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图书编辑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2022-10-03冯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育出版图书编辑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采用观察法和比较法,跟踪研究语文课程改革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分析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按照教育出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出教育图书应顺应时代发展、适时调整出版方向的结论,即传播教师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优化路径,拓展学习边界,培育核心素养。文章还采用辩证统一的思考方式,提出教育图书编辑工作既要守正又要创新的建议,旨在实现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应继承传统,明确编辑居于出版活动的中心地位,在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校样处理等方面不放松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做学者型编辑和专业出版;另一方面应创新创造,关注教育界新动态,提升新媒介素养,转变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高质量、高价值、有创意、受欢迎的教育图书,为人才培养提供优秀的知识产品和知识服务。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育出版;图书编辑;守正;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192-03

教育图书对一线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理论结晶,也是他们交流教学心得的传播载体。教育图书编辑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学科前沿的了解,通过出版建构学术范式。编辑只有在工作中做到守正与创新,才能敏锐发现选题,充分挖掘作者资源,有效把控内容质量,做出被广大师生认可与喜欢的教育图书产品。

一、关注当前教学改革要求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在课程标准、统编教材、课堂教学等方方面面。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教学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要求教师从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发展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要求教师从过去过于注重单一学科、单篇教学,发展为综合性教学、整合式教学、选择性教学。

第三,要求教师从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知识点挖掘繁、难、偏、旧,发展为关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四,要求教师从过去过于注重死记硬背、重复训练、机械式教学,发展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

第五,要求教师从过去过于注重评价的选拔作用,发展为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

二、调整教育图书出版方向

教育在广义上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在狭义上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开展的学校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教育终身化、全民化、信息化的要求,教育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1]。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图书成为重要的图书出版类别,并不断细化优化,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但是,教育图书的出版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类选题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对理论和实践成果孵化的持续关注,对潜在作者资源的发现不足,对读者需求没有展开深入调研,内容编排缺乏创意和特色,同质化现象突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等。

按照前述教学改革要求,应及时调整教育图书出版方向。

(一)传播教师教学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教學专著的出版,是对教师价值的认定,符合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职业目标的追求。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出版行为,整理课内外的一手教学资料,提炼教学实践中生发的源源不断的思考,升华能够指导教学甚至能够推广开来使更多教师受益的经验,初步建构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广大读者也能从中受益,互相促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师研究文本都能进入出版视野,达到出版标准。研究文本要关注整体,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和规范性;文本写作要符合传播规律,运用写作技巧,做到规范表达、准确表达、充分表达。

比如《语文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十讲》一书是语文特级教师吴泓从事语文读写教学20年行与思的辑录,既有高位梳理与宏观思考,又有生动真实、操作性强的案例。此书聚焦读写教学的探路过程、问题缘起、课程研发、能力进阶、网络融合、教学转换、梳理探究、多级分类、读写一体、游学策划十个话题,对刚投入使用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具有指导教学的积极作用,也是作者相当长一段时间教学心得的凝结。

(二)紧贴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辅助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内教学

辅助文本要呼应教改精神,关切教学热点,用新课程理念有效指导教师备课、学生自学,为教师提供可以直接借鉴的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学习路径,为师生答疑解惑。

比如《〈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一书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目标要求,针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的学习需求而开发的图书品种。此书设计了“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测试评价”三个版块,帮助学生课前开展自学,帮助教师课中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师生课后检验学习效果,编排处处体现与课标、教材的适配性。

(三)在主学科以外,拓展教育类型,延伸教育边界,培育核心素养

用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秀品质和不畏挫折、不惧挑战、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一书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开发使用的校本教材,也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LA150337)的优秀成果。此书根据中学生在学业、交友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解析其心理特点及心理规律,科学设计,运用国内外较新的心理咨询理念,辅以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多种方式,便于学生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

三、教育图书编辑工作的守正

出版是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其中,编辑阶段是以完善、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为目的,策划、组织、选择、审读、加工和设计作品,在出版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根据教育图书出版要求,编辑首先应做好选题策划、编辑加工、校样处理等基础工作,以确保内容质量。

(一)选题策划方面

编辑需要大量阅读教师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最新成果,如校本教材、学科教案、示范课材料、专业论文等。除此之外,编辑还可以对教育热点进行专题调研、参加各级各类的主题教学研讨会等。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可以接触到大量研究文本,通过有目标、有组织的观察和选择,从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典型而非个案的教学研究成果,纳入选题规划,合理安排选题品种结构[2]。

针对纳入规划的选题,还应细分类型方向,精准定位读者。图书出版是针对教师群体还是针对学生群体,是本体教学还是素质拓展,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读者群体不同,组稿策略也不同。

选题策划的重要一环便是寻找合适的作者进行组稿,帮助作者按照出版规范开展写作。教师教学研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主题研究容易受他人影响,研究文本陈旧,研究方法、途径缺乏新意,在某一阶段可能出现跟风式的实验,独立思考、理性思考不足,写作的语言、逻辑不严谨等。因此,编辑应选择在相关领域确有建树、扎根较深的作者,只有教学实践切实改进了,教学研究才有真材实料,研究文本才有价值,图书出版后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逐步形成名师口碑和图书经典品牌。名家名师现成的手稿更是稀缺资源,编辑应多创造机会与名家名师進行深入的沟通交往,与作者建立真诚联系,牢牢锁定选题,做好后续对接服务工作。

