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协同机制与实现路径

2022-10-08柴王军孔旭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态平衡供需双循环

柴王军,孔旭辉 ,张 鹏,李 国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我国适时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由此可见,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内涵强调持续动态演化,而非静态保守的体系,新发展格局中供求动态平衡要求供需双升级,从供给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需求侧实现需求侧管理,进而增加供需动态适配性。在供需平衡的打造过程中,供给侧改革为双循环改革提供动力,需求侧管理为双循环释放内需潜力,供求两侧的双轮驱动,可助力中国经济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体育产业是新时代“五大幸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然而,目前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国内供需结构性失衡以及与国外体育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在融入“双循环”格局中存在阻滞现象。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指出,“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提出“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主体活跃、结构更优的发展格局”的目标。学术界对体育产业“供需错位”现象普遍存在的实然表征已形成共识,认为体育消费处于由实物型体育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的过渡阶段。但在供给侧结构方面,则存在“健身休闲产业链上的制度、资本、科技、场地、人口要素存在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较多”等问题。因此,造成了“需求侧旺盛、供给侧乏力”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关于体育产业供需结构关系有供给驱动说、需求驱动说、供需协同说三种理论,和从“需求侧”发力、优化“供给侧”、创新体制机制等实现路径。当前对体育产业供需均衡理论体系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构建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需求侧管理或者供给侧改革,忽视了“供需动态平衡”,尤其是对从“双循环”视角探讨如何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机制缺乏深入的研究。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国内需求市场持续扩大等多重影响,体育产业如何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体育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是体育理论界迫切需要回应的重要议题。籍此,本研究以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理论渊源、失衡表现、协同机制、实施路径,以期为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理论内涵

1.1 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解决供需错位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来源有两个观点:第一种是西方供给学派,1803年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阐释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提出“供给自行创造需求”的基本思想,但是供给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下彻底失效;第二种是“新供给学派”,是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形成的,以美国经济学家拉弗、万尼斯基、吉尔德等人为代表,该学派认为政府对经济过渡干预是造成滞涨的根本原因,应当重启萨伊定律而摒弃凯恩斯主义,通过运用减税以及减少政府干预政策,利用市场自由来实现经济增长。无论是供给学派还是新供给学派,都是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涨”的基础上的,而我国自21世纪经济连续实现增长,只是在2015年出现经济增长放缓,供需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情况下提出了结构性调整政策,最终目标是实现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均衡。因此,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以供给学派也不是新供给学派为理论基础,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依据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而进行的应用型创造理论。有学者认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出发,强调市场竞争,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来解决体育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但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虽然主要矛盾在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但最终指向还是要满足有效需求,实现供需平衡。

1.2 体育产业需求侧管理本质上是解决供需适配性

需求侧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被称为“凯恩斯革命”。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重点推行其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的指导思想,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需求管理成为政府调整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倾向于总需求管理政策,2016年习近平同志指出,“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指出,“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区别,同时指出了需求侧管理目标指向手段以及实施路径,为理解需求侧管理核心内涵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有学者认为,需求侧管理是以需求侧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切入点,以机制体制的改革和一揽子的政策配合作为基础性的工具,以提高供需的适配性、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作为最终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从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看,体育产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多环节都存在着堵点,因此,仅仅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法解决体育产业的堵点问题,需要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进行需求侧管理。体育产业需求侧管理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以扩大体育产业内需为战略基点,畅通体育产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堵点,尽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3 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内涵

