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腺癌CT征象与Ki67、PNCA及p53蛋白的相关性

2022-10-09卢艳丽万宏燕吴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征象毛刺腺癌

卢艳丽 万宏燕 吴俊

肺癌根据其发病机制、临床病理不同可分为腺癌、鳞癌等多种类型。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肺腺癌所占比例已超过肺鳞癌,成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1]。CT 检查可有效反映出患者肺部改变情况,其影像学征象有助于临床诊断,是临床早期筛查诊断肺腺癌的有效手段。目前关于肺腺癌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多生物学因子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为肿瘤的生长与其增殖形态和影像学表现相关[2]。Ki67 蛋白属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在癌变组织中恶性程度越高,Ki67 蛋白的表达越强[3]。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NCA)也称为周期蛋白,其合成情况与细胞的周期有密切性关系,是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指标[4]。多数肿瘤患者中可见p53基因出现结构与表达的异常,p53基因突变后可导致细胞无限增长,同时可促使肿瘤细胞增生[5]。本研究旨在分析Ki67、PNCA、p53 蛋白与肺腺癌CT 征象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187 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在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腺癌者,以患者癌组织作为观察组,取距离癌组织5 cm 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1 例,女46 例,平均年龄(55.16±4.15)岁,病理分级:Ⅰ级58 例,Ⅱ级89 例,ⅢI 级40 例[6]。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术前均进行CT检查;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肺腺癌,符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中相关诊断标准[6];④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入院前进行过分子靶点或放疗等;②合并其他部位肿瘤者;③非首次手术治疗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Ki67、PNCA、p53 蛋白检测

Ki67、PNCA、p53 均使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鼠抗人Ki-67 抗原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鼠抗PNCA(PC10)单克隆抗体、鼠抗人p53 蛋白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均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实验中以空白实验替代阴性对照,以已知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结果判读:Ki67:细胞核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PNCA:细胞核呈清晰棕色为阳性;p53:细胞核内有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高倍镜下(×400)5 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4%为0 分、4%~24%为1分、>24%~49%为2 分、>49%~74%为3 分、≥75%为4 分;染色强度:0 分为无色、1 分为淡黄色、棕黄色为2 分、棕褐色为3 分。根据两结果相加得分计算:积分低于3 分为阴性,3 分以上则为阳性,得分越高,阳性表达越高[7]。

1.2.2 CT 检查

检查仪器:采用西门子64 排多层螺旋CT。扫描范围:选取相应的序列进行扫描,扫描范围胸锁关节到横膈。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 kV,扫描层厚为7 mm,层距7 mm,螺距为1.375∶1,扫描视野为25 cm×25 cm。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平扫后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英国Mallinckrodt 公司产品),以5 mL/s的流率经肘静脉团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胺注射液(优维显)50 mL,等渗盐水40 mL,延迟扫描时间为13~16 s 双期或三期扫描。扫描完成后使用相关图像处理工作站,由2 名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织中Ki67、PNCA、p53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Ki67、PNCA、p53 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

图1 Ki67、PNCA、p53 蛋白高倍镜下免疫组化图(SP,×400)Figure 1 Ki67,PNCA,p53 protein under high magnific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map(SP,×400)

2.2 187 例患者CT 表现

患者典型CT 图像可见:病灶多为实性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同时可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见图2。

图2 肺癌患者CT 典型表现Figure 2 typical CT finding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2.3 不同CT 征象中Ki67 表达情况比较

有分叶征、毛刺征患者Ki67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分叶征、毛刺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患者PNCA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毛刺征、肿瘤边界不清晰患者p53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肿瘤边界清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CT 征象中Ki67 表达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Ki67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CT signs[n(%)]

3 讨论

肺癌分子水平的改变可通过临床、病理方面的一些指标反映出来,而能否通过宏观检测方法在术前了解其蛋白水平的变化是近几年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由于其生长方式不同,所表现的CT 征象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本研究中,CT 检查中可见患者病灶多为实性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同时可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腔积液。

Ki67 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可反映出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侵袭力。研究显示,在肺腺癌患者中Ki67 表达明显增加,且Ki67 高表达者复发率也越高,总生存率则明显降低,预后情况不理想,因此,认为Ki67 高表达者在手术治疗后仍需积极进行辅助治疗[8]。也有研究显示,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其抗原抗体反应中Ki67 抗原阳性的检出率为负相关[9]。本研究结果发现,肺腺癌病理组织中Ki67 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在有分叶征、毛刺征患者中为高表达,可能与Ki67 高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有关。Ki67 作为细胞周期调节的重要因子,表达高低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可为临床评估肿瘤细胞增长提供相关参考[10]。

PNCA 是DNA 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在细胞周期G1/S 期中合成,在M 期会降到最低水平,对DNA 合成以及细胞增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1]。有研究发现,PNCA 作为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核内因子,其与肺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程度越低的肺癌其PNCA 表达越高,提示PNCA 可为肺癌恶性程度、分化程度评估提供参考[12]。在本研究中,PNCA 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在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患者PNCA 表达明显升高,提示PNCA 在肺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加强对这一类患者的综合治疗,以便获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有研究发现,一旦p53基因发生突变,p53 蛋白失活,细胞分裂失去节制,可导致癌变发生,人类癌症中约有一半是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失活导致,p53也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13-14]。有研究认为p53基因的表达与肺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p53基因突变后可促进癌细胞增长,并影响细胞内蛋白降解,进而促进肿瘤发生转移[15]。本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p53 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且有毛刺征、肿瘤边界不清晰患者中p53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肿瘤边界清晰者。毛刺征是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瘤外生长与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所致,此种现象表明肿瘤具有较强的浸润及转移能力,而存在毛刺征及肿瘤边界不清晰者中p53 表达均明显增高,可能与p53 可刺激癌细胞增长有关[16]。

综上所述,Ki67、PNCA、p53 蛋白表达情况与肺腺癌CT 征象存在一定相关性,对肺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征象毛刺腺癌
晚期肺腺癌患者奥希替尼后线治疗耐药后基因突变模式研究
管状腺癌伴有黏液腺癌分化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挤压研磨技术应用于电磁阀阀芯去毛刺工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在老年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我国科学家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一种零件毛刺去除方法的探讨
新买的凉席该怎样除刺
从草书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看波洛克的抽象画
良、恶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研究及超声及CT的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