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师资协同培养的理念、机制与路径研究
2022-10-08但艳芳柳鸣毅敬艳罗佳佳
但艳芳,柳鸣毅,敬艳,罗佳佳
2020年4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以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路径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实现青少年健康促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在深化体教融合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师资融合等领域改革中,体育师资作为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战略任务落实的关键因素,在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师资培养是促进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从资格走向合格、从合格走向卓越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专业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自上而下延续现有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岗位招聘、聘用等人事制度的背景下,体育、教育部门建立了体育师资培养的基本路径。一是始于1987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统筹管理,以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龙头,各省(区、市)体育局为基础,体育院校为依托构成的全国体育系统教练员培训体系。该培训体系主要培养国家队、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所属运动队、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行业协会或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教练员。二是始于2008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开启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它是典型“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师资的方式,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始于2010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国培计划”,其规模庞大,在制度化、项目化、阶段化的推进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尽管历经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体育师资培养改革,但体育师资规模、质量与效应仍无法破解以学校为主阵地,体育教师为主要群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瓶颈;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基层教练员无法正常流动资源互补,也仍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短板。
《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渠道,为中小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体育师资有序流动。本文所研究的体育师资是指以体育教师、各级各类体校及各类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等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主体,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为补充而构成教师群体。在符合体育师资知识形成规律、成人学习规律和体育教师教练员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协同教育、体育部门和社会资源,多维度、全方面、系统性构建体育师资培养体系。基于此,在协同培养理念下,通过机制联动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并从体育教师扩容增效、教练员灵活机制、退役运动员畅通绿色通道等方面提出创新路径。
1 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师资协同培养的理念
体育师资作为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承担着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和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责任。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在普及与提高中发现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精英体育。体育有助于消解青少年健康危机,教育能补齐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短板,深化体教融合的体育师资协同培养理念表现在双重目标、角色、资源和场域的全方位融合(如图1所示)。
图1 体教融合视域下体育师资协同培养理念图
1.1 “健康发展-人才培养”共进互促中的目标融合
《意见》的出台是为了以体教融合释放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破除体育师资常态化、科学化流动的壁垒,共促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育这一“有价值的文化实践”,而不是“知识形式”的活动,以身体为基础“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固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校内外分层分类培育机制,选拔、输送一批身、心、群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不仅要彰显“合”的内在逻辑,更要有“融”的有效性。因此,青少年参与的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都是基于健康促进并在普及与提高中共进互促实现体教融合的双重目标。故而,体育师资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树立“健康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共促的融合理念,在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不同领域实施普及与提高的具体体育教育教学指导。就学校体育领域而言,体育师资主要是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第一任务,做大做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塔基。体育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体育课,围绕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实施一体化体育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体育教育服务;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班级、年级及校际间体育竞赛活动等,增强其运动兴趣,巩固和提高运动技能,为进一步选拔有潜力的体育后备人才做准备。结合《意见》精神内涵和改革实质,进入学校系统的体育教练员要通过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竞赛活动等巩固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明确学生长期发展规划而不应仅强调金牌,应尽可能全面培养其知识与技能,将获胜与发展两个目标连续地统一起来,推动其成长成为优秀的体育人才。
