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同期发情技术关键
2022-11-21朴聪雁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文│朴聪雁(江苏省灌南县畜牧兽医站)
母羊同期发情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外源性激素,人为控制母羊的生理状况,诱导母羊同时出现发情和排卵现象。同期发情技术可保证母羊发情时间高度集中,同时可在未观察到发情表现或不需要进行鉴定发情的情况下保证受胎率,减少因发情现象不明显或隐性发情而导致的漏配现象。
一、同期发情技术优势
母羊同期发情技术是生物工程高新技术之一。自然状态下母羊发情为随机、不集中状态,不仅阻碍了规模化养殖,同时也使多种下游技术无法顺利进行。例如,胚胎移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同期发情处理有利于母羊统一管理,同时还可有效降低饲养成本,对现代化养羊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羊生产管理和品种改良水平,对提高母羊繁殖率发挥重要作用。
二、同期发情技术发展过程及原理
母羊同期发情技术发展历史悠久,初期主要通过控制黄体从而控制母羊发情排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期发情技术从控制黄体逐渐转变为控制卵泡阶段。该阶段可对母羊发情和排卵时间准确预测,甚至可不经过发情鉴定即可准确把握人工授精的最佳时间。
1.控制黄体阶段。前期研究发现,孕酮浓度是黄体存在和溶解的最关键因素。通过使用孕酮阴道栓法使得同期发情技术得以大规模推广。后期研究发现:前列腺素也可有效延迟黄体与溶解黄体。因此,该阶段主要的同期发情技术是基于孕酮与前列腺素的功能建立的。
前列腺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理活性的激素。目前发现的多种天然前列腺素中重要的包括PGF1α、PGF2α、PGA1、PGE1、PGE2、PGF2α可直接作用于黄体细胞,抑制黄体酮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还可造成卵巢和黄体局部缺血导致黄体退化、溶解。前列腺素不仅能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对于母羊还具有很好的催情效果。
孕酮类激素通常由黄体分泌,但目前也可人工合成。孕酮类激素主要分为睾酮类衍生物和孕酮类衍生物两大类。孕酮类激素种类较多,但主要活性成分为孕激素,孕激素可抑制母羊排卵。因此,使用孕激素可有效抑制母羊发情,延长发情周期,推迟母羊排卵。孕激素处理分为短期处理和长期处理两类。长期处理后的母羊发情同期化程度高,但受胎率较低,短期处理的母羊受胎率较高。另外,孕激素处理后的母羊第1次发情受胎率偏低,第2次发情受胎率趋于正常。
2.控制卵泡阶段。正常卵子排出经历过程包括募集、选择、优势化、排卵4个阶段。母羊初情前期、黄体期、妊娠期、产后发情期以及季节性发情期内卵泡生长均有发生。因此,卵泡的发育具有周期性,该过程被称为卵泡波。促黄体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启动卵泡波的关键信号。母羊每个排卵周期内通常具有3~4个卵泡波,不同卵泡波间的卵泡大小、数量以及存在时间不同,发情调控初期卵巢卵泡状态也不一致。
卵泡发育分为基础发育阶段和周期性发育阶段。基础发育阶段不需要促性腺激素。周期性发育阶段,卵泡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生长成熟,促黄体生成素可诱导卵泡波发生周转。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进而调控优势卵泡的优势化、周转和排卵。黄体期内,机体内孕酮浓度过高会抑制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因此母羊排卵受到抑制。优势卵泡周转黄体退化后,孕酮浓度降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提高可诱导排卵。诱导母羊卵泡发育,促进排卵的制剂较多,如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同期发情处理时,各类发情药物可与促性腺激素共同作用,强化母羊同期化发情,提高母羊发情率,保证卵泡顺利排出。
三、影响母羊同期发情的因素
影响母羊同期发情因素众多,母羊的生理状态、年龄、体况、环境、日粮以及同期发情处理过程中使用药物的性质、效能、使用方式、剂量都会影响母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发现光照是影响母羊发情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羊属于短日照动物,季节变化可导致机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除季节因素外,饲养管理方式和营养供给也影响母羊同期发情效果。舍饲饲养方式下,母羊可获得较全价的营养,同期发情过程中阴道栓掉栓现象少。而放牧或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下,山羊营养供应不足,易出现脱栓现象,导致同期发情效果差。因此,实践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母羊同期发情效果,养殖人员应考虑季节、品种、年龄、激素的剂量、使用方法等因素。
四、母羊同期发情的方法