供给与需求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很强的概念对称性,强调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寻求一个交叉点的稳态均衡,这是市场微观交易形成的理论逻辑。“需求侧”常用的分析工具是投资、消费与净出口“三驾马车”,政策着力点在于“有效需求”。而“供给侧”分析思维框架来自经济增长理论,常用的分析工具是资本、劳动力、土地与创新“四大引擎”,体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制度优化、科技创新所组合的最佳经济增长模式,长期目的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潜在增长率。无论是萨伊定律还是凯恩斯主义,虽然在强调供给和需求的主导作用上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最终指向都是要达到供需平衡。萨伊认为,供给和需求自然会达到平衡;凯恩斯认为供给和需求必须达到平衡,否则经济就要出现危机。但是西方经济学的供需平衡是一种静态的平衡观,这种供求之间的静态平衡是后期的经济增长研究的核心思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意味着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两侧同样不可缺少。2020年国家开始提出双循环战略,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同时置于其发展背景下予以关注。从体育产业发展实践看,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两个基本方面。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体育产业总量性问题,通过财政税收和货币金融等来刺激或抑制体育需求,进而实现体育产业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供给效率。因此,供给和需求是“双循环”背景下体育产业发展的两大内生动力源。新发展格局要求体育产业发展把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一于高质量发展体系之中,形成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的格局。因此,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内涵可以表述为:依托体育强国发展战略,以2025年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为指引,从供需两侧发力,以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作为发展主线,以培育体育产业内需体系为重点,疏通体育产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堵点,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动态平衡体系,全面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图1所示)。

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结构性失衡的表现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了解体育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表现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专家访谈,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在体育产业供需总量不匹配、体育产业供需结构不匹配、体育产业供需区域不均衡、体育产业供需人才不均衡、体育产业供需政策不均衡5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求动态平衡内涵图

图2 体育产业供需结构性失衡表现图

2.1 数量失衡:体育产业供需总量不匹配

从数量而言,体育产业供需总量呈现出不匹配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体育产业供给不足与体育产业需求旺盛、体育产业供给过剩与体育产业需求不足两大错位现象:

表1 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与名义GDP增长速度表

2.2 结构失衡:体育产业供需结构不匹配

表2 中国主要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统计表

2.3 地域失衡:体育产业供需区域不均衡

表3 东中西部体育产业区域分布表

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不均衡还体现在体育产业规划目标上,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46号文以来,国家将5万亿分解到全国32省市,各省都领取了2025年体育产业发展增加值目标,最高的东部省份广东省9 000亿、江苏省7 200亿、山东6 000亿、浙江5 000亿,中部省份最高的河南省是3 000亿,西部省份最高的四川省仅1 500亿,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距特点。“十四五”期间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进程中,体育产业区域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得到关注,缩小东中西部之间、沿海和内陆之间差距,是“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意。在外循环方面,我国体育产业进口以发达国家为主,以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为例,我国体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欧洲部分发达国家。

2.4 人才失衡:体育产业人才供需不匹配

2.5 政策失衡:体育产业政策供需不匹配

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协同机制

体育产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这两种手段来实现。2015年周强提出了三种平衡模式论,每一种供需平衡模式都包括两个平衡维度:一个是稳定性,即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包括经济整体的波动和产品价格的波动两个层面;另一个是充分性,即需求获得满足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以及已满足者的需求所处的层次水平。根据该理论,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也应该包括这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体育产业供需自然平衡模式。这是资本主义初期的平衡模式,即按照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规则形成的供需平衡模式,供应与需求严重不平衡,投机严重,价格波动很大;第二种是公平平衡模式。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平衡模式,即在社会环境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基础上形成的供应平衡,供应与需求基本平衡,投机很少,价格波动较小;第三种是自由平衡模式。公平平衡模式是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平衡模式,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基础上实现的供应与需求平衡,供应与需求完全平衡,没有投机,没有价格波动。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还处于公平动态平衡初级阶段,推进体育产业供需形成公平动态平衡的模式,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对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核心机制的重要实践。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系统需要在政府、社会、产业、企业四个主体层面协同推进,共创2025年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1 政府层面:发挥政府在体育产业供需平衡协同中的调控作用