比如《初中语文课程内容重构》一书是深圳市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倪岗老师的论文集,适合中学语文教师阅读参考。在此之前,编辑通过组织研讨会,邀请倪岗老师在会上展示课例,认识到倪岗老师在“语文课程理解”方面具有专家教师的水准,于是向其约稿。此书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整体设计突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限制,建构起“三三三制”课程内容体系,从课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课外阅读等方面入手,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语文课程内容、具体实施及评价体系。

(二)编辑加工方面

编辑需要树立责任意识,不能漏掉任何知识性错误,如对政治层面的把握、对知识体系的识见、对语言文字的技术处理等。

教育图书的读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以及相关学科研究者。他们阅读使用图书的特点是对书中介绍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或者比较熟悉,对具体文字的阅读非常认真,甚至会结合自身教与学的实践感受进行辩证的、批判性的阅读。因此,教育图书如果出现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对师生产生专业上的误导,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一线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考试,对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3]。

比如《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一书,编辑在审读时发现文稿中的选文存在旧字形、繁体字、异体字、异形词等诸多错误。如旧字形“淸”应改为“清”,繁体字“魛”应改为“鱽”,异体字“俛”应改为“俯”,异形词“折衷”应改为“折中”等。编辑还要注意把关选文立意,完善导语、注释等助读系统,在内容质量上进行全面把关。

(三)校样处理及其他方面

编辑要严把“三校一读”的质量关,认真审读每一遍校样,高度重视校对提出的质疑,仔细甄别并处理黑马校对检索出的问题。

如政治用语的表述,要反复核实,做到准确、完整、统一,消除作者隐含在文中的可能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倾向;引文、注释、索引、参考文献的体例,要符合规范,做到科学、严谨、系统等。在生产环节,编辑要与印制部门及时有效地沟通,确保印制质量,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努力呈现设计效果;确保印制周期,赶上寒暑假、节庆日等销售旺季。在发行阶段,编辑要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营销,如发表书评、召开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组织试教等,利用新书发行的窗口期提高销售峰值。

比如《商务馆小学生多功能词典》(彩图本)一书,黑马校对提出“翘起大拇指”的“翘”应改为“跷”。通过查阅资料,“翘”指“(人体的一部分、物体的一头儿)向上仰起”,而“跷”指“抬起(腿);竖起(指头)”,确应改正。之后编辑及时总结反思,做好记录整理,在纠错中不断学习,弥补知识盲区,充实专业技能。

四、教育图书编辑工作的创新

编辑工作的创新主要是指选题视野、产品呈现等内部创新,以及宣传策略、流程管理等外部创新。

(一)善于研究新政策,了解新动态

编辑要能够充分掌握外部环境的变化,具备寻找选题的敏锐嗅觉,紧跟风潮甚至引领风潮[4]。还要能够抓住教师教学的痛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抓住教育界普遍存在且关心的问题,找准选题定位来打造产品,用热门产品带动销售,打造教育名片,集聚优秀作者,形成教育图书出版全流程的良性循环。

比如《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一书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探讨语文翻转课堂、双课堂、项目式学习、自媒体四种教学模式,每种模式都结合实践案例说明了其定义、特点、实施策略及思维培养,力图挖掘“互联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证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善于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

编辑要能够主动拥抱新技术,培养新媒体思维,切实掌握有助于产品立体呈现和提高编辑出版效率的音频、视频、动画、电子书等制作方法,以及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方法。

习惯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出版环境,编辑要突破相对固化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并不容易。尤其是常伏在案头的纯文字编辑,需要打开视野,拓展获得知识的途径,快速抓取各类信息资讯,找到传统出版已有优势和全媒体出版新技术特点可以借鉴结合的平衡点,积极迎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和全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比如《校园足球 学生用书》一书充分发挥融媒体出版优势,从书中3D人物图的建模,到技术动作视频的拍摄制作,再到校园足球APP的开发应用,最终实现足球知识的立体化教学。读者只需要扫描课程对应的二维码,即可结合书中精美图片的讲解,观看相应视频的动作演示,帮助师生在实际训练中加深感受、矫正动作。

五、结语

时代发展,全民素质提高,学习型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作为教育的载体,教育图书的出版任重道远。教育图书编辑既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对教师教学研究进行认定和评价,又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通过守正和创新,不懈努力,为读者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知识服务,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育理论发展。编辑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耕细作,出版高质量、高价值、有创意、受欢迎的教育图书,为教师、学生乃至全民提供优质的知识产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教育出版事业大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彩图本[M]. 6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102.

[2] 刘星.教育期刊编辑在编校中应注意的问题[J].传播力研究,2019(29):98.

[3] 王美玲.合格图书责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8):235-237.

[4] 刘风娟.“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选题策划[J].传媒论坛,2021(16):99-100.

作者简介 冯薇,硕士,副编审,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教育图书出版、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教育出版图书编辑教学改革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务实之路
教育出版在互联网时代融合发展的思考
教辅出版在数字出版环境下的转型发展
图书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策略分析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试析阅读危机下图书编辑的努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