1.常用激素及制剂。母羊同期发情处理时常用的激素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抑制卵泡发育的激素、溶解黄体的制剂以及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制剂。
抑制卵泡发育的激素:第一,甲孕酮(MAP)。甲孕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该激素口服效果良好,幼龄母羊多采用口服处理,使用甲孕酮制成的阴道海绵栓可用于母羊同期发情。第二,炔诺酮。炔诺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该激素具有抑制排卵的作用,口服效果良好。通常使用皮下填埋法对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三,甲地孕酮。甲地孕酮结构和活性与甲孕酮相似,同期发情处理时常使用美尔伊注射液。通过肌内注射,缓慢吸收,从而发挥长效作用。第四,氟孕酮(FGA)。氟孕酮可有效刺激母羊卵巢活性,繁殖季节内可阴道埋植40毫克,非繁殖季节可阴道埋植45毫克。
溶解黄体的制剂:氯前列烯醇。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类似物,该制剂可有效溶解卵巢上的黄体,对于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可有效刺激母羊发情、排卵。
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制剂:第一,促卵泡生成素(FSH)。促卵泡生成素可刺激卵泡正常生长发育,促卵泡生成素与促黄体生成素共同作用可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加快卵泡成熟、排卵。第二,促黄体生成素素(LH)。在促卵泡素基础上,可促进母羊卵泡成熟、排卵。第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与促黄体生成素相似,该激素可促进黄体的生成,帮助卵泡快速成熟排出,从而有效提高母羊受胎率。大剂量应用还可抑制黄体溶解,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引发母羊发情。第四,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与促卵泡生成素(FSH)作用相似,可有效促进卵泡的生长和成熟,引起母羊发情。另外该激素具有一定的促黄体生成素作用,可促使成熟的卵泡排卵。但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引发卵巢充血、发炎。
2.同期发情方法。目前常用的同期发情方法包括阴道海绵栓处理法、前列腺素处理法、药管填埋法以及口服法4类。
(1)阴道海绵栓处理法。阴道海绵栓处理法是以孕酮为主的同期发情制剂。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成本低,是目前我国母羊同期发情处理中较为理想的实用型制剂。孕酮半衰期短,注射或口服需每日给药,工作量较大。因此,养殖中常使用阴道海绵栓法。
海绵栓在使用前应涂抹专用的润滑剂,随后即将海绵栓放置于母羊阴道深处。海绵栓上的牵引线应在阴道外保留4厘米左右,剪去多余牵引线。阴道外牵引线保留长度不可过短,防止其缩入阴道内部,造成后期去栓困难。同时,养殖人员还应保证牵引线向下弯曲,防止其向上造成母羊尾部不适应。海绵栓放置后,养殖人员还需立即对母羊注射2毫克苯甲酸雌二醇,从而有效提高母羊发情效果。海绵栓在母羊体内放置9天后可使用止血钳将其慢慢取出。取出过程中若牵引线拉断,则需使用开膣器将母羊阴道打开随后取出,阴道海绵栓取出后2~3天,母羊可出现发情现象,发情率高达90%以上。
阴道海绵栓处理法在发情初期效果稍差,阴道海绵栓取出后,养殖人员还可对母羊注射促卵泡生成素25单位,从而提高发情效果以及双羔率。泌乳期母羊由于体内促乳素浓度高,因此促性腺激素分泌量较低。使用阴道海绵栓的同时还可注射2毫克溴隐停,从而有效抑制促乳素分泌,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2)前列腺素处理法。前列腺素可有效溶解黄体,对卵巢上的功能黄体有溶解作用。注射前列腺素后,母羊体内的黄体溶解,机体内孕酮含量降低,对卵泡抑制作用解除,随后卵泡发育、成熟,母羊出现发情症状。该方法对卵巢上无黄体的母羊无效,妊娠期母羊在注射前列腺素后可引发流产。同一群体的母羊,第1次可全部注射1.2毫克的15-甲基-前列腺素。卵巢上有黄体的母羊在注射后3~4天内出现发情现象后可立即进行人工授精。第1次注射后无任何发情症状的母羊,在注射10天后需进行第2次注射。两次注射期间,部分母羊可能由于自然发情形成黄体,因此对第2次注射无任何反应。前列腺素处理法操作较为简单,但成本较高,且对卵巢上无黄体的母羊以及非发情季节无效,妊娠期母羊在注射后会出现流产现象。
(3)药管填埋法。繁殖季节内,养殖人员可在母羊耳皮下埋植孕激素药管,埋植6~9天后再根据母羊体重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注射剂量为10单位/千克。注射三天内母羊可出现同期发情,且发情率达到80%以上。
(4)口服法。养殖人员可每日将激素药物均匀的混入饲料中,连续饲喂两周左右。口服药物结束当天,养殖人员还应对母羊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00IU,从而有效提高母羊发情率。
五、结语
现代化羊养殖过程中利用外源激素诱导母羊同期发情,可有效实现母羊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分娩,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