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组织模式和就业方向探析玉雕职业技能培育的教学要素和核心价值

2022-10-02王雪莲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

天工 2022年22期
关键词:玉雕玉石雕刻

王雪莲 深圳市科迪技工学校

一、玉雕职业技能培育的组织模式与就业方向

(一)专业院校的科班培育模式

当前国内院校关于玉石雕刻的专业非常少,只有少量院校开设工艺美术(玉雕方向)专业,其主要侧重于理论,课程围绕基础性理论展开,而真正上机雕刻则比较少,这样的模式教导出来的学生主要偏向于有关玉石雕刻文化的事业型、产业型工作,如记者、编撰、摄影等就业方向,是为一线玉石雕刻工作者服务的专业,而不是以艺术创意创作、治玉为主。如果是科班出身,并且具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真正投入玉石雕刻工作中的从业者会有非常宏远的发展前景,在行业内更容易通过相关技术职能的评审。当然,此类人才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二)政府组织的专业玉石雕刻技能培训模式

只要是在玉石市场聚集之地,就会有此类模式产生,如广东四会、河南镇平、云南腾冲等地,均有政府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机构,每年按课程开学,形式固定。此类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是以上手实操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独立创作,产生经济效益。但是此类模式就像做好了一个模板,学生就如同模板上订制出来的成品,创作出来的作品传统韵味有余,创新不足,其玉石雕刻技巧在某一项表现突出,而其他项却缺乏灵性,显得呆板,可见此模式很容易培养出偏科生。通常此类培训为期较短,培训出来的学生主要进入各大玉石雕刻厂、作坊进行有偿创作,以经济收入为第一目的,短期能实现利益输出,但是无法长期维持,需要不断进修、巩固。

(三)行业协会举办的玉石雕刻课程模式

行业协会属于非营利机构,为了支持政府的政策以及完成相关部门安排的任务,行业协会组织玉石雕刻课程培训。学生的学费比较优惠,因此吸引了同行业大量的学员。然而行业协会的执行力度具有行政局限性,组织机构的非政府性决定了其组织的培训模式是最为轻松的学习。此类模式结业的学生掌握的玉石雕刻技能只能用一知半解来形容。所以,他们只是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而不存在严格的就业方向的问题。当然,真正用心的学员还是可以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的。

(四)玉石雕刻大厂的学徒模式

我国是玉石雕刻大国,全国各地有许多大型的玉石雕刻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有玉雕厂培养出了许多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可见玉石雕刻厂也是个培养玉石雕刻人才的好地方。玉石雕刻厂没有理论的培训,只有上手实操的学习。一般师傅会带一群学徒,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玉石雕刻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大量的实操机会。

(五)民间作坊的师徒相授模式

该模式属于当前大部分玉石雕刻者的学习模式,尤其是年轻的玉石雕刻者。自2008年以来,翡翠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涨价热潮,整个市场上的翡翠都非常热销,所以当时的玉石雕刻生产市场一片火热,大大小小的玉石雕刻厂与作坊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生产更多的产品用以投放市场。于是车间里多了很多学徒,他们的使命就是尽早尽快上手学会玉石雕刻,然后专攻一个方向,雕花鸟的绝不会去学雕菩萨,雕神龙的绝不会去雕器皿,迅速为火热的市场提供大量的产品,这些学徒通过作坊里的师徒口传心授,学到不少绝活,后来有些甚至能自己开作坊带徒弟接单做生意了。但是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地理论学习,所有的关于玉石雕刻的知识,都是来自生活和玉石雕刻过程。

(六)专业书籍资料引导的自学成才模式

专业市场不乏专业的著作,这些教材式的书籍为真正喜欢玉石雕刻的人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学习资料。有些玉石雕刻师具有灵犀慧根和勇于琢磨的精神,他们依靠着自己的爱好,花了大量的精力去钻研和学习,最终自学成才。这类玉石雕刻者的作品独树一帜,契合传统文化,犹如一股清流,为当前浮躁的玉石雕刻市场带来不一样的作品,风格迥异,其每件作品都是雕刻者对玉石材料的独特理解和诠释,这类玉石雕刻者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玉雕职业技能培育的教学要素

