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共同体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论析
2022-10-08孙志艳
孙志艳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出发,不但能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应然性”,而且有助于在主要矛盾变化中有效应对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建设路径作出科学的回答和方法论指导,是推进我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8-0038-08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概念,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当前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研究路径为共时态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意义以及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二种研究路径为历时态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借助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视野,阐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历程和变迁,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作用。第三种研究路径为历时态和共时态的交叉研究。强调从各民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三重意蕴来构筑共同体,并对其进行具体阐发。
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与方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从研究方向来看,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民族学、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几乎很少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漠视和忽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不但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民族工作上的弱化,也很难较为客观、具体地阐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论断的创新性。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阐发,学者们把中华民族或者看作一个族群(ethnic)或者民族国家(nation)意义上的共同体,没有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意义上理解“中华民族”具有双重性,更没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进行较为明晰地阐发。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逻辑的阐释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研究都局限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不能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学理阐释。因此,科学地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就需要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研究,进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路径,规避实践路径泛化、形式化的弊病。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渊源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定义可以看出,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在民族共同体中,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是否直接等同?如果二者不能直接等同,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等同?要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找寻答案。在厘清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然”样态
纵观马克思散落在不同著作中关于共同体的论述,马克思把氏族、部落、民族、家庭、国家、阶级、资本甚至共产主义社会等都视为共同体。从规模来看,可大可小,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可以成为共同体;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是关系,也可以是实体;从发展阶段来看,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原始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在我们看来,马克思对于共同体的研究,并不是为了给出一个多么严谨的定义,构建关于共同体的理论。马克思更关注共同体下人的自由和发展状况,何种共同体更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才是马克思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民族这个共同体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民族这一共同体与成员间关系及其成员的自由发展状况。在原始社会的民族共同体中,个体成员受共同体支配,个性发展无从谈起。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特别强调,在原始社会中,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等同关系,而是一种依赖关系,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个体要“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45,个体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他们必须完全依赖于共同体,受共同体支配,这种关系中,成员的个性无从发展。基于此种境遇,马克思毫不客气地说:“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2]109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个体成员必将走出所谓“原始丰富”共同体,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还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没有使成员摆脱共同体(民族国家)的束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个体成员摆脱了对民族共同体的人身依赖关系,人的个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巨大发展——这在人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深切地说:“每个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3]50貌似共同体成员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实则受到以物为基础的全面依赖,这种自由个性受到“物(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役使,并不是真的個性释放。对此,马克思说:“这种个人自由同时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极其强大的物。”[4]161更为严重的是,在存在着阶级对立和民族压迫的资本主义社会,民族国家共同体成为新的桎梏。这时的民族国家共同体仅仅是外观,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个人依然受到国家这个虚假的共同体束缚和统治。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激烈的阶级矛盾和殖民压迫,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存在阶级对立、民族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营造的共同体是一个“虚假”的共同体,只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绝大多数人享受的是贫穷和落后。
马克思确证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以“自由人联合体形式”存在的共同体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不再隶属于任何共同体。马克思指出,真正共同体的实现应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被彻底地消灭、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内在地同一的前提下,实现的个体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当代表达:“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5]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了个人、各民族与中华民族整体的高度同一,顺应时代发展和历史潮流,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综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民族共同体与成员的关系及共同体成员的自由发展状况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我们描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应然”样态。
(二)党的实践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然”样态
如果说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我们描述和建构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然”样态,那么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则在马克思共同体“应然”的基础上,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然”样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沿用了“民族大家庭”这一提法,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萌发和形成提供了思想的养料。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调动了各民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各民族被有效地动员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热潮中,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取向。一是进行民族识别工作以确立少数民族的法律和政治地位,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这对于刚刚经历了内战创伤的中国来说,无疑可以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地投入到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二是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扬弃苏联时期的民族自决、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的弊端,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创举。民族区域自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自治理论的历史性创新,正如周恩来所说:“我们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样的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6]373三是提出正确处理民族矛盾的方法,明确民族矛盾为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待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主张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加以解决。