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放任体育产业市场化必然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必须重视政府“有形的手”在体育产业市场供需市场中的调控作用,以确保有力、有效地推进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面对市场体育产业短期供需不均衡,政府层面可以采用需求侧管理手段,以扩张体育内需来弥补需求缺口导致的供给过剩;面对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供需不均衡的长期性问题,政府需要对体育产业供给侧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体育服务与产品与体育需求的全面对接,从而形成有效的体育产品供给。政府在体育产业供需平衡协同中的调控作用表现在:第一,是政府作用具有稳定功能,政府可以用宏观政策推动体育产业供需向动态平衡演进,增强体育产业供需均衡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第二,是政府作用具有导向功能,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市场体育产业主体的发展方向,确保体育产业供需在具体的措施上的发展达到有序均衡;第三,是政府作用具有托底功能,推进体育产业供需均衡必然面临许多新的障碍和困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政府作用在于为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供需平衡协同中的调控作用主要通过制定政策去实现,自1995年以来,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政策制定中都会考虑到体育产业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内容,在供给创造需求的时期,供给侧内容远远多余需求侧,在需求侧疲软需要提振时期,需求侧政策内容逐渐增加,自2019年以来,体育产业政策在供给与需求内容趋于平衡,可见政府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中发挥着重要的政策调控作用。

3.2 市场层面: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产业供需协同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在我国体育产业演变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舵手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体制性障碍”,部分地区行政部门善于运用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而不善于运用市场的作用,带来了体育产业供需不均衡的后果,其表现是主观手段脱离体育产业现实、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损害长远利益、形成权力寻租等问题。因此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过分加大政府在决定体育产业供需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中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体育产业供需均衡提供公共产品,诸如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平等竞争的经营环境、制定政策、产业规划等,而不是操控市场、干预微观经济和直接“调结构”。推进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主要还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体育产业供需从供过于求、低效运营的产业资源流向供不应求、高效运营的产业业态,实现体育产业资源的优化再配置。市场在体育产业供需协同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第一,体育产业供需双方应尊重市场规律,在体育产业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禁止打着去产能、调结构的幌子谋取个人利益、搞地方保护主义;第二,在需求侧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因采取刺激消费政策而仅支持个别地方和企业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中,而应该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政府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下了功夫,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提高体育产业供给效率和引导体育需求侧转型,才能为长远的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市场机制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方面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一是体育要素市场已经初步形成,比如在体育场馆“两改”稳步推进,体育协会拥有较多体育资源,运动员和赛事版权等市场开放与开发程度得到加强;二是体育产权交易市场初具雏形,体育产权交易机制逐步健全,市场机制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方面的作用开始发挥。

3.3 社会层面:充分发挥居民在体育产业的需求牵引供给作用

马克思认为消费对生产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即“消费生产着生产”。因为所生产的产品只能在消费中实现其使用价值,但同时消费也为生产创造了“生产力”。消费对生产的巨大反作用是体育产业需求侧管理的理论依据,要求政府在关注体育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重视需求侧对供给侧的反向促进作用,关注体育需求升级和需求结构变化,从扩大体育需求角度入手“倒逼”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进而推动体育产业供需的动态平衡。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正是充分运用消费对生产巨大反作用的重要体现。从体育产业需求结构升级开始启动闭环传导机制,演化出“库茨涅兹经济周期”,需求牵引供给机制表现为在需求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供不应求的体育服务和产品通过提高价格获得额外利润,进而引导投资和消费要素向其集聚,从而淘汰供过于求的产品和服务,体育产业要素转移推动供给了结构的升级,实现了供需协同,从而推动了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社会体育消费规模和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人均体育消费逐步提高,体育消费模式开始从固有发展机制与路径依赖中突破,体育消费意愿向体育实际消费转化有效性提升,体育消费习惯形成效应开始发挥,体育服务消费属性与规模扩大的时间约束逐步打破,体育消费决策相关外部决策形势与条件对居民在体育产业的需求牵引供给作用正在显现。

