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遗产地博物馆城市”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10-08肖彩雅

海交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泉州遗产

肖彩雅

2022年7月23—25日,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以下简称“海交馆”)与泉州师范学院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承办的“世界遗产地博物馆城市”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众多文化遗产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博工作者会聚于此,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及博物馆发展”两大议题作深入交流与研讨。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会

7月24日,大会开幕式在海交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李伯群局长主持,泉州市人民政府陈小辉副市长致欢迎辞,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陈尚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泉州市政协周真平副主席、泉州市人民政府吕秀家副秘书长出席。

开幕式结束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前副主席、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郭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姜波做主旨报告。

郭旃的主旨报告题为《从“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议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保护》,该报告对世界遗产项目命名关联的主题、内涵、特征和背景及文化线路的属性、要素、作用和意义做分析,同时对史迹、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及其保护哲学、遗产本体与环境脉络的关系等提出自己的见解。郭老师认为世界遗产的效益是为和平做出贡献,为民众提供依赖和保障,让人们充分了解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造福于未来。他就“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一系列遗产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这个重要的世界遗产得来不易,它和海洋丝绸之路和陆地丝绸之路有着不容置疑的特定关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好这样的遗产,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使命和光荣。

姜波教授的主旨报告为《大海的方向:海洋类博物馆与海洋考古文物展综述》,该报告对我国涉海类博物馆的发展和海洋文物展的情况作系统梳理,对涉海类博物馆、涉海文物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文博行业的新进展与新趋势。把泉州海交馆及其所做的展览放在全国的视野里,既展现出泉州海交馆的重要地位,同时对怎么样做好海洋类的展览,具有启发意义,契合了世界遗产地博物馆城市学术研讨会的主题。

分组学术研讨

此次会议学术讨论分为二组,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王铭铭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研究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傅晶研究员主持。研讨内容有“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及博物馆发展”两大议题,择其概要叙述如下:

一、世界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

傅晶研究员提交的《泉州世界遗产的整体认知与可持续管理》一文,首先分析了泉州世界遗产独特的整体价值特征体系。它支撑了10—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的繁荣。从国家意义来说,泉州是作为国家窗口,见证了贸易往来,见证了文明互鉴,见证了文化交流。从地方来讲,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整合式发力,达到多元繁荣的结果。其内在的支撑,是政府和官方文明复合的机制,这也体现在制度保障和多元社群上。泉州世界遗产是一个有着宏大的价值主题,突破国内各类保护身份构成的体系。其后她就如何传承、保护泉州世界遗产提出自己的建议,她认为确保对所列入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泉州打造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的工作重点。遗产保护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泉州申遗成功只是起点。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前会长、《海交史研究》主编谢必震教授提交的《世界文化遗产与泉州社会》一文,从三方面来阐述世界遗产保护对泉州社会的影响。其一,充分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对泉州古城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泉州世界文化遗产内涵,理解世界文化遗产是泉州古城的根与魂,才有可能将泉州打造成世界文化遗产的典范城市,才能真正保护好、利用好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其二,建立健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其三,推动世界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典范城市,泉州必须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突出闽南地区特色,要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赵晓梅副教授提交的《滨水城市遗产:讲述自然景观的文化故事》一文,她从城市记忆的复写本的隐喻出发,打破自然和文化二元对立的界限,以上海城市河道水网为例,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的历史文化意涵及其在形塑城市记忆、加强社区认同中的意义。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Philipp Demgensk研究员的《青岛旧城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一文,介绍位于青岛老市中心的大鲍岛街区的保护情况。为了使申遗成功,老城的空间和建筑需要被利用并且对当地社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居民已被迁走,地方政府急于寻求振兴该地区的渠道,多是以消费主义的形式发生。作者对其进行反思并试图讨论保护老城区背后存在的更基本的结构性问题。

二、世界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及博物馆发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提交《文化遗产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公园》一文,作者认为泉州市有潜质建设国家文化遗产公园。“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个世界遗产由泉州市域22个遗产单位构成,这些遗产涵盖了世界文化遗产分类的建筑、遗址、古迹(纪念碑)等不同的遗产类型,包括了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类型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和历史纪念性建筑及纪念地,具有类型的丰富性、价值的多样性和主题的鲜明性。泉州可以依托海交馆,通过增强陈列内容与泉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关联性,成为该世界文化遗产的窗口和导览中心;同时通过海交馆将泉州所有相关文化遗产集合起来,建设国家文化遗产公园,以展现我国宋元时期海洋贸易中心的重大文化主题。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以线上方式提交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中的以人为本》。他谈及当下测绘古建筑的方法:三维激光点云数据建模及元宇宙nft建模的方式,认为关键是以人为中心,以观众为中心,而非以数据为中心。我们应该重视人,不管是为人服务,还是研究者、生产者都要投入自己的学识、情感,将其加进数据里,再把它拿出来,这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态度,而不是以当下的数据引领着遗产保护的各个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光涵提交《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作者认为人类对于世界遗产未来发展的展望、变革,从过去自然与文化分离,到自然与文化融合,从纪念物与文物到作为共享遗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性的资源,从遗产保护拓展到可持续发展。希冀未来可以继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通过一些创新的遗产保护管理工具及遗产的管理理念,能够在未来构建一些更有韧性和可持续的遗产保护框架。