1.2 “领域-责任-义务”责任共担中的角色融合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养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系统,教育与体育两大行政部门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协同管理框架虽初步形成,但整体上仍处于各自为政、割裂式运行的状态,体育师资共享流通境地尴尬。当下,我国体育师资更需精确瞄准存量不足、增量不显、质量堪忧的核心矛盾与问题,通过结构性改革消解体育师资增质扩容的瓶颈。
第一,领域互通。不同类型体育师资要围绕“青少年健康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在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组织中,扮演体育课教师、课外体育活动指导者、学校代表队教练员、体育赛事志愿者等角色,并根据领域责任需求在不同领域中有序流动,以提供不同需求的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服务。正如《意见》所言,“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体校等体育系统教师、教练员到中小学任教”,打通不同领域体育师资互通渠道,实现其多元角色互动,发挥特定教育作用。第二,责任共担。责任来源于角色、职权、因果关系、精神状态、能力及法律规定。它强调应为性,不同的能力、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具体情形,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不同领域中的体育师资都承担着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培育体育后备人才的责任。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能力各有侧重,承担着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增进、社会性格的养育和教养的提升的责任。第三,义务重塑。集众多角色于一身的体育教师在“增进健康”过程中可能会经历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角色冲突暴露出矛盾的期望,而角色紧张或超负荷则需要他们提供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承诺,这大大降低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也难令学生、家长和学校满意。因此,应根据体育师资工作责任与特长合理分工,有所侧重、才尽其用,成为教学能手、训练能手和群体工作能手。具体而言,体育课可由以教学为特长的体育教师承担,课余训练与竞赛由以训练为特长的体育教练员承担,课外体育活动则由引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或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共同承担。
1.3 “政策-组织-资本”壁垒共破中的资源融合
体育师资深度融合需匹配相应资源。《意见》充分阐明了体育师资通过组织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业余体育训练,在培养体育兴趣、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塑造人格和培育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青少年体育参与规模、质量、效率和持续水平的提高,需要体育师资在政策、组织和人力资本方面提升融合程度和力度。
第一,政策融合。随着体育师资紧缺,师资整合不均衡、不充分,以及体育师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矛盾日益凸显,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已列入国家政策之中,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要求政策职能部门和学校扩大体育教师选聘范围,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指出,体育兼职教师是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一个必要举措,是破解现阶段体育教师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整合各方资源充实体育教学力量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制定与执行部门融合度不强,国家已出台的多部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力。《意见》明确提出的各部门融合之策,为体育师资资源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第二,组织融合。除整合体育、教育、健康、卫生、文化等不同领域师资力量外,还应整合行政、社会和市场资源,发挥行政组织在师资政策制定、经费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与监督评价等方面的功能。第三,激发社会组织的人力资本,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师资培训,为其提供运动技能提升、资格等级晋升、国内外体育经验交流等多元体育服务。
1.4 “价值-信念-能力”理念共识中的场域融合
体育师资所具有的价值观、信念与执教哲学影响着其教学内容、方式及目标。基于此,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活动中,他们懂得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体育活动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而这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也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第一,专业发展价值观与信念融于不同教育场域中。对体育教师而言,形成与专业发展相关的价值观与信念,如教育观、儿童观、体育观、工作价值观等能在抉择时与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并通过专业价值观的引领树立专业信念与态度。具体而言,其一,热爱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体育教育是最本源的生命教育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发展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体育师资因热爱而具有相应的能力,便能将体育的本源价值、精神实质融入具体的体育教育教学和训练竞赛之中,以自身身体实践为对象,言传身教,使青少年感之、体之、悟之,练习之。因为视觉的指导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至关重要,而体育师资展示所学技能的能力符合他们体育技能指导的有效性。此外,体育师资对体育的热爱会使之有能力教授更广泛的体育课程或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内外体育内容,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二,拥有成为学生榜样的身体素养。拥有高水平的健康身体不仅能给学生以健康的榜样,还能帮助体育教师在日常繁重的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能量,以一种无形的体育精神力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正向发展。其三,关心与爱护学生。体育教师坚信他们是真正关心学生福祉的特殊群体,并在不同的场域实现着对学生不同生命层次的终极关怀。第二,展现卓越的执教能力。体育师资的执教能力为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系列合理的、有效的方法,并能提高其专注度,减少压力,有目的地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极限,找到更多的乐趣,从而实现更好的执教效果。体育教师应将“优秀的个人是成功的基石”作为自己的执教目标,将体育运动看作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和发展技能的现行方式,因而,他们在做任何决定时,首先最重要的是尽可能全面地培养青少年运动技术并推动其个人成长,即以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青少年成为优秀个人时,提高其运动技能、获胜机会,同时还将获胜放在仅次于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的位置来看待,以实现全面育人之目的。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而且在价值观、教育理念、执教哲学层面还要有深刻的体验与反思,并将其贯穿于体育教育活动的不同场域之中,以不同的方式促进青少年成长成为优秀的个人。
