第二个教学难点是在信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前期数据收集阶段,学生容易会因找不到自己选题的数据来源、信息支撑而停滞不前,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的网络文字调研、使用现成网络数据、在以班级为单位的非常小范围内开展问卷调研,又或是学生自己虚拟数据的现象。这一情况也导致后续由于数据体量不足、数据内容分析不充分,缺乏对数据之间联系进行耐心的梳理、分析和体会,连带性的使后续设计难以开展,最终还是把精力放在版式设计的视觉形式表现、过度依赖视觉图形资源,使整体信息设计的表现缺乏广度、深度和可信度,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信息设计课程对数据素养训练的意义。因此,上述两项难点就成为信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模块优化的重要方向。
三、课程教学实践的优化探索
课程实践开展中根据前面集中反映出现的教学难点,采取以“数据逻辑体验”为主旨并遵循从“数据”到“信息架构”再到“可视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主线,有针对性的集中解决课程的教学目标仅止步于视觉表达,更能通过实训培养学生逻辑性探究、处理流畅信息框架和适应未来产业的数据素养。
(一)物理模型切入的数据体验
针对教学中抽象数据信息所造成的体验感缺失的问题,笔者在研究中从其他高校的优秀教学案例并结合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所强调的个体通过具身体验和行为活动方式造就认知的形成中找到教学实践的优化方向,设置以实体物理数据模型为信息展示的设计实训课题。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多数课程教学实践作业是通过计算机制作完成,课程初始阶段采用物理数据模型进行信息设计过程体验具备一定的优势。首先,对物理数据模型的制作并没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学生也能够摆脱电脑软件技能欠缺的束缚和对编程代码的恐惧心理,制作过程本身就是动脑与动手的并行;其次,处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具体数据形态更符合学生已经养成的视觉思维,并且具有大小、质感和可触摸的外化数据体量与层级架构布置使课程实训中的具身认知体验增强,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课程实践中;第三点优势是学生在数据筛选与分析、信息架构规划与整理的过程就是在逐渐适应用理性的逻辑进行表达,这对体验信息设计、理解信息架构很有帮助,进而更容易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obin Dunbar提出个体所拥有的紧密且稳定得社交网络人数总量约为150人这一“邓巴定律”。课程实践以此为主题,重点是对抽象信息和抽象数据的体验与转化传达。课题实践共包含三个阶段过程,第一阶段是文字数据和信息架构的处理,要求学生从自己的微信APP通讯录中筛选出心目中认为社交关系最为紧密的150个人,而后需要自行设计具有统一分级规律的,且至少包含4个由概括性到具体性的信息层级标准,再通过XMind、MindMaster等思维导图软件进行完整的信息架构层级的梳理与绘制;第二阶段是变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学生要对前期梳理完成的信息架构内容进行统计,具体数据要按照层级属性录入到Microsoft Excel中并按照不同层级的变量属性计算出统计数据,为后续的模型制作奠定数据依据;最后进入实际模型制作阶段,学生选择适合表达主题的材料进行最终的数据物理模型制作,并通过拍摄、后期调整和内容排版来完成该部分的信息设计实践,最后呈现出的物理信息可视化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物理模型切入的数据体验
笔者通过几轮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该项课题的数据源于学生自己真实生活,这在课程实践初期就解决了真实数据来源的教学难点并且150数据体量在初期较好控制,学生也因此在数据筛选、信息架构搭建和统计分析时也更明确自己的操作目的,视觉转化过程也兼具趣味性。课题整体包括了数据筛选、信息架构搭建、数据分析与处理、确定形式语言和物理模型制作共6个主要步骤,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让学生进行了完整的信息设计体验,对初次接触信息设计的学生而言有较高的接受度和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二)抽象数据分析与视觉转化
针对前文提道的第二个教学难点,即学生在课程实践前期苦恼于不知如何依据选题寻找到合适的数据收集出发点和数据来源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数据的含义和形态有深入理解后才能找到收集切入口,即首先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对到底什么是“数据”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知。强调数据不单只有学生以往理解的数字数据这一种形态,数据(Data)应是所有原始事实和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结果,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影像等多种数据类型。只有培养学生具有拓宽性地对数据概念的理解和具备发现生活中数据的敏锐感,学生就更容易对数据收集的线索进行梳理和提出不一样的方案,进而从课程开端就让学生逐渐找到运用推理性的设计思维节奏。
