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生命周期视域下校长有效领导策略研究

2022-10-01郭红艳欧阳修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被领导者成熟度生命周期

郭红艳 欧阳修俊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0)

近来,教育“高质量发展”被频频提出,已然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目标。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向教育工作者提出新要求,而新目标的实现场域在学校。归根结底,学校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落脚点。中小学校长(以下简称校长)是学校的“掌舵人”,探究校长如何有效领导,不仅是顺应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应然之意,更是革新校长领导素养不可回避的主题。

一、校长有效领导的内涵和价值

校长领导的有效性是学校有效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领导,是指领导者能够如愿以偿地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发挥好领导的组织功能。”[1]有学者认为校长的有效领导即是校长能够运用一定的领导优势,采取恰当的领导方式和领导风格,快速高效地达成学校的组织目标,提升学校绩效的领导才能[2]。因此,校长有效领导的内涵即校长做好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者,以目标为导向,通过恰当的领导方式和风格,不断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校长的有效领导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校内部发展的根基,只有学校内部根基扎稳才能发挥其最大动力为我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江苏教育学院王铁军、周在人提交了一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的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八大现代管理能力为我国21 世纪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结构框架[3]。其中,专业知识素质统领其他素质,只有牢抓专业知识素质这一核心,才能有效地提升校长的综合素养水平,成就校长有效领导。现实中,由于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目标的变化发展、社会复杂性和各项知识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因素导致的专业知识素质落后现象突出,使得校长不得不紧随时代要求,革新自我专业知识素质,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不断提高管理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校长的有效领导。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域下校长有效领导之特征解读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最早由卡曼(A.K.Karman)提出,赫塞(Hersey)与布兰查德(B1anchard)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SLT)将关注点放到下属身上。该理论认为,成功的领导是通过选择与下属成熟度相一致的领导风格实现的[4]。该理论认为被领导者的成熟度有两个维度,即被领导者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两维度结合呈现下属四种情况:M1 不成熟、M2 初步成熟、M3 比较成熟、M4 成熟(见图1)。根据不同的被领导者成熟度,领导者需要选择相应的有效领导方式,其领导方式也有四种(见图2):I指导性领导(高任务—低关系),当某被领导者在工作中既无能力又无意愿时选用;II 支持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适用于被领导者缺乏能力但有意愿情况;III 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宜用在被领导者有能力却意愿欠缺时;IV 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当被领导在完成任务时,不仅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且有意愿时,采用该领导方式。

图1 下属成熟度

图2 领导方式

1.指导型校长:高任务—低关系

当某类教师处于工作能力欠佳、工作不积极状态时,该类型教师属于成熟度低被领导者,他们处于组织边缘圈层,因此需要领导者通过命令的方式将工作任务清晰传达,让他们从组织的“局外人”转变成“局内人”[5]。此时校长应采用指导型领导方式,即“高任务—低关系”。“高任务”需要校长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工作行为,“低关系”则较少关注教师的关系行为。校长需要对其工作能力加以积极干预,从而促进此类教师成熟度的提高。在工作中,命令式告知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即在指导型领导方式中,校长要全面且深度指导教师相关工作的完成,且监督控制工作任务完成的各个环节,总的来说即事事要指导,件件需检查。

2.支持型校长:高任务—高关系

初步成熟度的教师虽然在工作任务完成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但意愿饱满,对工作态度积极。校长可采用支持型领导方式——“高任务—高关心”。此时,校长不仅关注教师的工作行为,也关注与教师的关系状态。校长需要通过指导教师工作的欠缺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展;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互动强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行为强调“我们沟通,由我决策”。在校长对教师高关系行为的支持下,可以通过教师心理成熟度方面优势促进教师的能力成熟度。校长通过鼓励其主观态度和指导工作任务,激励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从而不断改善此类教师的成熟度。

3.参与型校长:低任务—高关系

当教师工作能力强但工作积极性差时,该类教师则被评定为较成熟型被领导者。此时校长应选用参与型方式领导,即“低任务—高关系”。他们能够胜任工作,不希望领导者有过多的指示和约束。员工希望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6],此类被领导者由于具备相对娴熟的职业能力但职业心态较为颓靡,其自主意识强烈,因此管理起来也比较棘手。由于该类教师具备工作任务完成的能力,所以可以放宽对其工作具体事务管理的限度,而多关注与其工作关系的构建,增强该类型教师工作意愿。校长对成熟度较好的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关系行为,在工作中更多采用沟通协商方式。此时的领导模式为“一起沟通,一起决策”,通过参与工作决策,赋予其主人翁角色,使他们可以相对发挥自主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效果客观上激励被领导者对自我的心理和能力认可度,继而激发被领导者的工作意愿,有利于该类教师发展为成熟度高的学校成员。