(一)学习中国历史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可以提升玉石雕刻者的治玉情操,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丰富的历史故事为玉石雕刻者提供了层出不穷的玉石雕刻题材;历史人物强烈的爱国情怀,为玉石雕刻者匡正三观,以玉石雕刻作品弘扬正能量;玉石雕刻者可以借鉴历史经验,这样可以使玉石雕刻者在创作过程中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问题;中国历史兼容并包,能影响玉石雕刻者的治玉胸襟,所谓海阔天空凭鱼跃,工艺美术的海洋任徜徉。

(二)学习地质学、宝石学

玉石雕刻者雕琢的对象是天然的地质原料,学习地质学、宝石学能更深入了解其雕琢对象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的相互作用,以科学的依据、艺术的眼光去对待和创作。

(三)学习玉石雕刻工艺理论

玉石雕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工艺体系,学习玉石雕刻需要对既定成型的雕刻技法、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实践,从玉石雕刻工艺沿革、玉石原材料、雕刻工艺原理、雕刻工艺制作技术、原材料的设计制作方法等方面对我国玉石雕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学习。

(四)学习玉石雕刻工艺设备、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石雕刻需要将艺术与科学技术两者相结合。玉石的硬度高,必须借助工具才可能完成雕琢工作,玉石雕刻者只有熟练运用雕刻工具、钻孔工具、抛光工具与辅助工具,才能拥有完善的治玉基础。

(五)学习玉石雕刻工艺设计、美术基础

美术基础是玉石雕刻工艺设计的基础课程。假如你学的是线刻山水牌,那需要学的是国画山水,基本功是芥子园画谱,各种皴法以及对历代国画的理解;假如你学的是花鸟浮雕,那需要学的是工笔花鸟,白描是基础,工笔色彩晕染可会可不会,假如你学的是人物牌,那需要学的是素描头像、三庭五眼等基本知识,假如你学的是天蜀牌,那学不学绘画就不重要了,练好书法是第一;假如你学的是山子,那要学的东西就多了,三远构图、散点透视、人物动态、树木白描都是需要学的内容;假如你学的是雕虎,那就学好猫科动物解剖和动态。

《达摩面壁》

《太白醉酒》

(六)进行上机实践

玉石雕刻教育,上机实践是一切理论基础的终极映射,所有学到的知识都服务于实际雕刻创作。可以说,没有上机实践,玉石雕刻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上机实践雕刻的过程中,才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根据不同学徒的不同认知深度、不同爱好、不同天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创作做到因材施艺。

(七)市场实地考察、游学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玉石雕刻的教学都要进行对市场的实地考察、雕刻圣地的游学。以销定产,是市场经济的一大规律,市场上销量好的作品,是玉石雕刻者创作的风向标;而诸如国内各大佛教石窟等雕刻圣地,那些雕塑历经千年不衰,依然深受世人所喜爱,这是玉石雕刻者最需要去参观学习的。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影响他们的创作,具有更广阔的群众基础,更深邃的历史意义。

三、玉石雕刻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玉石雕刻人才的培养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传承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基础上,弘扬了时代文化之正能量、探索未来文化发展之出路,追求“真”“善”“美”,避除“假”“恶”“丑”,立新意、脱俗气,凸显时代特征和精神。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玉雕非遗”的未来,同样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现代化的冲击,商品化的影响,使玉雕失去了原来的生存土壤和社会环境,在慢慢走向消亡。自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玉雕人才的培养则显得尤其重要,能够起到保护与传承玉雕技艺的重要作用。

(二)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玉石雕刻行业总体态势还是积极向上的。玉雕人才的培养可以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在市场的刺激下,新生代玉雕师成长迅猛,为老一代玉雕匠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还有动力,为整个玉石雕刻市场带来旺盛的生命力,可见玉雕人才的培养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玉石雕刻行业在经历市场红火和寒冬的双重洗礼之后,从业人员的构成已经被重组,当初因为市场效益好而盲目进来的玉石雕刻者,在市场寒冬时期被行业淘汰,而真正受过玉雕培育教学的新生代玉匠,则凭借对行业的热爱,对职业道德的诚信,对创作的渴望,对未来发展理想的坚定信念,依然沉淀在玉雕行业的大军中,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

玉雕职业技能培育要求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玉雕新生代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玉雕职业技能培育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方能用得其所。

猜你喜欢

玉雕玉石雕刻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二石
雕刻时光
审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