这种个人利益、各民族共同体利益为国家共同体这一整体利益服务的价值取向、立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民族工作的实践路径,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新中国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顺利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离不开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表达,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为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进步指明了发展方向:共同发展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通过阶段性的、策略性的发展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国情特点决定了我国只能通过国家统筹、地区间的支援,带动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少数人富裕而大部分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只会导致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迭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实现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实现全中国的现代化也是空中楼阁。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均,通过东南沿海地区先发展的战略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进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转移,是实现各民族群众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科学战略。实践证明,国家扶持、发达地区帮扶、西部地区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这种“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发展和奋斗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必要条件。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平等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关系既不是历史上纳贡封赏的延续,也不是由“等、靠、要”的依赖关系形成的,而是一种互助关系。这种互助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和帮助。对此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那种以为只有汉族帮助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没有帮助汉族,以及那种帮助了一点少数民族,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观点,是错误的。”[7]113也就是说,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关系不是靠经济数据来呈现的,而是以“共同”这一核心要素呈现的——关键要靠“团结奋斗”,目的是实现各民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解析
明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更是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前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中,其中心词是“共同体”,它强调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联合体,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共同體,是一个体现辩证统一的共同体,是一个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并尊重差异性,体现“包容性”的实体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把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体现“整体性”的价值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以中华文化为主干,各民族文化为枝叶,体现“条件性”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更是一个协调推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体现“协调性”的发展共同体。
(一)“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核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并尊重差异性,体现“包容性”的实体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实体性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承载着56个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是集体叙述的共同体,并非一个虚幻、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共同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好像是土豆同土豆口袋的关系,认为中华民族就是把各民族放在口袋里就行了”[8]30。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由共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同创造的地域、中华文化、共同遭遇的近代历史命运、共有精神家园等构成要素所形塑的,它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同时,“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9]70,这需要在增进共同性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差异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把实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体现“整体性”的价值共同体。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利益和价值诉求是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近代历史上,正是各族人民勇敢地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辱,保家卫国,才使得中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但只有中华民族利益能把各民族的利益整合起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客观要求。各民族始终要把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挺在前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民族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10]这要求自觉运用整体性、全局性思维方式,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主干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华文化为主干,各民族文化为枝叶,体现“条件性”的文化共同体。“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的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8]249在文化认同中,最为重要的是处理好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只有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二者之间是一种“条件性”关系。
中华文化的主干地位是在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国家如元朝、清朝可知,不同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底蕴造就了博大精深、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反过来,中华文化又形塑了“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历史认同,促进了尊重各民族文化共容的相互认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的主干地位是尊重历史、符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也是顺应人心的,中华文化是民族团结、和睦之根。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华文化也是所有中华儿女集体认同境界提升之魂。它关涉到各民族乃至中华民族心理共识的深层基底。无论是台湾同胞、海外华人还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人民,他们身上都会显露出十分鲜明的中华文化印记,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繁荣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必须在对中华文化深刻地认同基础上来创作,禁止将本民族文化游离于中华文化之外。
中华文化的“中国特色”同样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在世界范围内代表中华文化的项目中,少数民族占有三分之一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全人类的无产阶级文化不是排斥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而是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11]119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要不断地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12]1000。换言之,要有“各美其美”的自重,才能有“美人之美”的尊重,也才能有“美美与共”的昌盛,进而达到“天下大同”即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协调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原则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协调推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体现“协调性”的发展共同体。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需要物质生产的极大丰裕,还需要精神生产的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协调推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基础上,促进各民族群众不断地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发展共同体。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有一个历史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3]158物质生产是各民族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民族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我们以共同富裕为切入点,利用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发展条件等实际,打通不同地区的经济“通道”,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维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指出,物质形态不仅遮蔽了财富原本应当体现“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和“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所在,还造成了人的内在本质和人的全面性的“完全空虚化”。丰富的物质生产所创造的高度物质文明虽然只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但这一维度本身并不能代替精神生产乃至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甚至某种程度上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为前提。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齐头并进才能体现出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情趣等方面加强现代精神文明教育,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以协调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向现代化迈进,从而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時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概括性地总结出“五个并存”,这说明我国民族工作虽然成就可圈可点,但存在问题依旧严峻。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指导,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怎样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等问题。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回应我国民族工作现实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大都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的,19世纪50年代民族理论和政策的话语体系主要以“革命”和“解放”为关键词,更多地体现为国家主导一切的计划经济模式,各民族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建设新中国的巨大合力。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配置资源会使各种要素流动加速,各民族间流动性加强,并在内部形成分层,利益重新分配引发民族内部及民族间贫富分化不均,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和发展水平低并存;持续加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间交往交流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等问题。换言之,各族人民的自由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阻碍,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以应对民族工作的现实挑战成为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这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话语体系的重大转变,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推进
