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对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10-09车世钦李承鑫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肌力脊髓膀胱

于 敏 车世钦 李承鑫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 , 辽宁 大连 116001 )

脊髓损伤是一种以脊髓结构及功能受损导致机体发生功能性障碍的疾病[1]。据功能性障碍程度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两类。前者是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痛、触、温等感觉完全丧失[2];后者是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仍有部分感觉残留[3]。该病高发于老年[4],患者因机体功能缺损或丧失,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5]。临床中对老年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多选用康复、针灸、营养神经等。本研究甄选我院老年脊髓损伤患者病例76例,探究综合康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选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76名,根据发病时间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包含患者38人,对照组,男20人,女18人;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为(63.23±14.27)岁;病程2-20个月(15.22±4.09)个月。观察组,男19人,女19人,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为(63.28±14.30)岁;病程2-19个月(15.25±4.11)个月。76名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标准。(1)诊断标准:参凭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于2019年颁布的《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6]:①外伤病史;②经MRI检测提示腰椎及以下出现脊髓损伤;③伴有脊髓损伤平面下的痛、触、温及运动感觉障碍。(2)纳入标准:①符合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标准;②年龄在55-75岁范围内波动;③发病时长<24个月;④76名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权同意书。(3)排除标准:①伴重度肌无力、肋骨及上肢骨折、周围神经损伤;②合并严重的呼吸、循环、免疫系统疾病;③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依从性较差者;④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对应肢体同时出现运动及感觉障碍。

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38名患者进行一般康复训练,内容包含:床上训练、关节松动、抚触按摩等。对观察组的38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内容包含:叩点膀胱法、心理辅导法、核心肌力训练法及低频脉冲治疗法。取患者仰卧位,术者用双手手指于患者耻骨区进行连续轻叩,并记录每次叩点时患者排出尿量,叩点膀胱后对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每天于8时、10时、14时及18时对患者进行叩点膀胱康复法,每次叩点时间持续30分钟。每天嘱患者饮水量约1L左右。于每天患者首次叩点膀胱治疗结束后进行心理辅导治疗,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7],耐心为患者解答疑惑,排解心中苦痛,利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为患者讲解,及时更正患者过激或不良情绪、行为。核心肌力训练是对患者的腰腹肌进行针对性训练。核心肌力训练主要取患者卧床姿势,取患者仰卧位屈膝,将双足置放于床面,在术者协助下完成收腹抬高、双足交替抬高、屈髋、臀桥、仰卧起坐等训练[8]。每天1次,每次持续40分钟。核心肌力训练结束后运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双腓肠肌、骶尾部及髋部的电刺激康复治疗。选择患者适应的刺激频率[9],一般为10-50Hz之间,每部位治疗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治疗1次。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4个月。

3 观察指标:(1)膀胱功能评分。利用多普勒彩超对患者自主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进行探测[10],若自主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50ml,且患者可自如控制排尿,得0分;若自主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在50-150ml之间,且排尿意识略迟缓,得1分;若自主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在150-250ml之间,且尿失禁,得2分;若完全无自主排尿意识,依赖导尿,得3分。(2)足底压力。运用足底压力器对患者脊髓损伤侧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踇趾及足中部压力进行探测[11]。(3)下肢肌力分级。下肢完全瘫痪,为0级;下肢出现肌肉轻微收缩,为1级;下肢可抬离床面但只能水平移动,为2级;下肢可抬离床面自如运动,但无抗阻能力,为3级;下肢可自如运动并抵抗轻微阻力,为4级;下肢肌力正常,为5级[12]。(4)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探究[13],分别从生理能力、疾病康复情况、生活能力等8个方面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高则代表患者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5 结果

5.1 2组膀胱功能积分情况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膀胱功能积分情况对比分)

5.2 2组足底压力情况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踇趾及足中部压力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踇趾及足中部压力升高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2组足跟外侧、足跟内侧压力情况对比

表3 对照组及观察组踇趾及足中部压力情况对比

5.3 2组下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下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观察组下肢肌力分级增加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下肢肌力分级情况对比级)

5.4 2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分)

讨 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钙流失等因素导致骨骼结构改变、易受损。脊髓损伤是一种以脊髓结构及功能受损导致机体发生功能性障碍的疾病。脊髓损伤后会致使对应肢体出现运动、神经或感觉系统障碍[14]。老年人由于年纪大,自主能动性差,当发生脊髓损伤后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由于脊髓受损后会出现短暂的脊髓休克期,致使损伤平面以下多种反射迟缓[15]。同时膀胱的排尿反射也会丧失,大多腰骶部以下损伤患者会出现尿潴留、尿失禁表现[16-17],若不能及时修复膀胱功能会导致患者长期使用尿袋,甚至会出现泌尿系感染,肾脏功能衰竭等表现。叩点膀胱法是通过节律性点击耻骨区,通过刺激和兴奋排尿中枢诱导膀胱恢复排尿反射。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观察组膀胱功能积分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表明叩点膀胱法可通过刺激膀胱发生排尿反射,迫使尿道括约肌收缩与舒张,修复膀胱功能。脊髓损伤后下肢肌力减弱、步行质量缺损、肢体平衡能力丧失。核心肌群主要由腹横肌、腹直肌、腰方肌等组成,脊髓功能正常是机体核心稳定的重要前提。研究通过核心肌力训练法对腰腹部重要肌群进行唤醒、锻炼、修复。通过诱导脊髓α神经元兴奋控制肌肉纤维组织[18]、整合神经兴奋后介导肢体运动姿势的协调性。电刺激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电脉冲促使目标神经元修复,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肢体循环。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踇趾、足中部压力及下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足跟外侧、足跟内侧、踇趾、足中部压力及下肢肌力分级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表示核心肌力训练法及低频脉冲治疗法具有提高肌肉神经敏感性、改善肢体协调性等作用。老年脊髓损伤患者因身体长期遭受制动,过度依赖他人等因素出现易怒、焦躁、郁闷等心理。心理辅导法是在前期康复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精神层次进行治疗与疏导,舒缓患者紧绷情绪[19-20],使其配合医护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程度更明显(P<0.05),说明综合康复治疗具有舒缓情绪、调动治疗积极性等功效,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治疗可通过修复膀胱功能、诱导脊髓α神经元兴奋、促使目标神经元修复、舒缓情绪等方式改善老年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制动、尿潴留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肌力脊髓膀胱
非特异性颈痛患者肌力评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得了膀胱憩室怎么办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新手术为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