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楼建龙以线上方式汇报了《从武夷山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的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报告中提及为进一步突显遗址公园文化和旅游功能,营造古今交融、物人互动、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间,汉城遗址的管理机构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与南平、武夷山两级市委市政府密切配合,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指导下,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融科研、教育、休憩于一体的建设要求,努力把汉城遗址保护好,把闽越文化传承好、利用好,实现汉城遗址的可持续、高标准发展。

厦门市文旅局副局长李云丽提交《从文明交流互鉴角度理解鼓浪屿核心价值》,作者指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社会生活、建筑园林设计及建造、艺术风格、现代技术方面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它是中国步入近代化历程的缩影,更是闽南移民文化开拓性和包容性的见证;是近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具有高品质和早期现代性特征国际社区的独特范例。鼓浪屿作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将继续讲好鼓浪屿的故事,向世界展现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和希望。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罗攀提交《重新发现“黄山”——遗产语境下的黄山与徽州》,她通过在当地被普遍讨论的“徽州改名事件”,分析在“遗产价值”背后,徽州地区、徽州文化与黄山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讨论遗产的“价值”是如何被确定,空间是如何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利益下被重新设计,以及与遗产价值没有直接关系的日常生活是如何通过空间管理被重构。她以为黄山模式由于切断了文化的联系,导致了地方上和自然文化割裂开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面,旅游空间和城市空间完全区分开来,这种区分将引起较大的争议。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提交的是《从卢浮宫到塞纳河——巴黎世界遗产的启示》,他以卢浮宫这种公共博物馆的展陈体系与塞纳河沿岸的城市景观世界遗产为例,在这两类不同专业领域的对象之间展现遗产价值和城市文化的叙事方式和信息传达。同时指出以河岸作为世界遗产的思维借鉴了游客的视角,其实质是将卢浮宫大画廊中的漫游者转移至外部空间,把沿途依次映入眼帘的一切、乃至与自然的天光云影和人的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的生活本身当作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巴黎的整个城市和文化变成了一个活的博物馆。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段牛斗,他的报告题目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遗产建构与价值演变》,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海丝”系列遗产的实地考察,从历史文化内涵、文化遗产类型,包括遗产保护语境,以及遗产知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复合性的分析,提出了不同主体对“海丝”遗产价值认知视角开放性的话题,值得业内同行进一步探索。

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报告的是《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途径》,他以极为丰富的专业实践成果,阐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丝绸为切入点,切合与丝绸相关的文化遗产,尤其是丝绸之路遗产,开展了方方面面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向世界讲好故事的诸多方面的探索。这些卓有成效的方式,涉及到了丝绸的研究与保护、科技保护、数字博物馆、传统技艺保护,以及丝绸之路周等等多种维度。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馆长张鹏以线上方式提交了《立足小微博物馆专业优势,讲好百姓身边的文物遗产》,他以非常生动的案例讨论小微博物馆,这是遗产信息工作传播独特有效的途径,尤其是与社区的层面有多方面的契合性。张馆长还分享了郭守敬纪念馆在展陈活动和社会化运营等方面所做的很多细致的工作,以及积累的丰富经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思渝在线上与大家分享的是《博物馆之城:意义与经验》。王老师首先辨析博物馆之城的概念和意义,同时也探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思路和途径。通过实地调研,以大同为例,强调了对博物馆之城的形成、建设构想或者是建设过程中对多元主体力量关联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对地方文化认同和社会文化振兴的重大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张帆报告的是《博物馆与文化翻译:以四川理塘微博物馆群落为例》。张老师以2019年、2020年四川甘孜州理塘的调研为基础,通过仓央嘉措博物馆、朝圣博物馆、318记忆博物馆三个微博物馆案例的分析,归纳出了三种不同的形态,一是由于强调地方文化的单边叙事,可能导致的缺乏参与感;二是将地方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展示,能够呈现出世界性的视角;第三,通过多元叙事的方式,呈现出一种互动性特别强的感受。通过地方和世界、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的张力等的探讨,以为把博物馆看成一种文化翻译的机制,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参考的框架可能需要被拓展,一种相对立概念的辩证性需要重新讨论,从多层面、多视角和多维度来传递文化信息为博物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泉州海交馆副馆长林瀚作了题为《聚焦海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发展与探索》的报告。林瀚系统梳理了海交馆“一馆一会一刊”的发展模式,展现了泉州海交馆在学术研究、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交流活动、公众传播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辉煌的成就。泉州海交馆60年来的深厚积淀,为泉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泉州申遗的成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

会议总结

《海交史研究》主编谢必震教授为本次会议作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围绕着各个国家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做法,结合我国具体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评述;二是以宏观的角度谈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三是集中地针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专家学者提出许多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真知灼见,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泉州遗产
泉州
中国的“世界遗产”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遗产怎么分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千万遗产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