寻找大体量且信息真实的数字数据确实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在这部分的课程实践中设计了一个小课题切入启发对抽象数据收集的思路,以“春天密码”为主题的数据可视化课程实践。一谈道关于“春天”的创作方式,学生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采用具象的图形和图像,如何打破常规元素的运用方式、如何符合信息设计课程实践目标、如何使抽象数据发挥应有的信息作用但又能承接前期图形创意方法,这是要学生通过实践创作解决的问题,即重点是训练对抽象数据的收集思路和抽象数据的逻辑处理转化。课程前期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的收集与当年春季相关的数据信息,如春季所包含的雨水、惊蛰等共6个历法节气的具体公立日期、节气进入时间、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角度、近年连续的气候值等各类型的具体数字数据。于是学生就会得到“2、19、90、315...”诸多非常抽象的枯燥数字,但实则都是春天在时候、物候和气候数据表现。中期是重要的数据依据梳理阶段,学生需要在制定出变量属性的对照标准值后通过Dycharts、Tableau等分析工具得到初步的数据图表,为后续在矢量绘图软件中再次编辑做好占比依据。最后为视觉转化阶段,要求学生从春季植物、春天场景中提取出相关色相并制定出视觉表现的配色版,而后运用几何或抽象图形,依据在中期得出的数据图表对百分比的大小进行元素替换,从而完成视觉转换,最后将所用到的数字数据和标题等信息进行排版设计,完成一张数据信息可视化海报。
通过这项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感受数据信息就在生活中且并不难寻找,训练学生初步探寻数据、梳理数据,建立数据与图形间的联系和视觉映射方式,同时指出数据信息在塑造抽象主题时所具有的另辟蹊径般的风格意味,并且恰当的抽象数据视觉体现是美丽的、深刻的和惊人的。
(三)数据叙事构建与视觉转化
好莱坞编剧大师Robert McKee曾说“讲故事是将创意融入当今世界的最有力方式”。信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在逐步解决抽象数据体验和数据来源与分析思路体验难点的基础上,后期主要采用数据叙事的方法来巩固训练学生将洞察力转化为设计表达的能力,以及在教学评价上细化设计的过程考核。数据叙事以一条数据体验为主要线索展开,主要包括真实有效的数据、逻辑正确的叙事结构、富有表现力的视觉这三个部分。这个部分的课程实践由一个教师规定主题的小体量图解信息设计和一个学生自定主题且包含图解型、统计型、地图型等多类综合性的大体量设计构成。
由于近年疫情防控的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师生居家上网课或非必要不离校的严格管理,学生外出考察、对数据调研和收集的工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在数据叙事教学模块中的第一个图解信息设计的主题设定上,笔者选择容易获取影像数据和叙事过程的生活性题目,由此不但能够分解设计步骤、发现设计问题,也能够对建立在事实依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设计思维过程进行细致考核。例如一个以“碗装方便食品食用图解”为主题的实践课题中,前期阶段要求学生在校园超市内购买商品后,先用手机进行从如何撕开塑封膜到一次性餐具的垃圾分类处理这一完整的视频数据记录,再从视频中抽取关键步骤画面作为后续图解符号设计的依据;在中期阶段,学生不但要进行合理的叙事结构编排,还要结合在信息设计理论课中讲授的符号类型与作用进行该主题的图解信息符号设计;后期阶段按照叙事逻辑完成该主题的信息视觉设计表达。此外,学生在课题进行中同样可以对校园碗装方便食品的品牌、口味喜好、消费频率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再运用数据统计图表现作为该主题训练的子栏目。
(四)课程后续设置
设计学科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课程衔接设计进行阶梯式训练,这就需要设置课程模块进行不同课程组合式的连贯训练。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和几轮专业培养方案的运行总结,可在后续进一步完善为信息设计Ⅰ与信息设计Ⅱ共两个难度梯度教学的课程设置。信息设计Ⅰ的课程教学侧重训练学生适应和初步具备逻辑组织、获取事实数据进而产生具有依据性的视觉转化能力,而不是单纯为画面表现;信息设计Ⅱ的课程在继续贯彻逻辑素养的培养主线上,将重点突破静态、传统媒介的表现方式,在加入相关编程学习后鼓励学生在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形态处理和数据可交互性上有所实验突破。
结语
在科技与艺术的边界逐渐模糊和融合的时代下,“新文科”建设方针的提出使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标准,要求学生设计思维的必须发生转变,这也成为设计类专业教学难点和是亟待通过课程实践解决的问题。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信息设计课程重在引导学生跨界学习,强调感性与理性思维模式的交叉、视觉塑造与逻辑组织的兼具以及强调创新与整合力的培养,即为一个合适的平台,同时也需要教学实践的探索优化。本文基于笔者近些年在信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上的探索积累,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因文章篇幅有限,顾无法对课程教学中反映出的所有细节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详细展开,仅做抛砖引玉式陈述,希望能够为国内院校在信息设计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上提供一些思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