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肉牛养殖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30崔金霞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文│崔金霞(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在养殖业中严禁滥用抗生素,以保证食品安全。肉牛养殖占据我国养殖业较大比重,如何保障其养殖健康及疾病防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畜牧生产中,疫病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开始采用中药来控制肉牛疾病,以保证安全、绿色。
一、文献回顾
通过中草药防治不仅可以抑制或杀死许多病原体,更在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价值。此外,中草药在驱除害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遇到很多潜在的危险,其中疫病是最大的威胁。特别是在疫情高发时期,应加强对肉牛的防治,努力降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制定更为安全、稳定的疫情防治方案。此外,有学者提出,中草药在肉牛疾病防治中可以增加食欲。
1.预防疾病。在肉牛养殖中应用中药可以促进牛只健康成长,改善牛只的生产性能,增加牛肉的经济价值。采用中药可以在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对肉牛健康和牛肉品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有助于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2.增强免疫力。治疗肉牛疾病的中药都是由多种中药组成,中药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只有科学搭配各种药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药效,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中草药通常是混合物,经过调配后会对肉牛身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增强肉牛免疫力。中药含有精油、生物碱、有机酸、糖酐等物质,可提高肉牛免疫力,对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3.不产生抗药性。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如果大量应用西医和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会出现抗药性。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普遍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使中药疗效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同时也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而长期服用对肉牛没有抗药性的中药对肉牛有一定效果,而且在体内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中药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以让肉牛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且中药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通过能量转化、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等来干扰病原体的代谢,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病原体的目的。中药根据药物的配伍规律和禁忌,运用相克、相生、相畏、相杀的作用机理达到防治疾病、降低毒性的目的。
4.保健价值。中药的种类很多,而且营养成分也不一样。如一些中草药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在肉牛饲料中加入一些山楂、青皮等增食剂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从而增加肉牛食欲,促进其生长。
二、中草药在肉牛养殖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1.消化系统。肉牛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体为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积气、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便秘、四胃积食、积液、溃疡等。通过神曲、枳壳、甘草、青皮、陈皮、苍术、山楂、麦芽进行防治,具有理气、行滞、消坚的作用,能促进反刍动物消化道运动,对治疗肉牛瘤胃胀气、胃前弛缓、瘤胃积食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六神曲、青皮槟榔、黄芩、陈皮等具有清热通便、理气消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食欲减退、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玄明粉、麦芽、滑石、石膏、山楂、六神曲等药物具有舒张四胃括约肌、四胃排空功能,适用于治疗肉牛溃疡、积液、四胃积食等疾病。
(1)平胃散。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中,可以采用平胃散来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陈皮、神曲是一种常用药物。苍术、山楂、青皮、甘草等中药可以调节肉牛消化系统发育,促进牛肉食欲。
(2)益气汤。在控制肉牛疾病时可以给肉牛饲喂一些健胃散,这种药物主要是由黄芩、槟榔、六神曲等组成,用于牛的疾病预防,对牛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3)消积散制剂。消积散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用药物,主要成分是山楂、麦芽、石膏等,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稳定牛的四胃,并能有效改善牛的肠胃状况,从而达到防治胃部疾病的目的。
2.呼吸系统。风热感冒、重症风热感冒、流行性病毒性感冒、风寒感冒等是肉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肉牛的重风热感冒要遵循辛凉、通表、清热解毒原则,常用中药有淡竹叶、薄荷、金银花、羚羊角、连翘、甘草等。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肉牛的危害很大,需要相应的中药进行控制。天花粉、赤芍、柴胡、大青叶、黄芩、羌活、葛根等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牛群流感。治疗肉牛风寒感冒的主要中药有白芍、桂枝、红枣、生姜、甘草、羌活、防风、荆芥、薄荷、豆豉、桑叶、杏仁、陈皮、鲜姜、焦枳壳、苏叶等,具体应用如下。
(1)清瘟解毒丸。流感患者可以通过服用清瘟解毒丸来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草药有大青叶、天花粉、赤芍、葛根等,具有排毒、发散表邪的功效。
(2)荆清解毒汤。荆防排毒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其中包括炙甘草、生姜、桂枝、红枣等中草药,可以达到宣肺解散、缓解风寒性感冒的作用。
3.肉牛不育。肉牛不育是肉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肉牛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益,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中药在肉牛不育症的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肉牛不育症的治疗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用桃仁、益母草、当归、川芎、甘草等中草药来治疗,具有温经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如果肉牛出现胎衣不下、恶露不净、产后感染等症状,可以服用淫羊藿、黄芪、板蓝根、益母草等中药,具有扶正祛邪、清热解毒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用阳起石、淫羊藿、香附、菟丝子、当归、益母草等药物进行调理,对母畜生殖机能、壮阳催情、补肾强精、促进母畜排卵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乳房炎防治中可以选用金银花、蒲公英、浙贝母、王不留行等中药,这些药物一起服用可以起到消痈散结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肉牛乳腺炎症的作用。此外,肉牛产后出现红肿、乳汁不畅通等症状时,可以使用肉桂、天花粉、青半夏、蒲公英、王不留行等药物进行配制,从而达到缓解肉牛乳腺疾病的目的。另外,如果肉牛是因气血不足、子宫发炎等原因导致的不孕,可通过服用益母生化散来进行治疗,因为益母生化散中含有甘草、当归、益母草、川芎等中草药,这些药物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血作用,另外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益母草等。
4.夏季高温应激综合征。夏季高温应激综合征会导致肉牛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将石膏、板蓝根等中药成分按一定比例加入饲料可有效防止肉牛发生夏季热应激综合征。随着对肉牛疾病控制方法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将党参、黄芩、板蓝根、白芍、甘草、淡竹叶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可抗热性应激。在控制肉牛热应激时可以采用贯众、山楂、松针粉、苍术、神曲、女贞子、甘草、紫苏子等中药来配伍,然后再加入肉牛饲料中,既能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又能提高牛肉质量。
5.寄生虫。牛肝片形吸虫病、犊牛新蛔虫病、牛圆线虫病、牛梨形虫病等多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了牛的身体健康,控制起来非常困难。目前,在防治寄生虫病中,西药是最常用的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相对来说,中药的应用比较少,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如将使君子、槟榔、贯众等中药加入饲料中,可以对绦虫、蛔虫、肝片吸虫等身体寄生虫疾病进行防治。但目前中药在肉牛中的应用还很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研究,并进一步了解中药在肉牛养殖中的作用。
三、小结
综上所述,畜牧业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在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肉牛养殖现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经营模式。中草药品种众多,合理、科学地利用中草药不仅可以提高肉牛生长速度,还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据此,文章对中草药在肉牛养殖病害控制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