4.授权型校长:低任务—低关系

当教师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且工作积极性充足时,则该类型教师具有高成熟度。此时,校长应选用授权型领导方式予以管理。在“低任务—低关系”领导模式中,校长对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都不需要太多关注,成熟度高的教师既有能力解决工作问题,也有积极心态应对工作困境。面对高成熟度教师,校长可以授予教师一定自主权,此类教师有十足的自主性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此时校长管理最轻松且领导效果处于最佳水平。授权型领导与被领导者呈现“你自主决策,你自主操作”的模式。对于成熟度高的被领导者,拥有较大工作自主权和被信任的感知更能激励工作最佳状态。

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域下校长有效领导之策略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强调领导行为的动态性特征,强调情景变量对领导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差异化管理是领导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对被领导者个体特征的观察及评估,本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原则采取的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旨在为组织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人力资本配置。针对不同情景选用恰当的领导方式是有效领导的关键[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从被领导者角度出发,关注被领导者的重要性,其内在逻辑是通过采用恰当的领导方式弥补被领导者的工作能力与工作动机的不足。阿吉里斯主张,有效的领导人应当帮助人们从不成熟或依赖状态逐渐往成熟状态转变,并认为领导方式不当会阻碍人的成熟[8]。

1.有效评估教师成熟度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逻辑起点为关注被领导者的成熟度,因此,校长对教师的成熟度评估是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应用的第一要义,衡量教师成熟度便是校长有效领导的首要环节。校领导可从两方面入手对教师的成熟度加以评估。其一是编制信效度可靠的量表问卷,定期予以监测,收集学校内每个教师的相关信息,并评判不同教师的成熟度;其二通过个体访谈的方式收集关于教师成熟度的详尽信息,补充收集教师成熟度缺失的具体缘由。有效评估教师的成熟度需要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综合教师表现,将教师状况进行分类评估。

2.选用拟合成熟度的领导方式

校长获得教师成熟度的评估结果后,应选用与教师成熟度拟合的领导方式。由于在评估过程中也收集了教师成熟度不高的原因信息,校长可以针对性地调整领导方式,因人而异地指导不成熟教师的发展。针对M1 型不成熟的教师,校长应根据其能力状况在相应方面加强指导,多维度为促进教师工作能力提供发展平台。对于M2 型初步成熟教师,不仅要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更应建立多向沟通渠道,通过能力支持和心态支持领导其进一步提升成熟度。M3 型较成熟教师,校长恰当地放松对此类教师的工作关注度,给予其一定的工作自由空间,但需要维护其工作积极性,通过给予工作能力出色的教师物质精神奖励激励其工作的意愿。M4成熟型教师,校长应适时授权,给予教师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使成熟型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适时调整匹配教师成熟度的领导方式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强调领导方式的灵活性和领导方式的动态性,随着教师成熟度的提高,校长的领导方式同时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对于M1 型和M2 型教师,在校长的有效领导下,工作能力逐步提升,其对应的成熟度也会获得改进,从而进入下一阶段成熟期。针对M1 和M3 型教师,通过校长的关系行为积极引导,排解干扰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的不利因素,使其工作意愿加强,进而推动教师成熟度迈向下一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成熟度逆向发展的可能。正如,由于代际影响,学校存在一批这样的教师: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生了急速转变,一些老教师由于时代变迁,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以及对信息化设备接受能力的局限,致使他们难以胜任当下的教学工作。此类原本属于教育教学能力充足且意愿性较高的M4 成熟型教师,慢慢沦为不成熟的教师。如果校长不能及时适当地调整领导方式,难免出现成熟度倒退现象,严重的则由M4 成熟型沦为M1 不成熟型教师。此类逆向性发展状况会牵动组织其他方面,是校长有效领导的阻碍。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校长应重视教师的个体能力和心理状态,定期性监测教师成熟度并对其成熟度具体成因深度挖掘,从而选用匹配成熟度的领导方式并针对教师成熟度的变化予以适时调整。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者正确认识人、对待人、激励人、使用人的人本思想。另外,不可忽略该理论的动态性特征,在实践中随着被领导教师的现实情况不断调整校长的领导方式,突破成熟度瓶颈,警惕成熟度倒退,维持成熟度高位,从而促进中小校长有效领导。

猜你喜欢

被领导者成熟度生命周期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探析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