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致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22-11-21李弥牢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天成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包虫病患病羊群

文│李弥牢(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天成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近年来,随着羊养殖数量逐渐增多,羊群疫病的防治压力也越来越大,羊寄生虫病仍是阻碍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羊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性。许多羊寄生虫病往往具有慢性病理过程,导致患病羊出现消瘦、衰弱、贫血,甚至死亡,但因其病情缓慢而容易与其他非传染性脏器疾病或某些营养代谢病所混淆而被疏忽。羊包虫病可以引起羊只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变化,严重时还可造成对人体的感染,对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养羊生产中做好羊包虫病的预防与治疗,对促进养羊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原学及生活史

羊包虫病又称羊棘球蚴病,是棘球蚴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羊的肝、肺及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棘球蚴体积大,可以压迫肝、肺周围组织使之萎缩,发生功能性障碍,还可造成继发感染,诱发其他疾病。细粒棘球蚴是该病的主要病原,细粒棘球蚴绦虫很小,肉眼不易观察,仅有2~7毫米长,虫体由头节和3~4个节片组成,头节上有4个吸盘,有顶突,小钩有36~40个分两行排列。成节内含有一套雌雄同体的生殖器官,睾丸35~55个,生殖孔位于节片侧缘的后半部。

犬科动物是棘球蚴绦虫的终末宿主,棘球蚴绦虫一般寄生于犬、狼等动物的小肠中,棘球蚴绦虫的孕卵节片可随粪便排出到外界环境中,当节片破裂时虫卵逸出,排到外界的虫卵对草、饲料、饮水等造成污染,羊作为中间宿主通过采食被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引起机体感染。虫卵通过消化道入侵羊体内,虫卵在体内孵化出六钩蚴,六钩蚴直接钻入肠壁后,经血流或淋巴散布到体内各处,以肝、肺尤为多,经6~12个月的发育生长为具有感染性的棘球蚴。犬作为终末宿主食用了这种被感染的肝或肺而发病,棘球蚴在肠壁上经40~50天发育为成虫,在犬、狼等体内的寄生寿命约为150~180天。

二、流行病学

近年来,羊包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尤其牧区的发病率较高,在冬季和春季的发病和死亡率更为明显。我国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等地区都曾有报道发生,绵羊感染率在50%以上。犬、狼等动物在该病的流行与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常见的流行方式有:一是牛、羊、犬等家畜间循环流行最为普遍;二是野生肉食兽(野犬、狼、狐)和野生反刍兽(羚羊、犀牛)之间的循环;三是牧羊犬、野犬与野生草食动物间的循环流行。野犬和牧羊犬感染后,虫卵随其粪便排出体外,造成对周围环境、饲料饲草、饮水、生产器具的污染,当羊接触或是采食了这些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即可成为中间宿主遭受感染。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在兽医临床中,羊包虫病的临床症状受羊机体体质、营养状况、免疫力高低、饲养管理水平以及感染羊体内的棘球蚴数量和寄生部位等因素的影响。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发病初期患病羊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生长发育迟缓、渐进性消瘦,被毛逆立、粗乱、脱落,发病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困难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直到出现全身感染时,病羊久卧不起,体况消瘦严重,呼吸、脉搏虚弱,眼结膜苍白,一些重症病例羊最后往往因羊体内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当棘球蚴大量在肝脏寄生时,叩诊肝区时浊音区扩大、腹右侧膨大,触诊时羊表现为疼痛,棘球蚴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组织炎症或者是过敏性反应。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可见肝和肺表面有凸凹不平的包囊结节,包囊机械性的压迫使肝、肺周围发生萎缩和功能性障碍,有时可形成化脓灶或钙化灶,包囊内充满液体,液体沉淀后用肉眼可见到大量针尖大小的白点。与此同时,肉眼可见其他脏器、组织的局部也有少量的棘球蚴包囊结节。结节内的白点在解剖镜下观察可见到许多生发囊和原头蚴。