3.4 企业层面:充分发挥体育企业在供给创造需求中的带动作用

体育企业是体育服务和产品的生产主体,体育产业供给是由体育企业承担的,所以要充分发挥体育企业供给创造需求的作用。体育企业在供给创造需求中的带动作用主要是通过生产决定消费、供给衍生需求、供给为需求提供支持等几个方面实现的:第一,生产决定消费。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系统地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认为“生产直接是消费”,因为生产过程本身也是消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过程。同时认为生产创造和决定消费,即“生产生产着消费”。因为生产不仅创造消费品还决定消费方式,为消费活动提供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由此,“生产决定消费”是马克思有效供给理论的核心,根据生产决定消费的原理,有效供给创造需求便是理所当然;第二,供给衍生需求。首先供给是需求的物质基础和消费的起点,其次购买意愿是由供给决定、引起或创造的,供给可以将潜在需求激发形成有效需求,当基本需求被满足后需要就通过供给来引导,所以有效供给创造需求;第三,供给为需求提供物质保障。体育产业需求是以支付能力为基础的,支付能力取决于收入和国民收入分配,而收入是由供给创造,有效供给决定需求。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高水平的柔性供给体系,适应甚至引领国内外体育产业需求环境的变化。在体育产业供给创造需求的供需协同机制中,从供给创新开始启动闭环传导机制,演化出“熊彼特经济周期”,供给的主动性体现为在相对成熟的供求体系下,技术进步能够催生创新型的供给、垄断性的新兴供给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政府的扶持、要素报酬的提升能够驱动闲置要素供给增加、供给老化后通过有效淘汰以释放生产要素,最终导致需求侧结构性变迁。

图3 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协同机制图

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是政府、社会、市场、企业等多层面协同的复杂系统演化过程(如图3)。第一,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体育产业放管服改革,建设现代化的体育产业市场体系;第二,要尊重市场经济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理顺市场在体育产业供需资源配置中的体制机制;第三,社会层面要积极引领体育产业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体育消费,建立体育产业内需体系,实现体育产业需求牵引供给;第四,在企业层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高水平的柔性供给体系,适应甚至引领国内外体育产业需求环境的变化,实现体育产业供给创造需求。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协同实施路径

新发展格局以“双循环”为根本视角,这决定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供需具有协同性和动态性的思维。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协同路径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创造需求效率;以需求侧管理战略为基点,提升需求牵引供给能力;以供需两侧发力为手段,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供需网络协同创新为抓手,促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融合为驱动,提高体育产业供需适配能力。

4.1 以需求侧管理战略为基点,推动体育产业供需的总量匹配

新发展阶段提出的需求侧管理意味着要将体育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更多地转移到国内市场,通过挖掘国内体育市场需求,释放国内体育消费潜力,尤其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完成从传统“出口导向—投资驱动”的国外大循环的体育用品发展模式,向“扩大内需—创新驱动”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因此体育产业要融入双循环战略,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发挥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使扩大体育内需最终成为形成强大国内体育市场的战略基点。新发展形势下体育需求侧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体育需求主体结构要补“短板”。政府、社会和公民是体育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的体育投资和大众体育的消费需求相比,社会体育的需求不仅是一个明显的短板,而且也是开展全民健身的薄弱环节。全面促进社会体育消费需求,巩固其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社区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成为增加体育消费需求的突破点。二是扩大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支出。政府应改革公共体育服务的投资模式,构建惠民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投资,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增加对体育协会购买专项体育服务的扶持力度,进而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的长期机制。三是促进体育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量中产阶级对中高档体育消费的需求显著增加。在体医融合的背景下,对各种疾病、亚健康状况和体育康复有着巨大的需求,社区和企业体育需求市场蓬勃发展,银发族的康养市场正在不断增长,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急剧增长,休闲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空前活跃,数字驱动创新体育消费场景。通过短期扩大体育内需体系,实现体育产业走向消费牵引供给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第四,推动以体育消费升级为导向的体育产业投资模式,形成体育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实现体育有效需求对有效供给潜力的充分挖掘;深挖体育消费潜力,重点推动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4.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体育产业供需的结构匹配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求体育产业必须走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路线,优化体育产业供给体系,建立高效、高质量的体育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实现体育产业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针对体育产业供给质量不高、供给和需求结构不相匹配的问题,我国实施了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体育产业融入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供求之间的结构不平衡,供给侧方面仍然是体育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尚未到位,难以适应体育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体育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升级。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必须把调整体育产业供给结构、优化体育产业供给体系作为未来的政策方向:第一,要持续推进 “放管服改革”,理顺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转变体育行政部门职能,实行管办分离、政社分开,积极推行单项体育协会改革,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强化政府市场监管,进一步创新政府服务水平;第二,加强新型项目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冰雪、潜水、攀岩、轮滑、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素质拓展等项目的消费活力,培养大众体育消费习惯;第三,充分发挥体育赛事的引领作用,以运动项目为体育产业发展元逻辑,积极培育各类运动项目赛事体系,以产业化思维推动运动项目发展的新方向。第四,积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加强创新引领,充分利用5G、移动互联网、新基建、数字经济优化体育产业产品链、资源链、服务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全产业链条,全力建设现代化的体育产业体系。