第一,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由马克思民族概念的二重性可知,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内含着族群(ethnic)和国家(nation)双重属性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个民族树立公民意识,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大汉族主义,通过各个民族平等地交往、交流和交融,实现各个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共同体,即个人利益与各民族利益的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我国各个民族要树立国家意识,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即各民族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更是一个致力于与“他者”即世界其他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利益与世界各族人民利益的共赢。也就是说,在这个共同体里,个人利益、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乃至与世界其他民族利益是双向互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单向关系。
第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质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个人利益、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共同体的双向促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一方面,通过各个民族间平等地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并外化为实践活动,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发展。另一方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14]11,只有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才能带领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5]。换言之,一旦共同体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倒塌,共同体内部各民族发展就会失去政治保障。
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真正的国家共同体,是对资产阶级国家共同体“虚假性”的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导向可以强有力地调节和规范社会秩序,为各族人民的共生、共享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6],它为每个民族成员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会,使得各族人民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对资产阶级国家共同体“虚假性”的超越,资本主义国家共同体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其追求最大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共同体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只是为其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的“外衣”。在资本主义国家共同体中,只要资本逻辑仍在发挥作用,所谓共享只能是片面的共享。唯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资本逻辑为人的发展逻辑,才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消除了剥削和压迫的可能,作为国家代表的普遍利益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而不是虚假的、只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资产阶级共同体。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所代表的“共同性”是真实的共同性,是真正实现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探索
“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17]299,这一优势和财富决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19]556民族和国家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国家的产生能为民族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马克思在总结资产阶级民族统一运动经验时指出,资产阶级国家体系所具有的政治整合作用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壮大。同时,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也加速了国家的形成。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20]36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政治性始终是相互作用的。黑格尔也说:“只有形成了国家的民族才具有更高的品格。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21]21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要实现各族人民守望相互,手足相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需要不断地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削弱对国家的认同感或引发民族间冲突。有了国家的统一和强盛,才会有各民族的尊严和发展。因此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话语主动权,创新载体方式。
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了客观现实与能动的人的统一。从客观现实而言,要加速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马克思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13]147一个民族要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13]404。无论是当今世界的民族问题还是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民族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各民族间贫富差距引起的。因此,民族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物质基础。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相对落后,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党中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对生态保护区、边疆地区以及贫困区通过转移支付、对口支援和扶贫攻坚等方式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步伐,确保各族同胞与国家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2]。从能动的人而言,一是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代表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民族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这需要我们大胆使用和选拔优秀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和团结少数民族代表人士,让他们成为沟通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为他们更能被少数民族群众接受,效果会更好。二是促进各少数民族群众间的交往。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获得繁荣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孤立、闭塞与隔绝是致使民族发展滞后的主要根源,马克思指出,孤立状态是使事物“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13]858,“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13]404。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和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系统性谋划,更需要各族人民发挥主体性,奉献聪明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共享其成果。
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保障。“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23]409。关于民族利益,列宁也有过阐述:“五年来我们在一个举世罕见的多民族国家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使我们完全相信,在这类场合,对待民族利益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创造条件来排除由此引起冲突的一切可能。我们的经验使我们坚信,只有对各个民族的利益极其关心,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才能消除互不信任,才能消除对某种阴谋的担心。”[24]239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性地把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结合起来,把统一和自治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五个认同”,这有利于调动各民族群众的积極性和主动性,汇聚起维护国家统一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9]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 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22-03-06(1).
[11]斯大林.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2]范俊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5]李斌,李自良.“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N].人民日报,2015-01-23(2).
[1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8]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22]张晓松,崔清新,黄小希.筑就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纪实[N].人民日报,2014-09-28(1).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4]列宁全集(4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叢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