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多重身份”强化履责的路径探索
2022-10-01陈昊天
□吴 翔 陈昊天
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与众多风险挑战接踵而至的背景下,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应立足职责定位,强化角色意识,扮演好“七重身份”,把握好“三种关系”,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高校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新时代高校纪委强化角色意识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出了若干重要意见,不断推进各级纪委工作机制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在强化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在国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的部署实施中起着越发重要的作用。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使命,大学生更是祖国的未来,寄托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希望。正气充盈的校园政治生态是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然而当今社会,高校腐败依然时有发生,党风廉政风险点依然存在,象牙塔内也并不是一方净土。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网络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国内外思潮的激烈碰撞,以及享乐主义的流行蔓延,不可避免地为高校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此外,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也为学校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纪委必须不断提升政治站位,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主动面对各类挑战,立足本职履责担当,强化角色意识,推进工作创新,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二、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的“七重身份”
(一)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协助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纪检监察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履行政治监督是纪委的首要职责,政治监督的成效深刻关系“国之大者”在高校的有效落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执行。做好政治监督,校纪委应以“严、精、细、实”为总体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规矩,突出监督重点事项,细化政治监督举措,注重提升监督质效。在具体举措上,应牢牢把握“学习、协助、监督”三个关键词具体发力。“学习”,即强化理论武装,校纪委应在党委常委会等重要会议上及时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等重要会议与文件精神,通报典型案例,提升校党委管党治党、履责担当的思想觉悟;“协助”,即协助党委有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工作的落实,协助校党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协助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状的制定与层层签订等,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监督”,即加强对校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的政治监督,具体针对校党委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情况、管党治党情况、思想作风情况等开展政治巡察、监督检查。要当好“护林员”,就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严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气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努力营造正气充盈的校园政治生态。
(二)当好监督工作的“组织员”,构建高校“大监督”格局体系
以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监督与协同监督为抓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格局。二级党组织是高校落实从严治党的基本单元,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是党内监督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素质高、本领强的纪检委员队伍,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推进、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手。校纪委应坚定不移地做好纪检委员队伍建设的组织者,坚持政治标准,严格选人用人,从政治站位、业务素养、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考察。要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不断提升纪检委员的思想觉悟与业务能力,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引导鼓励他们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将监督触手延伸至“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基层纪检队伍的监督效能。协同监督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特长,进一步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工作整体质效的重要途径。校纪委应加强与审计处、财务处、学生处、人事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的合作与联系,健全完善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将协同监督贯穿到疫情防控督查、安全生产检查、校内巡察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去,努力做好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工作,加强监督的横向联动,将监督成效充分体现在学校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中。
(三)当好执纪问责的“裁判员”,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裁判员,意味着纪律过硬,严谨规范;思想过硬,公正严明;能力过硬,精准处置,这也是执纪问责中应牢牢把握的要点。纪委的执纪问责能力,是纪委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高校由于熟人圈子的影响,难免对监督执纪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与压力,出现监督难、办案难、问责难的现象。高校纪委提升执纪问责能力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全面提高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全面领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对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指示,全面把握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法实施条例》《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规定和执行口径,确保执纪问责精准有力无差错。二是持续提升审查调查工作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工作规范,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做到“请示报告一个不缺,规定程序一个不少”,高质量做好审查调查工作,做到规范办案、文明办案、安全办案。三是紧绷思想之弦,严守工作纪律。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与纪律意识开展执纪问责工作,严肃杜绝跑风漏气、打听案情、泄露机密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出现。要勇于斗争,敢于亮剑,克服熟人圈子的影响,动真碰硬,秉公执法。通过充分发挥惩治手段的震慑作用,警示学校党员干部存戒惧、守底线,知敬畏、不逾矩。
(四)当好廉洁文化的“宣传员”,厚植崇廉爱廉的思想根基
