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文化自信,开阔学生视野
——以统编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为例

2022-10-06曲青亚

江西教育 2022年34期
关键词:古诗文语文课程新课标

■ 曲青亚

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承担着传授知识和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义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精神发展的过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了语文课程以文化人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线,提炼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方面内容。其中,“文化自信”位居核心素养首位,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育人导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性,既是对课程改革发展的回应,也是对新时代语文教育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建立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新课标”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表述,如语文课程在“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强调要“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等,可以看出语文课程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任,彰显着国家课程的意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述要求中,三个关键词“树立、体认、传承”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建立过程。“新课标”明确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儿童日常生活、科技、自然文化等为主的学习主题。语文课程能通过不同载体呈现丰富的内涵,对文化自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文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意志品格、价值观念等教育内核,对渗透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清晰、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的育人立意”,根据学情及古诗文类别,探寻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

二、准确把握教科书古诗文的编排特点

(一)选文经典

除了“新课标”推荐的75 首古诗词外,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还增选了古诗词近40首,文言文14篇。所选古诗词题材多样,涵盖咏物、抒怀、边塞、田园、送别、思乡等主题;虽然文言文篇目较少,但均为“经史子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古诗文底蕴深厚,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典范材料。以所选唐诗为例,大多数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现出鲜明的文学意象,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用明显。

(二)编排有序

教科书中的古诗文采用“散点式”编排的方式,遵循一定的逻辑和序列。一至六年级的古诗文数量和篇幅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题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理解难度也逐渐升高。经典作品的编排,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

(三)注重育人

综观教科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古诗选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个人修养教育等方面均有涉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透射的傲骨和气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示儿》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望洞庭》描绘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铁杵成针》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灌入学生心田;《题西林壁》言简意深,揭示了人生哲理,等等。教学这些经典的诗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建立的三组关系

(一)在诵读中渗透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感染、熏陶下生成的文化价值观。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以咏物诗《石灰吟》为例,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石灰”所承载的意象品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一方面,教师提供与诗人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感悟诗人所言之志;另一方面,教师以古诗教学为依托,以文化自信渗透为要义,从学生的视角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判断、品悟、自我建构。

师:当于谦脱下文官袍,披上武将的铠甲,第一次走向战场。他一定会这样激励自己——

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师:这也是一条不归路啊,当他背水一战时,一定会这样鞭策自己——

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里的“清白”单单指为官清廉吗?我们从这“清白”中又能悟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师:看到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他会低吟——

生: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浩然正气,荡气回肠,这声音在这里轻轻响起——

生: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声音从那里轻轻响起——

生: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这首诗虽然是于谦少年时写的,但石灰的经历就像于谦的一生。几百年过去了,这“清白”之音还在天地间悠悠回荡,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敬仰、怀念化作深情的诵读吧!请大家齐读《石灰吟》。

一遍遍的吟诵,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体会情感,产生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诗句的涵泳有助于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深入对话,将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内化于心。读着读着,学生把一首诗读成了一句诗——要留清白在人间;读成了一个词——清白;读到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于谦;读出了“清白”是于谦之志,是民族之魂!教师在教学时,应将语言蕴藏的意义转化为精神内核,熔铸成中华儿女的精神品格、民族属性,坚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在浸润中进阶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新课标”提出的“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到“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再到“注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种进阶式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实践活动。在长期的培育过程中,在春风化雨式的浸润中,学生能逐渐加深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形成健康的文化心理。

学习了文言文《精卫填海》,教师小结: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读着读着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如精卫与大海抗争,女娲与天抗争,夸父与日抗争,大禹与洪水抗争,愚公与山抗争,神话说的是一个个神仙的故事,体现的是咱们中华民族与困难抗争的精神。《精卫填海》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神话,让我们一起把精卫留在心底,将这个故事记在心间。

精卫鸟,是上古神话中的英雄,是激励后世的榜样。在它的身上,体现了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教师由此及彼,将学习语言文字与传承民族文化相融,凸显了母语的文化特性,在学生灵魂深处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三)在体认中传承

文化体认,是指每个人对文化的体会和认知。在经典诗文学习中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体认中国特有的文化,这是文化自信建立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本民族的文化认知开始,经历文化认同、文化自觉阶段,最后实现民族文化自信。因此,学生文化自信意识的增强,仅靠语文课堂静态的知识传授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以《望洞庭》教学为例,诗中描绘的洞庭湖优美、静谧,令人神往。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洞庭湖独特的美景再现于纸上。起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教师抓住“和”字,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摹的画面,体会山水和谐之美、天人和谐之美。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澄澈空明,与秋月的清光融合。“潭面无风镜未磨”则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情境、欣赏意境,唤起学生的文化认知。教师可以将“品古诗,赏美景”作为主线,引导学生欣赏、辨析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内容的描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诗人贬官时伤心、失意,到此处变得平静、快乐,所以诗人在这欣赏着,静静思考着,诗人写下的这首诗犹如洞庭湖美景的赞歌。像这样的赞歌,不少文人墨客写过。走进山东泰安,你会看到五岳之尊的泰山,不禁会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走进江苏南京,看到那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读——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师:走进安徽宣城,看到那风景美如画的敬亭山,读——

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师:走进江西九江,你会看到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走进湖北武汉,看到那叹为观止的黄鹤楼,读——

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师:走进陕西西安,看到那巧夺天工的兵马俑,读——

生: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师:走进湖南,你会看到这样的洞庭湖——

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不仅这些地方,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江河,都值得我们好好领略,好好保护,好好热爱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把古诗文中那些美好的事、美好的景,那些欢愉,那些情怀,注入学生心间,让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文化,才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和自豪,才会自觉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古诗文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古诗文其实就是汲取丰富的文化养料,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文化之根,熏陶学生的文化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提高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更了解自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语文课程新课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