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2022-10-09张天浩

西藏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张天浩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现在该意识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1]。随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热潮。检索CNKI数据库发现,截至2022年5月1日,刊载于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或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共计1922篇。高频词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71次)、“中华民族共同体”(491次)、“中华民族”(355次)、“民族团结”(120次)等。其中,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实践路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命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必然离不开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学界主要从国内和国际,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其生成和发展必然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研究,学者们的表述尽管各有差异,但基本上主要聚焦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和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任务和现实需要、国际问题和边境地区发展的共同作用等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和基本国情

中国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土壤。通过分析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发现,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本前提和现实基础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刘永刚认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仅是各民族实现自我发展的基本前提,还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概念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2]又如,张伦阳和王伟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的研究中也认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仅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政治保障,还贯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并形成和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任务和现实需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话语创新,还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建、共担、共享命运共同体的意涵,是新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必然结果。如马俊毅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化之路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也离不开民族事务治理与统一多民族社会的整体性发展,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民族事务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科学性治理的现实需要。”[4]与其持相似观点的学者陈辉也认为:“新时代,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破坏仍然存在,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仍然不容忽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纲’”[5]。

3.国际问题和边境地区发展的共同作用

曾燕和赵丹在其研究中认为:“进入新时代,国际国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给中国的前进道路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需要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学共乐,还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从容应对一切的思想武器。”[6]龚晓潇和孟楠也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风险挑战的研究中认为:“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仍存在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思想的流毒,因而,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共享社会稳定,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汇聚成强大精神纽带的最好诠释。”[7]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理论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命题,承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内蕴着深刻的形成逻辑。关于这一思想的理论支撑,学界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通过梳理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发现,当前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之源。杨文顺和韩艳伟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深刻阐述了民族团结、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所揭示的民族产生、发展进步、融合消亡的客观规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提供了理论方向。”[8]与其持相似观点的学者秦玉莹和郝亚明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科学理论依据和系统指导原则,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重要构成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认同导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关系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发展原则,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依据”[9]。

2.理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科学指南。王华华和王永益通过分析党的百年历史、重大会议精神和主要领导人的相关讲话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中逐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团结繁荣、民族社会改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新格局、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正确的中华民族观,不仅体现着鲜明的人民性和民族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重要理论来源”[10]。

3.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民族文化、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如乌小花以蒙古族“乌兰牧骑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为研究视角认为:“蒙古族的乌兰牧骑文化,作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以新的形式赋予了其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还成为了新时代服务新型社会关系建构的重要文化资源,显现着鲜明的时代性和人民性,不仅发扬了老一辈乌兰牧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结合基层社会生活需求实际,在为农村牧区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服务中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新贡献。”[11]张莉在研究中表明:“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蕴的文化发展思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公义为先’‘和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最佳诠释,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属性和现实的依据”[12]。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

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是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也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必然路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

国内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在概念上关涉民族精神、政治定位、多元一体、历史变迁和认同意识等角度。

1.民族精神共同体论

当前学界的部分学者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研究。马俊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国家统一,民族、人民团结’的理论发展与提升,其实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是与国家建构、国家能力、国家治理、文化认同、民族团结、民族精神复合形成的哲学内涵及理论面向”[13]。

2.政治定位认识论

李卉青和刘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政治定位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政策延续性、现实回应性、理论创新性三大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显现着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延续性;‘中国化’强调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国基本国情及现实挑战的回应性;‘最新成果’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创新性”[14]。

3.多元一体格局论

有学者基于多元一体格局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学者有丹珠昂奔、宋才发。他们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格局,多彩多样的多元组成一体,蕴含着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传统等基因,是一体的活力、动力和发展力;根本统领的一体,蕴含着同一国家、同一制度、同一理想、同一目标和同一任务,是引领多元的思想指导和道路引导。”[15]“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共同的国家疆域、共有的历史记忆、共认的价值体系、共有的精神家园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体。”[16]

4.历史变迁必然论

还有部分学者则是聚焦历史变迁的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研究。如朱碧波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共同体’‘共同体意识’‘共同体存在’等价值观念内化为国民意识的重要体现,潜藏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目标诉求、共生的群体心态、共享的公民身份、共通的文明体认等多重意蕴”[17]。

5.认同意识建构论

还有部分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讨论主要聚焦于认同意识建构视角。如郑旺全和赵晓非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的研究中认为:“党和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建设,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包括祖国疆域、历史、文化、政党、制度等构成要素,又涵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三个层面的‘五个认同’”[18]。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通过梳理当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逻辑的研究发现,学界主要聚焦于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1.文化逻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指向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如张前和张晓红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实践的研究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活的文化作用、内容、导向,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实践对传承的表达、思想对外在化转换的引领,通过中华文化认同的外显,对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意蕴作用的逻辑”[19]。他们还认为:“文化目标、载体、方法以文化内聚力、影响力、认同力的提升,通过价值表达的利益性诠释、主体说服的情感性共鸣、动力激发的心理性契合,链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19]。

2.历史逻辑

历史是理论创新的见证。分析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历史逻辑的研究成果,代表性学者有龙金菊、高鹏怀、方堃、王小兵等。龙金菊和高鹏怀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历史性的价值凝练,是中华民族在发生发展中生成的巨大历史遗产的创新和发展。”[20]方堃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紧密相连,还是奠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1]。

3.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当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逻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逻辑起点”“重要路径”和“奋斗目标”等逻辑理路。姚贱苟和于恩洋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研究后认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主要可从人民本位上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团结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联结;从经济合作上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互动;从文化交融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实现”[22]。

