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35、IL-1β及IFN-γ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2022-10-09刘莉戈春城黄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菌斑炎性牙周炎

刘莉 戈春城 黄婧

牙周炎是以牙周组织的进行性破坏为特点的一种疾病,据统计95%的牙周炎患者为慢性牙周炎[1]。慢性牙周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附着丧失、牙周支持组织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试验证实牙菌斑微生物感染是引发牙周炎的主要原因[2]。相关临床实验发现,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袋中存在约108个细菌,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免疫反应、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重要原因[3-4]。目前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以消除菌斑微生物为基础,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有部分患者在牙周袋过深等多因素的影响下,菌斑没有办法清除完全,容易引起疾病复发[5]。随着对牙周病的不断深入认知,临床发现患者龈沟液中一些细胞因子能够反映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可作为慢性牙周炎早期诊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6]。对此,本文就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及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表达与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126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归为研究组。其中男66 例,女60 例;平均年龄(37.02±4.48)岁。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慢性牙周炎[7];②在本院治疗,且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无缺损;③1年内未接受任何牙周治疗;④近一个月内未接受抗生素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有血液系统或传染性疾病者;②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③心、肺、肝、肾等功能异常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⑤明显错颌畸形者;⑥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如:妊娠期、哺乳期或生理期。

另纳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1 名健康人群,归为对照组,其中男56 名,女45 名;平均年龄(38.12±5.18)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院伦理委员批准同意,受试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及牙龈出血等。

IL-35、IL-1β 及IFN-γ 检测方法:首先,选取受检者4 个象限的牙齿(以第一磨牙为主)的颊侧近中或远中位点作为受试点,注意牙齿颈部需要无缺损及充填体;使用无菌棉球将受试牙的牙面及牙龈擦拭干燥,气枪吹干,棉卷隔湿。于受试牙的龈沟或牙周袋内插入30 号吸潮纸尖,遇到轻阻力时停止,静置30 s 后拿出,立即存入200 mL PBS 缓冲液的试管中密封,于-8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所有受检者龈沟液中IL-35、IL-1β 及IFN-γ 水平,试剂盒购自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遵循说明书操作。参考值:IL-35>8.59 pg/mL,IL-1β>12.50 ng/mL,IFN-γ>3.22 pg/mL,为异常升高[8]。

1.3 随访

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随访6 个月(随访截止日期:2021年10月),按照预后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无附着丧失等症状)与预后不良组(附着丧失1~2 mm,牙周袋深度>4 mm)[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OC 曲线分析检测IL-35、IL-1β 及IFN-γ水平对慢性牙周炎的预测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IL-35、IL-1β及IFN-γ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35,IL-1β and IFN-γ between the 2 groups(±s)

表1 两组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35,IL-1β and IFN-γ between the 2 groups(±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n 126 101 IL-35(pg/mL)11.76±5.37 5.16±2.16 11.617<0.001 IL-1β(ng/mL)23.10±5.86 6.78±2.54 26.085<0.001 IFN-γ(pg/mL)3.34±0.86 2.33±0.78 9.162<0.001

2.2 不同预后患者中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

随访结束,预后良好患者88 例。预后良好组患者的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患者中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35,IL-1β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表2 不同预后患者中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L-35,IL-1β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is(±s)

组别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t 值P 值n 88 38 IL-35(pg/mL)10.26±3.22 15.23±4.85 6.772<0.001 IL-1β(ng/mL)16.26±5.48 38.95±6.48 20.166<0.001 IFN-γ(pg/mL)2.98±0.88 4.16±0.77 7.163<0.001

2.3 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吸烟史、牙龈出血、糖尿病、龈下菌斑、IL-35、IL-1β 及IFN-γ 水平升高为影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2.4 IL-35、IL-1β 及IFN-γ 检测对慢性牙周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IL-35、IL-1β 及IFN-γ 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79,大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见表4、图1。

表4 IL-35、IL-1β 及IFN-γ 检测对慢性牙周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Table 4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IL-35,IL-1β and IFN-γ levels in chronic periodontitis

图1 预测价值曲线图Figure 1 The predictive value

3 讨论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口腔感染性疾病,作为一个持续性的炎性反应,容易在患者缓解期及急性发作期间反复交替,最终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0]。既往研究发现,TNF-α、IL-6 作为炎症介导的活性细胞因子,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水平高于健康口腔志愿者,说明两者与牙周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11]。除TNF-α、IL-6 与牙周炎发生关系紧密外,牙周炎炎性反应发作时,牙周袋中的微生物或脂多糖等分泌物会通过受损上皮进入患者的血液系统,从而引起单核巨噬细胞活化,释放出IL-35、IL-1β、IFN-γ 等炎性因子[12]。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证实,在牙周组织的破坏机制中,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直接介导作用[13]。

IL-35 作为一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炎因子,由调节性T 细胞分泌,能够促进抑制性T 细胞的分泌,调节全身免疫状态,当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时,IL-35 呈现高水平表达[14]。相关研究发现,慢性牙周炎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IL-35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5]。IL-1β 是一种特异性急性期炎性指标,具有促进黏附分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不但能促进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化,还会导致其他炎性因子表达和释放[16-17]。相关文献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牙周膜细胞的增殖,参与了牙周炎的发展[18]。IFN-γ 为Th1 细胞的中心细胞因子,临床试验发现,IFN-γ 具有抑制骨吸收的特性,能够减少破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吸收量[19]。在牙周炎中,IFN-γ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并减弱其活性的作用,以抑制根尖免疫炎症反应,IFN-γ 也可诱导根尖周组织产生其他炎性因子等加速根尖的组织破坏[2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35、IL-1β 及IFN-γ 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该变化在预后不良患者中更为显著,提示三者的高水平变化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病具有一定联系。

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吸烟史、牙龈出血、糖尿病、龈下菌斑、IL-35、IL-1β 及IFN-γ 水平升高是影响慢性牙周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针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手段,对疾病后续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ROC 曲线结果显示,IL-35、IL-1β 及IFN-γ 三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979,大于三者单独检测。由此可见,IL-35、IL-1β、IFN-γ 三者联合检测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价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预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综上所述,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35、IL-1β、IFN-γ 水平异常升高,联合检测对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具有意义。

猜你喜欢

菌斑炎性牙周炎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NLRP3炎性小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固定义齿修复后基牙牙龈炎继发龋的临床观察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