“不敢腐”是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筑牢“不敢腐”的思想堤坝,离不开廉洁文化的浇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于2022 年2 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校肩负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责,具有廉洁文化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近年来高校违纪违法、贪污腐败的频发也使得廉洁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加强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高校纪委应把握好“宣传员”的角色定位,深刻领会廉洁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与规律遵循,深入发掘高校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与群体优势,将廉洁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等有机融合,综合运用廉洁文化活动周、党纪法规宣讲、网络平台等多种宣传载体与形式,注重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与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意识牢固扎根在全体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中。
(五)当好学习教育的“督导员”,推进主题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是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举措,是强化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路径,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契机。高校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高校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思想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思维活跃、最容易受到各类思潮影响的时期,加强主题学习教育,对于增进高校师生的思想认同与理论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主题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高校纪委应自觉肩负起主题学习教育“督导员”的职责,不折不扣地扮演好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角色。前期认真领会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具体要求,及时成立学习督查小组,深入研判督查重点,制订完善督查方案;中期围绕“学思践悟成效”开展嵌入式督查,注重创新督查手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后期加强对问题整改的推进与监督,通过督查工作有力有效的开展,确保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入脑入心,充分彰显学习教育成果。
(六)当好尽心尽责的“服务员”,解决师生关注的急难愁盼
高校纪委既具有政治属性,也具有管理服务属性,高校师生合法权益的维护离不开纪委机关的保驾护航,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纪委机关的督促推动。高校纪检干部应深刻把握管理服务属性,为稳定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服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为维护师生根本利益服务。要尽全力做好“分内小事”,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倾听广大师生的心声,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规履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
(七)当好全副武装的“战斗员”,履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九届五次全会上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对照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高校纪检干部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当好全副武装的“战斗员”。要做到政治过硬,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悟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做到能力过硬,在持之以恒的业务学习与动真碰硬的实践锻炼中提升履责能力,锤炼过硬本领;要做到作风过硬,在工作中严守纪律、坚守底线,在生活中廉洁自律、慎独慎微,努力成为一名立世有信念、心中有定见、行事有原则的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
三、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应把握好的三种关系
(一)把握好“七重身份”之间的内在关系
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的“七重身份”,是基于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使命、社会主义高校的职能属性、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而提出的。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第四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是在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条件下,对纪委职责的高度凝练和准确定位。“护林员”“组织员”“裁判员”的角色身份分别体现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能,与党章规定的纪委的基本职责相对应的,是高校纪检干部应牢牢把握的最基本角色定位。“宣传员”“督导员”的角色身份分别响应了党中央全面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与推进主题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纪委立足学校实际,积极推动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高校纪检干部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的工作态度。“服务员”的角色身份则凸显了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升的鲜明特征,是高校纪检干部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因此,“宣传员”“督导员”“服务员”角色身份都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理论实践的深入,这一类角色身份也必定会进一步丰富拓宽。而扮演好“战斗员”的角色身份则是高校纪检干部强化工作能力、履职尽责担当的内在要求与根本保证。
(二)把握好“靠前履责”与“深化三转”之间的关系
强化靠前履责,主动担当作为,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对高校纪委提出的内在要求,对于当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高校各类突出问题、打赢高校疫情防控攻坚战等重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项十分重要的部署,是新时期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调整内设机构、整合工作力量、合理配置资源,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有效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实现了治理能力、治理水平创新发展。高校纪委必须理清“靠前履责”与“深化三转”之间的关系,“靠前履责”并不意味着纪委事事亲为、处处出头,“深化三转”也不代表着纪委权责的缩小、任务的减轻,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高校纪委通过积极作为、靠前履责,督促推动职能部门依规履责,主动承担起内部监督职责,自身不断创新监督手段,扎实做好“监督的再监督”,能够有效加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规范性,提升监督质效,不断深化“三转”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高校纪委通过认真落实深化“三转”的各项要求,厘清工作职责,恪守权力边界,能够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工作质量,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失位,为更好地主动作为、靠前履责提供时间与精力保障。
(三)把握好“严管”与“厚爱”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这也是高校纪委应遵循的工作原则之一。高校由于熟人社会、圈子文化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认为纪委就应该无条件保护干部,也有少部分纪检干部将“厚爱”理解为一团和气,工作态度上追求息事宁人,工作结果上追求皆大欢喜,严重影响了纪委职能的发挥。高校纪检干部应正确把握“严管”与“厚爱”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严管即厚爱”的观念,正确认识到对干部从严管理,本身就是关心爱护,对干部关心爱护,也必然体现在严格管理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恪守纪律,坚持底线,要将对干部的厚爱体现在强化日常监督、有效规避风险上,体现在经常咬耳扯袖、及时抓早抓小上,体现在解除心理负担、鼓励干事创业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干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