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Hcy和D-D联合检测在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2022-10-09朱烨然李玉仙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例数二聚体血栓

朱烨然 李玉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发病率逐渐提高。AMI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其中,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增加,与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不同。青年冠心病患者比较独特,多无先兆,起病急,常因STEMI 就诊,甚至会在院外发生猝死,因此应给予高度关注。有研究显示[1],STEMI 患者如果延误的时间超过90 分钟,将会大大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所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在诊断STEMI 时主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使用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这些方法相比,生物标志物检查更为方便、快捷,可以在检测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之后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面的评估[2]。本文通过比较青年STEMI 患者与心绞痛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分析其联合检测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及疾病预防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符合2019年STEMI 诊治标准[3]诊断的青年(年龄<45 岁)患者137 例作为观察组,男性78 例,女性59 例,平均年龄(31.24±1.01)岁。另选择同时期137 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76 例,女性61 例,平均年龄(31.26±1.03)岁。纳入标准:出现急性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异常(ST 段抬高,病理性Q 波;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高于正常值。排除标准:严重的肝功能和肾功能障碍;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2 方法

①记录患者临床基线特征: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冠心病危险因素(如既往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家族史、高脂血症)及既往冠心病史、脑卒中史等;②记录患者CRP、Hcy、D-D 水平等;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Hcy 的标准值小于等于15 μmol/L,CRP 标准值小于等于10 mg/L,D-二聚体标准值是小于等于0.5 mg/L,如果超过上述标准值即为阳性[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n(%)]

一般资料年龄(岁)收缩压(mmHg)性别吸烟酗酒职业非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男女有无有无农民农民有无有无有无对照组(n=137)31.26±1.03 130.64±23.69 76(55.0)61(45.0)65(47.0)72(53.0)81(59.0)56(41.0)25(18.0)112(82.0)74(54.0)63(46.0)71(52.0)66(48.0)84(61.0)53(39.0)观察组(n=137)31.24±1.01 129.98±24.03 78(57.0)59(43.0)63(46.0)74(54.0)79(58.0)58(42.0)28(20.0)109(80.0)73(53.0)64(470。)69(50.0)68(50.0)83(60.0)54(40.0)t/χ2值0.1623 0.2289 0.0593 0.0586 0.0601 0.2105 0.0147 0.0584 0.0153 P 值0.8712 0.8191 0.8076 0.8086 0.8064 0.6463 0.9036 0.8090 0.9015

1.3 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清CRP、Hcy、D-D,记录并分析血清CRP、Hcy、D-二聚体水平检测以及血清CRP、Hcy、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的阳性数。对比3 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性能,包括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三个方面。灵敏度的计算方式为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特异性的计算方式为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的计算方式为(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人数×100%。假阳性指的是原本是阴性,但是检查结果为阳性,假阴性与之相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RP、Hcy、D-二聚体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Hcy、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RP、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Hcy,D-dimer levels(±s)

表2 CRP、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Hcy,D-dimer levels(±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n 137 137 CRP(mg/L)19.28±2.49 41.47±7.82 31.65<0.05 Hcy(μmol/L)21.32±3.19 39.85±6.08 31.59<0.05 D-二聚体(mg/L)0.76±0.65 0.99±0.87 25.00 0.0138

2.2 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青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结果比较

观察组血清CRP、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阳性数明显高于单独检测,三联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都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见表3。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检测,联合检测95%CI为0.924~0.961。见表4。

表3 CRP、Hcy、D-二聚体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n(%)]Table 3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single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CRP,Hcy and D-dimer indicators[n(%)]

表4 CRP、Hcy、D-二聚体指标表达对STEMI 的诊断价值Table 4 C diagnostic value of expression of RP,Hcy and D-dimer in STEMI

3 讨论

STEMI 通常是患者存在冠状动脉斑块损伤的基础上,形成急性闭塞性的血栓导致的[4]。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冠心病患者总体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占比在3%~10%,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占比高达16%,因此分析青年STEMI 患者发病的临床特征为STEMI 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5-6]。

D-D 指的是在溶血酶的作用下交联纤维蛋白生成的特异性的降解物,它是机体中一种重要的血栓标志物和高凝状态标志物,在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中,D-D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冠心病和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冠状动脉血栓对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青年心绞痛患者和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D-D 超出正常标准,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D-D 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栓大部分出现在中小动脉的末端,血栓的体积比较小,所以继发性纤溶之后血清当中的D-D 水平相对比较小,单独使用此种检测方法时,诊断意义不高[8]。

CRP 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中血清中的CRP水平较低,当机体出现创伤、梗死或者是急性炎症时,CRP 的水平会明显增大[9]。CRP 和血栓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血栓又会引起卒中、心梗以及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者指出,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 水平持续大于200 mg/L时,预示着极有可能发生心脏破裂的情况[10]。CRP 水平可以反应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且和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有学者指出,CRP 能够诱导不同种类炎性介质的分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核细胞内膜浸润,CRP 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和动脉斑块化程度密切相关,如果患者的CRP 水平异常升高往往意味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 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味着心肌细胞坏死与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CRP 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中拥有良好的鉴别价值。

Hcy 表达异常容易引起血管内皮失调,同时还会影响脂质的正常代谢,诱导平滑肌细胞转变成泡沫细胞,大大降低血管的弹性,进而导致机体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失去平衡,加速血栓的形成,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因而可以将Hcy 的异常升高当作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11]。同型半胱氨酸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机体中的Hcy 代谢紊乱时,Hcy 水平超过10 μmmol/L 时,将这种情况叫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它会生成许多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是机体中甲基转移反应的竞争抑制剂,它会降低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对甲基化产生干扰[12-13]。Hcy 在一些病理作用下,会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容易导致高血压、血管再狭窄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14]。在本次研究中,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cy 水平远远高于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可以利用Hcy 水平辨别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在青年心绞痛患者和青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血清CRP、Hcy、D-二聚体水平均异常表达,但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RP、Hcy、D-二聚体水平更高,差异比较显著,可以据此特点准确辨别患者的疾病类型[15]。

猜你喜欢

例数二聚体血栓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