4.3 以供需两侧发力为手段,推动体育产业供需的地域均衡

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格局需要体育产业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改革结合起来。体育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可以有效解决体育产业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体育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可以牵引更合理的体育产业供给结构,实现体育产业在国内地域上的供求动态均衡:第一,从政策供给上完善体育产业地域区别对待政策体系,从制度供给上要深化中西部体育产业放管服改革,在服务与产品供给上,要把运动项目产业化作为中西部体育产业发展核心,在资本要素供给上,中西部要培育多元体育市场主体;第二,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需求对体育产业供给的牵引和导向作用,要改变东部地区依靠体育用品制造的扩大内需模式,转向更具潜力的体育服务业消费驱动模式;第三,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部署,将体育产业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体育产业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相融合,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第四,将体育产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贸区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密切对接,重点培育体育产业增长极;第五,以资源禀赋为依托,积极优化户外运动产业布局,深入实施南展北扩、三纵三横、两江两海、三圈三线、一带一路体育产业布局规划。

4.4 以供需网络协同创新为抓手,实现体育产业人才的供需均衡

体育产业人才供需均衡的实现需要协同创新网络的参与,协同创新网络是包括政产学研用五个主体的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创新组织模式,重点形成以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研发主体要素,以政府、中介、创新平台、相关组织等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网络模式,并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第一,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要走融合发展道路,要以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为主导,通过横向的学科融合以及纵向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实现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体育产业供求动态平衡提供人才基础。第二,重点培育体育产业融合型人才。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可以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比如体育和旅游业的融合形成体育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形成体育文创产业,体育产业与教育培养产业融合形成体育培训产业等。产业融合是实现体育产业供需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产业融合需要融合性体育产业人才的参与,创新型人才可以打破阻碍产业间融合的壁垒,以跨地域、行业、所有制性质的方式整合相关产业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组织形态,实现“新供给创造出新需求、新需求牵引新供给”。第三,积极搭建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设立体育产业人才专项资金、体育产业创新投资基金,投建开放式的体育产业众创空间,为体育产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第四,借助“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带来的创新思维,在体育产业人才供求之间建立“体育人才培养—用人单位反馈—个性化培养”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实现体育产业人才的供需均衡。

4.5 以数字经济融合为驱动,提升体育产业供需的政策适配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很高的技术属性,本质上是在技术变革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经济范式,这种经济范式的形成可以通过体育产业创造新供给来催生新需求,为体育产业供给体系的改革奠定基础。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可以实现技术革新,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催生出新的体育需求业态:第一,政策制定上要充分发挥高水平体育产业供给对体育需求的创造效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以新动能,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新功能,重建体育产业的供应链,改善体育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的供需动态平衡。第二,政策上关注体育产业要实现供需动态平衡,首先要保障供给侧与需求侧政策上的有效衔接和动态匹配。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体育产业供需双方的市场搜寻成本,通过缓解现实体育产业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了体育产业供需的匹配效率。可以说数字经济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体育产业供需对接渠道,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整合、不同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合作共生的平台化趋势为体育产业提供了更加高效高质的产业生态系统。第三,政策内容上要重点关注作为数字经济中的关键要素,丰富的大数据信息有利于更好地调节体育产业市场上的供需均衡,通过平台经济更精确地匹配体育产业交易的供需方,强化体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提升体育市场的匹配效率,从而进一步消除体育产业在“双循环”发展体系中的结构性“供需梗阻”。

猜你喜欢

动态平衡供需双循环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2020年4月28日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20年3月 27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18年1月29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赏析2017年高考物理动态平衡问题
2017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
浅谈动态平衡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