2 体教融合视域下实现协同培养体育师资的创新机制
跨部门、跨领域协同培养体育师资的关键在于整合政府、高等院校、中小学(或体校)、体育社会组织四大主体资源。但长久以来,由于各主体在体制和文化上的不同,各方协同培养并没有真正促成深度融合,也未形成“目标相融、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互惠共生”的长效机制。《意见》突破了以传统单一思维培养体育师资的管理体制,凸显“大局意识、问题导向、统一体系”的政策原则,形成了体育师资一体化培养的新格局。立足体教融合双重目标,围绕培养任务,构建四大主体相互作用的师资培育资源配置机制、沟通联动机制和评价保障机制,协同全要素释放生产力,提升培养绩效,实现不同主体间打破壁垒、贡献资源、参与行动和共享价值,以联动实现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2.1 优化的资源配置机制
以提高体育师资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以跨领域协同为着力点,应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等组织在体育师资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协同发展视角构建包括主体、空间、环境、服务、市场等多维度的体育师资培养资源优化配置机制,高质量推动体教融合创新发展。高等院校、中小学(或体校)、体育社会组织和政府是体育师资的培养主体,在有限的体育师资整合与高效运转中,应集中力量将师资资源合理有效地分配到不同组织之中,实现其目标、角色、资源和场域的融合。
第一,高等院校是体育师资学历教育主阵地,也是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等重要的培训基地。其拥有独特的岗位使命、工作特征和作用机制,在体育师资专业成长、运动技能获得、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师资培养体系中,高等院校负责人才培养路径设计、课程资源的合作开发、团队与基地共建等。第二,中小学(或体校)是体育师资培养需求的提出者、过程参与者、成果受益者和效果检验者,负责提供教学实践平台及教学实践指导、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体育师资互动发展平台、协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及教研活动等。第三,体育社会组织特别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作为市场资源,是体育师资的主要使用主体,能为体育师资提供技能学习的真实环境,帮助其实现教学与运动技能的深加工、技能的情景化及知识与技能的融合。通过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师资基于自身行动反思、经验重构、自我调适,兼顾理论与实践“双路径学习”,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提升体育教学与运动技能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第四,政府是体育师资培养规划的制定和管理主体。一方面通过资源空间优化不断调整体育师资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体育师资在人力、知识、模式、信息、技术等要素的空间流动,使体育师资资源空间结构日趋完善,有效破解当前体育师资资源空间不平衡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协调推进、体育师资质量评估反馈、协同融合文化构建等措施营造良好体育师资融合发展生态圈。
体育师资资源配置以高等院校、中小学(或体校)、体育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为配置主体,以体育师资培养协同联盟等组织、体育师资一体化服务平台、体育师资协同创新平台等协同平台为载体,通过校-企-社合作、体育师资资源空间优化、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协同机制,推动实现体育师资资源利用率提高、体育师资数量增加、体育师资质量水平提升和体育师资能力提高等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体教融合下体育师资培养资源配置机制与运行框架图
2.2 高效的沟通联动机制
高效的沟通能使各行为主体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行为实践上形成合力。体育师资沟通机制是实现不同类型体育师资高效联结与沟通,使之在目标、领域、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协同,促使各主体在政策对接与联动、资源共享与精准服务、信息反馈与评价、作用发挥等方面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
第一,建立健全体育师资培养政策的纵横协同沟通机制。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政策驱动,拓展体育师资培养途径。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以及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颁发的有关农村教师、幼儿园教师、特殊教育教师、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建设的意见。尽管各部门出台了《标准》和《意见》,但由于政策执行效果不佳,体育师资仍存在结构性缺编、机制不配套等问题,故此,体育师资培养效能的提升需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间的横向协同。体育师资培养政策应是在国家师资培养政策之下的体教融合政策实施的具体化方案,是对体育师资培养的内容体系、服务协同供给体系、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等的宏观指导,由教育、体育部门主导,人社、财政、卫健、文旅等相关部门参与并共同研制,并以联合发文的形式予以发布。各地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体育部门主导,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协同推动体育师资培养政策的执行落实。此外,体育师资类型不一,层次各异,良好的纵向府际协同沟通是政策落地生效的重要保障。地方教育、体育部门应根据国家体育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宜的政策规划,遵循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培养,分层分类分项目逐级推进,确保基层体育教师、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体育志愿者能按需培训。
第二,构筑体育师资需求表达的沟通机制。新时代青少年面临着新的健康问题,需新型体育师资来匹配。构建体育师资需求表达的沟通机制主要是根据高等院校、中小学(或体校)、体育社会组织的优势、劣势、特征,搭建多主体组织内部沟通渠道,建立健全制度化、连续性和全局性的沟通渠道。通过沟通交流平台,或借助体育师资培训项目,深入了解三方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体育师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认证体系、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亟需突破的政策阻滞。此外,构建体育师资需求表达的个体沟通机制,通过地区间、学校间、体育社会组织间体育师资教育主体的联谊机构、网络沟通平台等,基于组织培训,增进不同类型体育师资的线下交流,线上互动,开放教学互动等,及时、便捷和零距离地传递信息,开展沟通,有效解决一线体育师资在教学技能、实践性知识、信息化能力、训练竞赛开展等方面的问题。
2.3 有效的评价保障机制