四、诊断方法

该病在羊生前诊断较为困难,只有在剖检时才可以发现。结合症状及免疫学方法可作出初步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法:这是近几年常用的一种免疫学诊断羊包虫病的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便、结果灵敏度高、 费用低廉的特点,在实验室诊断和羊群流行病学调查中被广泛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免疫PCR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在对该病的诊断中也常被运用,免疫PCR法是利用PCR高敏性扩增反应和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技术,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法是通过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基团,通过荧光信号的收集对PCR整个反应循环产物总量实行监测,能够实时定量检测虫体的基因核酸,但由于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在基层兽医实验室推广应用有一定难度。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根据棘球蚴靶基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约在65℃条件下,通过DNA聚合酶进行30~40分钟的核酸扩增,实验结束后通过肉眼观察绿色荧光或者生成的白色浑浊来判定是否感染确诊。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特性,基层实验室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快速诊断,但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溶胶而呈现假阳性。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这种方法是以虫体细胞为载体,以间接凝集试验为基础的抗原抗体特结合而产生特异性反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特异性、灵敏度都很高,易于判断结果,适用于少量样品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诊断。

五、治疗

1.西药治疗。对于羊包虫病的治疗,可选用丙硫咪唑,90毫克/千克连服2次,对原头蚴杀死率可达80%以上;吡喹酮,剂量为25~30毫克/千克。

2.中兽医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辅以中药方辩证治疗,能够帮助患病羊更快恢复健康,选用柴胡20克、陈皮10克、川芎20克、香附15克、炒枳壳15克、甘草10克,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制备成水煎剂后对患病羊进行灌服,每天一次,一次200毫升,连用5天;对于群体预防可选用干姜20克、使君子20克、制附子15克、乌梅15克、诃子15克、槟榔15克、百部10克、大黄10克、贯众10克、甘草10克,将上述药物研磨制粉后拌入饲料中进行饲喂。

六、综合防治措施

1.切断传染。犬对于该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在牧区常常为犬、羊混养的情况,要想控制住羊群的发病,就要严格把控牧羊犬、家犬的饲养数量,加强犬的饲养管理,定期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为氢溴酸槟榔碱,剂量为2毫克/千克体重,绝食12小时后给药,或使用吡喹酮,剂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预防效果可达100%,对牧区内的所有犬每月都进行一次驱虫,驱虫后的犬应特别注意犬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或深埋或焚烧,防止病原扩散。

2.提升饲养环境。加强羊圈舍内外环境的卫生整洁,保证圈舍内有适宜的温度、光照、通风和湿度,北方的冬季要注意对圈舍内采取一定防寒保暖的措施,在夏季伏天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暑降温的措施,给羊群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对圈舍内外要定期消毒,不可长期使用某一种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消毒剂,配比时要注意消毒药物的浓度。羊所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理,粪便处理要遵循无害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

3.加强饲喂饲养管理。羊群饲料搭配要合理化、科学化,尤其是要保证羊群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量。要保证饲料来源可靠,不可饲喂羊只发霉、变质、冰冻饲料,饮水也要保证清洁卫生。若想减少羊群发病,可在平常饲喂的基础上加上适量酶制剂、酸制剂、益生菌和中草药制剂等,以提高羊只肠道有益菌群数量,以增加羊只机体免疫力,减少羊群的发病率。

4.做好羊包虫病的监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以及养殖场户中的兽医人员要定期做好羊包虫病的监测工作,了解掌握该地区或场区内近10年来发生羊包虫病情况,摸清该地区羊包虫病的流行特点、致病情况、发病特点等,及时做好相关记录。每季度对辖区或场区内的羊群进行抽检,发现阳性病例立马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养殖场户要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非必要不从外地购买羊只,必须引进种羊时,首先要对引进的羊进行隔离饲养,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无病后才能够混群饲养。

5.加强屠宰环节的管理。羊包虫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在对羊进行屠宰时,必须开展羊包虫病的检测工作,发现患病羊必须采取科学的处理手段,对病羊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另外,屠宰过程中,操作的技术人员也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感染。

6.加强羊包虫病防治的宣传与教育。基层畜牧兽医部门要定期对养殖场户、农牧民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方式开展羊包虫病的防治教育工作。使其了解并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通过一些案例讲解,改变其一些不科学的卫生习惯和饮食风俗习惯,提升疫病防控的意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病的发生,降低羊包虫病对羊群、人体的危害。

七、结语

羊包虫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养羊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广大养殖场户只有树立“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养殖理念,提高羊群饲养环节中的饲喂与管理措施,加强羊包虫病的动态监测,对患病羊采用中西结合的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羊包虫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包虫病患病羊群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羊的未来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不止一个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
当今孩子患病,可获哪些保障