4.理论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的结合,不仅体现着民族工作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还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必然性和人民群众主观选择的统一。何文钜在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的研究中认为:“‘主线论’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地位,是对‘是什么’的回答;‘中华民族共同体论’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是对‘为什么’的回答;‘两个结合论’‘争取人心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论’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是对‘怎么办’的回答,这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23]。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实践路径研究是当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要研究和视角,也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目前,大多数学者主要聚焦于节日纪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教育、民族事务法治化和“互联网+”等路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节日纪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立足节日纪念,拉进传统节日在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符号要素和形式要素等方面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距离,也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杨秀芝在关于传统节日如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研究中认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常态机制,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和推动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24]。笔者认为:“纪念活动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通过历史空间的重现构建、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文化传统的承续创造等,不仅有助于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引领中华民族战胜风险挑战、增强中华民族国家认同,还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25]。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也是当前学界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的聚焦点,研究者普遍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力量,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要求。如张立辉和许华峰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例,对新时代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26]赵刚和宋鹏也认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要基于民族活动的实际,凸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发展道路理念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念,还要从民族活动的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上找准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27]。

(三)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命线”

聚焦该方向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学校教育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命线”。杨胜才和余凤通过研究高校的教育来探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认为:“学校教育要在‘基础、基层和基本’等环节铸牢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指出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应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教育理念,着眼思想、活动、文化、理论和机制等教育维度,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校教育的思想基础、情感基础、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以铸牢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8]邓雅珺和袁梅在研究中认为:“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应该打造通用教育平台,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享’平台。联动机制是促成‘联享’平台共享创建的保障,实质应用是推动‘联享’平台共享优化的导向,互利共赢是增进‘联享’平台共享发展的标尺”[29]。

(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基础

通过梳理和分析当前学界的主要研究发现,还有一部分学者则是立足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来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路径,普遍认为:以法治化路径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基础,还事关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主权利益。宋婧和张立辉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宪政制度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将现代国家建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的制度选择和法理塑造结合起来,还需要借助民族国家建构的政治法律制度,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历史文化共同体到政治法律共同体转型。”[30]田钒平基于民法典的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进行了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民法典》实施为基础,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可根据《立法法》《民法通则》等相关规定,变通或补充法律规定来协调风俗习惯和民事法律之关系的实效,进而在阐明《民法典》未规定授权变通或补充原因的基础上,作出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对民事法律进行变通或补充的决定,将各民族成员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行为纳入法治轨道”[31]。

(五)“互联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必然

“互联网+”也是当前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的一个方面。马惠兰在研究中认为:‘互联网+’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需要强化网民的民族平等观念,增进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理解;增加传播内容的光明面,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断强化依法治网,建立健全网络涉少数民族言论的相关法律法规。”[32]王卓认为:“在网络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需要继续扩大网络主体的教育范围,丰富网络时代中的教育形式,坚持教育主体为主导,增强其网络影响力,并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的媒体素养”[33]。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于其不仅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创新,还在实践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对“民族”概念的话语转变与超越发展,还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纵观当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意义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承海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篇’的解答,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有历史继承和时代创新,还有中国品质和全球视野,显现着多维度和新内涵的时代特点。”[34]持相似观点的马宇飞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对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判断,是对新时代国家民族政策的新反思,也是对新时代国家民族话语的新引领”[35]。

2.“民族”概念的话语转变与超越发展

郝亚明和赵俊琪基于话语转变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研究,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的话语转变与超越发展,是‘命运一体’和共同性纽带的相统一。”[36]吴映雪和赵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国民与民族三重意涵的统一,即是一个被国家领土和主权边界框定的国家共同体,是一个超越宗族、臣民、狭隘地域、阶级等多重内部他者的国民共同体,也是一个在历史进程中由多元组成一体的民族共同体”[37]。

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当前学界部分学者的共识。张三南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继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关切国内和世界民族问题的思想脉络,呈现了再释中华民族的概念学意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意义,呈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属性,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成果”[38]。郝亚明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话语体系之间的延续,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及现实挑战的回应性,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创新”[39]。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价值

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价值研究,主要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指引、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指南和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等方面。

1.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指引

郝亚明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不仅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40]钟海燕和贾学峰也持相似观点,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和‘本’,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向同行,不仅有助于加强中华文化认同,还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41]。

2.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实践指南

青觉和徐欣顺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开展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规范和实践引领,即建立起了保障性的现代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政党—国家的组织化形态,通则性的法治化体系,动力性的民主化体制,基础性的民生类制度及共通性的精神家园。”[42]宋才发在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国家凝聚力的思想基石、精神纽带和精神力量,也是现代化国家建构的精神内核,更是当代中国繁荣发展的实践指南”[43]。

3.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

陈瑛和郎维伟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再探析的研究中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就是立足于培育和提升‘五个认同’的具体要义,以认同为基础概念,将其落实于国家和政党的建设、制度健全、凝聚价值共识,以及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44]张伦阳和王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是丰富而多维的,其实践价值在于对‘五个认同’的积极推进,是以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为价值导向的逻辑展开”[3]。

五、结语

目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认为未来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拓展深化。首先,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向度。目前学界的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内容和贡献,而对其背后内蕴的认识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证研究则较为薄弱,即便有研究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和实践探索,但基于实证调查视角来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准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其次,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学科供给,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视野。目前学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而基于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治理、民族经济和民族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再次,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问题意识,凸显研究内容的多维与综合。当前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大都基于宏观的研究视角,但对城市和非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关注不够,特别是固边兴边富民机制体制研究成果不多。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爱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