评价具有监督和导向功能,体育师资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配齐配足配强”体育师资,使师资结构优化、数量满足青少年多元体育教育需求、质量达到体教融合双重目标要求,更好落实“先入职后培训”“大中小学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体校与中小学校合作”等政策要求,有效提升体育师资综合能力。
第一,从宏观层面而言,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体育、教育领域的现实景况凸显了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存在错综复杂的政策壁垒和改革困境,应以《意见》引领从研究性政策、协调性政策和区域性政策构建体育师资培养的政策体系。研究性政策主要包括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件》、研制《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等;协调性政策主要包括中小学“一条龙”人才体系、中小学校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及体校合作办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共建办法等;区域性政策主要涉及制定《×××省(市)大中小学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快推进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随着体教融合改革的深入,应及时跟进体育师资培养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其中包括各类政策文件中对体育师资知识与能力、数量与结构、职称与待遇、培训与教研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提升体育师资的整体水平。
第二,从中观层面而言,各组织主体互动协同治理,即体育师资培养中行政、市场和社群机制的互补嵌入性治理。体育师资类型数量多,职业训练和身份不同,包括体育教师、基层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体育社会指导员和有体育特长的志愿者等;服务提供者类型多,包括高等院校(系、部)、中小学校、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等;服务对象数量亦多,包括中小学学生、体校学生运动员、社会成员等。由此,针对不同主体提供的多样化服务,如何评价其培养过程、社会力量参与、各组织主体行为等,都对体育师资培养组织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在体育师资数量充足和结构合理的地区,竞争性的市场机制能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教练员的服务能力、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但在市场竞争不足的地区,体育教师的数量、结构与质量保障,以及基层教练员的服务能力、效率与品质等的提升,无法单靠市场机制运作实现,而是有赖于行政机制和社群机制的协同作用。即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命令与控制”方式,运用财政资源与监管力量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另一方面体育协会可通过“认诺与遵从”方式,运用监测、评估、项目等手段强化基层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对所服务社区的可问责性。
第三,从微观层面而言,保障体育师资的质量。就体育教师而言,构建体育教师“课训赛研一体化”复合型能力评价体系,即体育教师不仅要上好体育课,还应具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建设学校代表队、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活动,并具备将科学研究融入体育教育教学的能力。就教练员而言,体教融合政策创新了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合作机制,促进了体校等多元化发展。教练员应遵循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体育技能发展规律、“普及—精英”一体化发展规律,在选材、育才、训练、竞赛、文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和评价,打破以成绩为中心、以拿金牌为唯一目标的培养体系,使学生运动员真正成长成为优秀的个人。就优秀退役运动员而言,在不降低体育教师资格门槛的基础上,通过转岗培训、简化转岗手续等途径,鼓励和培养优秀退役运动员或普通退役运动员以多种形式进入学校发挥作用,是当前体育教育观念还不够深入人心、体育产业链条还不够丰富的社会现状所能承受的最有效办法。目前,四川省率先启动并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我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川教[2021]37号),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从我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中选拔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教育员有关工作通知》(皖体人[2022]9号),青海省印发了《关于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实践办法》,这些地方性政策真正体现了《意见》“先入职后培训”的政策主旨。退役运动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育专项技能培训、体育后备人才选育、体育赛事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健康体适能与技能体适能训练、体育运动损伤康复与疲劳恢复知识与技能传授等。经“先入职后培训”拿到体育教师资格证的体育教练员作为“双师型”体育教师,其评价内容兼顾两者职能。基于此评价,体育教练员将拥有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真正成为具备“双核素养”的“双师型”体育教师。
3 体教融合视域下实现协同培养体育师资的路径预设
3.1 扩容增效:补齐体育师资结构性缺编短板,赋予体育教师多维责任
体育教师是体教融合师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体教融合政策深化与落实的重要保障因素。在资源互通、领域互融、角色转换、责任共担的协同理念下,整合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练员资源,扩容增效,可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多重作用。
第一,完善学历教育体系培养体育教师。以高等体育院校(系)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部)为主,体育相关专业为辅,形成“高等院校主导、地方政府协调、中小学参与”的创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构建理论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技术性知识的知识体系。在政府支持下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形成体育教师资格与教练员资格培养的体育师资“双向互聘”“岗位互换”机制,促进高等院校与中小学校的人才资源共享。具体而言,首先,确立“双师型”体育师资资格认证标准的准入制度。一方面,吸引体育领域优秀人才投入到青少年体育教育之中,切实解决体育师资缺乏行业背景和丰富体育实践经验,以及体育师资结构性缺编等问题,结合不同来源体育师资的现实情况,优先行业标准,吸引“兼职”教师或“志愿服务”教师满足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对于来自体育领域已经全职投入到青少年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性人才,可通过一定学时的培训,发放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体育教师资格证”,区域内认可。美国也用替代认证的方式给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但具备一定技术背景的人颁发应急资格证书,以鼓励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继续教育的认证进入职教领域。其次,全面管理实行体育师资资格分类分级认证制度。最后,实行体育师资职后培训等级的追踪认定,将体育师资等级认定工作渗透到培训过程之中,实现体育师资等级培训和等级认定的同步,以激发体育师资专业发展动力。
第二,增强“校-社”合作,提升体育师资培养质量。将体育教师骨干力量充实到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之中,有效提升其师资质量。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指出,体育培训不属于学科类范围。在体育培训绝处逢生之际,国家对体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内容等规范性审查、管理力度加大,未来青少年体育培训业教练员资质会依据体育职业标准,所有教练员必须执证上岗。体育教师充实到青少年体育组织中能有效提升整个体育培训业的师资水平。
第三,建立“体校(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小学-政府部门”体育教师培养联盟,形成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群机制互补嵌入性的制度格局。该联盟由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体校(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资深教练员、教育体育部门代表组成,三方充分利用联盟资源,使政府、体校、行业协会、中小学等单位的真实项目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建设服务,并明确各方责权清单、分工合作,建立三方全方位协同培养工作平台,促进各方深度合作。
3.2 灵活方式:更新基层教练员单一培养模式,完善“普及-精英”培养体系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教练员其实质是指基层教练员,不仅包括以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还包括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学校运动队、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等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草根”教练员等。这些多元组成的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训练“普及-精英”一体化发展中,以拓展规模、精准培养的理念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
第一,以学历教育培养体系为平台,在高等体育院校(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部)、体育职业院校设置教练学专业,试点推广“学历证书+体质健康证书+若干体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培养一批科班出身的、具备“健康知识+专项运动技能+执教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的专业教练员。教练员进入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秉承“普及-精英”培养理念,科学化、系统性、规范化地衔接好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后备人才培养,承担更多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职能。
第二,以职后培训为主,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的教练员培养体系。从健康发展视角分析,青训体系的教练员在知识体系、能力结构、认证制度、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需重新构建,并紧密围绕“普及-精英”一体化发展体系,根据青少年运动入门、启蒙训练、技能发展、一般训练、专项训练和强化训练的阶段划分,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精准配置资源,既满足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又遵循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精英体育人才成长。
3.3 畅通渠道:贯彻实施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建立运动员退役转型绿色通道
第一,适当降低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执教门槛,可采用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择优聘用,“先入职再培训”,探索制定专门考核标准。一方面,学校应为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退役运动员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其开展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等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报考体育院校、普通师范类大学体育专业,接受教育教学专业化学习与训练,打好理论与实践基础。最后,各训练单位与学校联合开展运动员转型的岗位实习培训,建立专任体育教师与兼职体育教师(教练员)结对帮扶机制,提高其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创设良好就业环境,积极引导退役运动员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落实就业优先扶持政策。建立教育、体育部门和学校向其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购买体育教学、学校代表队训练、竞赛、培训服务等的机制;落实相关税收政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同等享受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待遇,切实减轻其负担。
第三,对口就业,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进体校执教,精准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校在由管理向治理转向中,应不断深化“开门办体育”理念,拓展体校为国家体育事业服务的多元功能,精准释放其在青少年体育发展领域中的服务功能。优秀退役运动员进体校执教可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职业技能人才和体育专业教育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体校多元化发展。
4 结 语
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强体促强国理念指引下,青少年体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重要根基。在深化体教融合厚植青少年体育过程中,在让青少年“动起来”、有“一技之长”,并发掘专业体育“明日之星”的过程中,体育师资肩负着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塑造精英体育人才的使命。
“体育教师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训练者,在掌握良好技术的同时,还要有教养,必须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教育者。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担当起体育所蕴含的“文化使命的灵魂和意义。”在体教融合协同培养理念的驱动下,体育师资拥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和角色取向显得尤为重要。在从业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规范下,体育师资的培养能够在多维协同过程中实现观念、方法与机制的整合中,形成全新的协同培养方式,推动体育师资培养变革与体育教育实践创新相统一,为体育师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夯实基础和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